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6548发布日期:2020-07-17 15:4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速器磁铁的磁性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esespallationneutronsource,csns)项目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属于国际前沿的高科技、多学科应用的大型研究平台,它不仅在中子散射、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中子核物理、天体核物理、极端条件下的核物理和μ子科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能源开发的先进平台。它的建成将对我国的科学研究起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粒子加速器中起着粒子束流弯转和聚焦等作用的磁铁,对其磁场质量及在加速器中的机械定位公差都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磁铁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磁场测量设备及准直方法必须与这些要求相适应。在加速器磁铁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各阶段中,磁铁的磁场测量都是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通常采用的测量系统为旋转长线圈测量系统,主要用于直流多极磁铁磁场测量。这种线圈可以高精度、高效率的完成直流多极磁铁磁场测量,但是对于交流磁铁的时变磁场,除了要考虑磁场的时变特性,还需要考虑磁铁由于涡流效应产生的热量,热量会使线圈骨架产生形变而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

主要影响因子:

1.根据接受热辐射的差异及变形对线圈精度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外套桶变形和线圈骨架变形,变形形式主要有弯曲变形和长度变形,弯曲变形是影响精度的主要因素,长度变形不会影响线圈精度。因为线圈的主动轴和从动轴是固定在测试台上的,线圈轴没有自由伸缩的空间,导致长度变形转变为弯曲变形。

2.外套桶距离热源较近,因此最先变形,且因为热气流上升的原理在外套桶圆周范围内受热是不均衡的,导致外套桶弯曲。线圈骨架由于外套桶具有一定隔热作用,所以变形较外套桶要晚要小,两者之间的变形差异将会累计到线圈骨架上,造成线圈骨架的进一步变形。

3.线圈骨架和外套筒的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变形系数不同,且该材料受热时的变形较大,测量金属线受拉力较大,因此易导致测量线的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以将线圈骨架的弯曲变形保持为长度变形,避免测量线圈弯曲变形,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包括:

主动轴;

与所述主动轴同轴线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止挡部;

固定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用于绕制测量线圈;

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在第一止挡部远离主动轴的一侧,且套接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滑动套可随从动轴的转动而转动;

可转动的套接在所述滑动套上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滑动套在轴向方向上保持静止;以及

设置在第一止挡部与滑动套之间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在从动轴沿轴线向远离主动轴的方向移动时产生形变。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还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位于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且所述外套筒的轴心线重合于所述轴线;所述线圈骨架位于所述外套筒内;所述外套筒轴向方向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两端所述开口上均设有凸止口或凹止口,所述主动轴朝向从动轴的一端和所述从动轴朝向主动轴的端面均为法兰面,所述法兰面上设有凹止口或凸止口;所述凸止口插接在所述凹止口中,且所述凸止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凹止口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外套筒两端的筒壁上均布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线圈骨架的轴心线与所述轴线重合,其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沿第一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固定梁,沿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固定梁,以及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至少一个绕线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与所述轴线,所述测量线圈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绕在所述绕线板上,所述绕线板包括:主板,沿所述轴线方向分别位于主板两端的定位块,以及位于定位块与主板之间的弹性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都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条形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还包括:用于环绕固定测量线圈引出线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固定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从动轴沿其轴向方向具有一通孔,所述测量线圈的引出线沿所述通孔固定在绕线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从动轴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从动轴具有靠近主动轴的近端和远离主动轴的远端,所述第一止挡部靠近所述近端,所述第二止挡部靠近所述远端,且所述第二止挡部可拆卸的安装在从动轴上;所述滑动套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之间,所述绕线轮位于所述第二止挡部与所述远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为形成在从动轴外壁上的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环形外套,所述环形外套包括沿环形外套的轴线方向设置在环形外套一端内圈上、且适配于所述外螺纹的内螺纹,以及设置在环形外套另一端的周向边缘、且向外突出的环状侧壁体;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环状侧壁体内;所述第二止挡部为挡圈,所述从动轴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挡圈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套接在从动轴上的多个弹性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定位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层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所提供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包括:主动轴;与所述主动轴同轴线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壁上设有第一止挡部;固定在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用于绕制测量线圈;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在第一止挡部远离主动轴的一侧,且套接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滑动套可随从动轴的转动而转动;可转动的套接在所述滑动套上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滑动套在轴向方向上保持静止;以及设置在第一止挡部与滑动套之间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在从动轴沿轴线向远离主动轴的方向移动时产生形变。在线圈骨架受热产生弯曲变形时,弹性部件将该弯曲变形保持为长度变形,以此减少测量线圈的形变,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中从动轴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从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中线圈骨架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中线圈骨架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中滑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中定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中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中环形外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对加速器磁铁所产生磁场的测量是准确获得加速器磁铁磁场性能的唯一途径,对加速器的顺利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速器磁铁为交流磁铁,本申请所提供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中,测量线圈绕制在线圈骨架上,测量线圈在切割交流磁铁的磁感线时,磁铁由于涡流效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传导至线圈骨架,导致线圈骨架因热胀冷缩产生形变长度变形,弹性部件用于在从动轴沿轴线向远离主动轴的方向移动时产生形变,以将线圈骨架的长度变形保持为长度变形,以避免测量线圈产生弯曲变形,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针对线圈骨架采取镂空十字夹心结构,既解决了大尺寸测量线圈复杂结构与机械强度无法兼顾的难题,又可增加线圈骨架抗弯性,减轻其重量,并释放变形应力。

