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9178发布日期:2020-05-26 16:5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面料测试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色牢度是指纺织品的颜色对再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各种作用的抵抗力。由于现在的服装大多都是五颜六色、色彩缤纷,而色牢度的好与差直接涉及人体的健康安全,色牢度差的产品在穿着过程中,碰到雨水、汗水就会造成面料上的颜料脱落褪色,则其中染料的分子和重金属离子等都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而危害人体皮肤的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穿在身上的其它服装被沾色,或者与其他衣物洗涤时染脏其他衣物。因此,对于面料的色牢度性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对于面料的色牢度性能测试在相关行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面料的色牢度测试通常是通过摩擦染色坚牢度试验机来完成的。

专利号为20132044554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摩擦染色坚牢度试验机》,该专利中使用的试样夹具包括夹具u形座、夹具夹片、夹片转动轴和拨动杆,夹具u形座固定在摩擦台上,夹具夹片固定在夹具u形座上,夹片转动轴将夹具u形座和夹具夹片连接在一起,拨动杆插在相邻两夹具u形座之间的夹片转动轴上。该试样夹具不能较稳固的夹持试样布,导致试样布与标准布的摩擦次数或时间不达标,从而影响面料染色牢度的试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摩擦染色坚牢度试验机中使用的试样夹具不能较稳固的夹持试样布,导致试样布与标准布的摩擦次数或时间不达标,影响面料染色牢度的试验结果的问题,提供一种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往复直线运动机构,所述往复直线运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摩擦座,所述摩擦座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试样固定夹具和后试样固定夹具,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摩擦臂,所述摩擦臂上固定安装有摩擦头,所述摩擦头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将标准布固定摩擦头上的固定夹具;

所述前试样固定夹具包括前支架、螺栓固定夹具和涨紧装置,所述前支架固定安装在摩擦座的一端,所述螺栓固定夹具和涨紧装置均安装在前支架上,若干所述螺栓固定夹具沿摩擦座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所述后试样固定夹具包括后支架和螺栓固定夹具,所述后支架固定安装在摩擦座的另一端,所述螺栓固定夹具安装在后支架上,若干所述后支架上的螺栓固定夹具与若干前支架上的螺栓固定夹具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螺栓固定夹具包括调节螺钉、上压紧板和下压紧板,所述调节螺钉螺纹安装在前支架或后支架上,所述上压紧板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均滑动设置在前支架或后支架上,所述导向杆外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上压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支架或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钉位于两个导向杆之间,且与上压紧板接触设置,所述上压紧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沿摩擦座的长度方向与上压紧板等长设置,所述下压紧板固定安装在摩擦座上,所述下压紧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压紧块配合的压紧槽,所述压紧块插设在压紧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在装夹试样时,将试样的一端放置在后支架上的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转动调节螺钉,使调节螺钉推动上压紧板向下移动至压紧块插设在压紧槽内,试样的一端被固定在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压紧块与压紧槽底面之间,双重固定;然后将试样的另一端放置在前支架上的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转动调节螺钉,使调节螺钉推动上压紧板向下移动至压紧块插设在压紧槽内,试样的另一端被固定在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压紧块与压紧槽底面之间,双重固定;试样的两端均被双重固定,试样被较稳固的固定在摩擦座上,可保证在摩擦的过程中试样布与标准布始终接触,使试样布与标准布之间的摩擦次数或时间达标,从而保证了面料染色牢度的试验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涨紧装置包括涨紧螺钉和涨紧板,所述涨紧螺钉螺纹安装在前支架上,所述涨紧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涨紧导杆,两个涨紧导杆均滑动安装在前支架上,所述涨紧导杆外套设有涨紧弹簧,所述涨紧弹簧的一端与前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涨紧板固定连接,所述涨紧螺钉位于两个涨紧导杆之间,且与涨紧板接触设置,在试样布的两端均固定后,可转动涨紧螺钉,使涨紧螺钉推动涨紧板下移,将试样压紧,使试样贴合在摩擦座上,可保证试样布与标准布之间的顺滑移动。

