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液路温育检测排液一体化测量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8907发布日期:2021-04-30 13:1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道液路温育检测排液一体化测量室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均相法学发光检测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液路温育检测排液一体化测量室。



背景技术:

均相化学发光检测仪是常用的检测仪器,检测期间一般需要向反应杯内加入底物和复溶液两种物质。为了保证检测精度,检测暗室内需要进行加热保温在37℃,同时,在加入底物和复溶液前,需要对底物和复溶液通过温育加温,加温后在将底物和复溶液通过底物泵和复溶液泵供至检测暗室内。在更换底物容器和复溶液容器后,在底物管和复溶液管内会存在一些空气泡,为了将空气泡排出,需要对底物管和复溶液管进行清洗,以将空气泡排出,现有的均相化学发光检测仪一般将温育清洗做成一个设备,再将检测做成一个设备,这样,仪器不仅结构复杂,较为笨重,安装麻烦,并且使用起来还较为繁琐,容易出现问题,温育后的底物和复溶液在传送到检测暗室内前,会降低一定的温度,从而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通道液路温育检测排液一体化测量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液路温育检测排液一体化测量室,包括暗室下壳、设置在暗室下壳上侧的暗室上壳、轴承连接暗室下壳内的转轴和设置在暗室下壳下侧的加热模块,所述暗室下壳一侧设有通孔,所述暗室上壳的上侧设有暗室翻盖,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转子,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从动轮,所述转子上设有反应杯放置槽和检测口,所述加热模块内设有用于容纳底物管和复溶液管的加热沟槽,所述底物管和复溶液管的上端分别设置在反应杯放置槽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暗室下壳下侧的加热片和设置在暗室下壳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片下侧间隔设有预加热盘,所述预加热盘下侧连接有隔热板,所述加热沟槽设置在预加热盘的下侧。

进一步的,所述暗室下壳的横截面呈方形状,其一角竖向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底物管和复溶液管的过渡沟槽,所述过渡沟槽的下端与加热沟槽的出口相对设置,且其上端与暗室下壳的上表面齐平设置,所述凹口外侧连接有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暗室下壳的上侧固定有注液支柱,所述注液支柱成l型状,其外侧设有两道凹槽,每一凹槽呈n型,其一端与其中一个过渡沟槽的上端相对设置,其另一端向下设置在反应杯放置槽的上侧,所述注液支柱的外侧固定有压管块,所述暗室上壳与注液支柱对应位置设有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杯放置槽贯穿转子设置,所述暗室下壳的底部上侧设有集液槽,所述暗室下壳上设有与集液槽连通的排放口,所述排放口用于通过排放管与排放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槽呈环形状,且其深度从排放口的一侧向排放口的对侧由深变浅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槽设置在反应杯放置槽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暗室下壳的一侧螺栓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红外发射接收模块,所述红外发射接收模块正对检测口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沟槽呈弯绕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片与预加热盘之间的间隙为0.5mm至1mm。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加热模块可同时对底物、复溶液和检测暗室进行加热,保证检测暗室处于恒温状态,同时在进入暗室前对底物和复溶液进行加热,从加热模块出来的底物管和复溶液管通过暗室下壳的侧壁内部进入暗室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在对底物管和复溶液管进行清洗时,可直接排放至暗室下壳的集液槽内,通过排放泵可将废液排出;本发明将液路液体、加热反应、加热液体、检测恒温、排液集成在一起,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多通道液路温育检测排液一体化测量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多通道液路温育检测排液一体化测量室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暗室下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加热盘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感应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包括暗室下壳1、设置在暗室下壳1上侧的暗室上壳2、轴承连接暗室下壳1内的转轴3和设置在暗室下壳1下侧的加热模块。其中,转轴3与暗室下壳1之间优选设置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分别为轴承241和轴承242。暗室下壳1与暗室上壳2和加热模块优选采用螺栓连接。在暗室下壳1一侧设有通孔4,通孔4用来与光电倍增管连通。在暗室上壳2的上侧设有暗室翻盖5,在转轴3的上端设有转子6,转子6设置在暗室下壳1内部的容腔内,转子6可以随转轴3一同转动。转轴3的下端设有从动轮7,从动轮7优选为皮带轮,其用于与电机连接,由电机带动转轴3转动。在从动轮7的上侧可以设置限位块25,避免转轴3向上窜动,并从暗室下壳1的上侧脱出。在转子6上设有反应杯放置槽8和检测口9,检测口9用于将反应杯放置槽8的中部暴露出来,检测口9的位置与通孔4的位置对应。打开暗室翻盖5时,可将待检测的反应杯放入反应杯放置槽8内或从反应杯放置槽8内取出检测过的反应杯。加热模块内设有用于容纳底物管和复溶液管的加热沟槽30,底物管和复溶液管的上端分别设置在反应杯放置槽8的上侧。底物管和复溶液管分别从外侧进入加热模块内,并沿加热沟槽30设置,加热模块上侧可对暗室上壳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可使暗室上壳1内的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加热模块的下侧可对加热沟槽30内的底物管和复溶液管内的底物和复溶液分别加热至设定温度(37℃)。

