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路器自动检测及防尘端盖自动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609发布日期:2020-05-22 22:2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分路器自动检测及防尘端盖自动装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路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路器自动检测及防尘端盖自动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分路器是用来实现光波能量的分路与合路的器件,它将一根光纤中传输的光能量按照既定的比例分配给两根或者是多根光纤,或者将多根光纤中传输的光能量合成到一根光纤中。

分路器在制造最后,需进行光路检测和防尘端盖安装等工作,目前这些工作主要由人工完成,其操作流程大致为:操作工先将分路器从周转箱中拿出并放到工作台面上,将光路检测仪器输出端链接的光纤快速接头接入分路器的公共端,再将光路检测仪器输入端链接的光纤快速接头先插入分路器的第一个分路端,将光路检测仪器显示的指标数字与标准进行对比判断,如果光路合格,则人工戴上防尘端盖,如果光路不合格,则不安装防尘端盖,然后将光路检测仪器输入端链接的光纤快速接头再依次插入剩余的分路端,并分别进行对比判断和防尘端盖安装;最终如果分路器所有光路都安装有防尘端盖,则将这些分路器放入周转箱,转运到下一流程;如果分路器上存在有未安装防尘端盖的端口,则说明该分路器存在光路不合格,人工将其单独存放,等待后续处理。

通过上述操作流程可知,分路器的光路检测和防尘端盖安装,是一项非常繁重的重复工作,人工进行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特别容易出错,已经不能满足现在高品质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分路器检测工作和防尘端盖安装工作自动化,提高检测和防尘端盖安装效率,减少出错率的分路器自动检测及防尘端盖自动装配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分路器自动检测及防尘端盖自动装配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检测台和装盖台,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检测台和所述装盖台分别对应的检测固定装置和装盖固定装置,所述检测台与所述装盖台之间设有转件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检测台处的公共端接头和分路端接头,所述公共端接头和所述分路端接头共同信号连接有光路检测仪,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公共端接头和所述分路端接头分别对应的公共端插接控制器和分路端插接控制器;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装盖台处的装盖装置,所述光路检测仪信号连接所述装盖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台一侧的入件定位挡板和与所述入件定位挡板相对设置的入件夹持装置,所述检测台上位于入件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装盖转件口和装盖推件口;所述机架上设有检测端夹持座,所述检测端夹持座上设有两可分别伸至所述装盖转件口和所述装盖推件口处的检测端夹持板,所述检测端夹持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端挡控制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入件夹持装置包括在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且槽底面与所述检测台共面设置的入件滑槽,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位于所述入件滑槽内的入件夹持座,所述入件夹持座上横向滑动安装有入件夹持板,所述入件夹持板与所述入件夹持座之间设有弹性夹持施力器,所述入件夹持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推座控制器,所述入件夹持座上设有夹持力控制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装盖转件口和所述装盖台之间的转件导向槽,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装盖推件口处设有转件推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盖台一侧且与所述转件装置对应的转件定位挡板,所述装盖台上位于转件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装盖侧挡板和装盖出口,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装盖出口处设有装盖侧夹持装置,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装盖侧挡板处设有出料推件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装盖台靠近所述检测台一侧还设有装盖端夹持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装盖出口处设有出料输送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盖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振动盘,所述机架上设有可往返于所述装盖台和所述振动盘的装盖座,所述装盖座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装盖控制器;所述装盖座上固定安装有取盖吸嘴,所述取盖吸嘴连接有吸盖控制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公共端插接控制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活塞杆可向下伸出的公共端插接控制缸,所述公共端插接控制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检测台上方的所述公共端接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路端插接控制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分路插接基座,所述分路插接基座上横向滑动安装有分路插接滑座,所述分路插接滑座上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可向下伸出的分路端插接控制缸,所述分路端插接控制缸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检测台上方的所述分路端接头,所述分路插接滑座与所述分路插接基座之间设有插接位控制电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分路器自动检测及防尘端盖自动装配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检测台和装盖台,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检测台和所述装盖台分别对应的检测固定装置和装盖固定装置,所述检测台与所述装盖台之间设有转件装置;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检测台处的公共端接头和分路端接头,所述公共端接头和所述分路端接头共同信号连接有光路检测仪,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公共端接头和所述分路端接头分别对应的公共端插接控制器和分路端插接控制器;所述机架上设有位于所述装盖台处的装盖装置,所述光路检测仪信号连接所述装盖装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检测台上通过所述检测固定装置固定好后,所述公共端插接控制器将所述公共端接头插接到分路器的公共端,然后所述分路端插接控制器可依次插接分路器的分路端,每个分路端与公共端的光路连接情况由所述光路检测仪记录,该记录传输给所述装盖装置,当检测完毕后所述转件装置将分路器转移到所述装盖台,所述装盖装置根据光路连接情况将公共端和合格的分路端进行防尘端盖安装,这样本实用新型将分路器检测工作和防尘端盖安装工作形成自动化,提高了检测和防尘端盖安装效率,也减少了出错率。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c-c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分路器;21-公共端;22-分路端;3-检测台;31-入件定位挡板;32-公共端接头;33-公共端插接控制缸;34-分路端接头;35-分路插接基座;36-分路插接滑座;37-分路端插接控制缸;38-光路检测仪;4-入件夹持装置;40-入件滑槽;41-入件夹持座;42-入件夹持板;43-夹持滑杆;44-弹性夹持施力器;45-限位螺母;46-压缩量感应器;47-推座控制螺杆;48-推座控制螺套;5-检测端夹持座;51-检测端夹持板;52-检测端夹持缸;6-转件推件缸;61-转件导向槽;7-装盖台;71-转件定位挡板;72-装盖侧挡板;73-装盖侧夹持缸;74-装盖端夹持缸;75-装盖端夹持块;76-出料推件缸;8-装盖装置;81-装盖座;82-取盖吸嘴;83-取盖控制缸;84-取盖往返滑座;85-振动盘;9-出料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共同所示,分路器自动检测及防尘端盖自动装配系统,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检测台3和装盖台7,所述检测台3用于分路器2被检测时承载分路器2,所述装盖台7用于分路器2被安装防尘端盖时承载分路器2。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检测台3对应的检测固定装置,所述检测固定装置可在分路器2在所述检测台3上被检测时,将其定位固定。所述检测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台3一侧的入件定位挡板31和与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相对设置的入件夹持装置4。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在分路器2被送入时起到定位作用,所述入件夹持装置4可将分路器2送至所述检测台3处,并与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将分路器2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有效夹持固定。

