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线路绝缘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0715发布日期:2020-10-17 01:2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线路绝缘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线路绝缘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我国电网系统发展的不断成熟与日趋完善,以及输电线路检测技术与方法的不断精进,带电检测已成为输电线路检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运行安全性,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就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来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经实践证明,带电检测技术在输电线路检测的运用可以发挥巨大的效用,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工作情况的准确有效检测。电气设备在运行期间,始终处于各种外界因素作用的影响下,其性能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些外界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电场、环境、高压、腐蚀度与机械等,电力设备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较容易出现不可预知的故障,严重的还会导致电力运行中断,因此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设备投运前应当在事先对其进行绝缘试验,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用电过程中就存在着用电安全问题,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以往的电气线路绝缘检测的工作模式比较单一,只是通过电气线路绝缘检测衔接器的绝缘局部施加电压,然后使绝缘局部的外表内或外表上发生漏电流而出现出的电阻值,来观测它首要受绝缘材料、温度、湿度、污损等要素的变化来进行判断,并没有对电气设备中的声发射、热辐射、电磁发射这些现代物理进行量化检测,使得功能性比较单一,并不能判断出电气设备中其他物理量化性能的好坏,使用起来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将多个检测功能模块进行集中整合,能够对电气设备的声发射、热辐射、电磁发射这些现代物理进行量化检测,同时还能对电气设备中的漏电、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这些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检测,能够保证电气使用正常以及安全性能,实现了快速有效地检测,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电气设备维保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气线路绝缘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壳体、线路板、主控芯片、电源、通电线路检测器、声发射检测器、热辐射检测器、电磁发射检测器、信号转换器、报警装置和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组成,所述线路板、主控芯片、电源、通电线路检测器、声发射检测器、热辐射检测器、电磁发射检测器、信号转换器和报警装置全部位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主控芯片位于线路板的上部,所述主控芯片与线路板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位于主控芯片的一侧,所述电源与线路板为固定连接,所述通电线路检测器、声发射检测器、热辐射检测器、电磁发射检测器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位于电源的同一侧,所述通电线路检测器、声发射检测器、热辐射检测器、电磁发射检测器均与线路板为固定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器位于主控芯片的另一侧,所述信号转换器与线路板为固定连接,所述报警装置位于信号转换器的一侧,所述报警装置与线路板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全部位于外壳体外部的靠近通电线路检测器、声发射检测器、热辐射检测器、电磁发射检测器的一侧,所述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均与通电线路检测器、声发射检测器、热辐射检测器、电磁发射检测器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为硬塑密封结构。

进一步,所述线路板位于外壳体内侧的底部位置处,所述线路板与外壳体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源上还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位于外壳体的外部,所述开关与电源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源为锂电池电源。

进一步,所述信号转换器为模数转换装置。

进一步,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设备是一种将多个检测功能模块进行集中整合,能够对电气设备的声发射、热辐射、电磁发射这些现代物理进行量化检测,同时还能对电气设备中的漏电、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这些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检测,能够保证电气使用正常以及安全性能,实现了快速有效地检测,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电气设备维保检测装置;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操作方便、便于携带,独立集成式的设计让各个检测器有效融合,使得功能性更强,并且彼此之间不受影响,操作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对电气进行不同性能的检测,实现了单功能检测以及多功能检测并行,提高了检测效率,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体2、线路板3、主控芯片

4、电源5、开关6、通电线路检测器

7、声发射检测器8、热辐射检测器9、电磁发射检测器

10、信号转换器11、报警装置12、信号监测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气线路绝缘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外壳体1、线路板2、主控芯片3、电源4、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信号转换器10、报警装置11和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12组成,所述线路板2、主控芯片3、电源4、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信号转换器10和报警装置11全部位于外壳体1的内部,所述线路板2位于外壳体1内侧的底部位置处,所述线路板2与外壳体1为固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3位于线路板2的上部,所述主控芯片3与线路板2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4位于主控芯片3的一侧,所述电源4与线路板2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源4上还设有开关5,所述开关5位于外壳体1的外部,所述开关5与电源4为固定连接,所述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位于电源4的同一侧,所述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均与线路板2为固定连接,所述信号转换器10位于主控芯片3的另一侧,所述信号转换器10与线路板2为固定连接,所述报警装置11位于信号转换器10的一侧,所述报警装置11与线路板2为固定连接,所述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12全部位于外壳体1外部的靠近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的一侧,所述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12均与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为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1为硬塑密封结构。所述电源4为锂电池电源。所述信号转换器10为模数转换装置。所述报警装置11为声光报警器。

工作方式:该设备是一种将多个检测功能模块进行集中整合,能够对电气设备的声发射、热辐射、电磁发射这些现代物理进行量化检测,同时还能对电气设备中的漏电、短路、接触电阻过大,这些安全问题进行有效检测,能够保证电气使用正常以及安全性能,实现了快速有效地检测,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适用于各种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电气设备维保检测装置;主要是由外壳体1、线路板2、主控芯片3、电源4、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信号转换器10、报警装置11和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12组成,其中线路板2、主控芯片3、电源4、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信号转换器10和报警装置11全部安装在外壳体1的内部,并且该外壳体1采用硬塑密封结构,用于对内部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其硬塑材质还能够具有一定的绝缘作用,防止漏电对检测数据以及操作人员的影响;在使用的时候,打开电源4一侧带有的开关5,在线路板2的作用下,让整个设备通电,该电源4采用锂电池电源,能够进行放电和充电,为线路板2上的全部零部件提供电力支持,该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之间间隔相同的距离平行位于电源4的同一侧,并且嵌入式固定在线路板2的上部,而多个信号监测连接线12的一端分别插入到外壳体1外部的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的连接孔中,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每个信号监测连接线12的另一端分别对电气设备中的漏电、短路、接触电阻过大,声发射,热辐射、电磁发射这些现代物理进行量化检测,并最终通过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各自上面的数据进行显示即可,并且该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都是独立的元器件,在主控芯片3的控制下,将信号监测连接线12触发到的模拟信号经过信号转换器10进行转换,该信号转换器10采用模数转换装置,它能够将模拟信号转换为主控芯片3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进行数据计算,并分别通过热辐射检测器8、电磁发射检测器9上的显示屏进行数值显示,而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所检测到的数值超出主控芯片3对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各自所设定的数值时,则会触发报警装置11,该报警装置11采用声光报警器,当有警鸣和灯光闪烁时,则是说明通电线路检测器6、声发射检测器7所检测到的电气设备中的漏电、短路、接触电阻过大以及声发射情况出现异常;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操作方便、便于携带,独立集成式的设计让各个检测器有效融合,使得功能性更强,并且彼此之间不受影响,操作人员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对电气进行不同性能的检测,实现了单功能检测以及多功能检测并行,提高了检测效率,更加安全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顶部”、“底部”、“端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