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续生产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过滤分散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9321发布日期:2020-11-27 13:0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用于连续生产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过滤分散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体外诊断技术中试剂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续生产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过滤分散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particle-enhancedturbidimetricimmunoassay,peti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比较稳定、准确的体液蛋白均相免疫比浊法。peita法大体分为两种:1、散射比浊法,2、透射比浊法。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相似,都是在高分子纳米胶乳微球的表面交联抗体,当交联有抗体的微球与抗原结合后,在短时间内会迅速聚集在一起,改变了反应液的散光性或透光性能。而且,反应液散光性能或透光性能(即吸光度)的改变与被测抗原的浓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反映被测抗原的浓度。

纳米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操作步骤的简化相应的避免了许多人为操作因素和试剂、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稳定性和重复性都比较好,能真实地反映被测物质的含量。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虽然比elisa法差一些,但足以检测到人血浆中许多标志蛋白的上下限值,完全能够胜任临床检测的要求。

胶乳试剂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胶乳粒子的洗涤,抗体偶联至胶乳微球,偶联后的胶乳微球洗涤。目前胶乳试剂的偶联、洗涤过程采用高速离心机离心,将胶乳粒子离心至澄清透明,去除上层透明缓冲液,再采用超声波破碎技术分散胶乳微球,如此反复几次,达到抗体的偶联,洗涤,制备成胶乳试剂。另外一种方法采用切向流技术用于胶乳试剂的洗涤过程,但仍需采用超声破碎仪进行胶乳试剂份分散。

其中,离心-超声方法是比较常规方法,适合试验室小样的生产,试剂的工艺筛选,但当是生产大样时,高速离心机无法大体积的离心,需进行多台分批次进行,这对产地、人员都需要较高的要求,超声设备也需要较大功率,这必然产生较大的噪音,对试剂的批间也有较大的影响。切向流过滤技术避免了洗涤过程中的离心,但超滤通道对胶乳微球有较大的吸附,导致物料损失,批间差较大,且仍需借助超声设备的分散,整套切向流设备价格较昂贵,操作控制条件较多,且多用于药物,蛋白,细胞等的浓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续生产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过滤分散设备和方法,其能解决离心、切向流过滤不适用用大批量连续生产、人员参与过多以及试剂生产过程中的批间差较大的问题。

设计原理:通过高压匀浆机与过滤系统结合达到连续分散过滤的效率,实现人员干预少,大体积胶乳试剂的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连续生产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过滤分散设备,设备包括高压匀浆机、冷却循环机、样品室、过滤装置、蠕动泵和储液槽,所述高压匀浆机包括匀浆动力室和匀浆处理室,所述冷却循环机与所述匀浆处理室上设置的热交换循环管连通,所述匀浆处理室的进料端与所述样品室的下端连通,所述样品室的上端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端连接,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通过第一阀门和所述蠕动泵可控的连通,所述蠕动泵与所述储液槽连通;其中,所述储液槽与蠕动泵之间设置吸液管,所述蠕动泵与第一阀门之间设置供液管;所述样品室下端与所述匀浆处理室之间设置下料管;所述高压匀浆机的出料端设置出料管。

优选的,在所述样品室和过滤装置的邻接处设置密封卡槽。

优选的,在所述过滤装置的上端还设置一个第二阀门;在所述样品室上设置一个第三阀门。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内设置过滤膜;在样品室内设置搅拌机构。

一种采用过滤分散设备对胶乳试剂连续分散过滤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活化试剂,将胶乳微球和偶联剂加入样品室,出料管与第三阀门连通,启动高压匀浆机,压力设置为零,循环运行30min。

s2,过滤,将出料管与第二阀门接合,向过滤装置内导入活化好的试剂,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一阀门,供液管与第一阀门接合,启动蠕动泵抽取储液槽中的交联缓冲液;启动高压匀浆机,通过过滤装置内的滤膜过滤,将未结合的偶联剂除去,过滤完成。

