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2265发布日期:2020-08-28 15:3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键盘阵脚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键盘是用于操作设备运行的一种指令和数据输入装置,也指经过系统安排操作一台机器或设备的一组功能键(如打字机、电脑键盘)。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电脑键盘的案件数量较多,并且是按照特定的位置或顺序排列的,因此在组装过程中容易发生位置错误、字符错误、方向错误等多种错误,并且案件本身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良品,因此需要对键盘进行检测。

现有的对键盘进行检测大多是通过人工肉眼检测。人工肉眼检测无疑会导致较大的人力劳动强度,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发生漏检、错检的不良现象。

综合上述,成为亟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阵脚检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键盘阵脚检测设备,其包括机架,还包括键盘固定治具,键盘按键下压模组,移动模组,采集模组,光源模组;其中,所述移动模组设置在机架机台上,所述键盘固定治具设置在移动模组上,所述键盘按键下压模组与键盘固定治具之间架空一定距离设置在移动模组上,所述键盘按键下压模组正对键盘固定治具,所述光源模组和视觉采集模组设置在机架机台下。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模组包括上承载板和下承载板、上移动滑轨装置和下移动滑轨装置;所述上承载板纵向方向开设有治具固定腔体,所述下承载板纵向方向开设有视觉采集窗口;所述上移动滑轨装置设置在上承载板,所述下移动滑轨装置设置在下承载板,所述上承载板通过承载座设置在下移动滑轨装置滑块,所述上承载板跟随着下移动滑轨装置滑块滑动做前进或后退。

进一步的,所述键盘按键下压模组通过承载块设置在上移动滑轨装置滑块,所述键盘按键下压模组跟随着上移动滑轨装置滑块滑动做前进或后退。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固定腔体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四周的内侧边缘设有能够供键盘固定治具放置的挂台i。

进一步的,键盘固定治具设置在上承载板治具固定腔体内,所述键盘固定治具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四周的内侧边缘设有能够供键盘放置的挂台ii。

进一步的,所述键盘按键下压模组包括驱动其自身运动的气动气缸,所述键盘按键下压模组还包括设置在下压模组上的键盘按键按下压治具,以及设置在下压模组上的下压平衡块,所述键盘按键按下压治具设置在下压模组的正下方,所述下压平衡块连接两侧下压模组上的承载块。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模组设置在机架机台下,处于下承载板视觉采集窗口;所述光源模组包括光源调节架和设置在光源调节架上的线扫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模组包括像机调节架和设置在像机调节架上的两组线性像机。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将待检测的键盘放置在键盘固定治具内,放置完成后,启动设备开关,各执行进入待命状态;首先下压模组在上移动滑轨装置滑块前进至键盘固定治具上方,到位后,下压模组上的键盘按键按下压治具在气缸驱动下往键盘固定治具内的键盘全部按键进行压住,以确保按键针脚高度统一;下压步骤完成后,移动模组上的下移动滑轨装置启动,上承载板跟随着下移动滑轨装置滑块滑动后退,使设置在键盘固定治具内的键盘处于下承载板的视觉采集窗口范围内,光源模组对处于视觉采集窗口范围内的键盘进行补光,采集模组通过两组线性相机对其进行采集数据,并最终传输到视觉中央处理系统中。检测完成,上述各执行机构退回起始位置,进行下一循环。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包括键盘固定治具,键盘按键下压模组、移动模组、采集模组、光源模组;移动模组包括上承载板和下承载板、上移动滑轨装置和下移动滑轨装置;上承载板纵向方向开设有治具固定腔体,下承载板纵向方向开设有视觉采集窗口;上移动滑轨装置设置在上承载板,下移动滑轨装置设置在下承载板,上承载板通过承载座设置在下移动滑轨装置滑块,上承载板跟随着下移动滑轨装置滑块滑动做前进或后退。键盘按键下压模组通过承载块设置在上移动滑轨装置滑块,键盘按键下压模组跟随着上移动滑轨装置滑块滑动做前进或后退。通过设计上移动滑轨装置和下移动滑轨装置,有效提升键盘放置及检测功效,以及通过设计下压模组确保按键针脚高度统一。整个检测设备工作效率高,一次测试时间仅需要10内完成,且可用于成品键盘和半成品键盘测试。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键盘阵脚检测设备,其包括机架1,显示器7,键盘固定治具2,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移动模组4,采集模组5,光源模组6;其中,移动模组4设置在机架1机台上,所述键盘固定治具2设置在移动模组4上,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与键盘固定治具2之间架空一定距离设置在移动模组4上,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正对键盘固定治具2,所述光源模组6和视觉采集模组5设置在机架1机台下。

