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998发布日期:2020-08-14 18: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实现了机械化、智能化,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进入智能化也是逐步渗透,农业气象环境对农作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环境数据的监测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基础。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洪涝以及水温过高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并且现有的农业气象监测装置大多都不方便固定装置,且在大风天气极容易将装置吹倒,甚至损坏设备。

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707708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农业气象监测装置,其基本描述为:通过调整转动杆与丝杆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转动杆上监测设备相对于底面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气象监测装置,由于转动杆与丝杆之间通过回转支承连接,所以转动杆能够进行360度的旋转,从而能够调整转动杆上的监测设备的监测方向。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气象监测装置,照度感应器与连杆结构连接,能够调整照度感应器与支撑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照度感应器的监测高度。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农业气象监测装置,斜连杆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照度感应器的输入端连接,能够吸收阳光为照度感应器提供电源,节约电能。

本发明人发现,上述发明专利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实际上在风力较大天气时,容易发生倾倒现象,从而造成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解决了实际上在风力较大天气时,容易发生倾倒现象,从而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包括气象站,所述气象站上表面的后侧通过插销插接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放置箱的内底侧壁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调节装置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轨,所述调节轨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内侧面与放置箱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正面的中部插接有截止销,所述调节轨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底板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插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架外表面的顶部插接有固定销。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内部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管,所述底板上表面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内部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后侧插接有插接杆,所述传动杆的后端套接有操作把手,所述传动杆的前端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调节轨为工字滑轨,调节块为工字滑块,调节轨与调节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尺寸与固定杆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与调节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把手和移动把手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由高强度齿轮钢制作而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农业气象监测装置,通过支撑架、支撑腿、固定销、固定杆和插销配合,避免了因风力较大吹倒该装置而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使得该装置更便于监测人员的安装固定,调节杆、调节管、控制盒、转动轴承、传动杆、插接杆和操作把手配合,避免了因无法对该装置进行调节而影响监测人员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2、该农业气象监测装置,通过底板、万向轮、蓄电池、支撑片、移动把手和控制箱配合,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使得该装置更便于监测人员的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机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竖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竖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象站;2、插销;3、放置箱;4、调节装置;401、控制盒;402、转动轴承;403、调节杆;404、调节管;405、支撑片;406、传动杆;407、插接杆;408、操作把手;409、第一传动齿轮;410、第二传动齿轮;5、蓄电池;6、控制箱;7、底板;8、调节轨;9、调节块;10、截止销;11、移动把手;12、万向轮;13、固定杆;14、支撑架;15、支撑腿;16、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业气象监测装置,包括气象站1,气象站1的型号为100wx(44-817-1-01*),气象站1上表面的后侧通过插销2插接有放置箱3,放置箱3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4,放置箱3的内底侧壁设置有蓄电池5,调节装置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6,控制箱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板7,底板7、万向轮12、蓄电池5、支撑片405、移动把手11和控制箱6配合,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使得该装置更便于监测人员的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机动性能,底板7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轨8,调节轨8内侧面的中部设置有调节块9,调节块9的内侧面与放置箱3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调节块9正面的中部插接有截止销10,调节轨8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把手11,底板7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底板7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插接有固定杆13,底板7外侧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支撑腿15、固定销16、固定杆13和插销2配合,避免了因风力较大吹倒该装置而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使得该装置更便于监测人员的安装固定,支撑架14内部插接有支撑腿15,支撑架14外表面的顶部插接有固定销16。

调节装置4包括控制盒401,控制盒401上表面的中部插接有转动轴承402,转动轴承402的内部插接有调节杆403,调节杆403、调节管404、控制盒401、转动轴承402、传动杆406、插接杆407和操作把手408配合,避免了因无法对该装置进行调节而影响监测人员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调节杆403外表面的顶部设置有调节管404,底板7上表面后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片405,支撑片405内部插接有传动杆406,传动杆406外表面的后侧插接有插接杆407,传动杆406的后端套接有操作把手408,传动杆406的前端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409,调节杆4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410,第一传动齿轮409与第二传动齿轮410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操作步骤更加流畅,因此设置调节轨8为工字滑轨,调节块9为工字滑块,调节轨8与调节块9滑动连接,增强了操作步骤的流畅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提高零部件间的配合,从而在底板7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尺寸与固定杆13的尺寸相适配,最大限度的发挥零部件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方便对该装置调节高度,因此在调节杆403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管404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403与调节管404螺纹连接,增强了该装置便于调节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使用时打滑,从而在操作把手408和移动把手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包裹层,包裹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粒,增大表面摩擦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缩短调节高度所需要的时间,因此设置第一传动齿轮409和第二传动齿轮410均由高强度齿轮钢制作而成,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操纵移动把手11通过万向轮12将整体移动至预定位置,敲击固定杆13将其穿过连接孔楔入地面,拔出固定销16使支撑腿15沿着支撑架14向下移动,支撑腿15接触到地面后插入固定销16,顺时针旋松截止销10,拔出插接杆407,操纵操作把手408旋转带动传动杆406转动,传动杆406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409旋转,第一传动齿轮409旋转带动第二传动齿轮410转动,第二传动齿轮410转动带动调节杆403旋转,调节杆403旋转使得调节管404向上移动,调节管404向上移动带动放置箱3通过调节块9沿着调节轨8向上移动,放置箱3向上移动带动气象站1向上移动,移动至适当位置后逆时针旋紧截止销10插入插接杆407。

综上所述,该农业气象监测装置,通过支撑架14、支撑腿15、固定销16、固定杆13和插销2配合,避免了因风力较大吹倒该装置而造成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使得该装置更便于监测人员的安装固定,调节杆403、调节管404、控制盒401、转动轴承402、传动杆406、插接杆407和操作把手408配合,避免了因无法对该装置进行调节而影响监测人员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监测人员的工作效率。

该农业气象监测装置,通过底板7、万向轮12、蓄电池5、支撑片405、移动把手11和控制箱6配合,增强了该装置的稳定性,使得该装置更便于监测人员的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机动性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