本发明实施例的加热模块包括设置在暗室下壳1下侧的加热片10和设置在暗室下壳1上的温度传感器,在暗室下壳1上设有传感器安装孔26,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传感器安装孔26内,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控制加热器10工作,将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加热片10下侧间隔设有预加热盘11,加热片10与预加热盘11之间的间隙优选为0.5mm至1mm。这样保证预加热盘11和检测暗室在相同的恒温内,避免紧贴加热片10而导致加热过高。暗室下壳1的底部和预加热盘11均优选采用铝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预加热盘11下侧连接有隔热板12,隔热板12优选采用工程塑料板,在加热片10、预加热盘11和隔热板12的中部均设有避让孔,不影响转轴3转动。加热沟槽30优选设置在预加热盘11的下侧,还优选在传感器安装孔26一侧还设有温度开关安装孔27,在温度开关安装孔27内设有温度开关。在温度传感器失效时,温度如达到温度开关动作温度,温度开关可提供开关量保护信号,避免温度过高。加热沟槽30优选呈弯绕设置,提高加热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暗室下壳1的横截面呈方形状,在暗室下壳1一角竖向设有凹口,在凹口内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底物管和复溶液管的过渡沟槽13,过渡沟槽13的下端与加热沟槽30的出口相对设置,进而使底物管和复溶液管从加热沟槽30出来后直接进入过渡沟槽13内,过渡沟槽13的上端与暗室下壳1的上表面齐平设置,从而使底物管和复溶液管通过凹口直接进入暗室下壳106的上侧,在凹口外侧连接有压块14,压块14优选与暗室下壳1螺栓连接,在压块14的作用下,一方面可以防止底物管和复溶液管从过渡沟槽13内脱出,另一方面可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防止底物管和复溶液管内的底物和复溶液在进入暗室下壳1上侧前温度降低。

在暗室下壳106的上侧固定有注液支柱15,注液支柱15呈l型状,外侧设有两道凹槽16,每一凹槽16都呈n型状设置,两道凹槽16的两端均向下设置,每一凹槽16一端与其中一个过渡沟槽13上端相对设置,进而,底物管和复溶液管可以分别从过渡沟槽13进入凹槽16内。凹槽16的另一端向下设置在反应杯放置槽8的上侧,注液支柱15的外侧固定有压管块19。压管块19优选通过螺栓固定在注液支柱15上,压管块19可将底物管和复溶液管压稳定的限制在凹槽16内。在暗室上壳2上与注液支柱15对应位置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大小形状与注液支柱15适配。

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应杯放置槽8优选贯穿转子6设置,暗室下壳1的底部上侧设有集液槽20,集液槽20优选设置在反应杯放置槽8的正下方。在暗室下壳1上设有与集液槽20连通的排放口21,排放口21用于通过排放管与排放泵连接。当底物管和复溶液管出现空气时,可控制底物泵和复溶液泵运转,将含有空气部分的底物和复溶液直接排放至暗室下壳1内,然后通过排放泵将集液槽20内的废液排出。

由于暗室下壳1内的空腔呈圆柱状,本发明实施例的集液槽20优选设置呈环形状,为了便于将集液槽20内的废液排净,集液槽20的深度为平滑渐变结构,集液槽20的深度从排放口21的一侧向排放口21的对侧由深变浅设置。

为了便于检测暗室翻盖1下方的反应杯放置槽8内是否具有反应杯,在暗室翻盖5一侧的暗室下壳1的中部螺栓连接有安装板22,在安装板22上设有红外发射接收模块23,红外发射接收模块23正对检测口9设置,红外发射接收模块23工作时,如暗室翻盖5下方的反应杯放置槽8内放有反应杯,红外发射接收模块23发出的红外线通过检测口9照射在反应杯会返回,然后被红外发射接收模块23接收,从而感应到当前有反应杯放入。

本发明实施例的暗室翻盖5的一端与暗室上壳2铰接,暗室翻盖5的另一端设有感应块17,感应块17优选采用磁块,感应块17优选通过拉块29压在暗室翻盖5上,拉块29与暗室翻盖5螺栓连接。暗室下壳1上设有与感应块17配合的接近开关18。当暗室翻盖5处于打开状态时,感应块17不会触发接近开关18动作,当暗室翻盖5处于关闭状态时,可触发接近开关18动作,接近开关18即可把暗室翻盖5的状态反馈至控制板,避免暗室翻盖5在打开状态下进行无效的检测。

为了便于对转子6进行定位,在转轴3的下端还设有光耦挡片28,光耦挡片28上设有凹槽,在光耦挡片28的上下两侧设置光电对射开关,光耦挡片28上除了凹槽之外的部分挡设在光电对射开关之间,当凹槽每转动至光电对射开关之间时,会产生一个瞬变信号,通过该信号判断当前转子6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