移动模组4包括上承载板41和下承载板42、上移动滑轨装置45和下移动滑轨装置46;上承载板41纵向方向开设有治具固定腔体43,下承载板42纵向方向开设有视觉采集窗口44;上移动滑轨装置45设置在上承载板41,下移动滑轨装置46设置在下承载板42,上承载板41通过承载座47设置在下移动滑轨装置46滑块48,上承载板41跟随着下移动滑轨装置46滑块48滑动做前进或后退。

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通过承载块31设置在上移动滑轨装置45滑块48,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跟随着上移动滑轨装置45滑块48滑动做前进或后退。

治具固定腔体43具有纵向开口,在该开口四周的内侧边缘设有能够供键盘固定治具2放置的挂台i。键盘固定治具2底部设置在治具固定腔体43开口四周的内侧边缘的挂台i上,具体是治具固定腔体43上的纵向开口内侧壁为键盘固定治具2的外轮廓。

键盘固定治具2设置在上承载板41治具固定腔体43内,键盘固定治具2具有纵向开口,与治具固定腔体43上的纵向开口处于同一线上。在键盘固定治具2开口四周的内侧边缘设有能够供键盘放置的挂台ii。

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包括驱动其自身运动的气动气缸32,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还包括设置在下压模组上的键盘按键按下压治具33,以及设置在下压模组上的下压平衡块34,键盘按键按下压治具33设置在下压模组的正下方,下压平衡块34连接两侧下压模组上的承载块31。

光源模组6设置在机架1机台下,处于下承载板42视觉采集窗口44;光源模组6包括光源调节架61和设置在光源调节架61上的线扫光源62。

采集模组5包括像机调节架51和设置在像机调节架51上的两组线性像机52。

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将待检测的键盘放置在键盘固定治具2内,放置完成后,启动设备开关,各执行进入待命状态;首先下压模组3在上移动滑轨装置45滑块48前进至键盘固定治具2上方,到位后,下压模组3上的键盘按键按下压治具33在气缸驱动下往键盘固定治具2内的键盘全部按键进行压住,以确保按键针脚高度统一;下压步骤完成后,移动模组4上的下移动滑轨装置46启动,上承载板41跟随着下移动滑轨装置46滑块48滑动后退,使设置在键盘固定治具2内的键盘处于下承载板42的视觉采集窗口44范围内,光源模组6对处于视觉采集窗口44范围内的键盘进行补光,采集模组5通过两组线性相机对其进行采集数据,并最终传输到视觉中央处理系统中。检测完成,上述各执行机构退回起始位置,进行下一循环。

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设计重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键盘阵脚检测设备,包括键盘固定治具2,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移动模组4、采集模组5、光源模组6;移动模组4包括上承载板41和下承载板42、上移动滑轨装置45和下移动滑轨装置46;上承载板41纵向方向开设有治具固定腔体43,下承载板42纵向方向开设有视觉采集窗口44;上移动滑轨装置45设置在上承载板41,下移动滑轨装置46设置在下承载板42,上承载板41通过承载座47设置在下移动滑轨装置46滑块48,所述上承载板41跟随着下移动滑轨装置46滑块48滑动做前进或后退。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通过承载块31设置在上移动滑轨装置45滑块48,键盘按键下压模组3跟随着上移动滑轨装置45滑块48滑动做前进或后退。通过设计上移动滑轨装置45和下移动滑轨装置46,有效提升键盘放置及检测功效,以及通过设计下压模组3确保按键针脚高度统一。整个检测设备工作效率高,一次测试时间仅需要10内完成,且可用于成品键盘和半成品键盘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