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自主校正方法与试剂卡插装槽座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12682发布日期:2020-12-15 11:4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自主校正方法与试剂卡插装槽座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体外诊断检测仪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及其自主校正方法与可用于构建该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插装槽座。



背景技术:

在体外诊断检测技术领域中,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是一种建立在层析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技术,其常用于临床现场,属于现场快速生化/免疫检测(poct)技术。目前,主要免疫层析技术包括荧光免疫层析和胶体金层析,例如在公开号为cn1645146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物质作为标记物的免疫层析方法;由于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时长较短的优点,甚至可在半个小时获取检测分析结果,而可作为即时检测技术,以用于提高病毒等的检测速度,例如用于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分析,从而能够为当前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检测手段。

荧光免疫分析仪作为一种基于免疫层析检测技术进行工作的检测仪器,结构通常如本申请人已申请且申请号为cn202010890189.1的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结构设计;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用于与如图2所示的试剂卡01配合使用,即试剂卡01用于承载待检测试样,并可通过布设在该试剂卡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识别码,以便于仪器自动识别出该试剂卡的相关信息,包括孵育时长、检测对象的身份信息等,并将检测分析结果归至该检测对象的存储信息上;还可以基于插卡到位监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获取作为孵育开始时间点的插卡到位时间点。

参见图1,用于对测样进行进给的机构被设置成包括机架02,用于卡持地装载试剂卡01的试剂卡插装槽座03,及用于牵引该试剂卡插装槽座03沿x轴向往复移动的槽座牵引装置。其中,试剂卡插装槽座03通过导轨滑块机构05而沿图中x轴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机架02上;槽座牵引装置包括能输出沿x轴向的位移与推力的机头移动驱动装置,及安装在该机头移动驱动装置的动子上的槽座牵引机头08;槽座牵引机头08包括用于与试剂卡插装槽座03上的牵引力接收部可释放地固连的槽座连接机头081及用于控制连接机头08与试剂卡插装槽座03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连接操纵机构082,从而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而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03沿x轴向往复移动;连接操纵机构082通常采用直线位移输出装置等进行构建,具体构成升降驱动机构。同时,利用安装机架06将信息读取头07固定安装在机架02上。在工作过程中,将试剂卡01插装到试剂卡插装槽座03的插卡容纳槽内,并被卡持地容纳于该插卡容纳槽内,通常为弹性地卡持在该容纳槽内,随着试剂卡插装槽座03沿x轴正向移动,即沿x轴向前行移动,当试剂卡01上的对应区域011移动至位于信息读取头07的下方目标位置时,信息读取头07将获取相关信息,包括检测信息;该信息的读取时间较短,通常几十毫秒的量级。此外,为了能够共用信息读取头等部件及增加同步检测量,会在机架02上并排地布设多个试剂卡插装槽座03而构建出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仪,此时,机头移动驱动装置能输出沿x轴向与y轴向两维移动,即可驱使槽座牵引机头08沿x轴向做纵向往复移动及沿y轴向的横向往复移动,且这两个方向的移动为独立移动。

在工作过程中,至少需要利用到位监测传感器对试剂卡插装槽座03的移动过程中的初始位置与末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控,以判断其是否移动至预设初始位置与预设末端位置处,其中,预设初始位置通常为插卡位置。常用的到位监测传感器的布设方案有:(1)通过在导轨05上布设光电传感器、行程开关、压力传感器等触发型到位监测传感器,以对试剂卡插装槽座03的前后端面或固设在上的标识构件的位置进行监测,在该到位监测传感器被触发时认为该槽座移动至预设初始位置处或预设末端位置处;对于标识构件可以为槽座的侧壁凸起部或固设在槽座上的遮挡片;(2)通过设置光电传感器、行程开关、压力传感器等触发型到位监测传感器,以对槽座牵引机头08在纵向上的移动位置进行直接或间接监测,间接监测通常为通过对驱动装置的动作位置进行监测而获得,以在始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被触发时停止对槽座牵引机头08的驱动,即通过设置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而对槽座牵引机头08在纵向上的可移动范围的两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测。

由于前述第二种监测方式无论在单通道或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中,均可基于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就可以对试剂卡插装槽座03是否被推拉至预设初始位置处或预设末端位置进行监测,且其信号线等的布线可以与信息读取头07大致相同线路布设,而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中,可以基于前后两个到位监测传感器就可以对多个试剂卡插装槽座03是否被推拉至预设初始位置处或预设末端位置处进行监测,即对试剂卡插装槽座在机架上的可移动位移的两端位置进行监测,以节约设备零部件成本及相关布线与传感器的安装工时。但是,该种监测传感器的布置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在导轨05与试剂卡插装槽座03上未布设对其移动位置进行监测的位置监测传感器,及试剂卡插装槽座在上次关机或组装后存在小间距移位,导致在开机时,存在槽座连接机头081难以与其上的牵引力接收部对准而进行有效地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自主校正方法,以能在利用对槽座牵引机头进行位置监测而节约传感器的方案下,能基于该自主校正方法而能在开机后将槽座连接机头与试剂卡插装槽座的连接位置校准至对准位置,而确保连接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免疫分析仪,以能在开机后将槽座连接机头与试剂卡插装槽座的连接位置校准至对准,而确保连接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构建上述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插装槽座。

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自主校正方法所适用的荧光免疫分析仪包括可沿纵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其机架上的试剂卡插装槽座,该自主校正方法依序包括以下步骤:

机头定位步骤,调节已与试剂卡插装槽座脱离耦合的槽座连接机头的位置,使槽座连接机头沿纵向前行移动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及在前行移动的方向上使槽座牵引机头上的抵推面部位于外凸挡臂的正下游侧;外凸挡臂固设在试剂卡插装槽座的基体上,且相对基体的前段部的筒形包络面朝外凸起;沿前行移动的方向,前段部为基体位于外凸挡臂的下游侧的段部,筒形包络面沿纵向延伸布置;

复位校正步骤,驱使槽座牵引机头沿纵向后退,而复位至触发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沿前行移动的方向,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位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的上游处;在抵推面部与外凸挡臂抵推耦合及槽座连接机头与试剂卡插装槽座牵引耦合的两种耦合状态下,抵推面部在纵向上相对试剂卡插装槽座的位置为相持平布置。

在上述方案中,先对槽座牵引机头的位置进行调整,在纵向上移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从而在前行移动的方向上,可确保其上的抵推面部位于外凸挡臂的下游侧面上,从而可在横移并辅以竖向位置大于等于零位移等位置调整后,在驱使槽座牵引机头沿反向复位的过程中,至少能在触发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之前或之时触碰到外凸挡臂;以在复位过程中当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被触发时,能确保试剂卡插装槽座位于预设位置上,从而能够确保槽座连接机头与槽座上的牵引力接收部能够准确地对准连接,以达到有效连接目的。

