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常规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1544发布日期:2020-10-13 08:0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常规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常规检测仪。



背景技术: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血常规检验是由机器检测完成的。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而通常在医院中,常规疾病的检查都需要通过观察血液指标进行确定,医院的采血部分通常是较为繁忙的,血常规的检测通常由护士或者医生进行,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720895564.5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用于采集血液的采样管,使用时,使用者将装有血液的采样管2拆入到试管内的血液中进行抽取,并进行检测,而这种检测方式还是均在细菌感染现象,以及多个采血管在同一转盘机构上存储,不利于采血管分类。

由于进行定点疫病、灾害以及户外采血普查工作时,采集的血液样本数量较大,同时信息记录也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现场采血以及血样的分类存储,而目前,定点疫病、灾害以及户外采血普查工作时均由医护人员进行采血,存储后回到医院后才能进行血样的检测,导致存储血液的采血管没有规范的存放,同时户外环境复杂极易出现采血管污染的情况,并且往往出现采血工作耗时耗力,存在采血管编号易混乱、采血管易晃动、破损以及存取不便的问题;同时,采血管的不规范收纳,常导致采集的血液出现溶血现象,影响血清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以解决单个病患的采血时间较长,使得采血部分的效率低下,在户外采血环境中,护士与病患手部接触频繁,并无法做到及时的手部清洁,对不同病患进行采血时很难做到使得真空采样管在进行转移时没有细菌的感染和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常规检测仪,包括分析仪本体,在所述分析仪本体上设置有:采样分类部,用于对多个病患的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和按序排放;

隔离采血部,用于进行现场一次性采血;

消毒取样室,设置在位于采样分类部与分析仪本体之间,用于对按序排放的真空采血管内血液进行抽取操作;所述采样分类部包括安装在分析仪本体上的外壳体以及设置在外壳体内的转送腔,所述转送腔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驱动转动的转送盘,沿所述转送盘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卡位槽,所述转送盘的圆心处设置有导向装置,位于转送腔一侧的外壳体上设置有与转送盘相配合的多格储管室,所述多格储管室的每个室口处均铰接有开合门,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将真空采血管放入转送盘的进入口;位于进入口一侧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真空采血管消毒卷装置,真空采血管消毒卷装置包括弧形罩、通过芯轴安装在弧形罩中的放布卷和收布卷,以及卷绕在放布卷和收布卷上的医用酒精消毒布,所述收布卷通过微型电机驱动转动,与弧形罩连接处的转送腔壁上设置有用于医用酒精消毒布绕入绕出转送腔的条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优选方案,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双向导条和安装在转送盘前表面圆心中的舵机,所述舵机的输出轴末端垂直安装有微型伸缩杆,所述微型伸缩杆嵌入双向导条内且微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双向导条上,所述双向导条上设置有与微型伸缩杆相配合的导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优选方案,所述隔离采血部包括设置在分析仪本体表面且用于放置手指的指柱腔,且所述指柱腔的底部设置有穿刺孔,在所述指柱腔的手指指腹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按压装置,所述指柱腔内套装有一次性消毒套,位于指柱腔底部的分析仪本体内设置有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大转轮和小转轮,以及连接大转轮和小转轮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上等间距设置有管夹孔,所述管夹孔内设置有硅胶瓣垫,与指柱腔正相对的传输带底部设置有推动管夹孔中的采血针竖向位移的推压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优选方案,所述卡位槽呈螺旋分布的方式设置在转送盘的圆周上,所述卡位槽包括有与真空采血管相配合的端盖槽和管体槽,且所述端盖槽和管体槽的容积为真空采血管的一半,所述进入口的设置方向与卡位槽的螺旋分布的方向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优选方案,所述放布卷通过微型电机驱动转动的方向与转送盘的转动方向相反,且所述微型电机的转速是转送盘转速的1.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优选方案,位于转送腔上的条形槽包括转入条形槽和转出条形槽,所述转入条形槽和转出条形槽错位设置,且在微型电机带动转动下的酒精消毒布作用在真空采血管的轴向分力方向与真空采血管的端盖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优选方案,所述消毒取样室包括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紫外灯组和废料收集槽的透明箱体,且所述透明箱体的两侧的侧板铰接在透明箱体的主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常规检测仪优选方案,所述多格储管室的每个储管室呈倾斜排列,且每个储管室的室口均与卡位槽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采样分类部,护理人员可将采集后的真空采样管直接放入放入口,由仪器进行自动化的存储和分类,同时通过设置医用消毒卷装置对放入的真空采血管进行转动摩擦方式的接触,使得医用消毒布与真空采血管的管体充分的接触消毒,实现了对真空采血管的消毒存储,极大的减少了真空采血管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的细菌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传输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双导向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分析仪本体;2-采样分类部;3-隔离采血部;4-消毒取样室;5-导向装置;6-进入口;7-废料收集槽;8-透明箱体;

