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1986发布日期:2021-01-12 07:3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建筑结构,也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施工中,混凝土强度决定着建筑结构的受力性和整体性,同时也是混凝土结构受力方法和混凝土结构整体性衡量的主要标注。为实现工程项目的稳定和安全,需要在前期对混凝土试样开展大量的试验,对混凝土试样的强度、密实性、变形度、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检测,而在其检测前,需先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操作。

公告号为cn2101420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水泥混凝土检测取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套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板远离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该水泥混凝土检测取样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取芯筒旋转,按压连接杆,使得横梁带动取样装置向下移动,使得取芯筒与混凝土接触,从而实现取样的目的,解决了传统人工拿着取样装置进行操作的问题。

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混凝土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在电机带动取芯筒旋转的过程中,仅依靠人工向下按压连接杆的方式,难以使得取芯筒插入混凝土中,此外,在人工向下按压连接杆的过程中,横梁、活动杆及活动板均随连接杆向下移动,而活动板底部的弹簧对活动板的移动起到了阻碍作用,增大了工作人员向下按压连接杆并使得取芯筒插入混凝土中的难度,不利于混凝土取样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采用电动组件代替人工驱动,使得取芯筒更容易插入混凝土中,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取样难度,有利于混凝土取样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螺纹杆均竖直设置,所述螺纹杆与导向杆上共同安装有活动板,所述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滑移配合,所述活动板上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下端固定有取芯筒,所述底板与取芯筒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供取芯筒穿过的穿孔,所述活动板上安装有用于驱使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用于驱使螺纹杆转动的电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行混凝土取样时,工作人员只需将该取样装置移动至取样位置,随后开启电动组件以驱使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螺纹连接,导向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滑移配合,因此,在此过程中,活动板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工作人员开启驱动组件后,驱动组件驱使转动杆转动,以此使得转动杆带动与其固定的取芯筒转动,该取样装置采用电动组件代替传统技术中的人工驱动,使得取芯筒更容易插入混凝土中,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取样难度,有利于混凝土取样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电动组件包括与底板上表面固定的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电动组件驱使螺纹杆转动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第二主动齿轮转动,第二主动齿轮则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二从动齿轮固定的螺纹杆转动,以便使得活动板沿竖直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螺纹杆上端固定有横截面为圆形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截面圆直径大于螺纹杆的截面圆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活动板起到了良好的限位作用,避免了活动板由螺纹杆上端滑出螺纹杆的情况,进而免去了工作人员重新将活动板安装于螺纹杆上的繁琐。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芯筒的下端面上均匀固定有多个凿土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凿土齿,以此降低了取芯筒插入混凝土内的难度,有利于促进混凝土取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凿土齿表面设有镀铬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凿土齿表面上,使得凿土齿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混凝土对凿土齿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凿土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芯筒靠近活动板的一端设有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与取芯筒的内侧壁靠近其上端的位置固定的固定板、贯穿设置于固定板上并与之滑移配合的竖直滑杆、与竖直滑杆上端固定的第一三棱柱、套设于竖直滑杆上的弹簧、与竖直滑杆下端固定的推动块以及贯穿设置于取芯筒侧壁上并与之滑移配合的水平滑杆,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第一三棱柱的底面固定,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一三棱柱的倾斜面位于靠近取芯筒内侧壁的一侧,所述水平滑杆靠近第一三棱柱的一端与第一三棱柱之间留有缝隙,所述水平滑杆的轴线与第一三棱柱的倾斜面相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取样工作完成且取芯筒回至地面之上后,为便于对取芯筒内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卸除,工作人员只需将水平滑杆向靠近第一三棱柱的一侧推动,使得水平滑杆靠近第一三棱柱的一端与第一三棱柱的倾斜面抵接,随着工作人员继续推动水平滑杆,第一三棱柱受到来自水平滑杆端部的抵压作用力,以此使得第一三棱柱推动竖直滑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竖直滑杆下端的推动块与取芯筒内的试样抵触并继续向下移动时,推动块即可将取芯筒内的试样推出取芯筒,完成试样卸出工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滑杆位于取芯筒内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三棱柱,所述第二三棱柱的位置与第一三棱柱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二三棱柱靠近第一三棱柱一侧的表面为倾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三棱柱,当工作人员推动水平滑杆向第一三棱柱一侧移动时,第二三棱柱的倾斜面率先与第一三棱柱的倾斜面抵接,当工作人员继续推动水平滑杆时,第二三棱柱与第一三棱柱之间面接触,避免了由于水平滑杆端部与第一三棱柱的倾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而导致第一三棱柱的倾斜面上出现划伤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水平滑杆远离第二三棱柱的一端固定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以此对水平滑杆起到了良好的限定作用,避免了水平滑杆进入取芯筒内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活动板上的第一电机、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的第一主动齿轮以及固定套设于转动杆上并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使取芯筒转动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第一主动齿轮转动,以此使得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一从动齿轮固定的转动杆转动,并使得取芯筒转动,有利于取芯筒插入混凝土中以实现取样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混凝土取样时,工作人员只需将该取样装置移动至取样位置,随后开启电动组件以驱使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螺纹连接,导向杆贯穿活动板并与之滑移配合,因此,在此过程中,活动板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工作人员开启驱动组件后,驱动组件驱使转动杆转动,以此使得转动杆带动与其固定的取芯筒转动,该取样装置采用电动组件代替传统技术中的人工驱动,使得取芯筒更容易插入混凝土中,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取样难度,有利于混凝土取样工作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中,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镀于凿土齿表面上,使得凿土齿表面的耐磨性能得以增强,降低了混凝土对凿土齿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凿土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当混凝土取样工作完成且取芯筒回至地面之上后,为便于对取芯筒内的混凝土试样进行卸除,工作人员只需将水平滑杆向靠近第一三棱柱的一侧推动,使得水平滑杆靠近第一三棱柱的一端与第一三棱柱的倾斜面抵接,随着工作人员继续推动水平滑杆,第一三棱柱受到来自水平滑杆端部的抵压作用力,以此使得第一三棱柱推动竖直滑杆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当竖直滑杆下端的推动块与取芯筒内的试样抵触并继续向下移动时,推动块即可将取芯筒内的试样推出取芯筒,完成试样卸出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卸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万向轮;12、螺纹杆;121、限位板;13、导向杆;14、穿孔;2、活动板;21、转动杆;3、取芯筒;31、筒体;311、螺栓;312、凿土齿;32、盖体;4、驱动组件;41、第一电机;42、第一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5、电动组件;51、第二电机;52、第二主动齿轮;53、第二从动齿轮;6、卸料组件;61、固定板;62、竖直滑杆;63、第一三棱柱;64、弹簧;65、推动块;66、水平滑杆;67、第二三棱柱;6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工程监理用混凝土检测用取样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且底板1底部设置有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11,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将该取样装置推动至所需位置,并对取样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

