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用涂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4822发布日期:2021-02-09 21:4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验用涂片器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检验用涂片器。


背景技术:

[0002]
检验涂片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涂有供化验的物质的显微镜载玻片,涂片是检测血液中或者组织中的包括淋球菌、新型隐球菌、梅毒螺旋体、白喉棒状杆菌等病原体的一种检查方法。
[0003]
目前市场上的检验用涂片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检验用涂片有这样的缺点: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检验涂片制作时,大多使用棉棒蘸取样本,再将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干燥后染色,这样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的同时还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用涂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在给临床病人进行检验涂片制作时,大多使用棉棒蘸取样本,再将样本涂抹在载玻片上,干燥后染色,这样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的同时还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用涂片器,包括试管、第一夹套、底座和螺纹套,所述试管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试管的顶部设置有管口,其中,
[0006]
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设置于试管的表面,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的一端连接有夹持柄;
[0007]
所述底座设置于试管的底部,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一端连接有把手;
[0008]
所述螺纹套设置于支管一端,所述螺纹套的底部设置有毛刷。
[0009]
优选的,所述试管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刻度。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套与第二夹套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与夹持柄之间为一体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槽口的截面形状为“u”字型,所述槽口与橡胶塞的内径尺寸相互吻合,所述槽口与橡胶塞之间呈紧密贴合衔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与支管的一端呈螺纹连接。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
1.该检验用涂片器,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的设置,可通过夹持柄来收放其松紧度,当夹持柄闭合的情况下,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随之闭合,在手握夹持柄时,使得液体注入试管时更加平稳,当夹持柄张开的情况下,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自然松开,此设置使其在试管上下移动,方便拿起观察刻度;
[0015]
2.该检验用涂片器,通过槽口与橡胶塞的设置,使得两者间衔接的密封性更好,当
不需要液体导出时,可将橡胶塞将其槽口堵住,其过程也便于操作;
[0016]
3.该检验用涂片器,毛刷的设置,使得液体从支管流出时吸附在毛刷上,用镊子夹住载玻片在毛刷上涂刷,之后便可对样本进行检验,此设备省时省力,使得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对医务人员来说此操作也更加方便卫生,螺纹套的设置,使其更加便于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试管;2、刻度;3、管口;4、第一夹套;5、第二夹套;6、夹持柄;7、底座;8、支管;9、槽口;10、橡胶塞;11、把手;12、螺纹套;13、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检验用涂片器,包括试管 1、刻度2、管口3、第一夹套4、第二夹套5、夹持柄6、底座7、支管8、槽口9、橡胶塞10、把手11、螺纹套12和毛刷13,所述试管1的表面设置有刻度2,所述试管1的表面均匀分布有刻度2,便于观察注入适量的液体样本,所述试管1的顶部设置有管口 3,其中,
[0023]
所述第一夹套4和第二夹套5设置于试管1的表面,第一夹套4与第二夹套5之间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套4和第二夹套5与夹持柄6之间为一体结构,可通过夹持柄 6来收放其松紧度,当夹持柄6闭合的情况下,第一夹套4和第二夹套5随之闭合,在手握夹持柄6时,使得液体注入试管1时更加平稳,当夹持柄6张开的情况下,第一夹套 4和第二夹套5自然松开,此设置使其在试管1上下移动,方便拿起观察刻度2,所述第一夹套4和第二夹套5的一端连接有夹持柄6;
[0024]
所述底座7设置于试管1的底部,所述底座7的上方设置有支管8,所述支管8的一端设置有槽口9,槽口9的截面形状为“u”字型,所述槽口9与橡胶塞10的内径尺寸相互吻合,所述槽口9与橡胶塞10之间呈紧密贴合衔接,使得两者间衔接的密封性更好,当不需要液体导出时,可将橡胶塞10将其堵住,其过程也便于操作,所述槽口9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塞10,所述橡胶塞10的一端连接有把手11;
[0025]
所述螺纹套12设置于支管8一端,所述螺纹套12与支管8的一端呈螺纹连接,毛刷13的设置,使得液体从支管8流出时吸附在毛刷13上,用镊子夹住载玻片在毛刷13 上涂刷,之后便可对样本进行检验,螺纹套12的设置,舍其更加便于拆卸和更换,所述螺纹套12的底部设置有毛刷13。
[002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检验用涂片器时,首先手扶夹持柄6,使得液体注入试管 1时更加平稳,随之,将液体样本注入试管1中,观察刻度2,在适当的位置停止液体样本的注入,
橡胶塞10和槽口9的设置,使得两者间衔接的密封性更好,拔出橡胶塞10,使液体样本慢慢从支管8中流下至支管8底部,此时毛刷13已被浸湿,拿出镊子夹住载玻片在毛刷13下方涂刷液体样本进行检验,最后将试管1进行清洗,取下螺纹套12连同毛刷13进行更换,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7]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