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调节量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640发布日期:2020-04-24 22:1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定量调节量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工具技术领域,涉及定量调节量瓶。



背景技术:

量瓶是常用的一种测量液体的工具,现有的一种量瓶包括储存液体的瓶体和量杯,量杯与瓶体为两部分,测量时,将瓶体内的液体倒入量杯内进行测量,该量瓶的测量工序繁琐;另一种量瓶量杯与瓶体虽然固定在一块,但是其结构复杂,并且测量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量调节量瓶,能简化测量步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量调节量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盖设有盖体,盖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套接有量筒,量筒一端伸出盖体,量筒内设置有隔板,量筒内设置有液体的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均通过隔板与量筒连通,盖体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与排出机构连通,量筒内设置有为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提供动力的推送装置;量筒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位于隔板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吸入机构包括锥形的进口管,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进口管通过第一通孔与量筒连通,第一通孔处设置有镂空的第一挡板,进口管内设置有第一浮体,进口管下端连接有吸管,吸管位于瓶体内,第一挡板的直径大于第一浮体尺寸,第一浮体尺寸大于吸管内径。

进口管下端还连接有第一直管,吸管伸入第一直管内,并与其紧密贴合。

排出机构包括锥形的出口管,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出口管通过第二通孔与量筒连通,出口管内由上而下设置有第二浮体、第二挡板,第二浮体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内径,且小于第二挡板直径;出口管通过连接管与喷嘴连通。

出口管下端连接有第二直管,连接管伸入第二直管内,且连接管与第二直管之间套接有防止渗漏的填充管。

隔板与盖体顶部平齐。

推送装置包括推杆,推杆一端连接有活塞。

量筒上端盖设有密封盖,推杆一端穿过密封盖与活塞连接。

推杆另一端设置有手柄。

量筒底部为密封结构,吸管穿过量筒底部伸入瓶体内,连接管穿过量筒底部与喷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定量调节量瓶,通过进口管内设置第一浮体、第一挡板,出口管内设置第二挡板、第二浮体,降低了液体进入量筒至流出喷嘴的过程中的泄露量,与现有的量瓶相比,提高了测量精度;量筒与瓶体为一体,无需另外设置量杯,简化测量步骤;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定量调节量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定量调节量瓶的剖视图。

图中,1.瓶体,2.盖体,3.通孔,4.量筒,5.隔板,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进口管,9.出口管,10.第一挡板,11.第一浮体,12.吸管,13.第二浮体,14.连接管,15.第二挡板,16.喷嘴,17.密封盖,18.推杆,19.活塞,20.填充管,21.手柄,22.第一直管,23.第二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定量调节量瓶,如图1所示,包括瓶体1,瓶体1上端盖设有盖体2,如图2所示,盖体2上开设有通孔3,通孔3内套接有量筒4,量筒4通过螺纹连接在盖体2内,量筒4一端伸出盖体2,量筒4内设置有隔板5,量筒4内设置有液体的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均通过隔板5与量筒4连通,盖体2侧壁上设置有喷嘴16,喷嘴16与排出机构连通,量筒4内设置有为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提供动力的推送装置;量筒4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位于隔板5上方。

吸入机构包括锥形的进口管8,隔板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进口管8通过第一通孔6与量筒4连通,第一通孔6处设置有镂空的第一挡板10,进口管8内设置有球形的第一浮体11,进口管8下端连接有吸管12,吸管12位于瓶体1内,第一挡板10的直径大于第一浮体11直径,第一浮体11直径大于吸管12内径。进口管8下端还连接有第一直管22,吸管12伸入第一直管22内,并与其紧密贴合。活塞19向上运动时,使第一浮体11位于进口管8内,保证瓶体1内的液体进入量筒4内,第一直管避免了进口管8与吸管12之间存在缝隙导致进口管8内的液体从缝隙流出,保证了测量精度。

排出机构包括锥形的出口管9,隔板5上开设有第二通孔7,出口管9通过第二通孔7与量筒4连通,出口管9内由上而下设置有球形的第二浮体13、第二挡板15,第二浮体13直径大于第二通孔7的内径,且小于第二挡板15直径,第二浮体13防止吸液时量筒4内的液体从第二通孔7进入出口管9,第二挡板15阻止第二浮体13掉出出口管9;出口管9通过连接管14与喷嘴16连通。