所述入件夹持装置4包括在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且槽底面与所述检测台3共面设置的入件滑槽40,本实施例示意所述检测台3与所述入件滑槽40的槽底一体设置,即所述检测台3可看作所述入件滑槽40的槽底延伸出两槽边的部分。所述机架1上滑动安装有位于所述入件滑槽40内的入件夹持座41,本实施例示意所述入件滑槽40的槽底中部开设有槽底长孔,所述槽底长孔两边的所述入件滑槽40的槽底部分完全可承载分路器2。所述入件夹持座41包括位于所述槽底长孔上方的夹持部分和位于所述槽底长孔下方的滑动部分,两部分之间设置可穿过所述槽底长孔的连接部分,所述滑动部分通过导轨滑槽或者导杆滑套等结构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

所述入件夹持座41上横向滑动安装有入件夹持板42,所述入件夹持板42与所述入件夹持座41之间设有弹性夹持施力器44,本实施例示意所述入件夹持板42通过四根夹持滑杆43滑动安装在所述入件夹持座41上,所述入件夹持座41上对应设置夹持滑孔,所述夹持滑杆43上套装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即为所述弹性夹持施力器44。所述弹性夹持施力器44的弹性施力,可避免刚性夹持对分路器2造成挤压损坏。所述夹持滑杆43穿过所述夹持滑孔的端部设有限位螺母45。此外,所述弹性夹持施力器44也可采用在所述限位螺母45与所述入件夹持座41之间设置的拉伸弹簧或者拉力皮筋等。

