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2568发布日期:2020-08-05 00:2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车门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列车的塞拉门在出货的时候需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测,以保证塞拉门的气密性要求达到列车制作要求。现有的气密性检测设备为检测箱,让塞拉门封闭箱体,随后将高压气体输入箱体内或将箱体内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然后查看塞拉门处有没有漏气或检测箱体体内的气压大小的变化速度,从而检测塞拉门的气密性有无达到要求。但是现有的检测箱是利用空气压缩机来提供高压空气输入箱体内形成气体正压,利用真空泵来为箱体内提供负压,这样会导致进出气的管路结构复杂,气体进出控制繁琐,影响检测系统的检测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所述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便于进行列车车门的气密性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

铝制板箱体,内部具有气体容纳腔,前侧具有用于安装塞拉门的安装门框,所述安装门框设置有用于密封塞拉门边缘的门压条;

进出气管,设置在所述铝制板箱体的顶部且与所述气体容纳腔连通,所述进出气管设置有气门开关阀;

气压系统,具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气体出口连接出气管道,所述真空泵的气体入口连接抽气管道,所述出气管道和所述抽气管道均与所述进出气管相连通,所述出气管道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抽气管道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出气管道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真空泵之间的管道连接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具有第一单向阀和安全溢流阀,所述抽气管道在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真空泵之间的管道连接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具有第二单向阀和真空负压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在列车车门的气密性检测中,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真空泵为铝制板箱体内部进行气体正负压的控制,即一个真空泵不仅可以为铝制板箱体提供高压气体,还可以为铝制板箱体提供负压,从而让管路的设计更加简单,管路结构更加简洁,气体控制更加方便,减少测试人员的操作,便于列车车门的气密性检测,节约气密性检测试验的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出气管具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出气管具有第四支路,所述进出气管通过所述第四支路连接有储气罐,所述第四支路设置有储气开关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铝制板箱体的内侧的型材内骨架和包裹在所述铝制板箱体的外侧壁的型材外骨架,所述型材内骨架的外侧面与所述铝制板箱体的内侧壁相抵,所述型材内骨架对应所述安装门框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放口,所述安装门框的后侧固定在所述第一开放口上,所述型材内骨架的内侧面与所述铝制板箱体的外侧壁相抵,所述型材外骨架对应所述安装门框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放口,所述第二开放口用于避让所述安装门框,所述型材外骨架的上侧设置有多个骨架镂空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铝制板箱体的后侧设置有人孔盖,所述型材外骨架和所述型材内骨架均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人孔盖的避让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型材内骨架的底部内侧面设置有行走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人孔盖位于所述铝制板箱体后侧的中部,所述型材内骨架在所述人孔盖的内侧下方设置有阶梯,所述阶梯的底端与所述行走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型材外骨架的底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脚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型材外骨架的底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重型支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铝制板箱体为方形,所述型材内骨架为形状与所述气体容纳腔的形状相匹配的方形骨架,所述型材外骨架为形状与所述铝制板箱体的形状相匹配的方形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气压系统为铝制板箱体输入高压气体时的管路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气压系统为铝制板箱体抽真空时的管路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铝制板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铝制板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所示的铝制板箱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所示电气控制柜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电气控制柜中的plc控制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9是图1中所示的电气控制柜中的第一电磁阀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铝制板箱体100、气体容纳腔110、安装门框120、门压条130、吊环140、

型材内骨架200、第一开放口210、行走板220、阶梯230、安装板240、

型材外骨架300、第二开放口310、骨架镂空孔320、脚轮330、重型支脚340、

进出气管400、气门开关阀410、第三支路420、第三电磁阀430、第四支路440、储气开关阀450、储气罐460

人孔盖500、

避让槽600、

气压系统700、真空泵710、出气管道720、第一电磁阀721、第一支路722、第一单向阀723、安全溢流阀724、抽气管道730、第二电磁阀731、第二支路732、第二单向阀733、真空负压安全阀734、

电气控制柜8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包括:

铝制板箱体100,内部具有气体容纳腔110,前侧具有用于安装塞拉门的安装门框120,安装门框120设置有用于密封塞拉门边缘的门压条130;

进出气管400,设置在铝制板箱体100的顶部且与气体容纳腔110连通,进出气管400设置有气门开关阀410;

气压系统700,具有真空泵710,真空泵710的气体出口连接出气管道720,真空泵710的气体入口连接抽气管道730,出气管道720和抽气管道730均与进出气管400相连通,出气管道720设置有第一电磁阀721,抽气管道730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31,出气管道720在第一电磁阀721与真空泵710之间的管道连接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一支路722,第一支路722具有第一单向阀723和安全溢流阀724,抽气管道730在第二电磁阀731与真空泵710之间的管道连接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二支路732,第二支路732具有第二单向阀733和真空负压安全阀734。