具体的方案为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为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在该技术方案下,对于组装时及上次停机时,无需考虑试剂卡插装槽座停在什么位置,即使其位置在停机或开机前发生全程偏移也没有问题;且在完成自主校正后,确保试剂卡插装槽座位于预设插卡位置处。

优选的方案为外凸挡臂自槽座侧壁的外壁面朝外凸起地固设在该外壁面上;抵推面部位于槽座连接机头上。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避免对槽座牵引机头在正常检测过程中的干涉。

进一步的方案为前述调节已与试剂卡插装槽座脱离耦合的槽座连接机头的位置的步骤依序包括以下步骤:(1)驱使已移至试剂卡插装槽座的正上方处的槽座牵引机头在纵向上前行,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2)驱使槽座牵引机头沿横向横移,而在横向上移至基体的外侧;(3)驱使槽座连接机头下降,至抵推面部位于与外凸挡臂等高位置处,且抵推面部在前行移动的方向上位于外凸挡臂的正下游侧。

进一步的方案为前述调节已与试剂卡插装槽座脱离耦合的槽座连接机头的位置的步骤依序包括以下步骤:(1)槽座牵引机头在纵向上前行,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2)驱使槽座牵引机头沿横向横移,而在横向上移至基体的外侧;(3)驱使槽座连接机头下降,至抵推面部位于与外凸挡臂等高位置处,且抵推面部在前行移动的方向上位于外凸挡臂的正下游侧。

进一步的方案为前述调节已与试剂卡插装槽座脱离耦合的槽座连接机头的位置的步骤依序包括以下步骤:(1)槽座牵引机头在纵向上前行,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2)驱使槽座连接机头下降,至抵推面部位于与外凸挡臂等高位置处;(3)驱使槽座牵引机头沿横向横移,而在横向上移至基体的外侧,且抵推面部在前行移动的方向上位于外凸挡臂的正下游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能有效地减少对其他试剂卡插装槽座的正常工作的干涉影响。

优选的方案为外凸挡臂的上端部具有倾斜布置的机头导入面。便于槽座连接机头在横移之后与外凸挡臂进行抵靠连接。

优选的方案为槽座牵引机头的连接操纵机构为用于驱使槽座连接机头升降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

进一步的方案为槽座连接机头与试剂卡插装槽座的牵引耦合连接为槽板插装连接或杆孔插装连接。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简化连接操纵机构的结构。

优选的方案为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基于光电传感器的光路长度而实现横向宽距离布置,从而便于对光路遮挡结构的布设。

优选的方案为荧光免疫分析仪为并排地布设有多个试剂卡插装槽座的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仪。

优选的方案是前述纵向为插卡方向所在的方向,插卡方向为前行方向,复位方向为插卡反向。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优选的方案为试剂卡插装槽座的插卡容纳槽的两端敞口,且一个槽口为插卡槽口,另一个槽口为退卡槽口;与槽座连接机头可分离地耦合连接的牵引力接收部布设在试剂卡插装槽座的退卡槽口端部上,且在退卡槽口端部上布设有用于关闭退卡槽口处的过卡通道的常闭式插卡到位止挡机构;在与牵引力接收部连接时和/或连接后,槽座连接机头用于对插卡到位止挡机构施加驱动动力,以驱使插卡到位止挡机构从常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以开启退卡槽口处的过卡通道;在插卡到位止挡机构临近插卡槽口的一侧,布设有退卡辅助机构;退卡辅助机构具有能伸入试剂卡插装槽座的插卡容纳槽内的防退止挡件,用于在退卡时止挡在试剂卡的后端部上,以能随试剂卡插装槽座沿插卡反向移动的过程中,能驱使试剂卡从退卡槽口退出。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试剂卡插装槽座的退卡槽口处设置为常闭结构的插卡到位止挡机构,从而可在插卡过程中,为试剂卡的插卡到位提供到位止挡;而在退卡过程中,可以基于与牵引力接收部所耦合的槽座连接机头所提供的驱动动力,而开启过卡通道,并基于防退止挡件对试剂卡后端部的止挡,以借助于槽座连接机头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沿插卡反向移动的过程中,配合防退止挡件的静止止挡,推动试剂卡从退卡槽口退出插卡容纳槽,不仅能够实现由不同槽口进行插卡与退卡,且无需在每个可移动的试剂卡插装槽座上均布设用于提供驱动动力的导线等媒介,从而可更好地布设多个试剂卡插装槽座,以构建出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仪。

进一步的方案为插卡到位止挡机构包括到位挡卡件及弹性复位机构,弹性复位机构的弹性恢复力用于迫使到位挡卡件移至到位挡卡位置;在与牵引力接收部连接时和/或连接后,槽座连接机头对插卡到位止挡机构的外力接收机构施加外力,以驱使到位挡卡件克服弹性恢复力,而退出到位挡卡位置;采用弹性复位机构所提供的弹性恢复力,以保持到位挡卡件能处于关闭退卡槽口处的过卡通道的常闭状态,从而能更好地简化插卡到位止挡机构的结构,及简化开启该常闭式结构的外力施加结构。在机架上布设有常锁式位置止挡机构,用于对试剂卡插装槽座相对机架朝插卡方向的可移动状态进行止挡锁定;在与牵引力接收部连接时和/或连接后,槽座连接机头还用于对位置止挡机构进行解锁;可在槽座连接机头未与牵引力接收部连接时,能借助于该位置止挡机构而使试剂卡插装槽座不会朝插卡方向移动,以便于试剂卡的插装;并在槽座连接机头未与牵引力接收部连接时,能解除它们之间的止挡锁定,以能拉动试剂卡插装槽座进行信息读取及退卡槽座;且无需布设额外的动力源结构。退卡辅助机构具有辅退操控机构;辅退操控机构用于控制防退止挡件在插卡过程中能释放对试剂卡通道的占用,及在退卡时能刚性地止挡在试剂卡的后端部上。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荧光免疫分析仪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描述的自主校正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荧光免疫分析仪包括机架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试剂卡插装槽座及槽座牵引装置;试剂卡插装槽座可沿纵向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试剂卡插装槽座包括槽主体部及固设在槽主体部上的牵引力接收部,槽主体部具有用于插装试剂卡的插卡容纳槽;槽座牵引装置包括机头移动驱动装置及槽座牵引机头;机头移动驱动装置用于驱使槽座牵引机头沿纵向移动及沿与纵向垂直的横向移动;槽座牵引机头包括槽座连接机头及用于控制槽座连接机头与牵引力接收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连接操纵机构;在试剂卡插装槽座的基体上固设有外凸挡臂,外凸挡臂相对基体的前段部的筒形包络面朝外凸起;沿插卡容纳槽的插卡槽口端指向其另一个槽端的插卡方向,前段部为基体位于外凸挡臂的下游侧的段部,筒形包络面沿纵向延伸布置;在槽座牵引机头上的抵推面部移动至与外凸挡臂抵推耦合及槽座连接机头与试剂卡插装槽座牵引耦合的两种耦合状态下,抵推面部在纵向上相对试剂卡插装槽座的位置为相持平布置;在抵推耦合的状态时,在插卡方向上,抵推面部位于外凸挡臂的下游侧,且抵压在外凸挡臂上。

