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勘察取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4248发布日期:2020-09-18 18:15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土勘察取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勘探取样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岩土勘察取样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施工前,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对施工地进行土壤测定,确定该处土地的含水量、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固结和压密参数,进而确定能否进行建筑施工。

在进行土壤的取样工作时,取出的土样可分为一级不扰动土样、二级轻微扰动土样、三级显著扰动土样和四级完全扰动土样,其中,一级不扰动土样能够进行实验的项目最多是最为理想的实验样本。

目前在一级不扰动土样的过程中,工人为了能够减少机械对取样层的干扰,通常先通过机械在地面上打出延伸至取样层处,形成取样探井,然后,工人通过扶梯等结构进入到取样探井的底部,随后,工人通过切割工具如壁纸刀等工具,在取样探井的井壁上刻出立方体状的取样土块,取样完成后,工人携带取样土块回到地面上,完成整个取样工作。这种取样方式可大程度的减少机械对于土样的干扰,能够较为完整的取出一级不扰动土样。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在工人取样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将土样逐个刻出,提高了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量,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土勘察取样结构,以达到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岩土勘察取样结构,包括底座,底座开设有贯入孔,贯入孔中插设有贯入筒,贯入筒插设在贯入孔中,贯入筒不与贯入孔的内壁接触;贯入孔中插设有贯入桩,贯入桩封盖贯入筒的端头,贯入桩与贯入孔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进行取土工作时,工人首先完成取样探井的挖掘,挖掘完成后,工人跳入到取样探井中,而后将底座固定在取样探井的侧壁上,底座将工人即将取样的井壁部分圈出,圈出后,工人将贯入筒插入到底座中,然后,使用贯入桩将贯入筒完全钉入到井壁中,由于贯入桩与贯入孔的内壁抵接,从而能够对于贯入筒均匀施加压紧力,贯入筒在插入到取样探井的井壁的过程中,土样被贯入筒包裹在内部完成取样工作,然后,工人只需再将贯入筒从井壁挖出即可将土样带回,省去了工人对于土样逐渐刻出的步骤,提高了取样的便捷性,达到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设置有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固定组件能够使底座与取样探井的井壁之间的相对位置规定,进而省去工人对于底座的把持作用,进一步的提高取土过程中的劳动步骤,提高使用的便捷性,进一步的达到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底座边缘处的固定孔,固定孔贯通底座,固定孔中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的长度长于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固定螺钉贯通固定孔后,固定螺钉拧紧在取样探井的井壁上,完成固定组件的使用,由于固定螺钉的使用方法简单,操作难度低,从而在达到了固定组件使用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固定组件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贯入桩远离的贯入筒的端头设置有锤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贯入桩在使用的过程中,既需要较大的力量,同时又需要对准贯入孔,设置的锤击组件能够在使用贯入桩的时候,使贯入桩保持插入到贯入孔的状态,进而减少工人需要频繁将贯入桩对准贯入孔的步骤,进一步的达到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锤击组件包括引导杆,引导杆的端头贯入桩远离贯入筒的端头固定连接,引导杆的轴线与贯入桩的轴线共线,引导杆上套设有贯入锤,贯入锤沿着引导杆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引导杆对于贯入锤的运动轨迹进行约束,使得贯入锤能够保持直线运动,防止出现贯入锤的运动轨迹出现跑偏的情况发生,通过贯入锤持续的对贯入桩提供下压力,使得贯入桩能够保持与贯入筒抵接的状态同时将贯入筒插入到取样探井的井壁中,达到锤击组件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贯入筒远远离的贯入桩的端头处设置有插入斜面,插入斜面向贯入筒的内部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掺入斜面能够减少贯入筒的端头处的面积,进而使贯入筒在插入到取样探井的井壁中时更为快捷,减少了贯入筒完全插入到取样井壁中的时间,进而提高了贯入筒的使用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入斜面上设置有断土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的断土组件能够将贯入筒中的土样与取样探井的井壁分离,使得在工人将贯入筒取出时,贯入筒中的土样直接被带出,减少了工人将贯入筒挖出的步骤,进一步的达到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断土组件包括断土环槽,断土环槽连接到贯入筒的内部,断土环槽中开设有引出孔,断土环槽中设置有固接点,固接点与引出孔关于断土环槽的直径对称,固接点固定连接有两个断土绳,两个断土绳均一端固定连接在固接点处,两个断土绳的另一端以相背离的方向沿着断土环槽环绕至引出孔处,两个断土绳背离固接点的端头贯穿引出孔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贯入桩对贯入筒进行锤击时,断土绳位于断土环槽中,断土绳的另一端位于引出孔中,当贯入筒完全插入到取样探井的井壁中后,工人通过工具将断土绳从引出孔中取出,然后同时拉动两个断土绳,由于固接点与引出孔关于断土环槽的直径对称,当两个断土绳绷紧后,断土绳先从断土环槽中脱离,而后两个断土绳互相靠近对土样进行切割,直至两个断土绳互相抵接为止,同时完成了土样的取出,达到了断土组件的使用效果,进一步的达到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底座、贯入孔、贯入筒、贯入孔和贯入桩的配合使用达到了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2、断土组件和锤击组件的配合使用进一步的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位于取样探井中的使用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展示收拢时的断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展示使用时的断土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贯入孔;12、贯入筒;13、贯入桩;2、固定组件;21、固定孔;22、固定螺钉;3、锤击组件;31、引导杆;32、贯入锤;4、断土组件;41、断土环槽;42、断土绳;43、引出孔;44、固接点;5、插入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岩土勘察取样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圆台状的底座1,底座1设置有固定组件2,底座1中开设有圆形的贯入孔11,贯入孔11中插设有圆筒状的贯入筒12,贯入筒12的外壁不与贯入孔11的内壁抵接,贯入筒12顶端罩设有圆台状的贯入桩13,贯入筒12、贯入桩13和贯入孔11的轴线共线,贯入桩13的周向外壁与贯入孔11的内壁抵接;贯入桩13远离贯入筒12的一端设置有锤击组件3;贯入筒12远离的贯入桩13的端头设置有插入斜面5,插入斜面5向贯入筒12的内部倾斜,插入斜面5上设置有断土组件4。工人通过固定组件2将底座1固定在取样探井的井壁上,而后通过贯入桩13和锤击组件3将贯入孔11中的贯入筒12完全锤入井壁中,而后通过断土组件4将贯入筒12中的土样取出,完成整个取土过程,达到了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组件2包括贯通底座1的固定孔21,固定孔21的数量设置有四个,四个固定孔21均匀阵列,每个固定孔21中均连接有固定螺钉22,固定螺钉22的长度大于固定孔21的深度,固定螺钉22与固定孔21螺纹连接,固定螺钉22贯穿固定孔21后插入到取样探井的井壁中,通过自身的硬度对于底座1提供的支撑力和约束力,使得底座1固定在取样探井的井壁上。

