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08509发布日期:2022-05-06 00:4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


背景技术:

2.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亮点技术”一直是胜利油田东部探区浅层气藏预测描述及开发评价的核心技术。从最初的的二维地震“亮点描述”到近20年的三维地震“亮点描述”,亮点描述技术在不断发展。
3.以“亮点”技术为核心的浅层气藏综合勘探技术是济阳坳陷浅层气藏勘探和部署的有效技术,但由于“亮点”反射的多解性以及技术应用的综合性,浅层气藏的钻探成功率有待提升。2009年,申请人在全面总结浅层气藏“亮点”反射特征及其陷阱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对“亮点”进行地质、地震和模型等多重约束的概念和思路(董冬,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鲁明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浅层气藏"亮点"技术及其多重约束——以济阳坳陷为例[j].2008年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学术研讨会,2009.)。
[0004]
段海凤在《济阳坳陷浅层天然气勘探技术》论文中公开了浅层天然气藏三维地震描述技术,通过对浅层天然气藏条件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在全区进行“亮点”普查,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噪音压制、振幅补偿、地表吸收、静校正、偏移等处理,在资料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对气藏进行标定,根据“亮点”反射特征对气藏进行解释和描述(段海凤.济阳坳陷浅层天然气勘探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01):7+95-99.)。
[0005]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越来越深入,勘探开发效益标准越来越高,浅层气藏预测难度越来越大,对“亮点”描述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尚未有对“亮点”描述更为准确的新方法。
[0006]
针对浅层“亮点”描述,不仅要回答气藏可能在哪儿,而且要尽可能地识别假气藏,并对气藏的边界、含气丰度等进行精细描述,因此,建立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技术流程,对进一步提高井位部署成功率和新井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浅层“亮点”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和平面上的分布位置,运用“点”、“线”、“面”的解释手段,描述浅层“亮点”的空间分布,结合叠后、叠前地震属性技术,利用多属性技术实现浅层“亮点”的精细刻画;本发明方法可有效识别浅层真假“亮点”,提高浅层“亮点”气层的描述精度,克服了现有浅层“亮点”型气层地震描述方法不能满足现有条件下勘探开发需求的难题。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
s1、制作已钻气层井合成记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确定浅层“亮点”气层在地震上
的响应特征;
[0011]
s2、结合地震切片技术,确定浅层“亮点”的平面分布位置;
[0012]
s3、联合s1和s2,通过“点”、“线”、“面”的解释手段,描述浅层“亮点”的空间分布;
[0013]
s4、利用叠后地震吸收衰减类属性,检测s3描述的浅层“亮点”含气性,刻画其含气边界;
[0014]
s5、利用叠前地震碳氢指示属性,分析s4刻画的浅层“亮点”含气丰度。
[0015]
优选地,在步骤s2中,确定浅层“亮点”的平面分布位置的具体方法为:首先以区带地质规律为指导,按照埋深情况、沉积环境等精细划分层系;然后提取瞬时地震振幅属性,初步筛选“亮点”气层,确定其分布。
[0016]
优选地,确定已钻气井的振幅值门槛值v1作为约束门槛值,大于振幅门槛值v1的“亮点”为有利“亮点”气层。
[0017]
优选地,利用已钻气井的振幅值门槛值对地震数据体进行镂空显示,通过层切片技术显示浅层有利的“亮点”分布。
[0018]
优选地,步骤s4中包括提取叠后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属性,联合应用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两种叠后属性,检测s3描述的浅层“亮点”含气性,对“亮点”气层进行再次筛选。
[0019]
优选地,步骤s4中还包括以已钻气井的高频衰减属性值v2和低频增加属性值v3作为约束门槛值,记“亮点”高频衰减属性值大于v2的区域为a1,“亮点”低频增加属性值大于v3的区域为a2,利用a1和a2两者重合区域a刻画筛选后的“亮点”含气边界。
[0020]
优选地,步骤s5中,分析s4刻画的浅层“亮点”含气丰度的方法包括:基于叠前地震道集资料,提取碳氢指示属性,验证s4检测的含气“亮点”。
[0021]
优选地,步骤s5还包括统计已钻气层井的含气丰度,拟合含气丰度值与碳氢指示属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间接地识别s4中“亮点”的含气丰度。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0023]
本发明以已钻遇浅层气层井在地震上的响应特征为基础,运用叠后、叠前地震属性提取技术,通过多属性组合应用,判识浅层“亮点”气层的可靠性,精细描述气层的含气边界和含气丰度,建立了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技术流程,该方法弥补了现有浅层“亮点”描述方法难以精细刻画亮点分布不足,提高了浅层“亮点”气藏勘探开发效益,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方法尤其适于明化镇组、馆陶组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
附图说明
[0024]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0025]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林5井气层及亮点反射特征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林气1-斜10井区浅层瞬时振幅层切片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林樊家地区浅层“亮点”振幅平面分布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叠后高频衰减属性剖面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叠后低频增加属性剖面图;
[0030]
图6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浅层“亮点”的含气边界刻画图;
[0031]
图7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叠前碳氢指示属性剖面图;
[0032]