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其结构设计,具体为在槽座基体上设置外凸挡臂,以能在校正过程中,将与试剂卡插装槽座脱离耦合的槽座牵引机头的位置调整至其上的抵推面部位于外凸挡臂的正前方侧,再驱使槽座牵引机头带动该抵推面部沿纵向朝近端侧移动至预定位置,以至少能在该预定位置处触碰外凸挡臂,而能对槽座上的牵引力接收部的位置进行校正定位,从而为后续槽座连接机头与试剂卡插装槽座的连接位置校准至对准提供保准;且无需在导轨上布设对试剂卡插装槽座的位置进行直接监测的传感器。

具体的方案为外凸挡臂自槽座侧壁的外壁面朝外凸起地固设在外壁面上;抵推面部位于槽座连接机头上;连接操纵机构用于调节槽座连接机头的高度。

优选的方案为外凸挡臂的上端部具有倾斜布置的机头导入面。有效地促进抵推面部与外凸挡臂的抵推耦合过程的实现。

优选的方案为槽座牵引装置包括纵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纵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槽座牵引机头在纵向上的可移动位移的两端进行到位监测。该技术方案能有效地降低机头移动驱动装置的成本。

优选的方案为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均为光电传感器。

优选的方案为荧光免疫分析仪为并排地布设有多个试剂卡插装槽座的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仪。

优选的方案为牵引力接收部固设在槽主体部的退卡槽口端部上。

优选的方案是前述纵向为插卡方向所在的方向,前行方向为插卡方向。

优选的方案为槽座牵引装置包括横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横向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用于对槽座牵引机头在横向上的可移动位移的两端进行到位监测。该技术方案能进一步地降低机头移动驱动装置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试剂卡插装槽座用于荧光免疫分析仪,其可沿纵向移动地安装在该荧光免疫分析仪的机架上;试剂卡插装槽座包括槽主体部及固设在槽主体部上的牵引力接收部;牵引力接收部用于接收外部牵引力而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沿纵向往复移动,槽主体部具有用于插装试剂卡的插卡容纳槽;在试剂卡插装槽座的基体上固设有外凸挡臂,外凸挡臂相对基体的前段部的筒形包络面朝外凸起;沿插卡容纳槽的插卡槽口端指向另一槽端的插卡方向,前段部为基体位于外凸挡臂的下游侧的段部,筒形包络面沿纵向延伸布置;沿插卡方向,外凸挡臂位于牵引力接收部的上游侧。

具体的方案为外凸挡臂自槽座侧壁的壁面朝外凸起地固设在壁面上。

优选的方案为外凸挡臂的上端部具有倾斜布置的机头导入面。

优选的方案为沿前述插卡方向,外凸挡臂与牵引力接收部间存有间距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荧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试剂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外凸挡臂在试剂卡插装槽座上固设结构的变形结构;

图4为安装本发明实施例中荧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横移滑座及安装在其上的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槽座牵引机头与信息读取头的结构主视图;

图6为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中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轴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荧光免疫分析仪在略去部分护罩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留单个试剂卡插装槽座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试剂卡、槽座安装导轨、插卡到位止挡机构、退卡辅助机构及位置止挡机构在槽座连接机头与牵引力接收部未连接时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中的b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试剂卡及插卡到位止挡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试剂卡、槽座安装导轨、插卡到位止挡机构、退卡辅助机构及位置止挡机构在槽座连接机头与牵引力接收部连接时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主校正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试剂卡检测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15为图12中的c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退卡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6(a)为在退卡时推使试剂卡插装槽座沿插卡方向移动时的结构图,图16(b)为在退卡时推使试剂卡插装槽座沿插卡反向移动时的结构图,图16(c)为在退卡时试剂卡与防退止挡件抵靠时的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对试剂卡插装槽座进行校正复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是对现有荧光免疫分析仪的试剂卡插装槽座的结构及槽座牵引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以能在开机时对试剂卡插装槽座的位置进行校正,从而能在对试剂卡插装槽座的位置不进行直接监测就可以实现槽座连接机头与其的对准连接,以节省相关传感器的布设,尤其适合构建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仪。此外,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或增设本发明的主要发明点之外的功能单元,例如加热单元,以用于对插装在试剂卡槽座内的试剂卡进行加热处理;对于前述主要构思的发明点之外结构增设或设置,可参照现有产品进行设置,并不局限于下述实施例中的结构。

实施例

参见图4至图12及图14至图17,本发明荧光免疫分析仪1包括机架2及安装在该机架2上的控制单元、试剂卡插装槽座5、信息读取头11、槽座牵引机头3、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及位置止挡机构19,槽座牵引机头3与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一起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槽座牵引装置;其中,信息读取头11、槽座牵引机头3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均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2上,且使信息读取头11与槽座牵引机头3均位于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上方侧;多个试剂卡插装槽座5并排布置地安装在机架2上,即荧光免疫分析仪1为多通道荧光免疫分析仪。如图4至图9所示,机架2包括底侧板20、安装座板21及用于将二者连接成架空层结构的多个支柱22,且该架空层结构具有容纳腔23。

参见图11,试剂卡插装槽座5包括槽主体部50及连接端部59;在槽主体部50上,由底壁板部51、侧壁板部52与侧壁板部53围成上侧敞口的插卡容纳槽500,从而在x轴向上将试剂卡01限定在插卡容纳槽500内,且使插卡容纳槽500为两端敞口的卡槽结构,沿y轴正向,上游侧敞口为插卡槽口508,而下游侧敞口为退卡槽口509,即连接端部59构成本实施例中的退卡槽口端部;在侧壁板部52的上端部沿横向朝里延伸而形成有多个压紧块520,在侧壁板部53的上端部沿横向朝里延伸而形成有多个压紧块530,从而在z轴向上可将试剂卡01限定在其插卡容纳槽500内。

