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88057发布日期:2020-11-10 18:0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多数重金属进入生物体后,常与酶蛋白结合。破坏酶的活性,影响生物正常的生理活动,使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等功能异常,导致慢性中毒甚至死亡,重金属可被水生生物摄取,在体内可形成毒性更大的重金属有机化合物,例如水中微量的贡经微生物摄取、转化而形成毒性更大的甲基汞,因此对水体中重金属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现有水质监测时多是采用简单传感器对某一位置进行重金属监测,只能发现单个位置是否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对整个监测区域中的各点难以直观全面的进行观测,难以及时发现监测区域中的污染扩散源,导致不能及时对污染扩散过程进行处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解决了现有重金属监测过程多是对多个位置进行分别监测其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难以直接客观的发现监测区域中污染的扩散源头,导致不能及时对污染扩散过程进行处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包括检测采集单元,所述检测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整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整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融合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数据融合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建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建模单元的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数据变化模拟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数据模拟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执行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与gps定位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计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检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太阳能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预设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库的输出端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建模单元可以结合相应位置的监测数据和各个位置信息,建立相应监测区域中监测数据的二维模型,方便工作人员对监测区域中各点污染情况进行直观的观察,方便确定污染数据较高的位置为污染源扩散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数据变化模拟系统可以对各个位置的污染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模拟预测,方便工作人员对污染突发事件进行合理预测过程。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采用gps定位单元、建模单元、对比模块、中央处理单元、数据变化模拟系统和报警模块,首先根据各位置的位置信息和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数据,建立各污染种类的区域污染点排布图,同时将监测数据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同时数据变化模拟系统根据各监测数据对相应位置的污染数据变化进行预测,方便工作人员全面直观的观察同一区域中各点污染情况,方便判断污染扩散源头,可以及时精准的对污染扩散源头进行处置,降低其出现大范围扩散的情况,同时可以对可能出现的污染突发事件进行简单预测,方便预先作出应对措施。

2、该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太阳能供电单元,可以对检测采集单元进行供电,可以保证检测采集单元的长期稳定供电,达到一定的节约能源的目的。

3、该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通过设置计时模块,计时模块的设定时间为半小时,检测采集单元每次监测间隔半小时,可以保证稳定的监测频率,全面直观的观察长时间同一位置的污染数据变化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质重金属污染监控系统,包括检测采集单元,检测采集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整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检测采集单元,且检测采集单元设置为若干个,可以对水中的重金属污染数据进行采集,数据整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出端与数据融合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数据融合处理单元,可以将多个位置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融合。

数据融合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建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建模单元,可以将融合处理后监测数据和位置信息建立二维模型,监测区域中各位置的污染情况排布图方便工作人员直观的了解污染扩散源头的位置,建模单元的输出端与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对比模块,方便对相关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监测数据是否出现异常,对比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显示单元可以对对比模块判断出的结果进行显示。

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报警模块,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可以及时进行报警,方便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置,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数据变化模拟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数据变化模拟系统,可以对相关位置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模拟监测数据后续的变化,方便工作人员对污染突发事件作出相应的预防处理,数据模拟处理系统的输出端与第二显示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显示单元可以对监测数据的模拟结果进行显示。

中央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执行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执行单元,可以发出信号至计时模块处,控制计时模块的工作,无线通信单元的输入端与gps定位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gps定位单元可以对相应监测位置信息进行采集,方便后续监测区域二维模型的建立,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监测数据异常位置的确定,检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计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设置计时模块,计时模块的设定时间为半小时,检测采集单元的每次监测间隔半小时,可以保证稳定的监测频率,全面直观的观察长时间同一位置的污染数据变化情况,检测采集单元的输入端与太阳能供电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设置太阳能供电单元,可以对检测采集单元进行供电,可以保证检测采集单元的长期稳定供电,达到一定的节约能源的目的,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预设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数据库的输出端电连接,建模单元可以结合相应位置的监测数据和各个位置信息,建立相应监测区域中监测数据的二维模型,方便工作人员对监测区域中各点污染情况进行直观的观察,方便确定污染数据较高的位置为污染源扩散点,数据变化模拟系统可以对各个位置的污染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模拟预测,方便工作人员对污染突发事件进行合理预测过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s1、检测采集单元直接对相应位置的污染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后的数据整理至相应格式,然后数据整理单元和gps定位单元将整理后的数据和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传递至数据融合处理单元,数据融合处理单元将各位置的污染监测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s2、然后建模单元根据上述信息建立监测区域和相应污染数据的二维模型,然后将二维模型中的监测数据传送至对比模块中,对比模块对相应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并将判断结果传送至中央处理单元处,若是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则将监测结果传递至第一显示单元和报警模块处;

s3、若是检测数据正常,则将监测结果传递至第一显示单元和数据变化模拟系统中,然后数据变化模拟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对各位置的后续污染情况进行数据的变化模拟,并将模拟结果通过第二显示单元进行显示。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