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型园林取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64232发布日期:2020-09-18 18: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省力型园林取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省力型园林取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园林建设越来越广泛的加入到多种城市建设中,不论是在城市道路、小区建设等等都少不了园林景观的身影,园林景观不但可以赏心悦目,而且还可以为清除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做出突出贡献,因此,为了让园林植被能够更好地生长,我们需要对该土壤进行土质分析,在进行取土采样分析时,现有方式往往是用取土器插入土壤取出土样。然而,现有的取土器一般采用人工螺旋嵌入的方式,使用时,边旋转边向土壤中钻进,使土壤落入取土室中,进而完成取土工作,可是,采用该种传统的取土模式,耗费的人工较多,且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取土器在完成土壤取土后,接着需要将取土器中的土壤取出,传统的做法是横着取土器,人工震动进而倒出土壤,使得取土极为不便,故此,

本技术:
人发明了一种省力型园林取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力型园林取土器,该取土器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四角位置上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左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截面呈倒l型,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端连通支撑板焊接有第一固定箱体,所述第一固定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固定箱体焊接有取土室,所述取土室的内部设置有取土腔,所述取土室的右侧面顶部设置有取土槽,所述取土室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取土室的底部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有钻头,所述钻头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且对应钻头处设置有辅助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通孔的均内径大于钻头的内径以及第一固定箱体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顶部焊接有推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且位于推动气缸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箱体,所述第二固定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箱体的顶面通过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架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通过充电接头和导电与太阳能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且位于推动气缸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通过充电接头以及导线分别与推动气缸、驱动电机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分别与推动气缸和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有推动气缸、驱动电机、取土室、钻头以及控制开关,能够实现取土器自动钻土和取土,改变传统技术采用人工螺旋嵌入方式的不足,节约劳动力,而且,钻头与取土室螺纹连接,从取土室取土时只需将钻头拧开即可,提高取土的便捷性;通过设有固定板和万向轮,轻推支撑板便可移动取土器,在工作时,进一步节约劳动力,通过设有蓄电池和太阳能板,使得本取土器供电方便,在野外也能很好地进行工作,使其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适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万向轮;3、支撑板;4、推动气缸;5、第一固定箱体;6、驱动电机;7、取土室;8、取土腔;9、取土槽;10、钻头;11、外螺纹;12、辅助通孔;13、推环;14、第二固定箱体;15、蓄电池;16、支架;17、太阳能板;18、控制开关;19、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它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底面四角位置上均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固定板1的顶面左端焊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截面呈倒l型,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4,所述推动气缸4的推杆端连通支撑板3焊接有第一固定箱体5,所述第一固定箱体5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固定箱体5焊接有取土室7,所述取土室7的内部设置有取土腔8,所述取土室7的右侧面顶部设置有取土槽9,所述取土室7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取土室7的底部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有钻头10,所述钻头1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1,所述固定板1的中部且对应钻头10处设置有辅助通孔12。

所述辅助通孔12的内径均大于钻头10的内径以及第一固定箱体5的长度。

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面顶部焊接有推环13。

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且位于推动气缸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箱体14,所述第二固定箱体1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5。

所述第二固定箱体14的顶面通过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架16连接有太阳能板17,所述蓄电池15通过充电接头和导电与太阳能板17电性连接。

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且位于推动气缸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8,所述控制开关18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按钮19。

所述蓄电池15通过充电接头以及导线分别与推动气缸4、驱动电机6和控制开关18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开关18通过导线分别与推动气缸4和驱动电机6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将本取土器推至指定位置后,打下万向轮2上的制刹片,使得固定板1固定不动,接着,启动驱动电机6上的控制按钮19,驱动电机6启动后带动取土室以7及钻头10转动,接着,继续启动推动气缸4上的控制按钮19,推动气缸4带动钻头10下移,穿过辅助通孔12后便对地面土壤进行钻孔,待取土槽9也钻入土壤中时,土壤就会经取土槽9进入到取土腔8中,收集到一定的土壤后,推动气缸4复位(推动气缸4下推以及提升的速度可控,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将钻头10以及取土室7提升,进而离开土壤,取土完成后,关闭驱动电机6和推动气缸4,拧开钻头10,土壤便可从取土室7中落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推动气缸4、驱动电机6、取土室7、钻头10以及控制开关18,能够实现取土器自动钻土和取土,改变传统技术采用人工螺旋嵌入方式的不足,节约劳动力,而且,钻头10与取土室7螺纹连接,从取土室7取土时只需将钻头10拧开即可,提高取土的便捷性;通过设有固定板1和万向轮2,轻推支撑板3便可移动取土器,在工作时,进一步节约劳动力,通过设有蓄电池15和太阳能板17,使得本取土器供电方便,在野外也能很好地进行工作,使其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适用性大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用电元件均是市面上已经存在的,本申请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底面四角位置上均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固定板(1)的顶面左端焊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截面呈倒l型,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4),所述推动气缸(4)的推杆端连通支撑板(3)焊接有第一固定箱体(5),所述第一固定箱体(5)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固定箱体(5)焊接有取土室(7),所述取土室(7)的内部设置有取土腔(8),所述取土室(7)的右侧面顶部设置有取土槽(9),所述取土室(7)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取土室(7)的底部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有钻头(10),所述钻头(10)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外螺纹(11),所述固定板(1)的中部且对应钻头(10)处设置有辅助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通孔(12)的内径均大于钻头(10)的内径以及第一固定箱体(5)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面顶部焊接有推环(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且位于推动气缸(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箱体(14),所述第二固定箱体(14)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箱体(14)的顶面通过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架(16)连接有太阳能板(17),所述蓄电池(15)通过充电接头和导电与太阳能板(17)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顶面且位于推动气缸(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18),所述控制开关(18)上电性连接有控制按钮(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5)通过充电接头以及导线分别与推动气缸(4)、驱动电机(6)和控制开关(18)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18)通过导线分别与推动气缸(4)和驱动电机(6)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省力型园林取土器,它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左端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中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气缸,所述推动气缸的推杆端连通支撑板焊接有第一固定箱体,所述第一固定箱体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固定箱体焊接有取土室,所述取土室的内部设置有取土腔,所述取土室的右侧面顶部设置有取土槽,所述取土室的底部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有钻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有推动气缸、驱动电机、取土室、钻头以及控制开关,能够实现取土器自动钻土和取土,改变传统技术采用人工螺旋嵌入方式的不足,节约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孟建林;冯子君;施爱华;孟宏旺;彭伟河;许海瑞;张婷;李雄谟;顾鹏;郑明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博雅园林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9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