出口管9下端连接有第二直管23,连接管14伸入第二直管23内,且连接管14与第二直管23之间套接有防止渗漏的填充管20。出口管9直径由上而下逐渐增大,能保证活塞19向上运动时第二浮体13恰好堵住第二通孔7,防止量筒4内的液体进入出口管9,能提高测量准确率。填充管20防止液体从量筒4进入出口管9时,从出口管9与连接管14之间的缝隙渗出。

隔板5与盖体2顶部平齐,隔板5也可以位于盖体2上方。均方便观察量筒4的液位。

量筒4上端盖设有密封盖17。

推送装置包括推杆18,推杆18一端穿过密封盖17连接有活塞19。推杆18推动活塞带动瓶体1内的液体吸入量筒4,或液体从量筒4进入出口管9,并从喷嘴16喷出。

推杆18另一端设置有手柄21。

量筒4底部为密封结构,吸管12穿过量筒4底部伸入瓶体1内,连接管14穿过量筒4底部与喷嘴16连接。

本实用新型定量调节量瓶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使活塞19位于量筒4底部,瓶体1内装入液体(如酱油、食用油等,也可以装入其他需要量取的液体)后,盖上盖体2,使其密封,通过推杆18向上拖动活塞19,使第一浮体11向上运动至第一挡板10处,液体通过吸管12进入进口管8,通过第一挡板10的进入量筒4内,同时第二浮体13向上运动至第二通孔7下方,阻挡吸入量筒4内的液体进入出口管9,观察量筒4外壁的刻度线,直至吸入液体量达到需求;向下推动活塞19,此时,第一浮体11向下运动至吸管12处,堵住吸管12端口阻止量筒4内液体再次进入瓶体1,第二浮体13向下运动至第二挡板15处,量筒4内的液体进入出口管9,通过连接管14从喷嘴16将液体送出,完后液体的量取。

本实用新型定量调节量瓶,通过进口管内设置第一浮体、第一挡板,出口管内设置第二挡板、第二浮体,降低了液体进入量筒至流出喷嘴的过程中的泄露量,与现有的量瓶相比,提高了测量精度;量筒设置于瓶体上方,无需另外设置量杯,简化测量步骤;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



技术特征:

1.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上端盖设有盖体(2),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内套接有量筒(4),所述量筒(4)一端伸出盖体(2),所述量筒(4)内设置有隔板(5),所述量筒(4)内设置有液体的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所述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均通过隔板(5)与量筒(4)连通,所述盖体(2)上设置有喷嘴(16),所述喷嘴(16)与排出机构连通,所述量筒(4)内设置有为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提供动力的推送装置;所述量筒(4)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隔板(5)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机构包括锥形的进口管(8),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进口管(8)通过第一通孔(6)与量筒(4)连通,所述第一通孔(6)处设置有镂空的第一挡板(10),所述进口管(8)内设置有第一浮体(11),所述进口管(8)下端连接有吸管(12),所述吸管(12)位于瓶体(1)内,所述第一挡板(10)的直径大于第一浮体(11)尺寸,所述第一浮体(11)尺寸大于吸管(12)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管(8)下端还连接有第一直管(22),所述吸管(12)伸入第一直管(22)内,并与其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机构包括锥形的出口管(9),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出口管(9)通过第二通孔(7)与量筒(4)连通,所述出口管(9)内由上而下设置有第二浮体(13)、第二挡板(15),所述第二浮体(13)尺寸大于第二通孔(7)的内径,且小于第二挡板(15)直径;所述出口管(9)通过连接管(14)与喷嘴(1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管(9)下端连接有第二直管(23),所述连接管(14)伸入第二直管(23)内,且所述连接管(14)与第二直管(23)之间套接有防止渗漏的填充管(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5)与盖体(2)顶部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杆(18),所述推杆(18)一端连接有活塞(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4)上端盖设有密封盖(17),所述推杆(18)一端穿过密封盖(17)与活塞(19)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8)另一端设置有手柄(2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量调节量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4)底部为密封结构,所述吸管(12)穿过量筒(4)底部伸入瓶体(1)内,所述连接管(14)穿过量筒(4)底部与喷嘴(16)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定量调节量瓶,包括瓶体,瓶体上端盖设有盖体,盖体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套接有量筒,量筒一端伸出盖体,量筒内设置有隔板,量筒内设置有液体的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均通过隔板与量筒连通,盖体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与排出机构连通,量筒内设置有为吸入机构和排出机构提供动力的推送装置;量筒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位于隔板上方。通过进口管内设置第一浮体、第一挡板,出口管内设置第二挡板、第二浮体,降低了液体进入量筒至流出喷嘴的过程中的泄露量,与现有的量瓶相比,提高了测量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旭晨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