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用的辐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6708发布日期:2021-01-29 17:3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件用的辐射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子元件用的辐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电磁辐射是由于交变的电场和磁场而产生的电磁波向周围空间产生的辐射。由于这类辐射的能量较低,无法引起周围物质电离。严格来讲所有电器(包括家用电器)都会产生电磁辐射,但真正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类健康的是一些大功率的通讯设备,如雷达、电视和广播发射装置,工业用微波加热器(家用微波炉也可能有电磁辐射泄漏),射频感应和介质加热设备,高压输变电装置,电磁医疗和诊断设备等等。由于辐射的本质不同,因此它作用于人体的机理也不同于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有近区场和远区场之分,它是按一个波长的距离来划分的。近区场的电磁场强度远大于远区场,因此是监测和防护的重点。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用的辐射检测系统。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元件用的辐射检测系统,它包括有第一晶体管、电感线圈、晶体管、电感线圈,其中,电感线圈一端与第一可变电阻连接,第一可变电阻一端与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依次与第二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三晶体管发射极、第三电容一端连接后与开关按钮一端连接,开关按钮另一端与电源一端连接,电源另一端依次与第三电容另一端、发光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二晶体管发射极、第一晶体管连接后与第一可变电阻连接。
[0005]
所述的第一晶体管与第二电阻、第一电容连接,第一电容分别与第三电阻、第二晶体管基极连接,第二晶体管集电极分别与第三电阻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二电容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阻另一端、第三晶体管基极、第二可变电阻一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另一端与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连接。
[0006]
本发明在安装完毕后,首先把检测器放置在远离照明线或电压较高的电线的位置上(例如房间中央)。当检查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的安装方向正确之后,要顺时针方向旋转aj1,直至电压达到9v,指示灯点亮为止。调节前,最好用电烙铁把按钮p1临时焊下来。否则在调节过程中要一直按住该按钮。向正反两个方向调节aj2,调节应起始于发光二极管点亮状态,终止于熄灭状态。一旦发光二极管熄灭,aj2就已调节到位,不要再调。调节aj1时,检测器应靠近(距离几厘米)辐射源(如壁嵌式电源插座、电视机、hi-fi设备等)。然后即可进行辐射检测。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用的辐射检测系统包括有第一晶体管t1、电感线圈l1、晶体管t2、电感线圈l1,其中,电感线圈l1一端与第一可变电阻aj1连接,第一可变电阻aj1一端与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依次与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三晶体管t3发射极、第三电容c3一端连接后与开关按钮p1一端连接,开关按钮p1另一端与电源bat1一端连接,电源bat1另一端依次与第三电容c3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第六电阻r6、第二晶体管t2发射极、第一晶体管t1连接后与第一可变电阻aj1连接。
[0009]
第一晶体管t1与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连接,第一电容c1分别与第三电阻r3、第二晶体管t2基极连接,第二晶体管t2集电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另一端、第四电阻r4另一端、第二电容c2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另一端、第三晶体管t3基极、第二可变电阻aj2一端连接,第二可变电阻aj2另一端与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第三晶体管t3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d1连接。
[0010]
检测器所用的敏感元件是一个与场效应晶体管(t1)连接的电感线圈(l1)。t1是通过串接的固定电阻(r1)和可变电阻(aj1)在其导电区始端被极化的。t1的漏极上将呈现出l1中产生的经过放大的电动势。呈现在电阻r2端脚上的被放大的信号经由电容c1送到设置在围绕npn晶体管t2建立的公共发射极上的第二放大级。t2的集电极上呈现的信号的幅度当然取决于周围的辐射强度;如果用示波器进行测试时,可在t2集电极看到100mv以上的电压波形。电容c2是耦合电容,它将t2放大后的信号送到t3,同时又起到隔直流的作用。
[0011]
t3的基极是通过固定电阻r5、r6和可变电阻aj2建立偏置电压的。调节aj2可使t3达到无辐射截止点,从而熄灭集电极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d1。当辐射达到一定强度时,t2输出信号的负半波将导通t3,从而点亮发光二极管d1。电阻r7可限制通过发光二极管d1的电流。因为检测器只是用来判断辐射污染范围的,所以要设置一个简单的开关按钮(p1)。电容c3作电源(bat1)滤波用。
[0012]
安装完毕后,首先把检测器放置在远离照明线或电压较高的电线的位置上(例如房间中央)。当检查晶体管和发光二极管的安装方向正确之后,要顺时针方向旋转aj1,直至电压达到9v,指示灯点亮为止。调节前,最好用电烙铁把按钮p1临时焊下来。否则在调节过程中要一直按住该按钮。向正反两个方向调节aj2,调节应起始于发光二极管点亮状态,终止于熄灭状态。一旦发光二极管熄灭,aj2就已调节到位。不要再调。调节aj1时。检测器应靠近(距离几厘米)辐射源(如壁嵌式电源插座、电视机、hi-fi设备等)。在逆时针方向旋转aj1的情况下,当调到某一特定位置时,检测器越是接近辐射源,发光二极管就越是容易点亮 先把检测器逐步移近辐射源,一直移到d1开始发光的位置;再把检测器逐步移开,一直移到d1不再持续发光的位置。若晶体管t1持续导通,则表明aj1还没有调节好。aj1虽不容易一次调准,但只需反复进行几次就可调节到位。调准ajl之后就可以试用检测器了。试用结果表明,只要离开视频设备或计算机屏幕1m以上。离开电子闹钟40cm以上,离开床头灯电源线20cm以上,就不会受电磁辐射伤害。你还会发现。接地金属屏蔽罩具有令人称奇的防辐射效果,被屏蔽设备的对外辐射量接近于零。检测器还可测出从电源线上牵出的插座板或配线板上的开关是否已关断等。总之,你会随时发现它的新用途。
[0013]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