201-外壳体;202-转送腔;203-转送盘;204-卡位槽;205-多格储管室;206-开合门;207-弧形罩;208-放布卷;209-收布卷;210-酒精消毒布;211-条形槽;

301-指柱腔;302-穿刺孔;303-按压装置;304-硅胶瓣垫;305-一次性消毒套;306-大转轮;307-小转轮;308-传输带;309-管夹孔;

501-双向导条;502-舵机;503-微型伸缩杆;504-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常规检测仪,包括分析仪本体1在分析仪本体1上设置有:

采样分类部2,用于对多个病患的真空采血管进行传输和按序排放;

隔离采血部3,用于进行现场一次性采血;

消毒取样室4,设置在位于采样分类部2与分析仪本体1之间,用于对按序排放的真空采血管内血液进行抽取操作。

在采样完成后,患者的血液样本无需经过护士的放置,直接通过采样分类部进行分类收纳,再由护士进行取样拿取,采样分类部2包括安装在分析仪本体1上的外壳体201以及设置在外壳体201内的转送腔202,转送腔202内部设置有驱动马达驱动转动的转送盘203,沿转送盘203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卡位槽204,通过转送盘203上的卡位槽204进行转送,能够有序的病患的真空采血管进行存储和排列,实现对病患的真空采血管的自助收集,减少护士对于采血后真空采血管的放置分类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将采样分类部2,隔离采血部3,消毒取样室4,集成在同一个分析仪本体上,便捷了户外采血对于采样以及采血过程,并且使用者可通过隔离采血部进行自助采血,极大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以及医护人员与使用者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送盘203的圆心处设置有导向装置5,位于转送腔202一侧的外壳体201上设置有与转送盘203相配合的多格储管室205,多格储管室205的每个室口处均铰接有开合门206,外壳体201上设置有将真空采血管放入转送盘203的进入口6,当真空采血管在卡位槽204上到达某一多格储管室205时,导向装置5工作,将推开多格储管室205的开合门206,使真空采血管进入多格储管室205。

本实用新型的卡位槽204呈螺旋分布的方式设置在转送盘203的圆周上,第一,通过螺旋分布的卡位槽204能够使得真空采血管呈螺旋状卡入卡位槽204中,当真空采血管被转送至相应的多格储管室205时,导向装置5推动位于卡位槽204的真空采血管的一端,进而推动开合门206,真空采血管的一端先进入,随后在转送盘203的转动下,慢慢卡入多格储管室205内,避免真空采血管直接掉入多格储管室205内产生碰撞。

第二,通过螺旋分布的卡位槽204能够使得真空采血管朝端盖方向倾斜,使得真空采血管中的血液堆积在端盖侧,便于后期分析仪在转送盘203上直接抽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格储管室205的储管室内底部呈倾斜排列,且多格储管室205的每个内底的倾斜朝向与卡位槽204的螺旋方向相同,使得真空采血管进入多格储管室205后的状态与卡位槽204中的状态保持一致。

且储管室的室口均与卡位槽204相切,便于真空采血管落入多格储管室205内。

患者可直接将已经进行采样的真空采血管按规定的方向放入进入口6,进入设置在转送盘6上的卡位槽204中,驱动马达驱动转动盘6按一定的速度转动,将真空采血管转移至多格储管室205。

其中可设置多格储管室205的功能区,让需要进行同样检测的采血管放置在同一多格储管室205的储管室内,或者将同一人的多个真空采血管放在同一储管室内。

进一步地,可通过在储管室的侧壁上设置显示屏标签,便于护士人员采样拿取。

在对由于护士在进行采血的时候并不会经常进行手部清洁,采血管表面在放置的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并且在对不同的真空采血管进行暂存时容易出现细菌交叉感染,并且影响后期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在位于进入口6一侧外壳体201上设置有真空采血管消毒卷装置,真空采血管消毒卷装置包括弧形罩207、通过芯轴安装在弧形罩207中的放布卷208和收布卷209,以及卷绕在放布卷208和收布卷209上的医用酒精消毒布210,收布卷209通过微型电机驱动转动,与弧形罩207连接处的转送腔202壁上设置有用于医用酒精消毒布210绕入绕出转送腔202的条形槽211。

