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颗粒取样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6192发布日期:2020-12-18 16: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料颗粒取样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料颗粒取样盘。



背景技术:

化工原料颗粒在使用前通常需要对其干燥,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烘箱中进行干燥,烘干化工原料颗粒后,无法确定烘干效果,可能会混有未被完全干燥的原料,影响后续工序使用,因此,在化工原料颗粒干燥后需要对其进行取样检测,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装置取样点固定,导致取样的准确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物料颗粒取样盘,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料颗粒取样盘,取样盘包括圆柱形的箱体,箱体底部设有多个与箱体相连通的通孔,在箱体侧壁上设有多个开口,在开口内转动连接分支取样板,分支取样板一侧设有与箱体相连通的分支取样孔,分支取样板与开口之间的间隙通过弹性密封布密封。

优选地,每个分支取样板与箱体外壁之间均设有弹性气袋,弹性气袋上设有吹气孔,吹气孔内装有第二单向阀,在弹性气袋一侧设有进风管,进风管上装有第三单向阀。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物料颗粒取样盘能够吸取不同位置的物料颗粒进行检验,分支取样孔能够吸取不同位置的物料,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取样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取样盘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6是全自动烘干设备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7是摊均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剖视图;

图9是安装盘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烘干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楔块与基块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物料颗粒取样盘,取样盘5包括圆柱形的箱体51,箱体51底部设有多个与箱体51相连通的通孔511,在箱体51侧壁上设有多个开口512,在开口512内铰接分支取样板52,分支取样板52与开口512的铰接处装有扭簧,扭簧在图中未画出,当分支取样板52转动时,通过扭簧可以使得分支取样板52复位,分支取样板52一侧设有与箱体51相连通的分支取样孔521,分支取样板52与开口512之间的间隙通过弹性密封布53密封。每个分支取样板52与箱体51外壁之间均设有弹性气袋54,弹性气袋54上设有吹气孔541,吹气孔541内装有第二单向阀,在弹性气袋54一侧设有进风管55,进风管55上装有第三单向阀。在每个分支取样板52上侧均装有拨杆56。取样盘5用于取样装置4使用,取样装置4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立柱41,立柱41固定在传送带1的机架上,两个立柱41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横梁42,在横梁42上设有中心孔,在中心孔内转动连接取样管46,取样管46下端连接取样盘5,在横梁42一侧装有用于控制取样管46转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基板48,基板48一侧装有第二电机49,第二电机49的主轴上装有主动齿轮40,主动齿轮40与齿环47相啮合,齿环47套接固定在取样管46外侧。

取样管46上端转动连接管接头461,在横梁42上侧通过一组支撑杆61支撑固定顶板62,顶板62的中心处设有让位孔,取样管46从让位孔内穿过,管接头461通过定位板462固定在顶板62上侧。在取样时,将吸料机的吸气接口与管接头461相连,由于管接头461与取样管46是转动连接的,在取样管46取样过程中不会带动管接头461转动,避免对吸料机产生损伤。

横梁42上侧固定连接支架65,支架65上侧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内转动连接第一环形板651,在取样管46外侧套接花键套64,取样管46外侧设有与花键套64相对应的花键段,花键套64能够在花键段上下滑动,花键套64下侧设有第二环形槽,在第二环形槽内转动连接第二环形板641,在第一环形板651与第二环形板641之间固定连接伸缩弹簧66,在第一环形板651上侧固定连接环形气囊67。在顶板62下侧固定连接导向环63,导向环63下端面为波浪形,花键套64上端面固定连接顶柱642,顶柱642上端为球形结构,顶柱642上端与导向环63下端面相对应设置,导向环63下端面为环形的波浪面。每个立柱41一侧均固定连接固定杆43,两个固定杆43之间固定连接固定环44,固定环44内环壁上转动连接多个调整板45,调整板45与固定环44内环壁之间固定连接拉簧452,在每个调整板45与固定环44内环壁之间均固定连接调整气囊451,调整气囊451通过软管与环形气囊67相连通。

