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1903发布日期:2020-05-29 12:0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工程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岩土从工程建筑观点对组成地壳的任何一种岩石和土的统称,岩土可细分为坚硬的(硬岩)、次坚硬的(软岩)、软弱联结的、松散无联结的和具有特殊成分、结构、状态和性质的五大类,岩土取样监测分析是各种工程施工前必不可少的步骤,主要是通过岩土取样组件提取试验土壤原装作为试样了解其基层性质。

在对岩土进行取样的时候,一般都会采用岩土取样装置对岩土进行取样。在对岩土取样的过程中,将岩土取样装置架设在需要取样的岩土的表面对岩土进行取样。但是由于一般岩土的表面为坑坑洼洼的表面,表面并不平整。所以在将岩土取样装置架设在岩土表面的时候,岩土取样组件常处于歪斜的状态,不能保证岩土取样装置的垂直度,在进行取样的时候,岩土取样装置会产生振动,如果岩土取样装置处于歪斜状态下,极易导致岩土取样组件因振动而出现位置的移动,增加了岩土取样的困难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取样装置,其具有调节取样装置的垂直度,确保取样装置在取样的时候,保持垂直状态,使取样装置放置在地面上稳定性增加,不易因为震动产生装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岩土工程取样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取样组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垂直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立柱,所述取样组件与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取样组件沿着立柱的高度方向进行移动的控制机构,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撑起底座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调节支撑脚,所述调节支撑脚包括竖直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垫脚,所述垫脚的顶端设置有伸入到套管内孔中并与套管的内孔滑动相连的滑杆,所述滑杆与垫脚固定相连,所述套管的内孔中设置有驱动所述滑杆、使滑杆沿着套管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调节支撑脚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在将取样装置架设在岩土取样工地的时候,能够调节底座的水平度从而调节整体取样装置的垂直度,使取样装置在对岩土进行取样的时候,使取样组件放置在地面上时稳定性增加,不易因为震动产生装置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脚上设置有沿着垫脚的轴向方向贯穿垫脚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垫脚之间滑动相连,所述固定杆一端为尖端,所述固定杆的尖端朝向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杆的尖端插入到地面的内部,从而进一步增加取样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的内孔为多边形孔,所述滑杆的横向截面与套管的内孔的横向截面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滑杆不能在套管内的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回转支撑在套管内孔中的丝杠,所述丝杠与套管同轴设置,所述丝杠的顶端自套管的顶端露出,所述丝杠的底端伸入到滑杆的内部并与滑杆螺纹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丝杠的转动即可控制滑杆的移动,当丝杠停止转动的时候,滑杆的位置相对套管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并与立柱固定相连的齿条以及套装在立柱上并与立柱滑动相连的驱动块,所述取样组件与驱动块固定相连,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通过转轴与驱动块回转相连,所述齿轮与转轴之间固定相连,所述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转轮,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用于将驱动块在立柱上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取样组件在立柱上沿着立柱的高度方向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与驱动块螺纹相连的顶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顶丝使顶丝与立柱相抵,即可快速的将固定块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与底座之间可拆卸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支撑脚发生损坏的时候,能够将调节支撑脚从底座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重块增加底座的重量,从而取样装置在进行取样的时候,所产生的振动不易使底座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水准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查看取样装置垂直度调节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长度可调节的调节支撑脚,从而能够调节底座的水平度,从而调节整体取样装置的垂直度,使取样装置在进行岩土取样的时候处于竖直状态,使取样组件放置在地面上时稳定性增加,不易因为震动产生装置偏移;

2.通过在垫脚上设置固定杆,将固定杆的尖端插入到地面中,从而增加底座的稳定性;

3.套管与底座可拆卸,从而在调节支撑脚发生损坏的时候能够对调节支撑脚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岩土工程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驱动块与立柱连接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调节支撑脚的爆炸图。

图中,1、支架;11、底座;12、立柱;2、取样组件;21、驱动电机;22、采样钻头;3、控制机构;31、齿条;32、驱动块;321、矩形孔;322、避让槽;323、安装槽;33、齿轮;34、转轴;35、转轮;36、顶丝;4、调节支撑脚;41、套管;411、固定块;42、垫脚;421、贯穿孔;43、滑杆;44、丝杠;45、回转座;46、手轮;5、固定杆;51、挡片;6、配重块;7、水准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岩土工程取样装置,包括支架1、取样组件2以及位于取样组件2以及支架1之间带动取样组件2沿着支架1的高度方向进行移动的控制机构3。

支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1以及竖直固定在底座11顶端表面其中一端的立柱12。立柱12为矩形立柱。立柱12与底座11之间焊接固定相连。取样组件2与立柱12相对设置,取样组件2竖直向下的投影位于底座11竖直向下的投影的外部。取样组件2通过控制机构3与立柱12相连。