转送盘203转动输送的真空采血管经过真空采血管消毒卷装置部分时,被酒精消毒布210进行摩擦,从而对真空采血管整体进行转动擦拭,实现管体整体消毒的目的。

通过收卷布209和放布卷208上的医用酒精消毒布210转入多格储管室205之前对瓶身进行全面的清理消毒,有效的避免真空采血管的细菌的影响。

卡位槽204包括有与真空采血管相配合的端盖槽和管体槽,且端盖槽和管体槽的容积为真空采血管的一半,这样便于真空采血管与卡位槽204的脱离,同时在保证真空采血管与卡位槽204夹持,同时也尽可能的增大真空采血管204与医用酒精消毒布210的接触面积,进入口6的设置方向与卡位槽204的螺旋分布的方向相同。

导向装置5包括双向导条501,双导向条501的直径略小于转送盘203,并且双导向条501的两端设置有软性硅胶垫,且所述开合门206的一端与软性硅胶垫相配合,或者开合门206的侧边设置有与软性硅胶垫配合的凹槽,软性硅胶垫的末端可以是柱状或者勺状,用于抵住真空采血管的一端并抵开开合门206。

所述开合门206是通过芯轴和钮簧安装在多格储管室205上。

安装在转送盘203前表面圆心中的舵机502,舵机502提供双向导条501的步进角度转向,舵机502的输出轴末端垂直安装有微型伸缩杆503,微型伸缩杆503嵌入双向导条501内且微型伸缩杆5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双向导条501上,双向导条501上设置有与微型伸缩杆503相配合的导槽504。

本实用新型中的隔离采血部3包括设置在分析仪本体1表面且用于放置手指的指柱腔301,且指柱腔301的底部设置有穿刺孔302,在指柱腔301的手指指腹部分的内壁上设置有按压装置303,按压装置303可以是充气囊或者提供机械按压的机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是充气囊形式的按压装置303,并在进行指尖采血时,先通过按压装置303夹持柱手指2~3s。

通过按压装置303进行预按压手指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对手指进行夹持,避免手指穿刺采血时因病患紧张而不稳定,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手指之间局部预充血,从而在采血时能够一次性采到规定的血量。

指柱腔301内套装有一次性消毒套305,所述一次性消毒套305采用医用透明硅胶套305,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紧贴在手指部位,采血针刺穿一次性透明硅胶套305后对手指部分进行采血,在采血完成后又能够避免手指刺破点的血外流,污染指柱腔301。

位于指柱腔301底部的分析仪本体1内设置有传输装置,通过传输装置实现对带有采血针的真空采血管进行位置和状态转移,传输装置包括大转轮306和小转轮307,以及连接大转轮306和小转轮307的传输带308,传输带308上等间距设置有管夹孔309,管夹孔309内设置有硅胶瓣垫304,与指柱腔301正相对的传输带308底部设置有推动管夹孔309中的采血针竖向位移的推压机构。

所述推压机构实质为液压伸缩杆或者气动伸缩杆,推动真空采血管上的采血针刺入手指部分。

放布卷208通过微型电机驱动转动的方向与转送盘203的转动方向相反。

位于转送腔202上的条形槽211包括转入条形槽和转出条形槽,转入条形槽和转出条形槽错位设置,且在微型电机带动转动下的医用酒精消毒布210作用在真空采血管的轴向分力方向与真空采血管的端盖方向相反。

在真空采血管到达真空采血管消毒卷装置处,收布卷209在驱动下转动,将放布卷208上医用酒精消毒布210拉至转送腔202内壁上,进而与真空采血管的管体接触,由于医用酒精消毒布210与转动盘203的运行方向相反,医用酒精消毒布210与真空采血管的管体接触时则通过静摩擦力驱使真空采血管在卡位槽204中转动,并由于且微型电机的转速是转送盘203转速的1.5倍,则在转送盘203将真空采血管转出消毒卷装置时,能够完成一次完成的真空采血管管体的消毒。

消毒取样室4包括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紫外灯组和废料收集槽7的透明箱体8,且透明箱体8的两侧的侧板铰接在透明箱体8的主体上,使得透明箱体8的两端可以被打开,护士人员可以直接从两侧打开,并对多格存储的真空采血管进行拿取。

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析仪本体具备例如申请号为:cn201720895564.5一种血常规检测仪的主要检测功能,并且可通过机械手或者多自由度机械臂将采样管连接真空采血管进行连接,并采用的是一次性采样管,一次采血后,直接废弃掉入废料收集槽7中。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