参照图1,底板1上设置有螺纹杆12和导向杆13,螺纹杆12的轴线竖直,螺纹杆12下端安装于底板1上表面并与之转动连接。导向杆13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下端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且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13的数量为两个。

参照图1,螺纹杆12与导向杆13上共同安装有活动板2,活动板2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螺纹杆12贯穿活动板2并与之螺纹连接,导向杆13贯穿活动板2并与之滑移配合。活动板2上设有转动杆21,转动杆21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转动杆21贯穿活动板2并与之转动连接。

参照图1,转动杆21下端设有取芯筒3,取芯筒3包括筒体31和盖体32。筒体31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其轴线竖直,筒体31位于活动板2下方。盖体32为圆板状结构,其轴线与筒体31的轴线重合,盖体32安装于筒体31内靠近其上端的位置上,且盖体32的上表面与转动杆21下端固定。

参照图1,底板1上开设有穿孔14,穿孔14为圆形孔桩结构,穿孔14开设于底板1与取芯筒3对应的位置上,且穿孔14的孔径大于筒体31的外径,以此便于筒体31穿过穿孔14。结合图2所示,筒体31上设有螺栓311,螺栓311的轴线水平,螺栓311贯穿筒体31侧壁并与之间隙配合,且螺栓311贯穿筒体31后与盖体32侧壁螺纹连接,以此便于工作人员对筒体31与盖体32进行安装和拆卸。筒体3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凿土齿312,凿土齿3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凿土齿312沿筒体31的下端面均匀设置,通过设置凿土齿312,以此降低了筒体31插入混凝土内的难度,有利于混凝土取样工作的进行。

参照图1,凿土齿312表面设有镀铬层(图中未示出),铬具有较高的硬度,铬镀设于凿土齿312表面,以此使得凿土齿312的硬度得以提高,降低了混凝土对凿土齿312表面产生的磨损,有利于延长凿土齿312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活动板2上安装有驱动组件4,用于驱使转动杆21转动,驱动组件4第一电机41、第一主动齿轮42以及第一从动齿轮43。第一电机41固定于活动板2上,其输出轴的轴线竖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41采用伺服电机,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第一电机41的运行速度和转向。第一主动齿轮42的轴线与第一电机41输出轴的轴线重合,其底面与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端部固定。第一从动齿轮43的轴线与转动杆21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转动杆21上并与之固定,且第一从动齿轮43与第一主动齿轮42啮合。

