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5693发布日期:2020-11-19 19:2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导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



背景技术:

船舶在狭窄水道航行、进出港、靠离码头、布缆等作业过程中,高精度位置信息是确保用户安全、高效完成任务的有力保障,一种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接收机是一种广泛需求的航海导航设备。

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nss)是全球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的海上导航定位系统。系统通过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向用户播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差分修正信息,以提高用户定位精度。受限于信标台站发射天线功率及高度,无线电指向标差分改正作用距离一般小于300公里。

星基增强系统是一种广域的差分卫星定位系统,通过地球同步卫星播发差分改正信息,以达到提供定位精度的目的。受限于卫星数量限制,星基增强系统并未实现全球覆盖,在其覆盖范围的远海海域可通过该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

自适应差分导航接收机作为系统用户端,可接收沿海无线电指向标播发的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改正信息,以及卫星播发星基增强改正信息,并可智能判断定位精度,选择最佳差分改正方案,为船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位置信息。

自适应差分导航接收机受到航海应用环境影响,必须具备较强的防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包括前壳部分、后壳部分组成,前壳部分包括前壳壳体、显示屏组件、开关、按键组件、显控组件组成,后壳部分包括后壳壳体、综合处理板、卫星定位解算板、信标板、电源板、接口组件、保险座,前壳部分和后壳部分之间通过可插拔连接线连接。

进一步地,显示屏组件与显控组件连接,显控组件分别与综合处理板、电源板连接,综合处理板分别与卫星定位解算板、信标板、电源板连接,信标板分别与卫星定位解算板、电源板连接,卫星定位解算板与电源板连接,开关与所述电源板连接,按键组件与显示屏组件连接,卫星解算板、信标板均通过可插拔连接线连接显控组件;接口组件分别与显控组件、信标板、卫星定位解算板连接。

进一步地,前壳壳体边缘设有凸起,后壳壳体边缘设有嵌槽,嵌槽内设有防水胶圈,凸起配合插入嵌槽内,前壳壳体和后壳壳体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前壳壳体的凸起插入后壳壳体的嵌槽内,保证了前壳壳体和后壳壳体对接准确,且防水胶圈的安装增加了前壳壳体和后壳壳体对接后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显示屏组件包括屏蔽玻璃、液晶屏,屏蔽玻璃覆盖在液晶屏上,显示屏组件安装在前壳体上。

进一步地,按键组件包括依次排布的硅胶按键、键盘pcb板、按键压板,硅胶按键从前壳壳体凸出,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显控组件包括依次排布的显控板、加强架,显控板安装在加强架上。

进一步地,电源板、信标板、卫星定位解算板并排置于综合处理板上,用来控制接收机差分定位输出信号。

进一步地,保险座安装连接在开关和电源板之间。

进一步地,接口组件安装在后壳壳体上。

进一步地,在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外部还安装有安装支架,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通过旋钮和限位齿与安装支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基于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信标差分改正技术、星基增强技术、智能差分定位技术、电子海图技术、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等;本实用新型针对特殊海上使用环境,特进行防水密封设计;本实用新型集多种船舶导航设备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船载导航设备的集成度,降低船舶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前壳壳体与后壳壳体连接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结构爆炸视图。

图中,1、前壳壳体;2、后壳壳体;3、安装支架;01、屏蔽玻璃;02、液晶屏;03、开关;04、硅胶按键;05、键盘pcb板;06、按键压板;07、显控板;08、加强架;09、防水胶圈;010、电源板;011、信标板;012、卫星定位解算板;013、综合处理板;014、保险座;015、接口组件;016、限位齿;017、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包括前壳部分、后壳部分、安装支架3,如图1-3所示,前壳部分和后壳部分之间通过可插拔连接线连接。前壳部分包括前壳壳体1、显示屏组件、开关03、按键组件、显控组件,后壳部分包括后壳壳体2、综合处理板013、卫星定位解算板012、信标板011、电源板010、接口组件015、保险座014,如图5所示。如图4所示,前壳壳体1的边缘设有凸起,后壳壳体2的边缘设有嵌槽,嵌槽内设有防水胶圈09,前壳壳体1的凸起配合插入后壳壳体2的嵌槽内,保证了前壳壳体1和后壳壳体2对接准确,且防水胶圈09的安装增加了前壳壳体1和后壳壳体2对接后的密封性,前壳壳体1和后壳壳体2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显示屏组件与显控组件连接,显控组件分别与综合处理板013、电源板010连接,综合处理板013分别与卫星定位解算板012、信标板011、电源板010连接,用来控制接收机差分定位输出信号;信标板011分别与卫星定位解算板012、电源板010连接,卫星定位解算板012与电源板010连接,开关03与电源板010连接,按键组件与显示屏组件连接,卫星定位解算板012、信标板011均通过可插拔连接线连接显控组件;接口组件分别与显控组件、信标板、卫星定位解算板连接,用来输入或者输出信号。

更进一步,显示屏组件包括屏蔽玻璃01、液晶屏02,屏蔽玻璃01覆盖在液晶屏02上,屏蔽玻璃01、液晶屏02由前向后置于前壳壳体1的显示窗口处;按键组件包括从前向后依次排布的硅胶按键04、键盘pcb板05、按键压板06,硅胶按键04从前壳壳体1凸出,便于按键操作;显控组件包括由前向后依次排布的显控板07、加强架08,显控板07安装在加强架08上;电源板010、信标板011、卫星定位解算板012并排置于综合处理板013上;保险座014安装连接在开关03和电源板010之间;接口组件015安装在后壳壳体2上;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通过旋钮017和限位齿016与安装支架3连接,在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壳体两侧通过旋紧旋钮017,使安装支架3与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壳体卡紧,并可以通过限位齿016调整自适应差分卫星导航接收机的翻转角度。

本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的修改,但是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