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0616发布日期:2020-06-09 20:3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覆盖监测到面、可数字化、精度高的预报地质灾害的监测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压力大,防治监测手段单一,技术落后,现有技术水平不能较好地满足“地灾隐患点实时监测”的目标;现有的监测设备造价高,稳定性差,精度低,可数字化程度低;并且,现有的监测设备大部分只能解决“点或线”的监测,不能解决“面”的监测;一旦山体滑坡、垮塌现象发生,不能提前及时预报,山下人员和财产就不能有效转移,导致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往发生的这类情况,都是由于缺乏地质灾害监测或地质灾害监测不能及时预报,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扩大地质灾害监测面,提高监测灵敏度,避免漏报、错报,实现有效的准确预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位移计量带、感应器、电路导通闸门、控制器和电路,所述位移计量带由绝缘带和金属导体构成,绝缘带和金属导体相间串联,绝缘带和金属导体的间距设为0.001-0.01米,所述感应器由连接环和监测桩构成,连接环与3个以上的监测桩通过无弹性连接线固定连接,连接环与位移计量带一端的绝缘带固定连接,位移计量带另一端的绝缘带与转盘固定连接,位移计量带可缠绕在转盘上,所述电路导通闸门由导体a和导体b构成,导体a一端与金属导体接触连接,导体a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路负极连接,导体b一端与金属导体连接,导体b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正极接触连接,所述控制器为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分别连接电路的正、负极,控制芯片还分别通过导线与蜂鸣器、网络、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系统电连接。

本发明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本发明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设置了三个以上的监测桩并连接控制芯片,具有覆盖到面、可数字化、精度高的特点,解决了覆盖到整个滑坡体、泥石流体、崩塌体、墙体裂缝类地灾危险体的要求,从而减少监测感应器的布设,减少监测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减少了“误报率”和“漏报率”,可数字化,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真正实现信息化系统监测,有利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其中:1、为绝缘带,2、为金属导体,3、为连接环,4、为监测桩,5、为导体a,6、为导体b,7、为控制器,8、为蜂鸣器,9、为网络,10、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系统,11、为转盘,12、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的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位移计量带、感应器、电路导通闸门、控制器7和电路12,位移计量带由绝缘带1和金属导体2构成,绝缘带1和金属导体2之间相间串联,绝缘带1和金属导体2的间距设为0.001-0.01米,感应器由连接环3和监测桩4构成,连接环3与三个以上的监测桩4通过无弹性连接线连接,连接环3与位移计量带一端的绝缘带1固定连接,位移计量带另一端的绝缘带1与转盘11固定连接,位移计量带可缠绕在转盘11上,电路导通闸门由导体a5和导体b6构成,导体a5一端与金属导体2连接,导体a5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路12负极连接,导体b6一端与金属导体2连接,导体b6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路12正极连接,控制器7为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分别连接电路12的正、负极,控制芯片还分别通过导线与蜂鸣器8、网络9、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系统10电连接。

由绝缘带和金属导体组成的位移计量带,在连接环的拉动下,穿过由金属导体a和金属导体b组成的电路导通闸门,导通或断开电路,并向控制芯片某一合适的引脚传送“高电平”或“低电平”,控制芯片在引脚得到一次“高电平”就计数一次,例如,某一个监测桩位移3厘米,连接环自会牵引“位移计量带”移动3厘米,根据应用场景精度的需要,可以在定制绝缘带和金属导体宽度在0.001米——0.01米之间,如果假设是0.002米,控制芯片会得到15个高电平,在芯片内部计算出3厘米的位移量,在得到“位移量”后,控制芯片再向远程传输地灾隐患点的“危险体(滑坡体)”实时的监测数据,同时警示作用的蜂鸣器响起,便于相关部门远程地质灾害的监测应急指挥,保障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覆盖整个“滑坡体、泥石流体、崩塌体、墙体裂缝类地灾危险体”多个监测桩与一个连接环相连,解决一个监测设备可以监测一片区域的目的,减少建设成本和维护工作量,同时,高精度、可数字化,可以方便实现远程监测和信息化系统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急指挥之功效。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位移计量带、感应器、电路导通闸门、控制器(7)和电路(12),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计量带由绝缘带(1)和金属导体(2)构成,绝缘带(1)和金属导体(2)之间相间串联,绝缘带(1)和金属导体(2)的间距设为0.001-0.01米,所述感应器由连接环(3)和监测桩(4)构成,连接环(3)与三个以上的监测桩(4)通过无弹性连接线连接,连接环(3)与位移计量带一端的绝缘带(1)固定连接,位移计量带另一端的绝缘带(1)与转盘(11)固定连接,位移计量带可缠绕在转盘(11)上,电路导通闸门由导体a(5)和导体b(6)构成,导体a(5)一端与金属导体(2)连接,导体a(5)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路(12)负极连接,导体b(6)一端与金属导体(2)连接,导体b(6)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电路(12)正极连接,控制器(7)为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分别连接电路(12)的正、负极,控制芯片还分别通过导线与蜂鸣器(8)、网络(9)、地质灾害防治监测系统(10)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位移计量带、感应器、电路导通闸门、控制器(7)和电路(12),位移计量带由绝缘带(1)和金属导体(2)构成,感应器由连接环(3)和监测桩(4)构成,电路导通闸门由导体A(5)和导体B(6)构成,控制器(7)为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分别连接电路(12)的正、负极连接,本发明具有覆盖到面、可数字化、精度高的特点,解决了覆盖到整个滑坡体、泥石流体、崩塌体、墙体裂缝类地灾危险体的要求,从而减少监测感应器的布设,减少监测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同时减少了“误报率”和“漏报率”,可数字化,实现了远程数据传输,真正实现信息化系统监测,有利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时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龙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