在本实施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5通过导轨12而可沿y轴向往复滑动地安装在机架2上;具体为在安装座板21的上板面上固设有多根并排布置的导轨12,这些导轨12的长度方向沿y轴向布置,且间距略大于试剂卡插装槽座5两侧槽壁外板面之间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导轨12的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从而使相邻两根导轨12与安装座板210的上板面围成横截面为凸字型结构的滑槽120,从而在x轴向与z轴向上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自由度进行限位,滑槽120的槽长方向沿y轴向布置,从而使试剂卡插装槽座5可沿y轴向往复移动地套装在滑槽120内,即插卡方向与插卡反向均在y轴向上,该y轴向构成本实施例中的纵向,而与之垂直的x轴向、z轴向对应地构成本实施例中的横向与竖向,即在本发明中,竖向、横向及纵向中两两相互垂直。

参见图5至图9,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为横移驱动装置,具体包括门型支架49、第一横移滑座40、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1、第二横移滑座42、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纵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纵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横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及横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移滑座40为一块板面平行于yoz平面的竖向板体结构,第二横移滑座42为用于安装槽座牵引机头3的连接板结构。

门型支架49通过两侧竖向支架490而固定在安装座板21上,第一横移滑座40可沿第一横向移动地安装在门型支架49上,即可沿x轴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机架2上,具体地为在第一横移滑座40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导孔400,用于与固设在门型支架49上且沿x轴向布置的导杆491配合。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1用于驱使第一横移滑座40相对机架2沿x轴向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1可采用气缸、油缸、直线电机进行构建,还可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同步带机构、丝杆螺母机构与旋转电机配合进行构建。

第二横移滑座42通过导轨滑块机构44而可沿插卡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第一横移滑座40上,具体为采用工字型导轨滑块机构进行构建,且沿图中y轴向延伸布置。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用于驱使第二横移滑座42相对第一横移滑座40沿插卡方向往复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可采用气缸、油缸、直线电机进行构建,还可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同步带机构、丝杆螺母机构与旋转电机配合进行构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采用同步带431、同步带轮432、张紧轮433配合旋转电机430进行构建,且使第二横移滑座42的顶部与同步带431固连,同步带轮432构成其动子,而第二横移滑座42构成将槽座牵引机头3固定在该动子上的连接部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伺服电机等能对位置进行精确控制的驱动设备构建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1与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而可略去前述到位监测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读取头11固定安装在第一横移滑座40上,槽座牵引机头3固定安装在第二横移滑座42上。参见图5,槽座牵引机头3包括槽座连接机头30与连接操控机构31;在本实施例中,槽座连接机头30具有卡槽300。

参见图9至图12及图15至图17,在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退卡槽口端部上布设有牵引力接收部80,及用于关闭退卡槽口509处的过卡通道的插卡到位止挡机构81。在本实施例中,槽主体部50与连接端部59构成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基体,在基体的槽座侧壁的外壁面朝外凸起地固设有外凸挡臂89,可同时在两个槽座侧壁上布设外凸挡臂89,也可在一个槽座侧壁上布设外凸挡臂89;牵引力接收部80为沿竖向布置的板块部,且与卡槽300相适配,即二者构成沿竖向的板槽插装连接;外凸挡臂89为布设在侧壁板部53所在的槽座侧壁的外壁面上,具体为板面沿竖向布置且与牵引力接收部80平行布置的板体结构,上端面与牵引力接收部80的上端面登高布置,且自槽座侧壁的外壁面朝x轴向延伸布置。

插卡到位止挡机构81包括到位挡卡件82、弹性复位机构83及通过转动轴84而可转动地安装在退卡槽口端部上的杠杆85;杠杆85包括杠杆力臂850与杠杆力臂851,且在z轴向上,即沿竖向,位于插卡容纳槽500内的过卡通道的位置低于转动轴8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部59为具有安装容纳槽590的u型槽结构,牵引力接收部80构成该u型槽结构的外端敞口的封口板,它们均位于退卡槽口处的过卡通道的上方侧。在安装容纳槽590的两槽侧壁上设有供转动轴84穿过的轴孔591。

在本实施例中,当到位挡卡件82处于关闭退卡槽口509处的过卡通道的状态时,到位挡卡件82为沿横向布置的挡块,其通过沿竖向布置的连接块86而与杠杆力臂850的端部固连,且使到位挡卡件82、连接块86及杠杆力臂850构成以挡块位于下方侧的z字型结构。弹性复位机构83为压簧,该压簧的上端部抵压在杠杆力臂851的下方侧,下端部抵压在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退卡槽口端部上,即弹性复位机构8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于杠杆力臂851上,以使杠杆力臂851翘起,从而带动到位挡卡件82下压而嵌入退卡槽口509内。即杠杆力臂851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外力接收机构,其所接收的外力用于驱使到位挡卡件82克服弹性复位机构83的弹性恢复力,而驱使到位挡卡件82退出前述到位挡卡位置,即开启退卡槽口809处的过卡通道。

在安装座板21上固设有位置高于插卡容纳槽500的后侧限位止挡块87,在连接块86上固设有与后侧限位止挡块87相适配的前侧限位止挡块88。

在工作过程中,当试剂卡插装槽座5被推拉至插卡槽口508位于滑槽120的槽口侧旁,优选为如图9所示的伸出导轨12的后端的位置处;若此时杠杆力臂851未受到外力作用,则在弹性复位机构8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将使到位挡卡件82下压而嵌入退卡槽口509内而关闭退卡槽口509处的过卡通道,从而带动前侧限位止挡块88下沉至与后侧限位止挡块87大致等高的位置,此时,向插卡容纳槽500内插装试剂卡01,由于摩擦力作用而带动试剂卡插装槽座5朝y轴正向移动,并使前侧限位止挡块88抵靠在后侧限位止挡块87上,从而阻止试剂卡插装槽座5继续朝y轴正向移动,从而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在插卡时的位置进行定位。以使试剂卡01能继续沿y轴向正向插装移动,并使其前端端部抵靠在到位挡卡件82,从而对试剂卡01的初始插装位置进行定位。即在向插卡容纳槽500插装试剂卡01时,前侧限位止挡块88位于在后侧限位止挡块87远离插卡槽口508的一侧上,以止挡试剂卡插装槽座5朝插卡方向移动,并对其初始位置进行定位,即构成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初始位置进行定位的位置止挡机构;此时结构如图9及图10所示。当然,试剂卡插装槽座5也可不沿y轴正向移动,即初始位置时前侧限位止挡块88已与后侧限位止挡块87抵接。

随着试剂卡01的插装到位,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上的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1先驱使信息读取头11与槽座牵引机头3沿x轴向移动至位于当前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上方侧。该动作的触发可以由人工按下确认按钮并在达到预定时长后进行工作,也可以基于安装在试剂卡插装槽座上的到位监测传感器的检测进行触发。