参照图1、图2,控制机构3包括竖直设置并贴合固定在立柱12的侧壁上的齿条31以及套装在立柱12上并与立柱12滑动相连的驱动块32,取样组件2与驱动块32之间固定相连。驱动块32为矩形块,在驱动块32上开设有竖直贯穿驱动块32的矩形孔321。矩形孔321的横向截面与立柱12的横向截面的大小相匹配从而使立柱12能够穿过矩形孔321。

在驱动块32上开设有供固定在立柱12上的齿条31穿过的避让槽322,避让槽322与矩形孔321相连通。避让槽322与齿条31上带有齿的表面相对的壁面上开设有安装槽323,位于安装槽323的内部回转连接有与齿条31相啮合的齿轮33。齿轮33通过转轴34回转连接在安装槽323的内部,转轴34与齿轮33之间固定相连,转轴34长度方向的一端贯穿驱动块32并自驱动块32的外侧表面露出。位于转轴34伸出驱动块32的一端固定有转轮35。

通过手持转轮35并控制转轮35回转,从而带动转轴34转动,转轴34转动的时候带动齿轮33转动,随着齿轮33的转动,齿轮33沿着齿条31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驱动块32沿着立柱12进行移动。

位于驱动块32上螺纹连接有顶丝36,顶丝36的轴线与立柱12的轴线呈垂直设置。顶丝36一端穿过驱动块32并伸入到矩形孔321中,顶丝36的另一端位于驱动块32的外部。通过转动顶丝36,使顶丝36向矩形孔321的内部方向移动直至与立柱12相抵,继续转动顶丝36,使顶丝36挤压立柱12,从而将驱动块32的位置进行固定。

参照图1,取样组件2包括与驱动块32固定在一起的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朝向下方且呈竖直设置。位于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采样钻头22。当驱动电机21启动时,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带动采样钻头22进行转动。

在对岩土进行取样的时候,启动驱动电机21,使采样钻头22回转,控制驱动块32竖直向下移动,使采样钻头22与岩土相接触。在采样钻头22与岩土相接触后,继续向下移动驱动块32,使采样钻头22钻入到岩土的内部,从而对岩土进行钻取采样。

参照图1、图3,底座11为矩形底座,位于底座11的四角处设置有调节支撑脚4,调节支撑脚4包括竖直固定在底座11侧壁上的套管41,套管41采用方管。位于套管41的底端设置有垫脚42,垫脚42为圆柱体。垫脚42的顶端设置有与垫脚42焊接固定相连的滑杆43,滑杆43自套管41的底端伸入到套管41的内孔中并与套管41滑动相连。滑杆43为横向截面与套管41内孔的横向截面形状相匹配的矩形杆。

位于套管41的内部设置有套管41同轴设置的丝杠44,丝杠44通过回转座45回转支撑在套管41的内部,回转座45与套管41之间焊接固定。丝杠44的顶端自套管41的顶端露出。位于丝杠44的顶端固定有手轮46,通过手轮46从而便于操作人员转动丝杠44。丝杠44的底端伸入到滑杆43的内部并与滑杆43之间螺纹相连。在滑杆43的轴线处开设有用于与丝杠44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在转动丝杠44的时候,滑杆43随着丝杠44的转动从而在套管41的内部沿着套管41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使调节支撑脚4的长度发生变化。

在将取样组件架设在岩土采样工地的时候,通过对调节支撑脚4的长度的调节,从而使位于底座四角的调节支撑脚4对底座11进行支撑并使底座11处与水平状态。

参照图1,套管41的其中一个侧壁面贴合在底座11的侧壁面上。套管41上位于套管41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贴合在底座11的侧壁面上的固定块411,固定块411与套管41焊接固定。固定块411与底座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通过螺栓将固定块411与底座11固定在一起,当调节支撑脚4发生损坏的时候,能够将调节支撑脚4从底座11上拆卸下来进行更换。

参照图1、图3,为增加取样组件的整体牢固度,在垫脚42上设置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轴线与垫脚42的轴线平行。固定杆5沿着垫脚42的轴向方向贯穿垫脚42。位于垫脚42上设置有沿着垫脚42的轴向方向开设的贯穿孔421,贯穿孔421的孔径大小能够使固定杆5穿过。固定杆5的一端位于垫脚42朝向套管41的一端,另一端位于垫脚42背离套管41的一端。固定杆5长度方向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设置有与固定杆5一体成型且面积大于贯穿孔421的孔口面积的挡片51。在将固定杆5穿过贯穿孔421时,固定杆5的尖端朝向下方穿过贯穿孔421。

在调节好调节支撑脚4的长度后,将固定杆5的尖端插入到岩土的内部,从而增加取样组件的整体牢固度。

参照图1,位于底座11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配重块6,配重块6通过螺栓与底座11固定在一起。位于底座11的顶端表面还设置有水准泡7,水准泡7与底座11之间粘贴固定。通过水准泡7从而能够反映处底座11的表面是否处于水平状态,从而能够在调节支撑脚4的时候便于操作人员查看调节状态。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