参见图1-图10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主要包括:主动轴10,从动轴20,线圈骨架30,滑动套40,定位套50以及弹性部件60。

如图1所示,加速器磁铁磁场性能测试系统包括:磁测平台100和本申请所提供的固定结构,将本固定结构安装在磁测平台100上,并使得线圈骨架30处于加速器磁铁的孔径中,线圈骨架上绕制的测量线圈切割加速器磁铁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感应电动势的变化,以对加速器磁铁的性能进行检测。

具体的,磁测平台100包括:主动端支架101,从动端支架102以及支撑调节平台103,主动端支架101和从动端支架102均安装在支撑调节平台103上。主动轴10可转动的安装在主动端支架101上,从动轴20可转动的安装在从动端支架102上,且主动轴10所在轴线与从动轴20所在轴线重合,线圈骨架30固定在主动轴10与从动轴20之间,测量线圈沿纵向方向(即,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轴线所在方向)绕制在线圈骨架30上。

在实际测量中,主动端支架101和从动端支架102分别位于加速器磁铁(四级磁铁或六级磁铁)轴心线(四级磁铁或六级磁铁孔径的轴心线)的两侧,使得线圈骨架30穿设在加速器磁铁的孔径中。主动端支架101上主要安装有伺服电机、减速器、连接轴等部件,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连接轴的一端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与主动轴10连接,从而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带动主动轴10转动,转动的主动轴10带动线圈骨架30转动,转动的线圈骨架30上绕制的测量线圈得以切割加速器磁铁所产生磁力线,在测量线圈内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分析该感应电动势的变化从而对加速器磁铁的性能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线圈骨架30采用抗弯强度高、变形系数小的环氧玻璃纤维棒料制成。

上述实施方式中,加速器磁铁通过磁铁支架定位在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之间,从而使得线圈骨架30可穿设在磁铁的孔径内。前述支撑调节平台103具有五个自由度任意方向调节的功能,且由于主动端支架101和从动端支架102均安装在支撑调节平台103上,可以实现对整体测量系统的安装精度进行调节。调节时,在主动端支架101和从动端支架102设置准直定位基座,通过光学水准仪、经纬仪等调整磁铁支架、主动端支架101以及从动端支架102的准直度,使得磁铁孔径的中心重合于主动轴10与从动轴20的轴线,从而确保测量线圈的准直定位精度。

本申请中,线圈骨架30的轴心线重合于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的轴线,测量线圈绕制在线圈骨架30的中心部位,使得测量线圈沿所述轴线方向的中心线重合于线圈骨架30的轴心线。在测量工作进行之前,通过支撑调节平台103的调节,使得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的轴心线经过加速器磁铁孔径的中心,即,测量线圈的中心线经过加速器磁铁孔径的中心,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滑动套40套接在从动轴20上,滑动套40与从动轴20同轴线。从动轴20可沿滑动套40的轴向方向移动,并且,该滑动套40可随从动轴20的转动而转动,即,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中,在从动轴2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23,滑动套40设置在第一止挡部23远离主动轴10的一侧。

