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回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6608发布日期:2020-09-08 13:5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回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回路。



背景技术:

传统充电器不能灵活快速判断出电池的电压,从而很难实现出大电流,小电流、不充电、报错指示等状况,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回路,其用于锂电池充电器判断电池电压,并根据电池电压不同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回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变压器、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发光二极管、微处理器、mos管、二极管、光耦、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接头,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九电阻三者之间相互并联,第一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九电阻的一端都与第十电阻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十五电阻都与第十电阻的另一端相连,第三电阻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的一端都与mos管的栅极相连,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mos管的源极相连,接头的一个接口与mos管的漏极相连,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二极管的一端都与接头的另一个接口相连,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第一电容的一端、二极管的另一端都与变压器相连,第四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五电阻、第六电阻都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第五电阻与第六电阻串联,第七电阻与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相连,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相连,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第八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都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第十三电阻与第十五电阻串联,第十四电阻与第三电容串联,发光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十五电阻四者之间相互并联,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都与微处理器的第七引脚相连,发光二极管与微处理器的第六引脚相连。

优选地,所述mos管是n沟道mos管。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的型号为ht66f007。

优选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都接地,第一电容为滤波电容,第十一电阻为电流采样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锂电池充电器判断电池电压,并根据电池电压不同输出不同的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实现充电器实时检测电池电压,根据电池电压的不同状况,充电器做出不同的响应,如大电流充电、小电流充电、保护等不同状态,以达到智能安全充电、保护电池等功能,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回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判断电池电压并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回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变压器t、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发光二极管z1、微处理器mcu、mos管q、二极管d1、光耦u、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第二运算放大器u1b、接头h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九电阻r9三者之间相互并联,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都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相连,发光二极管z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十五电阻r15都与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都与mos管q的栅极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mos管q的源极相连,接头h1的一个接口与mos管q的漏极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一端都与接头h1的另一个接口相连,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二极管d1的另一端都与变压器t相连,第四电阻r4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都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1b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串联,第七电阻r7与光耦u中的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光耦u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相连,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相连,第八电阻r8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都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a的正相输入端相连,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十五电阻r15串联,第十四电阻r14与第三电容c3串联,发光二极管z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十五电阻r15四者之间相互并联,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都与微处理器mcu的第七引脚相连,发光二极管z1与微处理器mcu的第六引脚相连。

mos管是n沟道mos管,这样满足所需电压要求,降低功耗。

微处理器mcu的型号可以为ht66f007,这样结构简单,成本低。

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都接地,第一电容为滤波电容,第十一电阻为电流采样电阻,第一电容接地是为了使输出的电压更稳定,输出电流经过第十一电阻流向地,在第十一电阻上会产生压降,微处理器mcu根据第十一电阻上的压降的大小判断电流。

第六电阻r6的一端接地,第六电阻接地是为了与第五电阻分压,使第二运算放大器有个固定的电压基准。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八电阻r8、第十电阻r10的阻值可以控制mos管q的工作状态,当电池接入锂电池充电器瞬间,mos管q工作在放大区,此时由于b+(电池的正极)电压为锂电池充电器的最高电压,b-(电池的负极)电压为变量,因此根据b+和b-之间的电压差可以判断出电池的电压,若电池电压低于规定不可充电的电压,此时微处理器mcu的第三引脚输出低电平信号,mos管q关闭,切断充电回路,同时mcu的第六引脚输出高低电平信号切换,发光二极管z1闪烁提示此电池电压过低不可以充电,实现保护功能;当电池电压大于可充电电压时,微处理器mcu的第三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此时mos管q饱和导通,电池电压等于b+电压,mcu的第六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发光二极管z1亮起;根据b+电压可以判断出电池的电压,当微处理器mcu侦测到电池电压为规定小电流充电电压时,微处理器mcu的第一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通过光耦u的反馈作用,开始小电流充电;在充电的过程中电池电压逐渐升高,当微处理器mcu检测到电压电压达到可以大电流充电电压时时,微处理器mcu的第二引脚输出高电平信号,通过光耦u的反馈作用充电器开始大电流充电,从而实现了根据电池的不同电压输出不同控制信号(即电平信号)的作用,即充电器做出不同的响应,如大电流充电、小电流充电、保护等不同状态,以达到智能安全充电、保护电池等功能。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九电阻r9与第十电阻r10进行分压,通过运放第一运算放大器u1a和光耦u的作用设置第一电阻r1的大小,可以改变环路电路的大小;第三电阻r3用于限流分压;第四电阻r4用于限流;第七电阻r7用于限流;第十一电阻r11用于电流采样;第十二电阻r12用于限流分压;第十三电阻r13与第十五电阻r15分压,采取电池正端电压;第十四电阻r14与第十五电阻r15分压,采取电池负端电压;第十五电阻r15用于分压;第十六电阻r16用于限流;变压器t用于电压转换;第一电容c1用于储能和滤波;第二电容c2用于滤波;第三电容c3用于滤波;二极管d1用于整流;第一运算放大器u1a控制电流的大小;第二运算放大器u1b控制mos管q的工作状态;接头h1用于与外界负载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