接着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位于牵引力接收部80的正上方,接着连接操控机构31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下探,而使卡槽300卡套在为板体结构的牵引力接收部80上,此时结构如图12及图15所示,由于杠杆力臂851的端部位于牵引力接收部80的板面侧旁,从而在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为板槽套装连接的过程中,卡槽300槽侧壁端部301抵压在杠杆力臂851的端部上,从而驱使杠杆力臂851克服弹性复位机构83的弹性恢复力,而带动前侧限位止挡块88翘起并位于高于后侧限位止挡块87的上方侧,以使二者脱离抵推耦合,及带动到位挡卡件82开启退卡槽口509处的过卡通道。即在本实施例中,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用于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纵向移动及沿横向移动,且在纵向上的移动与沿横向上的移动相互独立进行,不互相耦合。

在可以对试剂卡01上的检测信息进行读取时,如图16(a)所示,通过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通过牵引力接收部80拉动试剂卡插装槽5沿y轴正向移动,从而使检测结果信息显示位置位于信息读取头11的正下方预定时长。在完成信息的读取后,需要对试剂卡01进行退卡槽座,以能对下一试剂卡进行检测操作。

为了配合退卡操作,如图10、图15及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座板21上固定安装有退卡辅助机构15,该退卡辅助机构15包括防退止挡件与辅退操控机构,在本实施例中,防退止挡件为摆动板150,辅退操控机构包括扭簧151及固设在安装座板21上的限位止挡块152,在本实施例中,退卡辅助机构15通过导轨12而间接地固定安装在安装座板21上。摆动板150通过铰轴153而可摆动地安装在导轨12上,且摆动端位于铰轴153的下方侧,而限位止挡块152位于摆动板150临近插卡槽口508的一侧;扭簧151的簧圈套装在铰轴153外,一个扭臂抵靠在摆动板150上,其弹性扭力用于迫使摆动板150抵靠在限位止挡块152上,从而大致为沿竖向布置,以使其摆动端弹性地保持在插卡容纳槽500内,并对过卡通道进行堵塞。由于摆动板150的摆动端为弹性地保持在插卡容纳槽500内,并非刚性地保持在插卡容纳槽500内,即摆动板150对过卡通道为弹性占用,在向插卡容纳槽500插装试剂卡01时,试剂卡01的前端部可以顶开摆动板150,而可插装至抵靠在到位挡卡件82上。

如图16(b)所示,当试剂卡01随试剂卡插装槽座5沿y轴正向移动至试剂卡01的后端部位于摆动板150的前方侧时,此时,摆动板150由于失去试剂卡01的挤压作用,而在扭簧151的弹性扭力作用下而抵靠在限位止挡块152上;此时,若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通过牵引力接收部80拉动试剂卡插装槽5沿y轴负向移动,而使试剂卡01的后端部抵靠在摆动板150上,此时,摆动板150对试剂卡01的后端为刚性的抵靠,从而推动试剂卡01朝退卡槽口509移动,此时结构如图16(c)所示。其中,摆动板150在插卡过程中能释放对试剂卡通道的刚性占用,而在退卡过程中刚性地止挡在试剂卡的后端部上。

如图16(c)所示,随着试剂卡插装槽座朝y轴负向移动,则可使试剂卡01从退卡槽口509推出插卡容纳槽500,该退卡槽口509位于到位挡卡件82临近插卡槽口508的一侧,从而在到位挡卡件82抵靠摆动板150之前就使试剂卡01完全地推出插卡容纳槽500。

如图4、图6及图7所示,为了便于收集被从退卡槽口509推出的试剂卡01,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多个并排布置的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下方侧,布设有集卡排卡装置6,即集卡排卡装置6布设在该容纳腔23内;在本实施例中,集卡排卡装置6包括布设在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退卡槽口下方侧的传送带60,用于支撑该传送带60的支撑轴61与支撑轴62,及用于驱使支撑轴62转动的输送电机63,传送带60在输送电机63的驱动下,其行进方向沿第一横向布置,即沿x轴向布置,而与插卡方向相垂直布置;在底侧板20上固设有集卡导槽65,且集卡导槽65的出卡口650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插卡槽口508对应地布设在相邻接的两个侧面上。即在本实施例中,集卡排卡装置6用于收集被从多个并排布置的试剂卡插装槽座5上推出的试剂卡01,并将所收集的试剂卡01沿排卡横向运输至出卡口650处,并从出卡口650处排出而掉进布设在其下侧的收集箱内。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输送带60构建集卡排卡装置,其可将集卡排卡功能集为一体,而简化整体结构;此外,可以采用布设在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退卡槽口508下方侧的集卡盘与用于迫使集卡盘振动的振动发生器进行构建;且沿排卡横向,该集卡盘的盘面渐低的倾斜布置,且盘面低端部位于出卡口处,从而利用振动提供驱使试剂卡沿排卡方向移动的驱动力。还可在集卡盘上布设横移推卡机构,例如采用直线位移输出装置驱使推板沿板面移动,而将相关试剂卡推到出卡口处。在本实施例中,插卡槽口508构成本发明中的插卡入口,且与出卡口650在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从而可避免待测试剂卡与所退出的试剂卡相混淆,基于此,其也可以设置在后侧面上;即在本发明中,要求在机架上,出卡口650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插卡入口不在机架的同一侧面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从插卡容纳槽的一敞口进行插卡操作,而在另一敞口实现退卡操作,且不在退卡过程中处于移动状态的试剂卡插装槽座上布设提供外力或电力等驱动动力的布线结构;在现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将该荧光免疫分析仪的结构设置成包括机架2,控制单元,安装在机架2上的信息读取头11,可沿插卡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在机架2上的试剂卡插装槽座5,可移动地安装在机架5上的槽座牵引机头3,及用于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插卡方向往复移动的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

其中,试剂卡插装槽座5包括主体槽座部50及连接端部59,主体槽座部50上设有两端敞口的插卡容纳槽500;该插卡容纳槽500用于卡持插装在其内的试剂卡01,且一个敞口为插卡槽口508,而另一个敞口为退卡槽口509;且连接端部59与退卡槽口509所在的座端部固连。

在连接端部上安装有插卡到位止挡机构81与牵引力接收部80;该插卡到位止挡机构81包括到位挡卡件82及到位挡卡操纵机构;该到位挡卡操纵机构包括弹性复位机构83与外力接收机构;弹性复位机构83的弹性恢复力用于迫使到位挡卡件82移至到位挡卡位置,以在退卡槽口809处对插装试剂卡01进行到位止挡;外力接收机构用于接收外力以驱使到位挡卡件82克服弹性复位机构83的弹性恢复力,而驱使到位挡卡件82退出前述到位挡卡位置,即开启退卡槽口809处的过卡通道。

