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缸温传感器的灵活型密封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303发布日期:2020-07-04 00:4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缸温传感器的灵活型密封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发动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缸温传感器的灵活型密封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缸温传感器,指的是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缸头位置进行温度探测的传感器,用于将发动机温度反馈给行车电脑。现有的缸温传感器结构一般包括外壳体、热敏电阻、导线以及灌封胶,其中灌封胶在外壳体开口处粘接固定导线,以整合全部的传感器零件,但是该灌封胶式密封保护结构因为导线与胶水材质不同,无法长时间结合,一段时间后胶水固化,导线与之分离,产生缝隙,最终导线连带热敏电阻从外壳体中脱落,缸温传感失效,此时ecu只能关停发动机,给后续维修排查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的缸温传感器密封保护结构,来保证外壳体与导线之间能够长时间结合牢固,将热敏电阻稳稳地固定在外壳体内,以进行长期有效的温度探测动作。

专利公告号为cn202372275u,公告日为2012.08.0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全塑料缸温传感器,由热敏电阻、本体和插片构成,本体设有与热敏电阻大小相适应的件槽,热敏电阻设置在本体的件槽中,本体的上部设有开孔,左、右插片平行设置在本体的开孔中,且左、右插片分别与热敏电阻的二个引脚连接。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缸温传感器存在两个插片容易脱落,最终热敏电阻容易失去导线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缸温传感器的灵活型密封保护结构,其能通过在传感器本体的中段腔体中设置导线和灌封胶块,在外侧槽口处设置卡合块单元和螺接帽单元的方式,达到缸温传感器密封保护结构稳定有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缸温传感器密封保护结构稳定性高,传感器本体和导线不易分离,橡胶材质的卡合块单元减震密封保护效果好,螺接帽单元通过卡合固定卡合块单元的方式保证热敏电阻稳定在传感器本体内并被密封保护,以及整体缸温传感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缸温传感器的灵活型密封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传感器本体的中段腔体内并由导线穿过的灌封胶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本体上的外侧槽口,设置在所述外侧槽口上并用于对所述传感器本体和所述导线进行密封固定的卡合块单元,以及螺接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本体外侧面上并用于对所述卡合块单元进行外侧限位固定的螺接帽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块单元包括插入设置在所述外侧槽口上并向所述中段腔体凸出的弹性块体,设置在所述弹性块体内侧并用于在所述中段腔体和所述外侧槽口之间的倾斜放大段上进行卡合固定的环形卡合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块体内的导线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弹性块体外侧面凸出设置在所述外侧槽口外侧并由所述螺接帽单元压紧固定,所述环形卡合口的竖向截面具有相互呈钝角的两条开口侧边。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块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块体外侧并用于所述螺接帽单元进行卡合固定且截面夹角呈直角状的第二环形卡合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接帽单元包括内侧面与所述传感器本体外侧面螺接的螺接帽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接帽体上且内侧棱边卡合固定在所述第二环形卡合口上的帽体中部开口,所述导线穿过所述帽体中部开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帽体中部开口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卡合口上异于环形平面的长轴向环面相互螺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侧槽口上设有用于夹紧所述弹性块体的凸起。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凸起为半球体或与长轴向垂直的环形条带。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传感器本体在所述外侧槽口处的侧壁上具有外侧向内、内侧向外的两侧环形槽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螺接帽体螺接设置在外侧的所述两侧环形槽口侧面上,并与所述中段腔体处的所述传感器本体外侧面呈侧边竖向平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感器本体的中段腔体中设置导线和灌封胶块,在外侧槽口处设置卡合块单元和螺接帽单元的方式,达到缸温传感器密封保护结构稳定有效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缸温传感器密封保护结构稳定性高,传感器本体和导线不易分离,橡胶材质的卡合块单元减震密封保护效果好,螺接帽单元通过卡合固定卡合块单元的方式保证热敏电阻稳定在传感器本体内并被密封保护,以及整体缸温传感器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条带状凸起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以及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缸温传感器的灵活型密封保护结构,包括设置在传感器本体的中段腔体11内并由导线12穿过的灌封胶块1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本体上的外侧槽口1,设置在所述外侧槽口1上并用于对所述传感器本体和所述导线12进行密封固定的卡合块单元2,以及螺接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本体外侧面上并用于对所述卡合块单元2进行外侧限位固定的螺接帽单元3。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中段腔体11外侧开设外侧槽口1后,依次在所述外侧槽口1上插入橡胶材质且具有适当弹性的所述卡合块单元2,用于外侧弹性夹紧固定在所述外侧槽口1内环面上,内侧则通过开孔方式夹紧所述导线12,最终保证所述导线12在所述传感器本体内结构稳定不易通过、所述导线12内部连接的热敏电阻被密封保护,不被漏液渗入即可。