进出气管400用于连接气压系统700,气压系统700用于为进出气管400进行抽真空操作或输出高压空气,为铝制板箱体100内部的气体容纳腔110进行正负压的调控,达到调节箱内气压大小的目的,便于进行列车车门的气密性检测。真空泵710在运作的时候,可以从抽气管道730抽气,则可以为抽气管道730提供负压,随后抽出来的气将会从出气管道720输出,为出气管道720提供正压。第二单向阀733可以让外界的空气流向抽气管道730,第一单向阀723可以让出气管道720的空气流向外界。即当出气管道720中的气体正压力过大时,安全溢流阀724打开,出气管道720的气体将会从第一支路722溢出,降低出气管道720的气压,从而避免管路爆炸。同理,当抽气管道730的气体负压力过大时,真空负压安全阀734将会打开,将外界的空气吸入抽气管道730,减小抽气管道730的气体负压力,避免管路发生爆炸。铝制板箱体100为多块毫米的铝板焊接制成,形成一个箱体,模拟列车车厢的封闭环境。安装门框120用于安装塞拉门,门压条130用于密封安装门框120与塞拉门之间的边缘,铝制板箱体100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用于测试铝制板箱体100内的气压大小。在使用的时候,两扇塞拉门安装在安装门框120上;参照图2,当需要进行气体正压测试时,第二电磁阀731关闭,真空泵710工作,为出气管道720提供大量的高压空气,随后打开第一电磁阀721、气门开关阀410让高压气体输入至铝制板箱体100内,提高气体容纳腔110的气体正压力,让气体正压力达到测试值时,第一电磁阀721、气门开关阀410关闭,让铝制板箱体100形成一个密闭的箱体,从而进行塞拉门的气体正压的气密性检测;当气体正压测试完成后,随后进行气体负压测试,参照图3,此时第一电磁阀721关闭,第二电磁阀731、气门开关阀410打开,真空泵710工作,让真空泵710持续抽出铝制板箱体100内的空气,让铝制板箱体100的气压降低,让气体负压力达到测试值,随后第二电磁阀731、气门开关阀410关闭,让铝制板箱体100保持气体负压状态,进行塞拉门的气体负压的气密性检测。则利用该检测系统可以完成塞拉门的正负压气密性检测流程,达到了气密性检测的目的。真空泵710为定频式真空泵,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真空泵需一直保持在工作状态,不适宜进行频繁启动,所以在进行正压供气的过程中,真空泵710工作,会将抽气管道730的空气抽取,让抽气管道730的气压降低,直至达到真空负压安全阀734的规定值,此时外界的空气将会流入抽气管道730中补充,让真空泵710继续为出气管道720提供高压空气。同理,在负压测试的时候,安全溢流阀724将会排出过多的高压气体,避免管路爆炸,起到保护管路的作用,在测试完成后,便可以关闭真空泵710。在列车车门的气密性检测中,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真空泵710为铝制板箱体100内部进行气体正负压的控制,即一个真空泵710不仅可以为铝制板箱体100提供高压气体,还可以为铝制板箱体100提供负压,从而让管路的设计更加简单,管路结构更加简洁,气体控制更加方便,减少测试人员的操作,便于列车车门的气密性检测,节约气密性检测的时间。以上阀门的开关运作均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按流程运行。测试人员通过在塞拉门缝处涂抹肥皂液便可以得知塞拉门有无漏气,而且气体容纳腔110内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可以检测气体容纳腔110内的气压大小,控制器将会收集气体容纳腔110内的气压数据,随后将收集回来的气体容纳腔110数据生成一份测试报表,则可以根据气体容纳腔的气压变化速率,便可以准确知道塞拉门的气密性数据。