更为具体的是,在从动轴2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第二止挡部22,从动轴20具有靠近主动轴10的近端21和远离主动轴10的远端22,第一止挡部23靠近从动轴20上的近端21,第二止挡部24靠近从动轴20上的远端22。前述滑动套40位于第一止挡部23与第二止挡部24之间。

定位套50可转动的套接在滑动套40上,定位套50和滑动套40形成为将从动轴20定位在从动端支架102的定位结构,定位套50同样与从动轴20同轴线。具体的是,将定位套50固定在从动端支架102上,转动的主动轴10带动从动轴20可绕定位套50的轴心线转动。

更为具体的是,定位套50通过两个滚动轴承51可转动的套接在滑动套40上,从而使得转动的从动轴20带动滑动套40同步转动。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定位套50也可通过平面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滑动套40上。

本实施例中,将其中一个滚动轴承51的内圈套接在滑动套40上,另一个滚动轴承51套接在从动轴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也可将两个滚动轴承51的内圈同时套接在滑动套40上。

如图2和图7所示,本申请中,滑动套40和定位套50均为轴向两端具有开口的筒状结构,在滑动套40靠近第一止挡部23的一端开口处还设置有沿该端开口径向方向向外突出的凸起41,弹性部件60位于凸起41与第一止挡部23之间。在定位套50内沿轴向方向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两个分别靠近两端开口的台阶52,该台阶52沿定位套50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两个滚动轴承51分别位于两个台阶51与两个开口之间。定位套50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两个压盖53,沿轴向方向靠近凸起41的滚动轴承51被靠近凸起41的一台阶52和一压盖53、以及凸起41定位,另一滚动轴承51被另一台阶52和另一压盖53定位。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套50为金属材质制成,为进一步降低定位套50的重量,在定位套5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层状片52。

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60设置在第一止挡部23与滑动套40之间。弹性部件60在轴线方向挤压第一止挡部23与滑动套40,将滑动套40定位在弹性部件60与第二止挡部24之间,并且,由于定位套50固定在从动端支架102上,从而在从动轴20沿轴向方向移动时,保持定位套50与滑动套40不会随着从动轴20的轴向移动而移动,即定位套50与滑动套40保持静止状态。再者,弹性部件60在径向方向套紧在从动轴20上,使得弹性部件60也可随从动轴20的转动而转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件60也可设置在滑动套40与第二止挡部24之间,或者,在滑动套40与第一止挡部23和滑动套40与第二止挡部24之间都可设置弹性部件60。弹性部件60用于在从动轴20沿轴线方向向远离主动轴10的方向移动时产生形变,保持由滑动套40和定位套50形成的定位结构不随从动轴20的移动而移动。

弹性部件60具体为套接在从动轴20上、且位于滑动套40与第一止挡部23之间的多个弹性环,该弹性环具体为弹性非金属材料制成,更为具体的是,该弹性环为橡胶环。

在测量线圈切割加速器磁铁的磁感线时,磁铁由于涡流效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传导至线圈骨架,导致线圈骨架30因热胀冷缩产生长度变形。以往的测量系统中,线圈骨架30两端的主动轴10或从动轴20都不可沿轴线方向移动,迫使线圈骨架30将其长度方向的变形转变为弯曲变形。同时,测量线圈也会因为热胀冷缩产生变形,两者的变形叠加使得测量线圈产生断裂可能。

本申请中,由于从动轴20可沿滑动套40的轴线方向移动,并且在第一止挡部23与滑动套40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部件60,线圈骨架30受热产生形变时,形变的线圈骨架30将其形变传递给从动轴20,从动轴20沿滑动套40的轴向方向移动,即从动轴20沿从动轴20轴线方向向远离主动轴10的方向移动,将线圈骨架30的变形保持为长度变形,降低测量线圈产生弯曲变形的风险,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从动轴20沿轴线方向向远离主动轴1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从动轴20上的第一止挡部23挤压弹性部件60,弹性部件60在第一止挡部23和滑动套40之间产生形变,时刻将定位套40定位在弹性部件60与第二止挡部23之间,使得定位套40不随从动轴20的轴向移动而移动,即,定位套50与滑动套40在轴向方向上保持静止,保证从动轴20定位的精确性。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部件60因受压产生形变后会储存一定的弹性势,该弹性势能在初始状态下(常温状态)或温度降低为常温状态下后得以释放,从而向从动轴20之前移动的相反方向挤压第一止挡部23,以带动从动轴20向相反反向移动,恢复至原始初始位置。

