一种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6173发布日期:2020-04-21 16:4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回弹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质量检测领域的一种工具,其原理是利用混凝土在受到冲击时,产生瞬时形变和恢复力,此恢复力通过弹击锤传到,带动指针弹块弹回并示出一定距离,规定这个回弹距离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间接衡量值,称为回弹值,回弹值作为判定混凝土抗压强度质量的关键指标值之一。

在测量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上,并缓慢施压,因此保证回弹仪的垂直度的辅助装置便应运而生。现有的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通常由可伸缩的弹簧支架组成,底部设置有三根或以上的支腿,回弹仪按压时,弹簧支架被压缩完成检测。该种测量装置由于自身会产生形变,使用时不能够完全用手扶稳,按压时会因为使用者的施力不均或朝向不准而造成辅助装置倾斜,不能够保证回弹仪的垂直度。

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能够保证回弹仪使用时的垂直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可靠性差,稳定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导向筒以及稳定板,所述导向筒为直筒状,垂直固定于所述稳定板的中心处,所述稳定板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筒直径相同的通孔;所述导向筒内壁上轴向设置有至少两根导轨,固定环滑动连接至两根所述导轨上,回弹仪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导向筒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直径等于所述回弹仪的外径,所述导向筒的内径大于所述回弹仪的外径。

通过本方案,至少两个固定环固定至回弹仪上,将回弹仪插入导向筒内,由于本装置外侧并不发生形变,因此在使用时,一只手能够紧握导向筒,使稳定板紧贴待测面,另一只手向下按压回弹仪,回弹仪在导向筒的作用下,始终垂直于稳定板,不会因为按压回弹仪时的力度方向偏移而改变角度。

优选地,所述导轨顶部为开口式,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块。

通过本方案,回弹仪能够抽出导向筒,便于读数,并便于安装。

优选地,所述导轨顶部为喇叭口。

通过本方案,便于回弹仪安装至导向筒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包括外层的支撑层和内侧的固定层,所述滑块固定至支撑层上;所述固定层由橡胶制成。

通过本方案,内侧的橡胶固定曾能够提高回弹仪与固定环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按压时固定环与回弹仪之间产生相对位移。

优选地,所述支撑层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均指向所述固定环的圆心,所述紧固螺丝底部抵至所述固定层。

通过本方案,进一步提高回弹仪与固定环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优选地,所述导向筒上开设有观察窗。

通过本方案,无需取出即可便于回弹仪的读数。

优选地,所述观察窗轴向贯穿所述导向筒,所述观察窗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导向筒的半径。

通过本方案,使本装置适用于带有电子显示屏的回弹仪,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垂直于所述导向筒固定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轮伸入所述导向筒内,所述驱动轮与所述回弹仪相抵接触;所述驱动轮的转轴垂直于所述导向筒的轴线。

通过本方案,利用驱动轮的转动带动回弹仪向下按压,能够保证回弹仪移动的速度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驱动轮外周包裹有橡胶圈。

通过本方案,提高驱动轮与回弹仪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本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稳定板的四周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按钮,若干所述按钮串联至所述驱动机构。

通过本方案,保证稳定板能够完全贴合至待测面,从而保证导向筒的垂直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装置能够有效保持回弹仪在按压时的垂直度,不会因为按压力的角度偏差而发生倾斜;并且本装置能够保持回弹仪按压时的速度更均匀,提高回弹仪测量值的精确度。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辅助定位装置工作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辅助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辅助定位装置立体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辅助定位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辅助定位装置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辅助定位装置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辅助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辅助定位装置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辅助定位装置中稳定板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1000,包括导向筒1100以及稳定板1200,所述导向筒1100为直筒状,垂直固定于所述稳定板1200的中心处,所述稳定板1200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导向筒1100直径相同的通孔;所述导向筒1100内壁上轴向设置有至少两根导轨1120,固定环1110滑动连接至两根所述导轨1120上,回弹仪2000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固定环1110与所述导向筒1100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1110直径等于所述回弹仪2000的外径,所述导向筒1100的内径大于所述回弹仪2000的外径。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至少两个固定环1110固定至回弹仪2000上,将回弹仪2000插入导向筒1100内,由于本装置的导向筒1100以及稳定板1200在按压时并不发生形变,因此在使用时,一只手能够紧握导向筒1100,使稳定板1200紧贴待测面3000,另一只手向下按压回弹仪2000,回弹仪2000在导向筒1100的导向作用下,始终垂直于稳定板1200,不会因为按压回弹仪2000时的力度方向偏移而改变角度,因此能够更加稳定的保持回弹仪的垂直度,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轨1120顶部为开口式,所述固定环1110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1120相配合的滑块1113。使用时,可以将固定环1110拿出套接至回弹仪2000上,测量完毕后,回弹仪2000能够抽出导向筒1100,便于读数,并便于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导轨1120顶部为喇叭口(图中未示出),便于回弹仪2000安装至导向筒1100内。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110包括外层的支撑层1111和内侧的固定层1112,所述滑块1113固定至支撑层1111上;所述固定层1112由橡胶制成。支撑层1111由不锈钢或其他具有一定刚性的材质制成。由支撑层1111支撑固定环1110的形状,内侧的橡胶固定层1112能够提高回弹仪2000与固定环1110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按压时固定环1110与回弹仪2000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保证本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111上螺纹连接有至少两个紧固螺丝1114,所述紧固螺丝1114均指向所述固定环1110的圆心,所述紧固螺丝1114底部抵至所述固定层1112,套入回弹仪2000后,旋转紧固螺丝1114,利用固定层1112的形变将固定环1110紧紧的固定至回弹仪2000上,进一步提高回弹仪2000与固定环111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筒1100上开设有观察窗1130,该观察窗1130可以是镂空的,也可以是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从而无需取出回弹仪2000即可通过观察窗1130读取回弹仪2000的读数。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辅助定位装置,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观察窗1130轴向贯穿所述导向筒1100,所述观察窗1130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导向筒1100的半径。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贯穿式的观察窗1130能够允许回弹仪上的电子屏幕通过,使本装置适用于带有电子显示屏的回弹仪,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实施例三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回弹仪辅助定位装置1000,相较于上述两个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垂直于所述导向筒1100还固定有驱动机构1300,所述驱动机构1300的驱动轮1310伸入所述导向筒1100内,所述驱动轮1310与所述回弹仪2000相抵接触;所述驱动轮1310的转轴垂直于所述导向筒1100的轴线。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利用驱动轮1310的转动带动回弹仪2000向下按压,能够保证回弹仪2000移动的速度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为保证驱动轮1310转动时不受干涉,以及保证回弹仪2000移动时具有较大的位移,固定环1110上设置有开口(图中未示出),该开口的宽度不小于驱动轮1310的宽度,使驱动轮131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始终与回弹仪2000接触。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轮1310外周包裹有橡胶圈(图中未示出),提高驱动轮1310与回弹仪2000之间的摩擦力,保证本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稳定板1200的四周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按钮1210,若干所述按钮1210串联至所述驱动机构1300。即若干按钮1210均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驱动马达1320和电源1330上,当所有按钮1210均被按压时,驱动机构1300才会得电,保证稳定板1200能够完全贴合至待测面,并且所有按钮1210的受力一致,被稳定板1200按压,使其能够被按下,从而保证导向筒1100的垂直度。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