其中,图1中的标号800为电气控制柜,用于对测试流程整体的电路控制,其电路连接图如图7至图9所示,真空泵710的动力来源于驱动电机,对应图7中的m3,第一电磁阀721对应图9中的y1,第二电磁阀731对应图9中的y3,气门开关阀410对应图9中的y4,第三电磁阀430对应图9中的y2,其中第一电磁阀721、第二电磁阀731、第三电磁阀430为常闭电磁阀,气门开关阀410为常开电磁阀,当第一电磁阀721、第二电磁阀731、第三电磁阀430闭合的时候,对应的pl1、pl2、pl3灯均会亮,显示对应的阀门的工作状态;同理,当气门开关阀410关闭的时候,pl4灯将会亮,显示气门开关阀410已经关闭。第一电磁阀721、第二电磁阀731、第三电磁阀430、气门开关阀410均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运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进出气管400具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三支路420,第三支路420设置有第三电磁阀430。第三电磁阀430为常闭阀,当完成列车车门的正、负压测试后,将会打开气门开关阀410和第三电磁阀430,让铝制板箱体100的气体容纳腔110与外界空气连通,使得与外界空气的气压平衡,随后便会关闭第三电磁阀4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进出气管400具有第四支路440,进出气管400通过第四支路440连接有储气罐460,第四支路440设置有储气开关阀450。储气罐460为常开阀,则在抽气或者输气的时候,储气罐460可以为负压或正压,让铝制板箱体100与进出气管400的气压相近,避免因气压差过大,导致气门开关阀410难以打开的情况发生,保护气门开关阀4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还包括有设置在铝制板箱体100的内侧的型材内骨架200和包裹在铝制板箱体100的外侧壁的型材外骨架300,型材内骨架200的外侧面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内侧壁相抵,型材内骨架200对应安装门框12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放口210,安装门框120的后侧固定在第一开放口210上,型材内骨架200的内侧面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外侧壁相抵,型材外骨架300对应安装门框12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放口310,第二开放口310用于避让安装门框120,型材外骨架300的上侧设置有多个骨架镂空孔320。骨架镂空孔320便于让进出气管400连接铝制板箱体100。型材内骨架200的形状与气体容纳腔110的形状相似,用于撑起气体容纳腔110的内部,从而可以减少铝制板箱体100因负压过大时,出现收缩形变的情况发生;型材外骨架300的形状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外侧形状相匹配,包裹铝制板箱体100的外侧,则与型材内骨架200相配合,夹住铝制板箱体100;型材外骨架300形成一个可以拘束铝制板箱体100的笼子,减少铝制板箱体100因正压过大时,出现撑开形变的情况发生,因此型材外骨架300和型材内骨架200的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铝制板箱体100的结构强度,减少铝制板箱体100的形变,从而减少铝板焊缝松动,导致铝制板箱体100漏气的情况发生,保证气密性检测的顺利进行,便于测试塞拉门气密性性能。第一开放口210和第二开放口310用于让塞拉门可以受到气体容纳腔110内的大气压,从而检测塞拉门的气密性。型材外骨架300和型材内骨架200均通过螺栓与铝制板箱体100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铝制板箱体100的后侧设置有人孔盖500,型材外骨架300和型材内骨架200均设置有用于避让人孔盖500的避让槽600。避让槽600可以让人孔盖500更好地安装在铝制板箱体100后侧,人孔盖500是具有密封性能的盖板及其固定附件的总称,此处的人孔盖500为造船行业常用的突出式人孔盖500,为现有技术,不在赘述。通过设置人孔盖500,可以让人打开人孔盖500,进入气体容纳腔110内,便于安装塞拉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型材内骨架200的底部内侧面设置有行走板220。行走板220设置在型材内骨架200上,可以封闭型材内骨架200底部的漏孔,便于测试人员行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人孔盖500位于铝制板箱体100后侧的中部,型材内骨架200在人孔盖500的内侧下方设置有阶梯230,阶梯230的底端与行走板220相连。人孔盖500设置在铝制板箱体100后侧中部可以便于人们打开人孔盖500和便于测试人员经过人孔盖500的孔,便于使用。阶梯230用于给测试人员踩踏,便于测试人员进出铝制板箱体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型材外骨架300的底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脚轮330。脚轮330设置在型材外骨架300的底侧,可以让整个测试装置便于推动,便于移动到对应的位置进行塞拉门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型材外骨架300的底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重型支脚340。重型支脚340选用m重型支脚340,可以支撑起整个测试装置,当测试装置移动到对应的地方后,让重型支脚340支撑起整个测试装置,从而可以固定测试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型材内骨架20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安装板240,铝制板箱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吊环140,吊环140的下端安装在安装板240上。安装板240安装在型材内骨架200的顶部的内侧面,吊环140安装在安装板240上,因此当起吊机通过吊环140把整个检测装置吊起来运输时,受力点为型材内骨架200,可以减少铝制板箱体100的形变,减少铝制板箱体100漏气的情况发生。吊环140的设置可以便于起吊机将检测装置吊起来,进行搬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铝制板箱体100为方形,型材内骨架200为形状与气体容纳腔110的形状相匹配的方形骨架,型材外骨架300为形状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形状相匹配的方形骨架。铝制板箱体100为方形,其尺寸设计更加方便,则相对应的型材内骨架200和型材外骨架300的形状均与铝制板箱体100相匹配,便于支撑或拘束铝制板箱体100,减少铝制板箱体100的形变。型材外骨架300和型材内骨架200均是由多根型材搭接而成的铝型材骨架。