所述入件夹持座41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推座控制器,所述入件夹持座41上设有夹持力控制装置。所述推座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分路器2时推动所述入件夹持座41,使所述入件夹持板42与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夹持分路器2,以及在检测完毕转件时,松开所述入件夹持座41,解除所述入件夹持板42的夹持作用。本实施例示意所述推座控制器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推座控制螺杆47,所述入件夹持座41的滑动部分上设有与所述推座控制螺杆47对应的推座控制螺套48,所述推座控制螺杆47连接有推座控制电机。所述夹持力控制装置用于所述入件夹持板42与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形成夹持时,控制该夹持力不至于过大而损伤分路器2。所述夹持控制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入件夹持座41上的压缩量感应器46,所述夹持滑杆43上设有与所述压缩量感应器46对应的压缩量感应凸起。本实施例以其中一所述限位螺母45兼作所述压缩量感应凸起,当所述入件夹持座41被推动,所述入件夹持板42与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形成夹持时,所述入件夹持板42因为反作用而压缩所述弹性夹持施力器44,所述限位螺母45远离所述入件夹持座41活动,远离的量越大,所述弹性夹持施力器44的弹性夹持力也就越大,当所述限位螺母45远离至所述压缩量感应器46触发信号时,所述推座控制电机停止,所述入件夹持板42可在较合适的弹性作用力下与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形成对分路器2的夹持固定。所述推座控制电机根据检测完毕的信号,控制所述入件夹持座41远离分路器2,每次远离的距离可设为固定参数,以所述入件夹持板42能脱离分路器2后一到三个分路器2的厚度为佳。

所述检测台3上位于入件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装盖转件口和装盖推件口,因本实施例所述检测台3为所述入件滑槽40的槽底延伸出两侧边的部分,则所述入件滑槽40两侧边未延伸处形成的空间即为所述装盖转件口和装盖推件口。

所述机架1上设有检测端夹持座5,所述检测端夹持座5上设有两可分别伸至所述装盖转件口和所述装盖推件口处的检测端夹持板51,所述检测端夹持座5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端挡控制装置。本实施例示意所述端挡控制装置为横向设置且活塞杆可伸向所述检测台3的检测端夹持缸52,所述检测端夹持缸52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所述检测端夹持座5。当所述检测端夹持缸52伸出时,两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分别伸至所述装盖转件口和所述装盖推件口,优选地两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的间距等于分路器2的长度,这样两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对分路器2形成长度方向的定位夹持。优选地,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的端部内侧面处设有检测端挡平滑面,该检测端挡平滑面可以为斜面或者圆弧面,可使得两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在对分路器2形成夹持时,其端部不会磕碰分路器2。此外,所述端挡控制装置采用电动推杆等也是可以的。

所述检测台3与所述装盖台7之间设有转件装置,所述转件装置用于将检测完毕的分路器2转入所述装盖台7。所述转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台3的装盖转件口和所述装盖台7之间的转件导向槽61,当然所述转件导向槽61的槽底高度可与所述检测台3平齐或者略低于所述检测台3,所述转件导向槽61的宽度可略大于分路器2的厚度。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装盖推件口处设有转件推件器,所述转件推件器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活塞杆可伸向所述检测台3的转件推件缸6。当检测完毕后,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撤出所述装盖转件口和所述装盖推件口,且所述入件夹持板42解除夹持,检测完毕的分路器2无外力作用,所述转件推件缸6伸出,其活塞杆端部顶靠分路器2,将分路器2推至所述转件导向槽61,进而推至所述装盖台7上,形成转件。

