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3440发布日期:2021-02-23 17:2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感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检测设备主要检测电感器中线圈的缠绕距离,如果线圈的距离较大会减小电能转化为磁能的效率,而线圈的距离较小能够加大电能转化为磁能的效率,从而在生产完之后都需要将电感器进行检测。
[0003]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电感器检测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在对电感器进行检测的时候,需要将探头插入到线圈的间隙中,若是探头只取线圈中的一个间隙进行距离检测,而其他的线圈间隙与检测的线圈间隙不一致,会影响检测的效果,导致传感器电能转化为磁能的效率出现偏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检测设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感器检测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控制面板、工作台,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工作台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侧端,所述工作台包括放料板、支撑板、检测装置,所述放料板嵌固在工作台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中间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呈垂直安装。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伸缩臂、伸缩杆、夹取头、检测轮,所述伸缩臂的底部两端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设有夹取头,所述夹取头的端面为圆形,所述检测轮安装在夹取头的上方,所述夹取头与伸缩杆之间活动配合。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轮包括转轴、导电环、支撑杆、安装环、复位弹簧、检测杆,所述转轴的外端面贴合有导电环,所述支撑杆设有四个,且环绕于转轴的外端面进行排列,所述安装环嵌固在支撑杆的末端,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在安装环的内部,所述检测杆贯穿于安装环,所述检测杆与复位弹簧活动配合。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杆包括导电杆、卡槽、接触片、检测头,所述导电杆的正中间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凹陷状,所述接触片嵌固在导电杆的顶端,所述检测头安装在导电杆的底部,所述接触片的两端为圆弧状。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头包括活动槽、检测片、拉伸弹簧、限位块,所述活动槽设置在检测头的内端,所述检测片设有两个,且卡合于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将两个检测片相连接,所述限位块设置在两个检测片的内侧顶端,所述拉伸弹簧与检测片活动配合。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片包括检测体、橡胶块、空腔、橡胶垫,所述检测体的底端嵌固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为椭圆状,所述橡胶垫贴合于检测体的侧端面,所述空腔位于橡胶块的内部侧端。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包括橡胶体、变形槽、支撑条,所述橡胶体的内部设有变形槽,所述变形槽中设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设有五个,且呈横向进行排列,所述支撑条的宽
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
[0012]
有益效果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本发明利用转轴带动安装环进行旋转,能够对线圈中全部的间隙进行检测,使得安装环的中的检测杆能够旋转对线圈中所有的间隙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对线圈进行全面的检测,避免检测完之后电感器的电能转化为磁能效率出现偏差的情况。
[0015]
2.本发明利用拉伸弹簧与检测片活动配合,使得两个检测片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扩大与缩小,从而让检测片能够容易的插入到线圈的间隙中,避免检测的时候检测片插不进线圈的间隙中,造成检测出现偏差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电感器检测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台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的检测轮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的检测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的检测头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发明的检测片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本发明的橡胶垫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主体1、控制面板2、工作台3、放料板31、支撑板32、检测装置33、伸缩臂331、伸缩杆332、夹取头333、检测轮334、转轴a1、导电环a2、支撑杆a3、安装环a4、复位弹簧a5、检测杆a6、导电杆a61、卡槽a62、接触片a63、检测头a64、活动槽b1、检测片b2、拉伸弹簧b3、限位块b4、检测体b21、橡胶块b22、空腔b23、橡胶垫b24、橡胶体c1、变形槽c2、支撑条c3。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6]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0027]