为了保护试样不被损坏,所述涨紧板的下表面为圆弧面。

为了使用不同重量的摩擦头,所述摩擦头上可拆卸安装有砝码。

为了增大压紧块与试样之间的摩擦力,使试样固定的更为稳固,所述压紧块的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在装夹试样时,将试样的一端放置在后支架上的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转动调节螺钉,使调节螺钉推动上压紧板向下移动至压紧块插设在压紧槽内,试样的一端被固定在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压紧块与压紧槽底面之间,双重固定;然后将试样的另一端放置在前支架上的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转动调节螺钉,使调节螺钉推动上压紧板向下移动至压紧块插设在压紧槽内,试样的另一端被固定在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之间、压紧块与压紧槽底面之间,双重固定;试样的两端均被双重固定,试样被较稳固的固定在摩擦座上,可保证在摩擦的过程中试样布与标准布始终接触,使试样布与标准布之间的摩擦次数或时间达标,从而保证了面料染色牢度的试验结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摩擦座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图中:1.底座,2.往复直线运动机构,3.摩擦座,4.摩擦臂,5.摩擦头,6.固定夹具,7.前支架,8.后支架,9-1.调节螺钉,9-2.上压紧板,9-2-1.压紧块,9-3.下压紧板,9-3-1.压紧槽,9-4.导向杆,9-5.压缩弹簧,10-1.涨紧螺钉,10-2.涨紧板,10-3.涨紧导杆,10-4.涨紧弹簧,11.砝码。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一种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往复直线运动机构2,往复直线运动机构2可为气缸或丝杠驱动装置,所述往复直线运动机构2上固定安装有摩擦座3,所述摩擦座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试样固定夹具6和后试样固定夹具6,所述底座1上转动安装有摩擦臂4,所述摩擦臂4上固定安装有摩擦头5,所述摩擦头5上可拆卸安装有砝码11,所述摩擦头5上可拆卸安装有用于将标准布固定摩擦头5上的固定夹具6;

所述前试样固定夹具6包括前支架7、螺栓固定夹具6和涨紧装置,所述前支架7固定安装在摩擦座3的一端,所述螺栓固定夹具6和涨紧装置均安装在前支架7上,若干所述螺栓固定夹具6沿摩擦座3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如图3所示,所述后试样固定夹具6包括后支架8和螺栓固定夹具6,所述后支架8固定安装在摩擦座3的另一端,所述螺栓固定夹具6安装在后支架8上,若干所述后支架8上的螺栓固定夹具6与若干前支架7上的螺栓固定夹具6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螺栓固定夹具6包括调节螺钉9-1、上压紧板9-2和下压紧板9-3,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螺钉9-1螺纹安装在前支架7或后支架8上,所述上压紧板9-2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导向杆9-4,两个导向杆9-4均滑动设置在前支架7或后支架8上,所述导向杆9-4外套设有压缩弹簧9-5,所述压缩弹簧9-5的一端与上压紧板9-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前支架7或后支架8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螺钉9-1位于两个导向杆9-4之间,且与上压紧板9-2接触设置,所述上压紧板9-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紧块9-2-1,所述压紧块9-2-1的材质为橡胶。所述压紧块9-2-1沿摩擦座3的长度方向与上压紧板9-2等长设置,所述下压紧板9-3固定安装在摩擦座3上,所述下压紧板9-3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压紧块9-2-1配合的压紧槽9-3-1,所述压紧块9-2-1插设在压紧槽9-3-1内。

所述涨紧装置包括涨紧螺钉10-1和涨紧板10-2,如图5所示,所述涨紧板10-2的下表面为圆弧面,所述涨紧螺钉10-1螺纹安装在前支架7上,所述涨紧板10-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涨紧导杆10-3,两个涨紧导杆10-3均滑动安装在前支架7上,所述涨紧导杆10-3外套设有涨紧弹簧10-4,所述涨紧弹簧10-4的一端与前支架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涨紧板10-2固定连接,所述涨紧螺钉10-1位于两个涨紧导杆10-3之间,且与涨紧板10-2接触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面料摩擦染色牢度试验装置,在装夹试样时,将试样的一端放置在后支架8上的上压紧板9-2与下压紧板9-3之间,转动调节螺钉9-1,使调节螺钉9-1推动上压紧板9-2向下移动至压紧块9-2-1插设在压紧槽9-3-1内,试样的一端被固定在上压紧板9-2与下压紧板9-3之间、压紧块9-2-1与压紧槽9-3-1底面之间,双重固定;然后将试样的另一端放置在前支架7上的上压紧板9-2与下压紧板9-3之间,转动调节螺钉9-1,使调节螺钉9-1推动上压紧板9-2向下移动至压紧块9-2-1插设在压紧槽9-3-1内,试样的另一端被固定在上压紧板9-2与下压紧板9-3之间、压紧块9-2-1与压紧槽9-3-1底面之间,双重固定;试样的两端均被双重固定,试样被较稳固的固定在摩擦座3上,可保证在摩擦的过程中试样布与标准布始终接触,使试样布与标准布之间的摩擦次数或时间达标,从而保证了面料染色牢度的试验结果;在试样布的两端均固定后,可转动涨紧螺钉10-1,使涨紧螺钉10-1推动涨紧板10-2下移,将试样压紧,使试样贴合在摩擦座3上,可保证试样布与标准布之间的顺滑移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