槽座牵引机头3包括槽座连接机头30与连接操控机构31;槽座连接机头30用于与设于连接端部59上的牵引力接收部80可释放地固连,以能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5随槽座牵引机头3沿插卡方向往复移动,且在与牵引力接收部80连接时对外力接收机构施加前述外力;而连接操纵机构31受控制单元控制地操纵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间的连接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操控机构31为直线位移输出装置,以用于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升降移动,具体可采用油缸、气缸、直线电机等进行构建,也可采用电磁铁与弹簧配合进行构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直线电机进行构建。

在前述到位挡卡件82临近插卡槽口508的一侧,布设有退卡辅推机构15,其具有伸入插卡容纳槽500内的退卡辅推件及退卡辅操控机构;退卡辅推操控机构用于控制退卡辅推件在插卡过程中能释放对试剂卡的止挡,及在退卡时能止挡在试剂卡01远离到位挡卡件82的端部上,以随试剂卡插装槽座5沿插卡反向移动时,能将试剂卡01从退卡槽口805推出。

并通过在机架2上布设位置止挡机构19,以用于在插卡操作时,将试剂卡插装槽座5沿插卡方向的移动进行止挡锁定,且在与牵引力接收部80连接的过程中,槽座连接机头30还用于对位置止挡机构19进行解锁操作,从而无需在试剂卡插装槽座5上布设导线等用于传输驱动动力的媒介。

在上述几种方案中,优选为该位置止挡机构19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对处于待插装试剂卡位置处的试剂卡插装槽座在插卡方向上的可移动状态进行止挡锁定,即该位置止挡机构19为常锁式位置止挡机构,以能实现基于槽座连接机头进行解锁操作,而简化整体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相互正交且耦合的直线位移输出装置构建机头移动驱动装置,以降低成本,及简化控制方法。对于机头移动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还可采用其他现有技术进行构建,利用采用多轴机械手配合直线位移输出装置进行构建;以能实现独立地驱使信息读取头11与槽座牵引机头3沿前述第一横向移动至目标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上方侧的同时,能独立地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插卡方向往复移动的功能即可,即机头移动驱动装置结构还有区别于上述结构中的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布设在机架上的位置止挡机构19用于在插装试剂卡时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沿插卡方向的可移动状态进行锁定,从而便于插卡操作;基于该目的,也可以略去该位置止挡机构19,从而可利用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的槽板插接动作进行控制,例如,槽座连接机头30具有较深的卡槽300,而牵引力接收部80的上端部高于杠杆力臂851预定距离,从而可利用先进行槽板部分插接而利用槽座连接机头30提供插卡所需的止挡力,并在完成插装之后,再次下压而实现对杠杆力臂851抵压操作,即在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连接后,利用槽座连接机头30对位置止挡机构19进行解锁操作。此外,还可在机架上布设电磁铁等驱动机构,以驱使布设在机架2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之间的位置锁定机构进行解锁,例如在试剂卡插装槽座上布设有从动挡块,而利用电磁铁驱动主动挡块沿x轴向伸出以对前述从动挡块进行止挡,即此时的解锁不受槽座连接机头30的控制。再者,还可采用以下结构进行设置,在导轨的侧壁上布设通过孔,以利用伸入插卡容纳槽内的楔形块对槽座的后端部进行止挡,并可利用槽座连接机头30所施加的推力驱使楔形块克服作用在其上的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以缩回通过孔,由于插卡到位止挡力不需要太大而可利用楔形块的楔形面与槽座端部作用,以实现插卡槽座的止挡,从而也可以基于在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连接后,利用槽座连接机头30对位置止挡机构19进行解锁操作。再者,还可在槽座连接机头30上布设电磁铁,以对位置止挡机构进行磁吸解锁,该位置止挡机构的结构可采用可沿竖向移动的布设在槽座上的插销与设于安装座板上的销孔进行构建,在插销上布设有弹簧,该弹性的弹性恢复力用于迫使插销朝下移动以在位置对准时插入该销孔内,拔出时可以可用磁吸力对其进行拔出而解锁,从而可在在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连接时或连接后,进行解锁操作。

对于辅退操控机构,其主要用于具有能伸入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插卡容纳槽500内的防退止挡件,用于在退卡时止挡在试剂卡的后端部上,以能随试剂卡插装槽座沿插卡反向移动的过程中,能将试剂卡从退卡槽口推出。如前述实施例的方案,能基于弹性复位机构所施加的弹性恢复力,即可以通过克服该弹性恢复力而实现开启释放,即辅退操控机构用于控制防退止挡件在插卡过程中能释放对试剂卡通道的占用,及在退卡时能刚性地止挡在试剂卡的后端部上。对于该结构,其摆动板的铰轴可以沿竖向布置,而使摆动片从侧面摆动进插卡容纳槽500内,即摆动板150通过铰轴而可摆动地安装在机架2上;扭簧151的弹性复位力用于迫使摆动板150上位于插卡容纳槽500内的摆动端绕前述铰轴朝插卡反向摆动;且沿朝插卡反向的摆动方向,限位止挡块152位于摆动板150的下游侧,用于将摆动板150止挡在摆动端位于插卡容纳槽500的过卡通道内。

此外,还可采用下述结构进行构建,摆动板150的上端通过水平铰轴铰接在机架2上,下端部受重力作用而自由摆动;从而利用重力提供复位力。

再者,还可采用闸门式结构,且该闸门结构布设在第一横移滑座上,通过升降驱动器驱使其下降而嵌入插卡容纳槽500内,以对处于退卡状态的试剂卡01的后端部进行止挡。再者,可在导轨上固设有直线位移驱动装置所构建的横向伸缩的闸门式结构,该直线位移驱动装置可以采用复位弹簧与电磁铁配合进行构建,即采用复位弹簧的弹性恢复力迫使其退出插装容纳槽的过卡通道,而基于电磁铁使其伸入该过卡通道内进行退卡止挡。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插卡到位止挡机构81,由于采用弹性复位机构,基于其所提供的弹性恢复力而使到位挡卡件移保持在到位挡卡位置,即处于常闭式状态,以能对试剂卡的前端部进行止挡定位,当其所受外力能够克服该弹性恢复力时,则会使该常闭式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从而能从退卡槽口509处进行退卡操作。

对于迫使到位挡卡件前述弹性恢复力,而使插卡到位止挡机构81从常闭状态切换至开启状态的驱动动力,除了前述结构中的接触式推力之外,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驱动动力进行切换,例如该到位挡卡件采用升降式闸门结构,即在退卡槽口509的槽壁面上设置到沿竖向布置的导槽,到位挡卡件为可滑动的套装在该导槽内的升降闸门,并在槽座上布设使其失踪处于关闭状态的弹性复位机构,即常闭状态;再基于布设在槽座连接机头上的布设电磁铁,而用于开启该闸门结构。