下面参考图1至图6,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列车车门气密性检测系统。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铝制板箱体100内部具有气体容纳腔110,前侧具有用于安装塞拉门的安装门框120,安装门框120设置有用于密封塞拉门边缘的门压条130,进出气管400设置在铝制板箱体100的顶部且与气体容纳腔110连通,进出气管400设置有气门开关阀410;气压系统700具有真空泵710,真空泵710的气体出口连接出气管道720,真空泵710的气体入口连接抽气管道730,出气管道720和抽气管道730均与进出气管400相连通,出气管道720设置有第一电磁阀721,抽气管道730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31,出气管道720在第一电磁阀721与真空泵710之间的管道连接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一支路722,第一支路722具有第一单向阀723和安全溢流阀724,抽气管道730在第二电磁阀731与真空泵710之间的管道具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二支路732,第二支路732具有第二单向阀733和真空负压安全阀734。进出气管400具有与外界空气连通的第三支路420,第三支路420设置有第三电磁阀430。进出气管400具有第四支路440,进出气管400通过第四支路440连接有储气罐460,第四支路440设置有储气开关阀450。型材内骨架200的外侧面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内侧壁相抵,型材内骨架200对应安装门框120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开放口210,安装门框120的后侧固定在第一开放口210上,型材内骨架200的内侧面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外侧壁相抵,型材外骨架300对应安装门框120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开放口310,第二开放口310用于避让安装门框120,型材外骨架300的上侧设置有多个骨架镂空孔320。铝制板箱体100的后侧设置有人孔盖500,型材外骨架300和型材内骨架200均设置有用于避让人孔盖500的避让槽600。型材内骨架200的底部内侧面设置有行走板220。人孔盖500位于铝制板箱体100后侧的中部,型材内骨架200在人孔盖500的内侧下方设置有阶梯230,阶梯230的底端与行走板220相连。型材外骨架300的底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脚轮330。型材外骨架300的底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重型支脚340。铝制板箱体100为方形,型材内骨架200为形状与气体容纳腔110的形状相匹配的方形骨架,型材外骨架300为形状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形状相匹配的方形骨架。在使用的时候,两扇塞拉门安装在安装门框120上;当需要进行气体正压测试时,第二电磁阀731关闭,真空泵710工作,为出气管道720提供大量的高压空气,随后打开第一电磁阀721、气门开关阀410让高压气体输入至铝制板箱体100内,提高气体容纳腔110的气体正压力,让气体正压力达到测试值时,第一电磁阀721、气门开关阀410关闭,让铝制板箱体100形成一个密闭的箱体,从而进行塞拉门的气体正压的气密性检测;当气体正压测试完成后,随后进行气体负压测试,此时第一电磁阀721关闭,第二电磁阀731、气门开关阀410打开,真空泵710工作,让真空泵710持续抽出铝制板箱体100内的空气,让铝制板箱体100的气压降低,让气体负压力达到测试值,随后第二电磁阀731、气门开关阀410关闭,让铝制板箱体100保持气体负压状态,进行塞拉门的气体负压的气密性检测。则利用该检测系统可以完成塞拉门的正负压气密性检测流程,达到了气密性检测的目的。第三电磁阀430为常闭阀,当完成列车车门的正、负压测试后,将会打开气门开关阀410和第三电磁阀430,让铝制板箱体100的气体容纳腔110与外界空气连通,使得与外界空气的气压平衡,随后便会关闭第三电磁阀430。型材内骨架200的形状与气体容纳腔110的形状相似,用于撑起气体容纳腔110的内部,从而可以减少铝制板箱体100因负压过大时,出现收缩形变的情况发生;型材外骨架300的形状与铝制板箱体100的外侧形状相匹配,包裹铝制板箱体100的外侧,则与型材内骨架200相配合,夹住铝制板箱体100;型材外骨架300形成一个可以拘束铝制板箱体100的笼子,减少铝制板箱体100因正压过大时,出现撑开形变的情况发生,因此型材外骨架300和型材内骨架200的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铝制板箱体100的结构强度,减少铝制板箱体100的形变,从而减少铝板焊缝松动,导致铝制板箱体100漏气的情况发生,保证气密性检测的顺利进行,便于测试塞拉门气密性性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