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0706发布日期:2020-05-22 22:18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汽车用废气再循环阀是现代汽车不可缺少的产品,产品适用于汽车尾气排放系统,汽车在高速高温运转时容易产生nox氮氧化物,致使汽车排放不环保,排气温度传感器作用在于汽车发动机在高速高温情况下,可以检测排气温度,将此时尾气的温度传递给汽车微控制器,进而来判断发动机各个工况,因而排气温度传感器是汽车关键零部件。

现有技术采用酶粉填充工艺来绝缘热敏电阻,同时做耐温绝缘材料,此工艺复杂,装配过程中由于酶粉比较干燥、且为颗粒物状态,生产过程非常不易封装加工,还需要专用设备进行灌装,且灌注时需要给零件振动才可以完全挤压结实,这种工艺生产过程电阻很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酶粉填充工艺来绝缘热敏电阻容易导致电阻断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陶瓷管、热敏元件以及与所述热敏元件电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的导线,所述陶瓷管中设有隔墙,所述隔墙将所述陶瓷管分隔成两个线腔,所述导线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热敏元件设于所述陶瓷管的下端,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线腔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下端连接所述热敏元件,其上端与汽车微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段、感应段和保护段,且所述连接段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感应段,所述感应段的截面尺寸大于所述保护段,所述热敏元件设于所述感应段内。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管包括与所述连接段匹配的第一绝缘段以及与所述感应段匹配的第二绝缘段,所述隔墙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段内,所述第二绝缘段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绝缘段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上还设有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头为不锈钢连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与汽车微控制器连接的线束,所述线束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采用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陶瓷管、热敏元件以及与热敏元件电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的导线,陶瓷管中设有隔墙以将陶瓷管分隔成两个线腔分别用于安装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连接热敏元件和汽车微控制器,以在该两者之间形成信号传输回路,由于在外壳内采用可耐高温的陶瓷管来实现对热敏元件的绝缘,陶瓷管耐温可达到1000℃,是取代酶粉工艺最好的材质,且陶瓷管具有非常高的强度、零件易成型、生产简单、成本非常低、稳定性好等特性,因而该温度传感器的绝缘性能好,能避免传统采用酶粉填充工艺来绝缘热敏电阻容易导致电阻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陶瓷管;3、热敏元件;4、线腔;5、第一导线;6、第二导线;7、连接头;8、连接管;9、线束;10、隔墙;11、连接段;12、感应段;13、保护段;21、第一绝缘段;22、第二绝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结合图1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排气温度传感器,包括外壳1、设于外壳1内的陶瓷管2、热敏元件3以及与热敏元件3电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的导线,其中外壳1对整个温度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热敏元件3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从而用来感应汽车尾气的温度变化,优选外壳1采用一体成型设置,其工艺简单操作便利,且结构稳定性较强,陶瓷管2中设有隔墙10,隔墙10将陶瓷管2分隔成两个线腔4,导线包括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热敏元件3设于陶瓷管2的下端,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分别贯穿两个线腔4设置,且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的下端连接热敏元件3,其上端与汽车微控制器连接以在热敏元件3和汽车微控制器之间形成信号传输回路。

具体地,陶瓷管2中设有隔墙10以将陶瓷管2分隔成两个线腔4分别用于安装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连接热敏元件3和汽车微控制器,以在该两者之间形成信号传输回路,由于在外壳1内直接采用可耐高温的陶瓷管2来实现对热敏元件3的绝缘,直接将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6穿过线腔4后与热敏元件3连接即可,无需采用填充工艺,而且,陶瓷管2耐温可达到1000℃,是取代酶粉工艺最好的材质,且陶瓷管2具有非常高的强度、零件易成型、生产简单、成本非常低、稳定性好等特性,因而该温度传感器的绝缘性能好,能避免传统采用酶粉填充工艺来绝缘热敏电阻容易导致电阻断裂的问题,且其精度可以达到±0.15%℃,完全达到现有技术标准,响应时间为ms级,大大提高了使用性能要求。

进一步地,外壳1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段11、感应段12和保护段13,且连接段11的截面尺寸大于感应段12,感应段12的截面尺寸大于保护段13,热敏元件3设于感应段12内,也即,在用于长距离的导线传输的连接段11的尺寸较大,从而能便于导线在连接段11内的充分散热,避免导线在连接段11内的温度升高而发生线路短路风险,保证耐热绝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更进一步地,陶瓷管2包括与连接段11匹配的第一绝缘段21以及与感应段12匹配的第二绝缘段22,隔墙10设于第一绝缘段21内,第二绝缘段22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段21的厚度,在设置热敏元件3的第二绝缘段22,其厚度较第一绝缘段21小,一方面保证耐热绝缘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热敏元件3的灵敏性,提高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

本实施例中,连接段11上还设有连接头7,在外壳1上设有连接头7,通过连接头7可将该温度传感器与汽车上的结构零件固定以便于该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和固定。其中,优选连接头7为不锈钢连接头7,性能稳定,可适应不同的使用场合。

进一步地,外壳1的上端设有连接管8,连接管8内设有与汽车微控制器连接的线束9,线束9与第一导线5和第二导线连通,从而实现将温度传感器与汽车微控制器连接,以顺利地进行信号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