参照图1,底板1上还安装有电动组件5,用于驱使螺纹杆12转动,电动组件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主动齿轮52以及第二从动齿轮53。第二电机51固定于底板1上,其输出轴的轴线竖直,第二电机51采用伺服电机,以此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第二电机51的运行速度和转向。第二主动齿轮52的轴线与第二电机51输出轴的轴线重合,其底面与第二主动齿轮52的输出轴端部固定。第二从动齿轮53的轴线与螺纹杆12的轴线重合,其套设于螺纹杆12上并与之固定,且第二从动齿轮53与第二主动齿轮52啮合。在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时,工作人员只需将该取样装置推动至所需取样位置,随后,工作人员需开启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第一主动齿轮42转动,以此使得与第一主动齿轮42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3转动,第一从动齿轮43则带动与其固定的转动杆21转动,从而使得与转动杆21下端固定的取芯筒3转动,此时,工作人员需开启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第二主动齿轮52转动,第二主动齿轮5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3转动,第二从动齿轮53则带动与其固定的螺纹杆12转动,使得活动板2在此过程中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直至取芯筒3插入混凝土中,完成取样工作,随后工作人员需通过第一电机41控制螺纹杆12反向转动,使得活动板2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直至取芯筒3回复原位,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卸料工作。

参照图1,螺纹杆12上端固定有限位板121,限位板121为圆板状结构,限位板121的轴线与螺纹杆12的轴线重合,且限位板121的截面圆直径大于螺纹杆12的截面圆直径,以此对活动板2起到了良好的限定作用,从而避免了活动板2滑脱螺纹杆12的情况。

参照图1,取芯筒3靠近活动板2的一端设有卸料组件6,结合图2所示,卸料组件6包括固定板61、竖直滑杆62、第一三棱柱63、弹簧64、推动块65、水平滑杆66、第二三棱柱67以及限位块68。固定板61为圆板状结构,其轴线与筒体31的轴线重合,且固定板61的侧壁与筒体31的内侧壁固定。竖直滑杆62为竖直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贯穿设置于固定板61上并与之滑移配合。第一三棱柱63为三棱柱状结构,其底面与竖直滑杆62的上端固定,第一三棱柱63的倾斜面位于靠近取芯筒3内侧壁的一侧,且水平滑杆66靠近第一三棱柱63的一端与第一三棱柱63之间留有缝隙,水平滑杆66的轴线与第一三棱柱63的倾斜面相交。弹簧64套设于竖直滑杆62上,其上端与第一三棱柱63的底面固定,弹簧64的下端与固定板61的上表面固定。推动块65为圆块状结构,其轴线与竖直滑杆62的轴线重合,且推动块65的上表面与竖直滑杆62的下端固定。水平滑杆66为水平设置的圆杆状结构,其贯穿设置于筒体31侧壁上并与之滑移配合,且水平滑杆66位于靠近筒体31上端的位置上。第二三棱柱67为三棱柱状结构,其位置与第一三棱柱63的位置对应,靠近第一三棱柱63一侧的表面为倾斜面,且第二三棱柱67远离其倾斜面的一端与水平滑杆66位于取芯筒3内侧的一端固定。限位块68为圆块状结构,其轴线与水平滑杆66的轴线重合,限位块68靠近第二三棱柱67一侧的侧壁与水平滑杆66远离第二三棱柱67的一端固定。当取样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将限位块68向靠近筒体31轴线的一侧推动,使得水平滑杆66及第二三棱柱67向靠近第一三棱柱63的一侧移动,当第二三棱柱67的倾斜面与第一三棱柱63的倾斜面抵接,且第二三棱柱67继续向靠近筒体31轴线的一侧移动时,竖直滑杆62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以此使得推动块65向下移动,从而便于推动块65将筒体31内的样品推出筒体31外侧,完成混凝土样品的卸料工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进行混凝土取样时,工作人员只需将该取样装置移动至取样位置,随后开启电动组件5以驱使螺纹杆12转动,由于螺纹杆12贯穿活动板2并与之螺纹连接,导向杆13贯穿活动板2并与之滑移配合,因此,在此过程中,活动板2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工作人员开启驱动组件4后,驱动组件4驱使转动杆21转动,以此使得转动杆21带动与其固定的取芯筒3转动,该取样装置采用电动组件5代替人工驱动,使得取芯筒3更容易插入混凝土中,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取样难度,有利于混凝土取样工作的进行。

本方案在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时,工作人员只需将该取样装置推动至所需取样位置,随后,工作人员需开启第一电机41,第一电机4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第一主动齿轮42转动,以此使得与第一主动齿轮42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3转动,第一从动齿轮43则带动与其固定的转动杆21转动,从而使得与转动杆21下端固定的取芯筒3转动,此时,工作人员需开启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工作后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的第二主动齿轮52转动,第二主动齿轮52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53转动,第二从动齿轮53则带动与其固定的螺纹杆12转动,使得活动板2在此过程中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直至取芯筒3插入混凝土中,完成取样工作,随后工作人员需通过第一电机41控制螺纹杆12反向转动,使得活动板2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直至取芯筒3回复原位,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卸料工作。当取样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将限位块68向靠近筒体31轴线的一侧推动,使得水平滑杆66及第二三棱柱67向靠近第一三棱柱63的一侧移动,当第二三棱柱67的倾斜面与第一三棱柱63的倾斜面抵接,且第二三棱柱67继续向靠近筒体31轴线的一侧移动时,竖直滑杆62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以此使得推动块65向下移动,从而便于推动块65将筒体31内的样品推出筒体31外侧,完成混凝土样品的卸料工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