其结构包括主体1、控制面板2、工作台3,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工作台3设置在主体1的顶部侧端,所述工作台3包括放料板31、支撑板32、检测装置33,所述放料板31嵌固在工作台3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32中间安装有检测装置33,所述检测装置33呈垂直安装。
[0028]
所述检测装置33包括伸缩臂331、伸缩杆332、夹取头333、检测轮334,所述伸缩臂331的底部两端设有伸缩杆332,所述伸缩杆332的末端设有夹取头333,所述夹取头333的端面为圆形,所述检测轮334安装在夹取头333的上方,所述夹取头333与伸缩杆332之间活动配合,有利于让夹取头333夹着电感器进行转动,对电感器中线圈的所有间隙进行检测。
[0029]
所述检测轮334包括转轴a1、导电环a2、支撑杆a3、安装环a4、复位弹簧a5、检测杆a6,所述转轴a1的外端面贴合有导电环a2,所述支撑杆a3设有四个,且环绕于转轴a1的外端面进行排列,所述安装环a4嵌固在支撑杆a3的末端,所述复位弹簧a5安装在安装环a4的内
部,所述检测杆a6贯穿于安装环a4,所述检测杆a6与复位弹簧a5活动配合,有利于让插不进线圈间隙的检测杆a6压缩复位弹簧a5往内端进行移动,从而让检测杆a6与导电环a2接触出发警报。
[0030]
所述检测杆a6包括导电杆a61、卡槽a62、接触片a63、检测头a64,所述导电杆a61的正中间设有卡槽a62,所述卡槽a62为凹陷状,所述接触片a63嵌固在导电杆a61的顶端,所述检测头a64安装在导电杆a61的底部,所述接触片a63的两端为圆弧状,有利于让导电杆a61挤压接触片a63,让接触片a63表面充分的与导电环a2相接触,从而出发警报。
[0031]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线圈中由于的间隙距离较大,有的间隙距离较近,颗可以利用检测装置33中的夹取头333将电感器夹取,然后让电感器的端面与检测轮334的端面接触,使得检测轮334的检测杆a6能够插入线圈的间隙中进行检测,再利用转轴a1带动安装环a4进行旋转,能够对线圈中全部的间隙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检测杆a6与复位弹簧a5活动配合,让插不进线圈间隙的检测杆a6压缩复位弹簧a5往内端进行移动,使得圆弧状的接触片a63端面变形充分的与导电环a2相接触,从而出发警报从而让检测杆a6与导电环a2接触出发警报。
[0032]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图8,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
[0033]
所述检测头a64包括活动槽b1、检测片b2、拉伸弹簧b3、限位块b4,所述活动槽b1设置在检测头a64的内端,所述检测片b2设有两个,且卡合于活动槽b1的内部,所述拉伸弹簧b3将两个检测片b2相连接,所述限位块b4设置在两个检测片b2的内侧顶端,所述拉伸弹簧b3与检测片b2活动配合,有利于让两个检测片b2之间的距离进行扩大与缩小,从而让检测片b2能够容易的插入到线圈的间隙中。
[0034]
所述检测片b2包括检测体b21、橡胶块b22、空腔b23、橡胶垫b24,所述检测体b21的底端嵌固有橡胶块b22,所述橡胶块b22的内部设有空腔b23,所述空腔b23为椭圆状,所述橡胶垫b24贴合于检测体b21的侧端面,所述空腔b23位于橡胶块b22的内部侧端,有利于让检测片b2与线圈接触,通过空腔b23的形状让橡胶块b22进行变形,从而将检测片b2往线圈的间隙中进行导向。
[0035]
所述橡胶垫b24包括橡胶体c1、变形槽c2、支撑条c3,所述橡胶体c1的内部设有变形槽c2,所述变形槽c2中设有支撑条c3,所述支撑条c3设有五个,且呈横向进行排列,所述支撑条c3的宽度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有利于让橡胶垫b24与线圈接触进行变形,从而减小橡胶垫b24与线圈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橡胶垫b24划伤线圈的情况。
[0036]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利用拉伸弹簧b3与检测片b2活动配合,使得两个检测片b2之间的距离能够进行扩大与缩小,从而让检测片b2能够容易的插入到线圈的间隙中,再利用将空腔b23的位置设置在橡胶块b22的内部侧端,能够让检测片b2与线圈接触时,通过空腔b23的形状让橡胶块b22往内进行凹陷,从而将检测片b2往线圈的间隙中进行导向,避免检测轮334旋转的时候,检测片b2未插入到线圈的间隙中,保证检测的精准度,最后将支撑条c3的宽度设置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让橡胶垫b24与线圈接触进行变形,减小橡胶垫b24与线圈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橡胶垫b24划伤线圈的情况。
[0037]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8]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