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底泥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4337发布日期:2020-12-08 13: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筒、遮挡板、取样筒、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机架;

所述固定筒呈沿上下向延伸的圆柱状,且上下两端均开口设置,下端内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遮挡板呈圆形设置,周缘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遮挡板安装于所述固定筒的内螺纹处,所述遮挡板贯穿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穿孔,所述穿孔处通过扭转弹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具有盖合于所述穿孔的盖合位置、以及向下转动至所述遮挡板下方的避让位置;所述取样筒呈上端封盖、下端开口设置,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取样筒位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遮挡板上方,且与所述穿孔相对;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固定筒轴向旋转,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遮挡板轴向旋转,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且驱动所述取样筒上下向移动,所述取样筒向下移动,驱动所述转动板从所述盖合位置移动至所述避让位置,而从所述穿孔穿过进入土壤内进行取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齿轮以及第一环形链条,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环形链条固定于所述固定筒外围,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环形链条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一环形链条和所述固定筒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齿轮、第二环形链条和旋转筒,所述旋转筒呈上下向延伸且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圆柱状设置,与所述遮挡板同轴,下端固定于所述遮挡板顶部,并位于所述穿孔外围;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环形链条固定于所述旋转筒外围,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环形链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二环形链条和所述旋转筒旋转,进而带动所述遮挡板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气缸,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的驱动杆沿上下向延伸,所述取样筒安装于所述驱动杆下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下端的外径自下向上呈渐大设置,以使所述固定筒下端呈楔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安装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穿孔和所述转动板呈圆形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直径自上至下呈渐大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底泥取样装置,包括固定筒、遮挡板、取样筒、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以及机架;固定筒下端内侧壁设有内螺纹;遮挡板呈圆形设置,安装于固定筒的内螺纹处,遮挡板贯穿设有沿上下向延伸的穿孔,穿孔处通过扭转弹簧转动安装有转动板;取样筒位于固定筒内、遮挡板上方,且与穿孔相对;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固定筒轴向旋转,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遮挡板轴向旋转,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取样筒上下向移动,取样筒向下移动从穿孔穿过进入土壤内进行取样。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取出的土壤样品与水隔开,防止样品质量被影响,同时防止样品由于重力作用从取土工具中掉落,避免样品采集率低下。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王阳;高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中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