所述机架1上设有位于所述检测台3处的公共端接头32和分路端接头34,所述公共端接头32和所述分路端接头34共同信号连接有光路检测仪38。所述光路检测仪38主要依靠公共端接头32和分路端接头34的连接来检测光路连接情况,并可给出检测数据,此为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公共端接头32和所述分路端接头34分别对应的公共端21插接控制器和分路端22插接控制器。本实施例将现有技术的所述公共端接头32和所述分路端接头34,分别通过所述公共端21插接控制器和分路端22插接控制器进行插接检测,代替了人工插接检测工作,可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率。

所述公共端21插接控制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活塞杆可向下伸出的公共端插接控制缸33,所述公共端插接控制缸33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检测台3上方的所述公共端接头32。因为分路器2的公共端21通常只有一个,所以本实施例仅使得所述公共端接头32可上下活动即可,所述公共端插接控制缸33伸出时,所述公共端接头32可插接到分路器2的公共端21,因为所述入件定位挡板31、两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的定位,分路器2被固定时其公共端21的位置固定,所以所述公共端接头32的插接准确可被保证。

所述分路端22插接控制器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分路插接基座35,所述分路插接基座35上横向滑动安装有分路插接滑座36,所述分路插接滑座36上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可向下伸出的分路端插接控制缸37,所述分路端插接控制缸37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检测台3上方的所述分路端接头34,所述分路插接滑座36与所述分路插接基座35之间设有插接位控制电机。本实施例所述分路插接基座35直接采用现有电缸或者线性模组结构,其上的滑动块即为所述分路插接滑座36,其上的伺服电机即为所述插接位控制电机,伺服电机可被精确控制,所以所述分路插接滑座36可在同一直线上所需要的多个位置进行停靠,该多个位置可使得所述分路端接头34可分别对应分路器2上的分路端22。所述分路端接头34同样也可因准确定位而插接准确。当然,如果分路器2上分路端22较多而存在两排分路端22时,本实施例亦可在所述分路插接基座35与所述机架1之间增设排间切换控制器,该排间切换控制器也可直接采用现有电缸或者线性模组等,所述分路插接基座35直接固定在其滑动块上。

所述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装盖台7对应的装盖固定装置,所述机架1上设有位于所述装盖台7处的装盖装置8,所述光路检测仪38信号连接所述装盖装置8。所述光路检测仪38上检测到的光路连接情况可输送给所述装盖装置8,所述装盖装置8针对该光路连接情况对公共端21和合格的分路端22分别进行对应装盖。

所述装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装盖台7一侧且与所述转件装置对应的转件定位挡板71,所述转件装置将分路器2推来后,所述转件定位挡板71可形成对分路器2的定位。所述装盖台7上位于转件方向两侧分别设有装盖侧挡板72和装盖出口,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装盖出口处设有装盖侧夹持装置。本实施例所述装盖侧挡板72与所述转件导向槽61的一侧边一体设置,所述装盖台7与所述转件导向槽61的槽底共面设置,这样可提高转件过程的平顺性。所述装盖侧夹持装置包括装盖侧夹持缸73,所述装盖侧夹持缸73伸出时,其活塞杆与所述装盖侧挡板72共同在厚度方向上夹持分路器2。

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装盖台7靠近所述检测台3一侧还设有装盖端夹持装置。仅所述转件装置将分路器2推至所述装盖台7并用所述转件定位挡板71对其定位,并不能完全保证分路器2在装盖台7上定位准确,因此本实施例增加所述装盖端夹持装置。所述装盖端夹持装置包括横向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活塞杆可伸向所述装盖台7靠近所述检测台3一侧的装盖端夹持缸74,所述装盖端夹持缸74的活塞杆端部设有装盖端夹持块75,所述装盖端夹持块75的端部设有装盖端挡平滑面。当所述装盖端夹持缸74伸出时,所述装盖端夹持块75可伸至所述装盖台7靠近所述检测台3的一侧处,可与所述转件定位挡板71对分路器2进行长度方向的固定,分路器2也就可紧靠所述转件定位挡板71而形成准确定位。