此外,最后再由螺接着的所述螺接帽单元3压紧所述卡合块单元2,进一步强化所述卡合块单元2的卡合、密封以及固定三重效果。

所述卡合块单元2包括插入设置在所述外侧槽口1上并向所述中段腔体11凸出的弹性块体201,设置在所述弹性块体201内侧并用于在所述中段腔体11和所述外侧槽口1之间的倾斜放大段上进行卡合固定的环形卡合口202,以及设置在所述弹性块体201内的导线孔203。所述弹性块体201外侧面凸出设置在所述外侧槽口1外侧并由所述螺接帽单元3压紧固定,所述环形卡合口202的竖向截面具有相互呈钝角的两条开口侧边。所述卡合块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弹性块体201外侧并用于所述螺接帽单元3进行卡合固定且截面夹角呈直角状的第二环形卡合口204。所述螺接帽单元3包括内侧面与所述传感器本体外侧面螺接的螺接帽体301,以及设置在所述螺接帽体301上且内侧棱边卡合固定在所述第二环形卡合口204上的帽体中部开口302,所述导线12穿过所述帽体中部开口3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体201内侧通过所述环形卡合口202抵在所述传感器本体内的倾斜台面上,环面通过自身弹性效果,压在所述外侧槽口1内环面上,而外侧则被所述螺接帽体301压紧,最终所述弹性块体201以适当弹性形变被压缩的方式,对所述外侧槽口1进行封堵、封闭和保护。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环形卡合口204处再与所述帽体中部开口302处卡合,通过卡合口两个侧面挤压密封,增大密闭面积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而且所述螺接帽体301本身就必须要所述导线12穿过,因此所述第二环形卡合口204处卡合的方式,相较于所述螺接帽体301上单开口、所述弹性块体201外侧面为平面的方式,具有更大的密封面长度和强度,即漏液渗入更困难了,进一步保证了所述缸温传感器的密封保护效果。

此外,所述螺接帽体301螺接设置,所述弹性块体201插入卡合,两者均为活动安装,因此在所述缸温传感器需要进行零部件更换时也即为方便,这正体现了所述密封保护结构的灵活性。

所述帽体中部开口302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卡合口204上异于环形平面的长轴向环面相互螺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帽体中部开口302与所述第二环形卡合口204的环形曲面,即附图中的竖向环面相互螺接,这进一步延长了接触面长度,相较于仅仅是挤压接触的方式,两个环面螺接的方式具有密封效果更大的优点。

所述外侧槽口1上设有用于夹紧所述弹性块体201的凸起。所述凸起为半球体或与长轴向垂直的环形条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用于进一步挤压所述弹性块体201,使得所述弹性块体201与所述外侧槽口1内环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静摩擦力增大,因此所述弹性块体201更不易脱落,保证密封保护效果,其中所述半球体可以均匀分散分布。

所述传感器本体在所述外侧槽口1处的侧壁上具有外侧向内、内侧向外的两侧环形槽口。所述螺接帽体301螺接设置在外侧的所述两侧环形槽口侧面上,并与所述中段腔体11处的所述传感器本体外侧面呈侧边竖向平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槽口1的侧壁外侧向内缩,再螺接套上所述螺接帽体301,其目的是让所述螺接帽体301的侧面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侧面平齐,即一样粗,避免所述螺接帽体301处若凸出端角,则容易被磕碰松动的问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