为保护线圈骨架30和提高设备安装的便捷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还包括:位于主动轴10与从动轴20之间的外套筒70,该外套筒70同样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棒料制成,且该外套筒70的轴心线重合于主动轴10与从动轴20的轴线,线圈骨架30位于外套筒70内。

外套筒70在受热时同样会产生长度变形,以往的测量系统中,外套筒70两端的主动轴10或从动轴20都不可沿轴线方向移动,迫使外套筒70将其长度形变转变为弯曲变形。为将外套筒70的弯曲变形保持为长度变形,本外套筒70与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之间均采用插口式间隙配合。

具体的是,本外套筒70轴向方向的两端均具有开口,且该两端的开口上均设有凸止口或凹止口,主动轴10朝向从动轴20的一端和从动轴20朝向主动轴10的一端的端面均为法兰面,两个法兰面上都设有凹止口或凸止口。凸止口用于插接在凹止口中,且凸止口的高度小于凹止口的深度,从而在外套筒70产生长度变形时,使得凸止口可继续向凹止口的方向继续移动,将外套筒70的变形保持为长度变形,降低线圈骨架30进一步产生弯曲变形的风险。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套筒70的两端设置的均为凸止口,将其分别定义为靠近主动轴10一端的第一凸止口71,和靠近从动轴20一端的第二凸止口72。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的法兰面上设置的都为凹止口,将主动轴10一端的法兰面定义为第一法兰面11,从动轴20一端的法兰面定义为第二法兰面25,第一法兰面11上设置的凹止口为第一凹止口12,第二法兰面25上设置的凹止口为第二凹止口26。在具体安装时,先将线圈骨架30的一端固定在主动轴10的第一法兰面11(或者,从动轴20的第二法兰面25)上,再将外套筒70的第一凸止口71插接在第一法兰面11的第一凹止口12中(或者,将第二凸止口72插接在第二法兰面25的第二凹止口26中),再将从动轴20第二法兰面25的第二凹止口26移向靠近第二凸止口72(或者,将主动轴10的第一法兰面11移向靠近第一凸止口71),使得第二凸止口72插接在第二凹止口26中(或者,使得第一凸止口71插接在第一凹止口12中),最后,再将线圈骨架30的另一端固定在从动轴20的第二法兰面25(或者,将线圈骨架30的一端固定在主动轴10的第一法兰面11)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线圈骨架30的中间部位处于加速器磁铁的孔径中,致使外套筒70的中间产生大量的热量,为进一步地散除热量,在外套筒70两端的筒壁上还可均布多个散热孔(图中未示出),线圈骨架30中间产生的热量向外套筒70的两端移动,经两端的散热孔散除,进一步降低了线圈骨架30和外套筒70产生形变的可能。

如图5所示,本申请中,前述的线圈骨架30主要包括: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第一固定板33,第二固定板34以及至少一个绕线板35。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第一固定板33以及第二固定板34的长度均为线圈骨架30的长度,也就是说,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第一固定板33和第二固定板3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的轴线方向,至少一个绕线板35用于测量线圈200的绕制,如图10中颜色较深的黑色实线所示,即为测量线圈200。测量线圈200沿线圈骨架30的长度方向缠绕在绕线板35上。第一固定梁31沿第一固定板33的长度方向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3上,第二固定梁32沿第二固定板34的长度方向固定在第二固定板34上,第一固定板33和第二固定板34相互固定,并且,将至少一个绕线板35固定在第一固定板33和第二固定板34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33和第二固定板34上都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条形孔。

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第一固定板33以及第二固定板34均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棒料板制作而成。第一固定梁31和第二固定梁32形成本线圈骨架30的加强结构,第一固定板33与第二固定板34固定相连,并且在第一固定板33与第二固定板34上设置多个纵横交错的条形孔,使得第一固定梁31,第二固定梁32,第一固定板33以及第二固定板34形成十字娄空骨架夹心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以根据大尺寸测量线圈尺寸过大的特点,摒弃原始棒料型设计,不仅可以减轻线圈骨架的重量,还可以释放线圈骨架的变形应力,提高线圈骨架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绕线板35设置有两个,两个绕线板35平行设置,测量线圈200绕在两个绕线板35上。

上述绕线板35包括:主板351,两个定位块352以及两个弹性块353。两个定位块352沿主动轴10和从动轴20的轴线方向分别位于主板351的两端,两个弹性块353分别位于两个定位块352与主板351之间。

