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3874发布日期:2020-08-11 20:3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极片软化度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以往基本是采用人手检验,靠个人的感觉来判定电池极片的软化程度,不同人的感觉不同,检测偏差很大,影响电池极片软化度的判定。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放置有极片,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标尺,所述标尺设于所述极片的后侧,所述极片顶部放置有重物。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长条形圆杆。

进一步,所述标尺设有检测数值。

进一步,所述重物为圆柱形金属体。

进一步,所述支架通过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螺丝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前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进一步,所述标尺设于所述底座顶部中心的左侧或右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顶部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标尺,重物放置在极片上,使极片发生形变,来检验电池极片的软化程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验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的左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支撑杆;4-极片;5-标尺;6-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架2,支架2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3,支撑杆3上放置有极片4,底座1顶部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标尺5,标尺5设于极片4的后侧,极片5顶部放置有重物6。通过底座1顶部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标尺5,重物6放置在极片4上,使极片4发生形变,来检验极片6的软化程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验效率高。

支撑杆3为长条形圆杆,利于减小支撑杆3与极片4之间的摩擦力,使极片4受力形变平衡。

标尺5设有检测数值,提高检验准确率。

重物6为圆柱形金属体,圆柱形金属体在可以在极片上滚动而不容易掉落,容易达到受力平衡状态。

支架2通过设于底座1底部的螺丝安装于底座1顶部,方便支架2的安装。

支撑杆3的前后端转动连接于支架2,重物6压在极片4上,使支撑杆3转动,使极片4受力更加平衡。

标尺5设于底座1顶部中心的左侧或右侧,避免重物6压在极片4时挡住标尺5的检测数值,影响读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放置有极片,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标尺,所述标尺设于所述极片的后侧,所述极片顶部放置有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长条形圆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设有检测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物为圆柱形金属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设于所述底座底部的螺丝安装于所述底座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前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设于所述底座顶部中心的左侧或右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片软化度检验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横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放置有极片,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设有纵向的标尺,所述标尺设于所述极片的后侧,所述极片顶部放置有重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验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强;邓宝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锦业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