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马桶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1351发布日期:2020-05-08 18:25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马桶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马桶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洁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普通马桶也朝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因此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智能马桶,智能马桶拥有许多特别的功能:如臀部清净、下身清净、移动清净、坐圈保温、暖风烘干、自动除臭、静音落座等等。

在马桶完成加工后,出厂之前需要进行各个数据的检测,传统的检测方式基本上是采用手工检测各项功能,在智能马桶进液与排液过程中,涉及到水资源的流动,检测时需要进行智能马桶排水工作,在排水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冲洗效果,液体会高速的从智能马桶的出水口排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289275u公开一种马桶冲洗功能智能检测设备,其检测设备的液体回收能力较差,导致排水过程中,高速冲下的液体直接冲出,导致检测区经常性的产生积水,影响检测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液体回收循环使用的智能马桶检测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马桶检测设备,包括机架、供液泵、供液管、检测器,所述供液泵连接在机架上,所述供液管连接在供液泵上,所述检测器设置在供液管内,还包括检测台板、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与检测台板均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检测台板位于收集槽顶部,所述检测台板上设有马桶安装口,所述供液泵进水口与收集槽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智能马桶放置在马桶安装口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智能马桶的出水口能对着马桶安装口,供液管与智能马桶进行连接,智能马桶接电开始测试,测试的过程中智能马桶冲下的水依次通过出水口、马桶安装口到达收集槽内,通过检测台板设置在收集槽上,使收集槽能更好的进行收集作用,避免液体飞溅,且收集槽内的液体还能通过供液泵的作用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台板位于马桶安装口上设有快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快接组件有效的对放置的智能马桶进行快接固定,提高检测是智能马桶放置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快接组件包括圈座、引导管、若干个弹性连接柱,所述圈座固定在马桶安装口上,所述引导管侧壁通过若干个弹性连接柱与圈座连接,所述引导管竖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智能马桶安装的过程中,引导管抵触在智能马桶的出水口位置,且在智能马桶下放安装的过程中推动引导管下移,从而弹性连接柱产生压缩变形,在安装后弹性连接柱对引导管产生向上的弹性推力,从而使引导管能有效的抵触在智能马桶的出水口上,智能马桶冲水时,液体通过智能马桶的出水口到达引导管内,通过引导管的引导作用,有效的使液体达到收集槽内,有效的减少了液体的飞溅,提升液体的收集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导管内设有若干个阻挡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下排放的液体通过引导管进入收集槽内,液体在引导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受到阻挡杆阻挡的作用,有效的减少冲击力,从而液体到达收集槽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液体飞溅,提升对液体的收集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引导管顶端设有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导管与智能马桶出水口进行对接的过程中,提升了引导管与出水口的对接精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斜面上设有密封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橡胶垫有效的提升了导向斜面与出水口贴合时的密封效果,有效的减少液体的泄漏,且提升了导向斜面与出水口的摩擦力,减少排水时引导管的位置偏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圈座顶部设有扩口状的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智能马桶放置在圈座上后,智能马桶的底部大部分位置位于橡胶套内,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对智能马桶的挡水作用,减少了水飞溅的现象。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圈座侧面设有孔安装口伸入的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圈座时,使圈座挤压产生变形,将马桶安装口对着嵌槽,从而实现嵌槽与马桶安装口进行嵌合,从而圈座固定拆卸方便,便于更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智能马桶下水后,液体完全收集在收集槽内,减少液体外泄;

2.智能马桶下水时,通过引导管引导至收集槽内,减少液体飞溅;

3.液体在引导管内移动时,受到阻挡杆的阻挡作用,有效的减少液体冲击力,减少液体飞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快接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智能马桶的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快接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快接组件的内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供液泵;3、供液管;4、检测器;5、检测台板;51、马桶安装口;6、收集槽;7、快接组件;71、圈座;711、嵌槽;72、引导管;721、导向斜面;722、密封橡胶垫;73、弹性连接柱;74、阻挡杆;75、橡胶套;8、智能马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智能马桶检测设备,包括机架1、供液泵2、供液管3、检测器4,供液泵2连接在机架1上,供液管3连接在供液泵2上,检测器4设置在供液管3内,通常在对智能马桶8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供液管3与智能马桶8进行连接,智能马桶8通电后进行各个功能的检测,供液管3为智能马桶8提供正常的自来水压,通过智能马桶8排水时,供液管3内部的压力变化来确定,智能马桶8排水时是否正常,达到对智能马桶8检测的作用,机架1上还可以设置显示器,用于直观的显示检测器4检测的数据,便于人们进行辨认。