在本发明中,“常闭式状态”被配置为不受驱动动力的作用时,将保持为关闭退卡槽口509处的过卡通道,从而可起到插装到位止挡的作用,该动力可以为电力、磁吸力或接触式推拉力。在本发明中,槽座连接机头被配置为用于提供推动作用力和/或拉动作用力,以实现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牵引。

此外,对于槽座连接机头与牵引力接收部间的可释放连接除了前述沿竖向的板槽插装连接结构之外,还可采用沿竖向的杆孔插装连接,及可采用电磁铁接触式磁吸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限位止挡部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在机架上,例如通过导轨而间接地固定在安装座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在工作过程中对槽座牵引机头3在x轴向与y轴向上的位置进行监控,具体为其在该两轴向上的移动端点位置进行到位监测,采用横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横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对槽座牵引机头3在x轴向上的可移动范围的两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测,及采用纵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纵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对槽座牵引机头3在y轴向上的可移动范围的两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测;在工作过程中,中间位置基于每次两端定位之后基于电机控制技术进行大致推算控制,从而可通过一段时间就对端点位置进行定位而使误差归零,有效避免误差的累积,从而可基于端点位置的监测,实现成本的降低及位置较为精确的控制;即沿横向从一个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正上方位置切换至另一个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正上方位置时,位于端点定位后的位置推算获得,具体位于电机的转速控制进行获取。

基于上述结构布置,在工作过程中,槽座连接机头在每次开机之后,尤其是在组装后长途运输至工作场所处的第一次开机,均存在以下问题:虽然试剂卡插装槽座5弹性地卡持在滑槽120内,但是难免出现碰撞或振动而出现移位,且由于未在导轨12或安装座板21上布设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测的传感器,而在y轴向上存在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位置不对准的问题,从而难以实现二者间有效的牵引耦合连接,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所增设的外凸挡臂89,辅予自主校正方法,以在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耦合连接之前,通常为每次开机之后对所有试剂卡插装槽座的位置进行一次自主校正,以将试剂卡插装槽座5校正至位置可知处而能与槽座连接机头30进行有效地牵引耦合连接,如图13所示,该自主校正方法具体包括机头定位步骤s11与复位校正步骤s12,具体过程如下:

机头定位步骤s11,调节已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脱离耦合的槽座连接机头30的位置,使该槽座连接机头30沿y轴正向前行移动至触发纵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及在y轴正向上使槽座牵引机头3上的抵推面部位于外凸挡臂89的正下游侧。具体工作过程为按序包括以下步骤:

(1)驱使已移至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正上方处的槽座牵引机头3在y轴正向上前行,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以在试剂卡插装槽座5即使位于最末端位置处,也能使槽座连接机头30与其上的牵引力接收部80完成牵引耦合连接。

在本步骤中,y轴正向构成槽座牵引机头3的前行方向,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在本实施例中前行方向具体为插卡方向,而插卡反向构成沿y轴反向的复位方向;为了避免需要布设多个到位监测传感器,以对每个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位置进行监测,且考虑到信息读取头11读取信息的速度非常快,通常为零点零几秒;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只需对试剂卡01的初始位置与末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测即可,即只需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预设移动范围的始端位置与末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测即可,由于在移动过程中试剂卡插装槽座5与槽座牵引机头3牵引耦合连接,因此可通过对槽座牵引机头3在牵引试剂卡插装槽座5从预设移动范围的始端位置移动至末端位置的过程中的位置进行到位监测即可;在本发明中具体为在第一横移滑座40上固设两个到位监测传感器,对应为用于对槽座牵引机头3的始端位置进行监测的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对末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测的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即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对应地用于对槽座牵引机头3在纵向上的可移动范围的两端位置进行到位监测,当到位监测传感器被触发时,控制器将接收到该触发信号而控制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停止对槽座牵引机头3在纵向上位移的驱动,即控制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停止工作。对于到位监测传感器,可以选用行程开关、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触发型传感器进行构建,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光电传感器进行构建。由于第一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1与第二直线位移输出装置43均采用旋转电机与同步带进行构建,到位监测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具体为如,图7中局部放大图所示的光电传感器99为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而如图6中局部放大图所示的光电传感器98为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在图6中,在第一横移滑座40上固设光电传感器98,在同步带上431上固定遮光板980,从而当遮光板980遮挡光电传感器98的光路时,表征槽座牵引机头3移动到位;在图7中,在第一横移滑座40上固设光电传感器99,在同步带上431上固定遮光板990,从而当遮光板990遮挡光电传感器99的光路时,表征槽座牵引机头3移动到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预设的始端位置处,槽座牵引机头3将试剂卡插装槽座5牵引至其连接端部59的侧壁前端面590抵靠在止挡块128上,止挡块朝滑槽120内腔凸起地固设在导轨12上,即试剂卡插装槽座5无法再往y轴负向进一步移动。在末端位置处,槽座牵引机头3将试剂卡插装槽座5牵引至其末端面抵靠在槽内挡块129上,如图7所示,槽内挡块129通过螺钉而固定在滑槽120的末端处。

(2)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x轴向横移,而在x轴向上移至槽座基体的外侧。

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x轴正向而朝插卡容纳槽500的外侧横移。

(3)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下降,至其上的抵推面部位于与外凸挡臂89等高位置处,且抵推面部在y轴正向上位于外凸挡臂89的正下游侧。

在本实施例中,“正下游侧”被配置为此时抵推面部随槽座连接机头30沿y轴负向移动,一定能与外凸挡臂89抵靠接触,即在z轴向上使槽座牵引机头3上的抵推面部308位于与外凸挡臂89等高位置处,且两者在xoz平面上的投影中,相互抵推接触的部分的投影重叠。

经过该步骤调整,槽座牵引机头3在朝y轴负向移动的过程中,至触发始端到位传感器之前及当时,至少能接触到外凸挡臂89,且能确保试剂卡插装槽座5被推至预设初始位置,即连接端部59的侧壁前端面590抵靠在止挡块128上。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光电传感器构建到位监测传感器,还可采用以下方式布设到位监测传感器的位置,基于其光路长度范围可很好地覆盖槽座牵引机头3在x轴向上的可移动范围,具体为,发光器或光接收器布设在第一横移滑座40上,另一者布设在机架上。

在上述步骤(3)中,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下降,至抵推面部308与外凸挡臂89等高的位置处,为了提高下降抵靠时的容错性,将外凸挡臂89设置成的其上端部具有倾斜布置的机头导入面8900,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