s3,交联,将出料管与第二阀门接合,启动蠕动泵和高压匀浆机,通过反向冲洗,将活化的胶乳微球引入样品室,冲洗完毕后,出料管与第二阀门接合,关闭过滤装置和蠕动泵,在样品室中加入待偶联抗体或抗原,在样品室中搅拌120min或在高压匀浆机中循环120min。

s4,连续洗涤获得胶乳微球,交联结束后,重复步骤s1和s2进行连续洗涤,除去多余的未结合抗体,洗涤完成后,将制备好的胶乳微球导出至储存容器中。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设备和方法解决了离心、切向流过滤不适用用大批量连续生产、人员参与过多以及试剂生产过程中的批间差较大的问题,通过高压匀浆机与过滤装置结合达到连续分散过滤的效率,实现人员干预少,大体积胶乳试剂的连续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连续生产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过滤分散设备的示意图。

图中:

1、高压匀浆机;11、匀浆动力室;12、匀浆处理室;13、热交换循环管;14、压力表;15、出料管;

2、冷却循环机;

3、样品室;31、第三阀门;32、下料管;

4、过滤装置;41、第一阀门;42、第二阀门;

5、蠕动泵;51、吸液管;52、供液管;

6、储液槽;

7、密封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连续生产胶乳免疫比浊法的过滤分散设备,参见图1,设备包括高压匀浆机1、冷却循环机2、样品室3、过滤装置4、蠕动泵5和储液槽6。

连接关系:所述高压匀浆机1包括匀浆动力室11和匀浆处理室12,所述冷却循环机2与所述匀浆处理室12上设置的热交换循环管13连通,所述匀浆处理室12的进料端与所述样品室3的下端连通,所述样品室3的上端与所述过滤装置4的下端连接,所述过滤装置4的上端通过第一阀门41和所述蠕动泵5可控的连通,所述蠕动泵5与所述储液槽6连通;其中,所述储液槽6与蠕动泵5之间设置吸液管51,所述蠕动泵5与第一阀门41之间设置供液管52;所述样品室3下端与所述匀浆处理室12之间设置下料管32;所述高压匀浆机1的出料端设置出料管15。在所述过滤装置4的上端还设置一个第二阀门42;在所述样品室3上设置一个第三阀门31。所述匀浆处理室12包括物料管路、高压阀和活塞腔,并通过所述匀浆动力室11的动力电机驱动活塞在所述活塞腔中往复运动。其中,在所述样品室3和过滤装置4的邻接处设置密封卡槽7。所述过滤装置4内设置过滤膜;在样品室3内设置搅拌机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高压匀浆机1上设置压力表14。

进一步的,所述吸液管51、供液管52和出料管15采用橡胶软管,所述下料管32采用不锈钢管。

一种采用上述过滤分散设备对胶乳试剂连续分散过滤的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活化试剂,将胶乳微球和偶联剂edc、nhs加入样品室3,出料管15与第三阀门31连通,启动高压匀浆机1,压力设置为零,循环运行30min。

s2,过滤,将出料管15与第二阀门42接合,向过滤装置4内导入活化好的试剂,关闭第三阀门31。打开第一阀门41,供液管52与第一阀门41接合,启动蠕动泵5抽取储液槽6中的交联缓冲液25mmmes。启动高压匀浆机1,通过过滤装置4内的滤膜过滤,将未结合的偶联剂(edc、nhs)除去,过滤完成。

s3,交联,将出料管15与第二阀门42接合,启动蠕动泵5和高压匀浆机1,通过反向冲洗,将活化的胶乳微球引入样品室3,冲洗完毕后,出料管15与第二阀门42接合,关闭过滤装置4和蠕动泵5,在样品室3中加入待偶联抗体或抗原,在样品室3中搅拌120min或在高压匀浆机中循环120min。

s4,连续洗涤获得胶乳微球,交联结束后,重复步骤s1和s2进行连续洗涤,除去多余的未结合抗体,洗涤完成后,将制备好的胶乳微球导出至储存容器中。

在上述方法中,高压匀浆机1与冷却循环机2同步运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