图8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浅层“亮点”的含气丰度识别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4]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5]
针对背景技术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s1、制作已钻气层井合成记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确定浅层“亮点”气层在地震上的响应特征;
[0037]
s2、结合地震切片技术,确定浅层“亮点”的平面分布位置;
[0038]
s3、联合s1和s2,通过“点”、“线”、“面”的解释手段,描述浅层“亮点”的空间分布;
[0039]
s4、利用叠后地震吸收衰减类属性,检测s3描述的浅层“亮点”含气性,刻画其含气边界;
[0040]
s5、利用叠前地震碳氢指示属性,分析s4刻画的浅层“亮点”含气丰度。
[0041]
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s2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以区带地质规律为指导,按照埋深情况、沉积环境等精细划分层系;然后提取瞬时地震振幅属性,利用地震瞬时振幅属性的层切片技术,并以已钻气井的振幅值v1作为约束门槛值,初步筛选“亮点”气层,其中大于振幅门槛值v1的“亮点”为有利“亮点”气层,确定其分布。
[0042]
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s4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提取叠后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属性,根据气层具有的“高频能量减弱”和“低频能量增加”特性,联合应用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两种叠后属性,检测s3描述的浅层“亮点”含气性,对“亮点”气层进行再次筛选;然后以已钻气井的高频衰减属性值v2和低频增加属性值v3作为约束门槛值,记“亮点”高频衰减属性值大于v2的区域为a1,“亮点”低频增加属性值大于v3的区域为a2,利用a1和a2两者重合区域a刻画筛选后的“亮点”含气边界。
[0043]
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s5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基于叠前地震道集资料,提取碳氢指示(p*g)属性,验证s4检测的含气“亮点”;然后统计已钻气层井的含气丰度,拟合含气丰度值与p*g属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间接地识别s4中“亮点”的含气丰度。
[0044]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45]
实施例1
[0046]
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s1、制作已钻气层井合成记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确定浅层“亮点”气层在地震上的响应特征;
[0048]
s2、结合地震切片技术,确定浅层“亮点”的平面分布位置:
[0049]
首先以区带地质规律为指导,按照埋深情况、沉积环境等精细划分层系;然后提取瞬时地震振幅属性,利用地震瞬时振幅属性的层切片技术,并以已钻气井的振幅值v1作为约束门槛值,大于振幅门槛值v1的“亮点”为有利“亮点”气层,通过层切片技术显示浅层有利的“亮点”分布。
[0050]
s3、联合s1和s2,描述浅层“亮点”的空间分布;
[0051]
s4、利用叠后地震吸收衰减类属性,检测s3描述的浅层“亮点”含气性,刻画其含气边界:提取叠后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属性,联合应用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两种叠后属性,检测s3描述的浅层“亮点”含气性,对“亮点”气层进行再次筛选;以已钻气井的高频衰减属性值v2和低频增加属性值v3作为约束门槛值,记“亮点”高频衰减属性值大于v2的区域为a1,“亮点”低频增加属性值大于v3的区域为a2,利用a1和a2两者重合区域a刻画筛选后的“亮点”含气边界。
[0052]
s5、利用叠前地震碳氢指示属性,分析s4刻画的浅层“亮点”含气丰度:基于叠前地震道集资料,提取碳氢指示属性,验证s4检测的含气“亮点”;统计已钻气层井的含气丰度,拟合含气丰度值与碳氢指示属性值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间接地识别s4中“亮点”的含气丰度。
[0053]
实施例2
[0054]
一种浅层“亮点”气分布精细刻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5]
s1、制作已钻气层井合成记录,进行井震精细标定,确定浅层“亮点”气层在地震上的响应特征。在林樊家地区,对钻遇浅层气层井进行合成记录精细标定,图1是林5井浅层“亮点”气层地震响应特征:强振幅、低频、极性反转。
[0056]
s2、结合地震切片技术,确定浅层“亮点”的平面分布位置。图2是林气1-斜10井区浅层“亮点”平面分布,首先确定浅层已钻气层井振幅门槛值,然后提取瞬时地震振幅属性,利用振幅门槛值对地震数据体进行镂空显示,通过层切片技术显示林气1-斜10井区浅层有利的“亮点”分布。
[0057]
s3、联合s1和s2,通过“点”、“线”、“面”的解释手段,描述浅层“亮点”的空间分布。图3是林樊家地区浅层“亮点”振幅平面分布,从已钻井点出发,通过已钻气层的“亮点”振幅门槛值约束,联合地震剖面响应特征和瞬时振幅平面属性,从已知推未知,描述了林樊家地区浅层“亮点”的分布。
[0058]
s4、利用叠后地震吸收衰减类属性,检测s3描述的浅层“亮点”含气性,刻画其含气边界。图4和图5分别是基于叠后地震资料提取的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含气性检测属性,从已钻井分析,“亮点”气层呈现明显的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属性异常,而水层在两种属性上均无异常特征,通过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两种属性的应用可对基于振幅描述的亮点进行含气性检测和筛选。对“亮点”气层含气边界的刻画,通过已钻浅层“亮点”气层高频衰减和低频增加属性值的约束,选取两者含气范围的重合区域即为该“亮点”含气边界,如图6所示的黑色虚线圈定的边界为“亮点”的含气边界。
[0059]
s5、利用叠前地震碳氢指示属性,分析s4刻画的浅层“亮点”含气丰度。
[0060]
图7是林樊家地区浅层亮点的叠前碳氢指示属性剖面,“亮点”气层呈现明显的碳氢指示异常,利用该属性可对叠后描述的含气“亮点”进行验证,进一步判识其含气性。统计
分析浅层已钻“亮点”气层井含气丰度和碳氢指示属性关系,属性强度越大,含气丰度越高,碳氢指示属性强度可以较好地反映“亮点”气层的含气丰度,图8是林樊家地区实钻井“亮点”的含气丰度分布情况,颜色越重的“亮点”含气丰度更高。
[0061]
综述,本发明形成了一套浅层“亮点”地震精细描述技术流程,能够较准确地判识浅层“亮点”气层,指导油田浅层“亮点”气的井位部署,提高井位钻探成功率,为浅层“亮点”气层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0062]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