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装盖侧挡板72处设有出料推件装置,当分路器2装盖完毕后,所述装盖侧夹持缸73收回,所述装盖端夹持缸74收回,所述出料推件装置可将分路器2推出所述装盖出口,形成出料。所述出料推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出料推件缸76,所述装盖侧挡板72上设有与所述出料推件缸76的活塞杆对应的出料推件过口。

本实施例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装盖出口处设有出料输送装置9,所述出料输送装置9可采用皮带输送机,可将装盖完毕的分路器2输送至指定位置。

所述装盖装置8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振动盘85,所述振动盘85为可将防尘端盖进行规则排列输出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机架1上设有可往返于所述装盖台7和所述振动盘85的装盖座81,所述装盖座81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装盖控制器。本实施例所述装盖控制器包括横向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取盖往返滑座84,所述取盖往返滑座84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往返控制电机,所述取盖往返滑座84上固定安装有活塞杆可向下伸出的取盖控制缸83,所述取盖控制缸83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置所述装盖座81。本实施例所述取盖往返滑座84、所述往返控制电机也采用现有电缸或者线性模组等。所述装盖座81上固定安装有取盖吸嘴82,所述取盖吸嘴82连接有吸盖控制器,所述吸盖控制器包括负压供给装置和吸盖控制阀,负压供给装置通常采用真空泵,所述吸盖控制阀控制管路的连通与隔断,从而控制所述取盖吸嘴82处的负压吸附和解除吸附。防尘端盖多为塑料材质,体积小,重量轻,可容易被负压吸取。

本实施例所述振动盘85将待安装的防尘端盖整齐排列在出盖端附近,所述往返控制电机控制所述取盖往返滑座84滑至所述振动盘85处,所述取盖控制缸83伸出,直至所述取盖吸嘴82到达排列好的一个防尘端盖处,所述吸盖控制阀开启,所述取盖吸嘴82将防尘端盖吸附牢固,所述取盖控制缸83收回,所述往返控制电机经所述取盖往返滑座84驱动至所述装盖台7处,并使所述取盖吸嘴82对应分路器2上需装盖的端口,所述取盖控制缸83伸出,所述取盖吸嘴82将防尘端盖压装到端口上,所述吸盖控制阀关闭,所述取盖吸嘴82吸附作用消失,所述取盖控制缸83升起,根据所需装盖的端口状况,重复进行上述动作,直至分路器2装盖完毕。

本实施例的整体工作原理为,人工将分路器2放至所述入件滑槽40上,放置的时机为,在一个分路器2检测完毕,所述推座控制电机控制所述入件夹持板42远离所述检测台3的时候;所述推座控制电机控制所述入件夹持座41靠近所述检测台3,直至所述入件夹持板42夹持到位,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可在入件之前就伸至所述装盖转件口和所述装盖推件口处,也可在入件后再伸过去进行定位,分路器2在所述检测台3处被定位固定牢固,所述公共端21插接控制器和所述分路端22插接控制器按照既定的程序依次进行光路连接情况的检测,所述光路检测仪38将检测信息记录并输送给所述装盖装置8;检测完毕后所述检测端夹持板51退出,所述推座控制电机控制所述入件夹持座41退回指定距离,所述转件推件缸6将分路器2由所述检测台3推至所述装盖台7,所述转件推件缸6退回,此时所述检测台3上可按上述步骤立马进行下一分路器2的检测,与本次分路器2的装盖同时进行,提高检测装盖效率;此时在所述装盖台7处,所述装盖侧夹持缸73和所述装盖端夹持缸74都伸出,分路器2在所述装盖台7被定位固定牢固,所述装盖装置8根据检测的光路连接情况对公共端21和合格的分路端22依次进行装盖,装盖完毕后,所述装盖侧夹持缸73和所述装盖端夹持缸74都收回,所述出料推件缸76将分路器2推出所述装盖出口,分路器2由所述出料输送装置9送至指定地点。

本实施例将光路检测和装盖工作实现自动化,提高了检测和防尘端盖安装效率,也减少了出错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