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噪声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0209发布日期:2020-05-15 15:35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噪声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式噪声检测器。



背景技术:

如今,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噪声污染严重威胁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质量,噪声检测器是一种针对现场噪声测试而设计的噪声测试分析仪。

公告号为cn2049640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矿用便携式噪声检测仪,其结构包括处理器,处理器设于由外壳包裹形成的腔体内,外壳内侧喷涂屏蔽层,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外壳的端面固定安装一个信号采集器,信号采集器包括传声器以及前置放大器,传声器以及前置放大器设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壳体内,壳体靠近传声器的端面设有滤网,壳体的另一端面与外壳截面较小的端面固定,外壳上还设有显示器,显示器采用段式液晶显示器,使得整机功耗低,使用时间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噪声检测仪无法牢固的固定在手上,从而在检测过程中很容易从检测人员的手上滑落,导致噪声检测仪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噪声检测器,其优点是:可以将检测仪器牢牢地固定在手上,以减小检测仪器从手上滑落而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持式噪声检测器,包括检测仪器和设置在检测仪器顶部的传声器,所述检测仪器背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五个匚形板,所述匚形板上的两个支脚固定连接在检测仪器的背面,所述检测仪器背面沿长度方向还设有部分穿设在五个匚形板内的皮筋带,所述皮筋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首尾两个匚形板上,相邻两个所述匚形板之间的皮筋带与检测仪器背面形成有供手指穿过的指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皮筋带弹性强,因而其具有一定的松紧功能,从而当检测人员使用检测仪器检测噪声时,可以将手指对应从指孔内穿过,此时皮筋带被撑开,当手指固定好后,此时皮筋带又回弹而紧绷在手指上,从而将检测仪器牢牢地固定在检测人员的手上,以减小检测仪器从检测人员手上滑落而导致检测仪器损坏的可能,从而延长了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仪器背面与皮筋带相对的一侧还设有供手掌穿过的尼龙带,所述尼龙带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检测仪器的背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指插进指孔时,可以先将手掌从尼龙带内穿过,通过尼龙带可以将检测仪器绑在手掌上,从而进一步降低检测仪器从检测人员手上滑落的可能,提高对检测仪器的固定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仪器位于皮筋带一侧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四个与指孔相对应的指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人员手指插进指孔时,可以使得手指的前端对应放置在四个指槽内,从而将手指前端所在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减小检测仪器在检测人员手上打滑的可能,从而提高对检测仪器的固定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仪器背面位于指孔处以及指槽的槽底上均设有防滑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防滑纹可以加大手指与检测仪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检测仪器的固定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皮筋带和尼龙带均为扁平状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皮筋带和尼龙带为扁平状,可以增加手指和手掌分别与皮筋带和尼龙带的接触面积,一方面有助于检测仪器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手上,另一方面能够减轻皮筋带和尼龙带对手指和手掌的勒力,从而提高了检测人员手部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仪器背面位于皮筋带和尼龙带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有两个倾斜的撑杆,且两个所述撑杆的一端相互固定,所述检测仪器背面开设有供两个撑杆沉入的沉槽,两个所述撑杆的固定点铰接在沉槽的槽底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噪声检测过程中,当检测人员需要解放双手时,为了不影响对噪声的检测效果,可以将两个撑杆从沉槽内转出,然后将检测仪器支撑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以保持检测仪器始终处于立式放置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杆的外周壁与沉槽的槽壁相配合,两个所述撑杆远离固定点的一端均套设有橡胶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橡胶套一方面加大了撑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撑杆对检测仪器的支撑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橡胶套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当撑杆沉于沉槽内时,橡胶套能够有效的限制撑杆从沉槽自动转出,以提高撑杆在沉槽内放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声器上套设有防风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防风罩套在传声器上,可以减小风噪声对传声器的影响,从而降低检测误差,提高检测仪器对噪声的检测精准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以将检测仪器牢牢地固定在检测人员的手上,以减小检测仪器从检测人员手上滑落而导致检测仪器损坏的可能,从而延长了检测仪器的使用寿命;

2、将手指的前端对应放置在四个指槽内,从而可以对手指前端所在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减小检测仪器在检测人员手上打滑的可能,从而提高对检测仪器的固定稳定性;