复位校正步骤s13,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y轴负向后退,而复位至触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外凸挡臂89与抵推面部308的位置布设应满足以下关系:在y轴向上,相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位置,抵推面部308在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为牵引耦合状态时和为抵推耦合状态时的位置为持平布置,即当试剂卡插装槽座5相对机架的位置不变时,抵推面部308在该两种耦合状态下的位置为相持平布置;从而能使抵推面部308横移之后,朝y轴负向移动的过程中,当外凸挡臂89与抵推面部308相抵靠时,与卡槽300卡持在牵引力接收部80时的抵推面部308共同一xoz面,从而能确保在复位校正步骤s13中,当槽座牵引机头3触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时,能使试剂卡插装槽座5刚好位于预设初始位置,即连接端部59的侧壁前端面590抵靠在止挡块128上。其中,牵引状态为槽座牵引机头3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为牵引耦合连接,而能牵引试剂卡插装槽座5沿纵向往复移动;抵推状态为在y轴正向上,抵推面部308抵压在外凸挡臂89的下游侧面上,而能驱使试剂卡插装槽座5沿y轴负向复位移动,即牵引状态为槽座连接机头3与牵引力接收部80为牵引耦合连接的状态;抵推状态为抵推面部308抵靠接触外凸挡臂89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荧光免疫分析仪1的控制单元具体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此外根据具体情况配置按键、键盘或鼠标等作为指令输入设备,并配置显示屏作为信息输出设备;也可根据需要配置触摸屏而作为指令输入设备与信息显示设备。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自主校正方法,即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控制槽座牵引装置完成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预设初始位置的校正操作。

本发明基于上述自主校正方法,如图14所示,在对试剂卡01进行检测的步骤具体包括机头升高步骤s21、位置校正步骤s22、信息读取步骤s23与退卡步骤s24,通常为开机后第一次检测完成这些步骤,而开机之后的其他次检测可以不需要进行自主校正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机头升高步骤s21,控制机头移动驱动装置4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在x轴向上移动至目标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正上方侧,再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升高至与试剂卡插装槽座5脱离耦合的高度,即其沿y轴向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干涉到试剂卡插装槽座5。

位置校正步骤s22,按照上述机头定位步骤s11与复位校正步骤s12完成对目标试剂卡插装槽座5位置的校正。

信息读取步骤s23,由于槽座连接机头30已升高至与牵引力接收部80脱离耦合的位置,即也与插卡到位止挡机构的外力接收机构脱离耦合,从而使插卡到位止挡机构恢复至常闭状态,位置止挡机构恢复至常锁状态,从而能够向插卡容纳槽500插装试剂卡01;并在完成试剂卡01的插装之后,且达到预设孵育时间,再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下降至与牵引力接收部80耦合的位置,从而可拉动其朝y轴向正向移动,而完成对检测信息的读取。

退卡步骤s24具体为按照上述退卡过程的描述进行操作。

在本发明中,其主要构思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在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基体上增设外凸挡臂89,并基于槽座牵引机头3的位置驱动控制方法的改进,而能实现对试剂卡插装槽座的位置进行自主校正;基于本构思,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常闭式插卡到位止挡机构、退卡辅助机构、常锁式位置止挡机构等部分结构为附加结构,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同步描述,但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该部分结构与内容进行适应性修改,例如略去常闭式插卡到位止挡机构、退卡辅助机构、常锁式位置止挡机构,而基于槽座牵引机头3的牵引耦合连接而实现对试剂卡插装槽座5位置锁定,以完成从插卡槽口插卡及从插卡槽口拔卡的动作,此时,前述退卡槽口被替换成封堵结构,而能对试剂卡01的插卡过程进行抵挡定位,并可基于从槽座底壁上的通孔伸入插卡容纳槽500内的触发传感器对插卡到位进行监测。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能够确保抵推面部308在沿y轴负向移动的过程中,仅与外凸挡臂89抵靠接触,而部分接触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基体的其他部分,如图11所示,要求外凸挡臂89相对槽座基体的前段部的筒形包络面5008朝外凸起,该筒形包络面5008在图11中采用虚线表征其边界线,该筒形包络面5008的轴向沿y轴向延伸布置,即该筒形包络面5008沿纵向延伸布置,从而能够完全地将该基体的前段部完全容纳在该筒形包络面5008内;沿y轴正向,该基体的前段部为基体位于外凸挡臂89的下游侧的段部。基于此种结构的限制,对于外凸挡臂89的固连位置并不局限于图11所示的结构,即固设在槽侧壁的外壁面上;也可以布设成如图3所示的结构,此时外凸挡臂89固设在槽侧壁的顶侧面处,对于此种结构下或者前述结构下,只要不引起干涉,可将抵推面部布设在槽座牵引机头3的其他位置处上,例如布设在连接操纵机构上。

在本实施例中,对机头定位步骤s11的具体步骤,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形方案,例如:第一种变形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槽座牵引机头3在纵向上前行,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此时,槽座连接机头30位于试剂卡插装槽座整体的外侧,且不位于其正上方位置;(2)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横向横移,而在横向上移至基体的外侧,此时槽座连接机头30应位于槽座基体的外侧,而与外凸挡臂89距同一yoz平面等间距且同侧的位置;(3)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下降,至抵推面部308位于与外凸挡臂89等高位置处,且抵推面部308在前行移动的方向上位于外凸挡臂89的正下游侧。还有,第二种变形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槽座牵引机头3在纵向上前行,至触发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此时,槽座连接机头30位于试剂卡插装槽座整体的外侧,且不位于其正上方位置;(2)驱使槽座连接机头30下降,至抵推面部308位于与外凸挡臂89等高位置处;(3)驱使槽座牵引机头3沿横向横移,而在横向上移至槽座基体的外侧,且抵推面部308在前行移动的方向上位于外凸挡臂89的正下游侧。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对槽座牵引机头3的位置进行监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试剂卡插装槽座5弹性地卡持在滑槽120内;从而可在停机之前将所有试剂卡都推至触发末端到位传感器位置,因此其即使有微小移位,在复位校正步骤中,槽座连接机头沿y轴负向移动半个行程就可碰到外凸挡臂89,从而可对此时的试剂卡插装槽座5的位置进行定位,而实现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之间的对准连接,即可以在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之间布置一个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作为槽座连接机头30与牵引力接收部80对准连接位置,其位置可以根据统计数据进行设置,具体为位于末端到位监测传感器邻近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的一侧,优选为位于二者中点靠近始端到位传感器的一侧,最好是采用始端到位监测传感器构建近侧到位监测传感器,而节约设备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