取样装置在工作时,通过连接管将管接头461与真空吸料机的吸料接口相连,真空吸料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真空吸料机工作,通过取样盘5将传送带1上的物料颗粒吸收,物料颗粒一方面通过通孔511进入箱体51中,另一方面通过分支取样孔521进入箱体51中。在此过程中,通过第二电机49带动取样管46转动,从而带动取样盘5转动,取样盘5转动过程中,可以吸取不同位置的物料颗粒进行检验,从而提高检验的准确性。更进一步地,在取样盘5转动过程中,拨杆56会与调整板45产生碰撞,在拨杆56与调整板45的作用下带动分支取样板52进行摆动,从而使得分支取样板52的分支取样孔521能够吸取不同位置的物料,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在此同时,分支取样板52在摆动过程中,会将弹性气袋54内的空气从吹气孔541吹出,通过此气流能够改变上层物料颗粒的位置,使得分支取样孔521能够吸取不同位置的物料,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取样管46转动过程中会带动花键套64一起转动,花键套64在转动时会带动顶柱642上端与导向环63下端的环形的波浪面相接触,从而能够带动花键套64上下往复滑动,在花键套64上下往复滑动过程中能够通过第二环形板641对环形气囊67进行间歇性的压缩,由于环形气囊67与调整气囊451是连通的,从而能够使得调整气囊451一会变大一会变小,从而能够带动调整板45摆动,间接的能够调整分支取样板52的摆动幅度,这样能够使得分支取样板52的分支取样孔521能够吸取不同位置的物料,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取样装置4用于全自动烘干设备中使用,全自动烘干设备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的机架上沿传送带1的输送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摊均装置2、烘干装置3、取样装置4。在使用时,将需要加热的原料颗粒放置在传送带1的输送带上,原料颗粒依次经过摊均装置2、烘干装置3、取样装置4。通过摊均装置2将原料颗粒均匀摊铺在传送带1的输送带上,防止部分原料颗粒堆积而未被烘干。通过烘干装置3对摊铺均匀后的原料颗粒进行烘干。取样装置4能够将烘干后的原料颗粒无规则的取样,防止有部分原料颗粒未完全烘干而混入后续工序中。

摊均装置2包括两个第一立板21,两个第一立板21固定在传送带1的机架上,两个第一立板21之间固定连接导向轴,两个第一立板21之间转动连接转动轴22,其中一个第一立板21一侧装有用于控制转动轴22转动的第一电机221,第一电机221与转动轴22同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2上设有正旋螺纹段222与反旋螺纹段223,在正旋螺纹段222与反旋螺纹段223上均螺纹连接滑块24,每个滑块24一侧均设有圆孔243,导向轴从圆孔243内穿过且能够与圆孔243滑动配合,第一电机221带动转动轴22转动能够使得两个滑块24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滑块24上侧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转动块241,转动块241下侧通过弹性轴26固定连接安装盘27,弹性轴26采用橡胶轴,安装盘27下侧固定连接摊匀盘271,摊匀盘271为现有技术,在安装盘27转动时,摊匀盘271能够将原料颗粒摊铺均匀,在转动块241上侧固定连接齿轮242,在两个第一立板21之间固定连接齿条25,齿条25与齿轮242相啮合。在两个滑块24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过程中,齿条25与齿轮242的作用下使得转动轴22转动,从而通过弹性轴26带动安装盘27转动,将原料颗粒摊铺均匀。安装盘27的外圆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凸块272,在滑块24下侧固定连接吊杆28,吊杆28下端固定连接顶杆281,顶杆281朝向安装盘27的一端为半圆球状,顶杆281与凸块272相对设置,在安装盘27转动过程中,顶杆281与凸块272能够产生间歇性的挤压碰撞,从而能够带动弹性轴26带动,进一步提高摊匀效果。

烘干装置3包括风箱32,风箱32下侧通过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板31支撑固定在传送带1的机架上,风箱32下侧固定连接隔热吊帘,通过吊帘能够防止热空气从两个支撑板31之间散发走,在两个支撑板31之间固定连接多个加热棒34,加热棒34采用电热管,风箱32下侧设有多个风孔322,在风箱32内设有活塞板33,活塞板33能够沿风箱32内上下往复滑动,活塞板33向下移动过程中会对风箱32内的空气进行压缩,通过风孔322吹向加热棒34,将加热棒34散发出的吹向传送带1,从而将传送带1上的原料颗粒烘干。在风箱32上侧设有透气孔321,在活塞板33向上移动过程中,压缩气体会从透气孔321排出,防止风箱32内压力过大而导致活塞板33无法向上移动,在风箱32顶部设有定位孔,在定位孔内滑动连接定位杆331,定位杆331伸入风箱32内的一端与活塞板33固定连接,在活塞板33与风箱32内侧顶部之间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32,在风箱32内侧底部一侧设有进气管35,在进气管35上装有第一单向阀351,在风箱32底部设有滑孔,在滑孔内滑动连接滑杆36,滑杆36伸入风箱32内的一端与活塞板33固定连接,在滑杆36下端固定连接楔块37,楔块37下表面设有下斜面371,在传送带1的输送带上间隔均匀固定连接顶块11,顶块11上表面设有上斜面11,在传送带1的输送带移动过程中,顶块11与楔块37接触时,顶块11能够带动楔块37向上移动,从而通过滑杆36推动活塞板33向上移动,当顶块11离开楔块37后,在复位弹簧332的作用下能够推动活塞板33向下移动,从而对原料进行烘干。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