3、皮筋带和尼龙带为扁平状,可以增加手指和手掌分别与皮筋带和尼龙带的接触面积,一方面有助于检测仪器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手上,另一方面能够减轻皮筋带和尼龙带对手指和手掌的勒力,从而提高了检测人员手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检测仪器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检测仪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仪器;2、传声器;3、匚形板;4、皮筋带;5、指孔;6、尼龙带;7、指槽;8、防滑纹;9、撑杆;10、沉槽;11、橡胶套;12、防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持式噪声检测器,如图1和图2,包括检测仪器1和设置在检测仪器1顶部的传声器2,在传声器2上套设有防风罩12,可以减小风噪声对传声器2的影响,从而降低检测误差,提高检测仪器1对噪声的检测精准性。

如图1,检测仪器1背面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五个匚形板3,且五个匚形板3沿检测仪器1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匚形板3上的两个支脚固定连接在检测仪器1的背面,检测仪器1背面沿长度方向还设有部分穿设在五个匚形板3内的扁平状皮筋带4,且皮筋带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首尾两个匚形板3上,相邻两个匚形板3之间的皮筋带4与检测仪器1背面形成有供手指穿过的指孔5,此指孔5一共有四个,并且在检测仪器1背面与皮筋带4相对的一侧还设有供手掌穿过的扁平状尼龙带6,尼龙带6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检测仪器1的背面。

如图1,当使用检测仪器1对噪声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首先将手从尼龙带6内穿过,使得尼龙带6绑在手掌上,然后将四根手指对应从指孔5内穿过,由于皮筋带4弹性强,因而其具有一定的松紧功能,从而皮筋带4被手指撑开,当手指在指孔5内固定好后,此时皮筋带4又回弹而紧绷在手指上,从而将检测仪器1牢牢地固定在检测人员的手上,以减小检测仪器1从检测人员手上滑落而导致检测仪器1损坏的可能,从而延长了检测仪器1的使用寿命。

如图1,此外,皮筋带4和尼龙带6为扁平状,可以增加手指和手掌分别与皮筋带4和尼龙带6的接触面积,一方面有助于检测仪器1更加牢固的固定在手上,另一方面能够减轻皮筋带4和尼龙带6对手指和手掌的勒力,从而提高了检测人员手部的舒适度。

如图1,检测仪器1位于皮筋带4一侧的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四个与指孔5相对应的指槽7,且在检测仪器1背面位于指孔5处以及指槽7的槽底上设有防滑纹8,从而当检测人员手指插进指孔5时,可以将手指的前端对应放置在四个指槽7内,从而将手指前端所在的位置进行限位,以减小检测仪器1在检测人员手上打滑的可能,进而提高对检测仪器1的固定稳定性;另外,设置的防滑纹8可以加大手指与检测仪器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检测仪器1的固定稳定性。

如图1,检测仪器1背面位于皮筋带4和尼龙带6的中间位置处对称设有两个倾斜的圆柱形撑杆9,两个撑杆9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变大,且两个撑杆9的上端相互固定,检测仪器1背面还开设有供两个撑杆9沉入的沉槽10,且撑杆9的外周壁与沉槽10的槽壁相配合,两个撑杆9的固定点铰接在沉槽10的槽底上,同时两个撑杆9远离固定点的一端均套设有橡胶套11,从而在噪声检测过程中,当检测人员需要解放双手时,可以将两个撑杆9从沉槽10内转出,然后将检测仪器1支撑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以保持检测仪器1始终处于立式静止放置的状态,尽可能地减小对噪声检测效果的影响。

如图1和图2,此外,在撑杆9上套有橡胶套11一方面加大了撑杆9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撑杆9对检测仪器1的支撑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橡胶套11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当撑杆9沉于沉槽10内时,橡胶套11能够有效的限制撑杆9从沉槽10自动转出,以提高撑杆9在沉槽10内放置的稳定性。

操作过程:当使用检测仪器1对噪声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首先将手从尼龙带6内穿过,使得尼龙带6绑在手掌上,然后将四根手指对应从指孔5内穿过,从而皮筋带4被手指撑开,当手指在指孔5内固定好后,此时皮筋带4又回弹而紧绷在手指上,从而将检测仪器1牢牢地固定在检测人员的手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