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188发布日期:2020-05-26 17:0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象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地质灾害时常发生,尤其是占我国国土面积43%的山地丘陵地带,因其复杂的环境,加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经常发生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当地的降雨引发的。所以,准确有效的监测降雨量并及时地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存在多种雨量计,但每种雨量计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虹吸式雨量计其虹吸管容易堵塞,且受限于地势和监测环境,不适合野外监测;声波雨量计测量精度低,且其零部件较多,容易损坏;翻斗雨量计遇到强降雨时测量误差较大,且其连接翻斗的轴承容易卡住导致翻斗不翻转,从而产生无效的测量结果。为了更好地监测降雨量,预防地质灾害,急需一种适应性强、测量准确、使用寿命长的雨量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雨水测量装置设置于野外用于测量降雨量时容易被树叶等其他杂物堵住,导致测量不准确,及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提供了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具体应用时,其结构稳固、不易损坏,不易被树叶等杂物堵住,测量降雨量准确,能持续为防汛防灾提供准确的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雨水存储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源系统,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上半部分为直筒状,下半部分为上大下小且下端封口的锥桶状,其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型,其斜壁上设置有若干小圆孔,其开口端沿外缘同轴设置有定位环,雨水收集装置上半部分的内壁为直壁,有很好的防止雨水溅出效果,其下半部分具有过滤功能,可防止树叶等其他杂物进入,从而避免了管道堵塞、测量不准确等情况发生;所述雨水存储装置为上端开口、底部密封的容器,雨水收集装置嵌入安装在雨水存储装置内且其定位环的内凹面与雨水存储装置的开口端端面相抵,雨水收集装置的高度小于雨水存储装置高度的一半,确保雨水存储装置有足够空间用于测量降雨量。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微处理器、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设置于雨水存储装置内壁上且均位于雨水收集装置底部下方,第一液位感应器设置于第二液位感应器下方,第一液位感应器和第二液位感应器分别将其测得的液位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液位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测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存储装置外壁上设置有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型的容置盒,所述微处理器和无线通讯模块安装于容置盒内,所述容置盒上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边框外缘设置有一层橡胶膜,利用橡胶的特性,置物腔可通过密封板进行密封,使其内的微处理器、太阳蓄电池和无线通讯模块不受雨水影响,能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蓄电池,所述太阳能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蓄电池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如此,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蓄电池均可单独为本实用新型供电,太阳能蓄电池可蓄积电能作为备用电源,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续航能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根用于承载所述雨水收集装置、雨水存储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源系统的立柱,立柱竖直设置,其底端固定在地面上,上方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支架,雨水收集装置、雨水存储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源系统均固定于支架上,如此,可确保本实用新型设置于野外时不易受到野兽的破坏,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存储装置外壁上设置有盖板,其外壁上还设置有附耳,所述盖板悬挂于雨水存储装置外壁的附耳上,盖板沿其板面外沿径向设置有卡槽,不需要本实用新型进行雨量测量时,将盖板的卡槽卡住雨水收集装置的内壁和雨水存储装置的外壁,使雨量收集装置的开口被封盖住,防止杂物落入。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存储装置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内安装有电磁排水阀,所述电磁排水阀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电磁排水阀接收到微处理器发出的信号后,打开阀门,排出雨水存储装置内的雨水,雨水排放完毕后关闭阀门,便于进行再次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存储装置上设置有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二液位感应器上方且位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底部下方,单次测量遇到降雨量过大的情况可通过排水孔将多余的雨水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验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雨水收集装置具有防止雨水溅洒和过滤功能,既可有效滤除树叶等杂物,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也能防止杂物进入堵塞管道而影响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野外测量降雨量时适应性较好。

2、本实用新型构成部件较少、结构稳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雨水收集装置安装于雨水存储装置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的系统框图。

1-雨水收集装置,2-雨水存储装置,3-容置盒,4-第一液位感应器,5-第二液位感应器,6-太阳能电池板,7-立柱,8-盖板,9-电磁排水阀,10-排水孔,11-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地质灾害防治用雨量监测装置,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雨水存储装置2、数据采集装置、电源系统和立柱7,其中,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微处理器、第一液位感应器4和第二液位感应器5,电源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和太阳能蓄电池,电源系统、无线通讯模块、第一液位感应器4、第二液位感应器5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本实施例中,微处理器采用优选arm940t芯片,其配置高速缓存、内存管理和写缓冲等功能,是一款低价、低能耗、高性能的系统微处理器;无线通讯模块采用优选iot-l2s-b型lora模块,是一款支持多种协议、体积小巧、安装方便、能适用于各种严苛环境的通讯模块;立柱7竖直设置,其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有抱箍,抱箍的一侧连接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抱箍的另一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固定有雨水存储装置2。雨水收集装置1上半部分为直筒状,下半部分为上大下小且下端封口的锥桶状,其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制作过程中一体成型,其斜壁上设置有若干小圆孔,其开口端沿外缘同轴设置有定位环,雨水收集装置1上半部分的内壁为直壁,有很好的防止雨水溅出效果,其下半部分具有过滤功能,可防止树叶等其他杂物进入,从而避免了管道堵塞、测量不准确等情况发生;雨水存储装置2为上端开口、底部密封的容器,雨水收集装置1嵌入安装在雨水存储装置2内且其定位环的内凹面与雨水存储装置2的开口端端面相抵,雨水收集装置1的高度小于雨水存储装置2高度的一半,确保雨水存储装置2有足够空间用于测量降雨量。雨水存储装置2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内安装有电磁排水阀9,电磁排水阀9与微处理器连接,电磁排水阀9接收到微处理器发出的信号后,打开阀门,排出雨水存储装置2内的雨水,雨水排放完毕后关闭阀门,便于进行再次测量,检测人员通过远程操控排出雨水存储装置2内的雨水,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雨水存储装置2上设置有一个排水孔10,排水孔10位于第二液位感应器5上方且位于雨水收集装置1底部下方,单次测量遇到降雨量过大的情况可通过排水孔10将多余的雨水排出;雨水存储装置2外壁上设置有容置盒3,容置盒3内安装有无线通讯模块、微处理器和太阳能蓄电池,容置盒3上设置有密封板11,密封板11边框外缘设置有一层橡胶膜,利用橡胶的特性,密封板11能将容置盒3很好的密封,起到防水作用,从而让通讯模块、微处理器和太阳能蓄电池不受到雨水的影响,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太阳能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6连接且太阳能电池板6和太阳能蓄电池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如此,太阳能电池板6和太阳能蓄电池均可单独为本装置供电,太阳能蓄电池可蓄积电能作为备用电源,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续航能力。第一液位感应器4和第二液位感应器5设置于雨水存储装置2内壁上且均位于雨水收集装置1底部下方,第一液位感应器4设置于第二液位感应器5下方,第一液位感应器4和第二液位感应器5分别将其测得的液位信息传输至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处理接收到的液位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将收到的雨量信息与降雨强度标准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监测地做出防灾提醒、防灾警报、安全转移及其他相应措施。

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安装在野外地势较开阔、无遮挡物的地方,立柱7底部用水泥浇筑等方式固定,其高度设置为1.5米左右,确保本装置设置于野外时不易受到野兽的破坏,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方便检查维修及对雨水收集装置1的定期清理。雨水存储装置2上设置还设置有盖板8,少雨季节或不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可用盖板8将雨量收集装置的开口盖住,防止树叶等杂物落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