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3576发布日期:2020-07-10 15:25阅读:2130来源:国知局
皮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静压值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皮托管。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皮托管对井下巷道内风速进行测量,通过风速计算矿井通风阻力。但是,井下的风流属于完全紊流状态,气流的流向和速度都是无序的,进入皮托管的静压孔的气流的流向和速度也是无序的,导致测试得出的静压值不准确。因此,如何提高测量静压值的准确性是本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托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托管,包括:本体、内层管、外罩和静压管;

所述本体中空,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全压孔,所述内层管穿过插孔与全压孔密封连接;

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静压孔;

所述外罩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静压孔位于所述外罩内,所述外罩上开设有进气孔;

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静压管,由进气孔进入的气流经静压孔、本体内部流至静压管。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与所述本体之间填充有用于过滤和干燥粉尘的过滤干燥颗粒,所述过滤干燥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静压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内层管插入所述凹槽与所述全压孔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为球形外罩,所述球形外罩套设在所述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静压孔至少为四个,至少四个所述静压孔沿所述本体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静压孔一一对应,所述进气孔的孔心与其对应的静压孔的孔心、球形外罩的球心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与所述本体连接处倒圆。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外侧壁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静压孔到所述全压孔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全压孔直径的7倍。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悬挂皮托管的悬挂部,所述悬挂部所在的侧壁与静压管所在的侧壁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托管通过设置本体、内层管、外罩和静压管,本体中空,其上设置有静压孔、静压管和全压孔,内层管插入本体内与全压孔连接,气流经全压孔进入内层管,外罩罩设在本体的静压孔上,气流穿过外罩的进气孔,经静压孔、本体内部流至静压管,井下的紊流气流进入外罩的进气孔后,由于不受外力作用变成稳流气流进入静压孔,提高了的静压值测试的准确性,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监测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皮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i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皮托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托管,包括:本体2、内层管4、外罩6和静压管5。

所述本体2中空,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9,所述第二侧壁9上设置有插孔,所述第一侧壁1上设置有全压孔1-1。

所述内层管4穿过插孔与全压孔1-1密封连接,以防止全压孔1-1中的气流进入本体2的中空结构中,影响静压值的测量。

所述本体2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9之间的侧壁上设置有静压孔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静压孔2-1的轴线与所述全压孔1-1的轴线垂直,静压孔2-1靠近第一侧壁1设置。

所述外罩6设置在所述本体2上,所述静压孔2-1位于所述外罩6内,所述外罩6上开设有进气孔3。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罩6可为圆柱体,外罩6中空,套设在本体2上,外罩6的内壁与本体2的外壁形成一个环形的容纳腔,外罩6上开设的进气孔3的直径大于静压孔2-1的直径,方便气流流入容纳腔。井下的紊流气流通过外罩6的进气孔3进入容纳腔中,不受外界的风速等条件的影响,成为稳流气流,流入静压孔2-1中。

所述本体2上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和第二侧壁9之间的侧壁上还设置有静压管5,由进气孔3进入的气流经静压孔2-1、本体2内部流至静压管5。可以通过静压管5测量井下的静压值。

在本实施例中,静压管5靠近本体2的第二侧壁9设置,与本体2的中空部分连通。

在测量静压值时,将皮托管置于风流中,全压孔1-1正对着风流。当风流流过全压孔1-1后,将继续向后流动,流经外罩6时,会从外罩6的进气孔3进入外罩6内,在没有外面风速的影响下,紊流气流变为稳流气流,稳流气流进入静压孔2-1经本体2的内部流到静压管5,减少了外部对静压管5中的稳流气流的影响,使测得的静压值更准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皮托管通过设置本体、内层管、外罩和静压管,本体中空,其上设置有静压孔、静压管和全压孔,内层管插入本体内与全压孔连接,气流经全压孔进入内层管,外罩罩设在本体的静压孔上,气流穿过外罩的进气孔,经静压孔、本体内部流至静压管,井下的紊流气流进入外罩的进气孔后,由于不受外力作用变成稳流气流进入静压孔,提高了的静压值测试的准确性,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监测成本低。

