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4234发布日期:2020-08-28 15:4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为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的直流馈电网络多采用树状结构,从蓄电池到站内用电备,一般经过三级配电,每级配电大多采用直流断路器作为保护电器,为防止因直流断路器及其他直流保护电器动作特性不匹配带来的隐患,国电电网公司规定,对于新装或正在运行的直流保护电器,必须保证其直流回路级差配合的正确性,现有的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不便于测试人员将测试仪带到测试现场,并且在测试时需要使用很多不同的连接线,连接线在携带时也十分麻烦,容易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不便于测试人员将测试仪带到测试现场,并且在测试时需要使用很多不同的连接线,连接线在携带时也十分麻烦,容易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所述测试仪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收纳盒,且收纳盒的顶端通过合页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左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固定扣,所述收纳盒的内部安装有四组收线装置,所述测试仪主体左右两侧的下方皆设置有支撑环,且支撑环顶部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皆通过铰接轴与测试仪主体底部相连接,所述测试仪主体底端中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一侧扣板,所述测试仪主体底端中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侧扣板,所述第二侧扣板的底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扣的顶端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扣底端的右侧焊接有卡块,所述收纳盒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相互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收线装置包括外壳、线筒、卡线槽、入线槽、连接杆和旋钮,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线筒,且线筒的底端通过内嵌轴承与外壳内壁相连接,所述线筒的顶部开设有卡线槽,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入线槽,所述线筒顶部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端穿过入线槽延伸至外壳的上方,所述连接杆的顶端皆焊接有旋钮,且旋钮皆呈半圆状。

优选的,所述测试仪主体底部的四个面角处皆焊接有挡块,且挡块靠近支撑杆的一侧与支撑杆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呈环形中空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扣左侧的底端焊接有卡块,所述第一侧扣板的底端开设有与卡块相互配合的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收线装置,工作人员将测试仪主体需要使用的连接线放置到收纳盒的内部,然后将线材的中部穿过入线槽放置到卡线槽的内部,手握两组旋钮进行转动,使线筒转动将连接线缠绕到线筒的表面,收纳入外壳的内部,仅保留连接线的端头在外壳的外侧,有效的避免了连接线在收纳盒的内部发生缠绕,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可快速的将连接线进行收纳,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支撑环,工作人员不使用该测试仪时,拨动两组支撑杆,使支撑环移动至与测试仪主体垂直的位置,此时两组支撑环相互贴合,工作人员将第二固定扣的底端向上拨动,使第二固定扣与第一侧扣板通过卡块和卡槽相连接,通过第二固定扣对支撑环的位置进行固定,由于支撑环为环形中空结构,工作人员将手穿过两组支撑环的中部,将整个装置拎起,便于工作人员对该测试仪进行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收线装置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收纳状态示意图。

图中:1、测试仪主体;2、收纳盒;3、顶盖;4、第一固定扣;5、收线装置;51、外壳;52、线筒;53、卡线槽;54、入线槽;55、连接杆;56、旋钮;6、支撑环;7、支撑杆;8、挡块;9、第一侧扣板;10、第二侧扣板;11、第二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直流短路极差配合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测试仪主体1的顶部安装有收纳盒2,且收纳盒2的顶端通过合页安装有顶盖3,顶盖3的左侧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第一固定扣4,第一固定扣4底端的右侧焊接有卡块,收纳盒2的表面开设有与卡块相互配合的卡槽,其作用为工作人员盖上顶盖3,将第一固定扣4上的卡块插入到收纳盒2上的卡槽当中,通过第一固定扣4对顶盖3的闭合状态进行固定,收纳盒2的内部安装有四组收线装置5,收线装置5包括外壳51、线筒52、卡线槽53、入线槽54、连接杆55和旋钮56,外壳51的内部设置有线筒52,且线筒52的底端通过内嵌轴承与外壳51内壁相连接,线筒52的顶部开设有卡线槽53,外壳51的顶部开设有入线槽54,线筒52顶部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连接杆55,且连接杆55的顶端穿过入线槽54延伸至外壳51的上方,连接杆55的顶端皆焊接有旋钮56,且旋钮56皆呈半圆状,其作用为工作人员将测试仪主体1需要使用的连接线放置到收纳盒2的内部,然后将线材的中部穿过入线槽54放置到卡线槽53的内部,手握两组旋钮56进行转动,使线筒52转动将连接线缠绕到线筒52的表面,收纳入外壳51的内部,仅保留连接线的端头在外壳51的外侧,有效的避免了连接线在收纳盒2的内部发生缠绕,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工作人员可快速的将连接线进行收纳,实用性强。

测试仪主体1左右两侧的下方皆设置有支撑环6,且支撑环6顶部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顶端皆通过铰接轴与测试仪主体1底部相连接,支撑环6呈环形中空结构,其作用为工作人员将两组支撑环6拨动至与测试仪主体1相互垂直的位置后,手穿过两组支撑环6的中部,将整个装置拎起,便于工作人员对该测试仪进行携带,测试仪主体1底部的四个面角处皆焊接有挡块8,且挡块8靠近支撑杆7的一侧与支撑杆7相贴合,其作用为对支撑杆7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定,使得支撑杆7最多只可旋转至支撑环6与测试仪主体1平行的位置,测试仪主体1底端中部的左侧焊接有第一侧扣板9,测试仪主体1底端中部的右侧焊接有第二侧扣板10,第二侧扣板10的底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二固定扣11的顶端铰接连接,第二固定扣11左侧的底端焊接有卡块,第一侧扣板9的底端开设有与卡块相互配合的卡槽,其作用为工作人员将第二固定扣11的底端向上拨动,使第二固定扣11与第一侧扣板9通过卡块和卡槽相连接,通过第二固定扣11对支撑环6的垂直位置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使用该测试仪时,拨动支撑杆7,将支撑环6拨动至与测试仪主体1平行的位置,通过支撑环6与支撑杆7对测试仪主体1进行支撑,放置在地面或工作台上,工作人员不使用该测试仪时,工作人员将测试仪主体1需要使用的连接线放置到收纳盒2的内部,然后将线材的中部穿过入线槽54放置到卡线槽53的内部,手握两组旋钮56进行转动,使线筒52转动将连接线缠绕到线筒52的表面,收纳入外壳51的内部,仅保留连接线的端头在外壳51的外侧,有效的避免了连接线在收纳盒2的内部发生缠绕,然后盖上顶盖3,将第一固定扣4上的卡块插入到收纳盒2上的卡槽当中,通过第一固定扣4对顶盖3的闭合状态进行固定,拨动两组支撑杆7,使支撑环6移动至与测试仪主体1垂直的位置,此时两组支撑环6相互贴合,工作人员将第二固定扣11的底端向上拨动,使第二固定扣11与第一侧扣板9通过卡块和卡槽相连接,通过第二固定扣11对支撑环6的位置进行固定,由于支撑环6为环形中空结构,工作人员将手穿过两组支撑环6的中部,将整个装置拎起,便于工作人员对该测试仪进行携带,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