参照图2、3,其中在机架1最底部位置设置了用于收集液体的收集槽6,在收集槽6顶部的机架1上固定设置了检测台板5,覆盖的检测台板5直接将收集槽6顶部进行封口,而其中检测台板5上开设了供智能马桶8安装的马桶安装口51,从而智能马桶8需要检测时,参照图4、5,首先将智能马桶8放置在马桶安装口51位置进行固定,其中马桶安装口51位置设置了由橡胶制成的圈座71,当智能马桶8放置到马桶安装口51位置时,智能马桶8底部与圈座71相抵触,从而圈座71能为智能马桶8提供良好的定位作用以及提升安装后的摩擦力,有效的提升智能马桶8连接后的稳定性,且圈座71侧面设有孔安装口伸入的嵌槽711,安装圈座71时,使圈座71挤压产生变形,将马桶安装口51对着嵌槽711,从而实现嵌槽711与马桶安装口51进行嵌合,从而圈座71固定拆卸方便,当圈座71损坏后能方便的进行更换。

参照图4、5,收集槽6内首先预存液体,智能马桶8固定后,智能马桶8的出水口能对着马桶安装口51,再将供液管3与智能马桶8进行连接,智能马桶8接电开始测试,测试过程中,供液泵2进行工作,从收集槽6内抽取液体,再通过供液管3输送至智能马桶8中去,进入智能马桶8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排出的水再通过马桶安装口51回到收集槽6内,从而实现了液体的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智能马桶8排出的水直接回落到收集槽6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液体的飞溅。

参照图5、6,圈座71中心位置设置了一根竖向的引导管72,引导管72外壁通过若干个弹性连接柱73与圈座71进行固定,且引导管72顶部设有导向斜面721,导向斜面721上设有密封橡胶垫722,当智能马桶8安装的过程中,智能马桶8底部对准马桶安装口51,再向下放下智能马桶8,引导管72首先与智能马桶8的出水口位置进行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密封橡胶垫722完全抵触在出水口位置,是引导管72与出水口之间的密封效果提升,且由于引导管72顶部设置了导向斜面721,从而出水口内沿与导向斜面721进行线接触增大了压强,从而在智能马桶8下移的过程中,引导管72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线接触位置的密封橡胶垫722压缩变形,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

参照图4、5,密封橡胶垫722提升了导向斜面721与出水口贴合时的密封效果的同时,还有提升了导向斜面721与出水口的摩擦力,减少排水时引导管72的位置偏移。

参照图4、5,在智能马桶8下放的过程中还推动引导管72下移,使弹性连接柱73产生压缩变形,在安装后弹性连接柱73对引导管72产生向上的弹性推力,从而使引导管72能有效的抵触在智能马桶8的出水口上,智能马桶8冲水时,液体通过智能马桶8的出水口到达引导管72内,通过引导管72的引导作用,有效的使液体达到收集槽6内,有效的减少了液体的飞溅,提升液体的收集效果。

参照图5、6,其中引导管72内设有若干个阻挡杆74,在智能马桶8检测的过程中,出水口排出的液体通入引导管72内,液体在引导管72下流的过程中会受到阻挡杆74阻挡的作用,有效的减少冲击力,从而液体到达收集槽6时不会产生较大的液体飞溅,提升对液体的收集效果。

参照图3、4,圈座71顶部设有扩口状的橡胶套75,智能马桶8放置在圈座71上后,智能马桶8的底部大部分位置位于橡胶套75内,橡胶套75能贴合在智能马桶8的侧壁上,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对智能马桶8的固定作用,也减少了水飞溅的现象。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智能马桶8底部对准马桶安装口51,在智能马桶8下放的过程中,使引导管72抵触在出水口位置,再使智能马桶8继续下方,使智能马桶8挤压引导管72向下移动,直至智能马桶8底部抵触在圈座71顶部实现初步固定,再通过拉紧束带,通过束带的束紧作用,使扩口状的橡胶套75内壁抵触在智能马桶8的外侧壁上,实现了对智能马桶8的进一步固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