如图1和图2所示,锤击组件3包括圆柱状的引导杆31,引导杆31的端头与贯入桩13远离贯入筒12的端头固定连接,引导杆31的轴线与贯入桩13的轴线共线,引导杆31上套设有圆柱状的贯入锤32,贯入锤32沿着引导杆31滑动。贯入锤32进行不断对贯入桩13锤击,使贯入桩13不断对贯入筒12提供压力,最终使贯入筒12完全插入到取样探井的井壁中。

如图2和图3所示,断土组件4包括圆形的断土环槽41,断土环槽41开设在插入斜面5上,断土环槽41侧面呈敞开状且连接到贯入筒12的内部,断土环槽41底壁上开设有引出孔43,引出孔43的轴线与贯入筒12的轴线共线,断土环槽41中在关于断土环槽41的直径对称的位置处设置有固接点44,固接点44固定连接有两个断土绳42,两个断土绳42均一端固定连接在固接点44处,两个断土绳42的另一端头互相背离,沿着断土环槽41环绕至引出孔43处,两个断土绳42背离固接点44的端头贯穿引出孔43出。当工人将引出孔43中的两个断土绳42同时拉紧,两个断土绳42绷紧同时向贯穿固接点44和引出孔43的断土环槽41的直径靠拢,完成对于土样的切割。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在地面上开挖处取样探井,完成后,工人伸入到井底,然后通过固定组件2将底座1固定在井壁上,而后,工人将贯入筒12带有插入斜面5的一端插入到贯入筒12中,然后,通过贯入桩13放入到贯入孔11中,并通过锤击组件3锤击贯入桩13,直至将贯入筒12完全钉入到取样探井的井壁中,然后,工人将贯入桩13和锤击组件3取下,拉动引出孔43中的断土绳42,将土样与取样探井的井壁分离,而后工人将贯入筒12拿出,完成整个取样过程。综上,通过上述步骤,达到了减轻工人取样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的效果。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