较佳地,所述外罩6为球形外罩,所述球形外罩套设在所述本体2上。如图1所示,本体2延伸方向的两端均位于球形外罩的外部。

通过将所述外罩6设置为球形外罩,可减小外罩6对气流流向的阻力,减轻皮托管的震动,延期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静压孔2-1至少为四个,至少四个所述静压孔2-1沿所述本体2的周向均匀分布,可使更多气流流入本体2内部,便于测量。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3也至少为四个,所述进气孔3与所述静压孔2-1一一对应,所述进气孔3的孔心与其对应的静压孔2-1的孔心、球形外罩的球心共线,以方便更多的气流流进静压孔2-1,即使矿井内风流处于完全紊流状态时,也可保证外罩6的进气量。

如图2所示,四个静压孔2-1、四个进气孔3与球心位于同一截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6与所述本体2之间填充有用于过滤和干燥粉尘的过滤干燥颗粒7,所述过滤干燥颗粒7的直径大于所述静压孔2-1的直径。所述过滤干燥颗粒7可以去除气流中的水分和粉尘,使进入静压孔2-1中的气流为干燥洁净的气流,避免堵塞静压孔2-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干燥颗粒7可以是硅胶过滤干燥颗粒也可以是分子筛过滤干燥颗粒。可以有效的去除进入进气孔3中气流的水分,也可以过滤掉一些气流中的粉尘小颗粒,使进入静压孔2-1的气流成为干燥洁净的稳定气流。

进一步地,所述外罩6与所述本体2连接处倒圆。减小外罩6对进入全压孔1-1的气流流向的阻力,减少外罩6对全压值测量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罩6与本体2连接处做成流线型,减小外罩6对气流流向的阻力,以防外罩6阻挡气流流向,改变全压孔1-1周围的气流的运动形态,影响气流进入全压孔1-1的速度,从而影响全压值的测量。

在图2的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的外侧壁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可保证本体2外侧壁与外罩6连接处的一致性,提高外罩6与本体2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体2的形状大致为l型,包括垂直连接的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静压管5位于竖直部分上,外罩6套设在水平部分上。

球形环罩与本体2连接的两端之间的距离为本体2水平部分长度的1/3,安装更方便。

内层管4也为l型管,内层管4穿过本体2的中空结构,与全压孔1-1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内层管4插入所述凹槽与所述全压孔1-1密封连接,不仅可确保全压孔1-1与内层管4密封性,还可方便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内径与内层管4的外径相同,将内层管4直接插入即可,装配方便,防止安装时看不到,安装不密封,气流从全压孔1-1流入本体2的中空部,影响静压值和全压值的测量。

如图2所示,球形外罩套设在本体2上,本体2套在内层管4上,进气孔3、静压孔2-1分布不同角度,适应不同风向的气流进入皮托管,更准确的完成静压值的测量。

进一步地,所述静压孔2-1到所述全压孔1-1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全压孔1-1直径的7倍。

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过程中发现,外罩6会对气流的流速产生影响,外罩6距离全压孔1-1越远,对全压孔1-1周围的气流的流速影响越小,对全压值的测量影响越小。只有静压孔2-1到所述全压孔1-1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全压孔1-1直径的7倍时,此时外罩6的中心到全压孔的距离与静压孔2-1到全压孔的距离相同,外罩6对全压孔1-1周围的气体的流速影响才可以忽略不计,测得全压值更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2上全压孔1-1所在的一端的端部为半球形,以减小本体2的第一侧壁1对气流流速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本体2侧壁上还设置有用于悬挂皮托管的悬挂部8,所述悬挂部所在的侧壁与静压管5所在的侧壁相对设置

如图1所示,悬挂部8紧靠第二侧壁9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悬挂部8可以将皮托管悬挂在井下,不用放置支架,尽量减少周围物体对气流的流速产生影响,以免影响全压值和静压值的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