主板351为绕线板35的主体结构,主板351的长度方向即为线圈骨架30的长度方向,两个定位块352用于对主板351进行定位,保持其不移位。两个定位块352沿线圈骨架30长度方向上都设有至少一个条形孔,在第一固定板33或第二固定板34的相应位置处设置螺纹孔。在安装绕线板35时,先放置主板351在其中一个固定板上,再将两个定位块352放置在主板351的两端,并在定位块352与主板351之间放置弹性块352,紧固件穿过设置在定位块352上的条形孔后螺接在第一固定板33或第二固定板35的螺纹孔中,并调节定位块352相对于主板351的间距,以使定位块352对主板351施加夹紧力,从而将主板351夹紧定位,避免主板351移位。之后,再将测量线圈绕制在主板351和两个定位块352上,定位块352上设置的条形孔可以改变两个定位块352夹紧主板351的松紧程度。

在线圈骨架30受热时,绕线板35会产生长度方向的变形,即,主板351和两个定位块352产生长度方向(轴线方向)上的变形。如图5所示,主板351的长度远远大于定位块352的长度,而主板351在长度方向变形时,通过弹性块353挤压定位块352,被挤压的弹性块353产生形变,定位块352的长度变形可以忽略不计,即,绕线板35的长度变形可以认为是主板351的长度变形。由于在主板351与定位块352之间加装有弹性块353,则保持主板351的变形为长度变形,并将该变形保持在两个定位块352之间,并且,由于定位块352固定不动,则可以认为绕线板35在受热时长度方向上未变形,避免长度方向上的变形而崩断测量线圈。

本实施例中,由于主动轴10与从动轴2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线圈骨架30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棒料制成,而金属材料和环氧纤维棒料材料具有不同的形变系数,且环氧玻璃纤维棒料材料受热时的变形较大,容易导致测量线圈受拉力较大,致使产生断裂的可能。因此,在线圈骨架30上加装弹性块353,将主板351长度方向的变形保持在两个定位块352之间,从而调节测量线圈200的张力,有效防止测量线圈200的导线断裂。

为方便测量线圈导线引出线的引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环绕固定测量线圈导线引出线放入绕线轮80,该绕线轮80上设置螺纹孔81,紧固件螺接在该螺纹孔51中,使得紧固件的端部挤压从动轴,从而将绕线轮80固定在从动轴20上。更为具体的是,绕线轮80位于第二止挡部24与从动轴20的远端2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从动轴20沿其轴向方向具有一通孔27,测量线圈导线的引出线沿该通孔27固定在绕线轮80上。

如图4和图10所示,本申请中,第一止挡部23为形成在从动轴20外壁上的环状凸起231,在该环状凸起231上还固定有环形外套90,具体的,环状凸起231的周向方向上设置有外螺纹,该环形外套90轴向方向的一端设有适于前述外螺纹的内螺纹91,另一端的周向边缘形成有向外突出的环状侧壁体92,该环状侧壁体92的内径大于等于弹性环的外径,从而将弹性环包裹在环状侧壁体92所形成的空间内。

在一实施例中,为便于滑动套40、两个滚动轴承、定位套50以及弹性部件60的安装,第二止挡部24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从动轴20上。具体的是,在从动轴20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第二止挡部24为挡圈,该挡圈可拆卸的安装在该环形凹槽中。在安装时(即,环形凹槽中未安装挡圈时),先将弹性部件60和滑动套40依次的穿设在从动轴20上,在将一个滚动轴承安装在滑动套40的外壁上,另一滚动轴承安装在滑动套40靠近第二止挡部24的一端,最后,再将定位套50套接在两个滚动轴承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交流磁铁时变磁场测量系统中测量线圈的固定结构,通过设置的弹性部件,在受热产生形变的线圈骨架带动从动轴沿其轴线向远离主动轴的方向移动时产生的形变保持为长度变形。同时,外套筒与主动轴和从动轴采用止口连接方式,并且凸止口的高度小于凹止口的深度,将外套筒的形变同样保持为长度变形,以此减少测量线圈的形变,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线圈骨架在两个固定板之间还加装弹性块,保持主板的长度变形在两个定位块之间,从而调节测量线圈的张力,有效防止测量线圈的导线断裂。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