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9908发布日期:2021-04-13 23:1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虫害监测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作物种类日趋多元化,农业有害物也呈现出危害加重的趋势。因此在虫害大发生之前及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落后,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虫害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监控虫害发生,提高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包括有集虫器、计数装置、图像识别装置和计算机,所述的集虫器包括有收集瓶和收集盒,收集瓶和收集盒均是由透明塑料材质制成,收集瓶设置在收集盒的底端,收集瓶的入口处设置有计数装置,收集盒的顶面是封闭的,底面与收集瓶相连通。收集盒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进虫孔,每个进虫孔的上部均设置有直角形状的挡板,收集盒内设置有昆虫性引诱剂,所述的计数装置与计算机数据连接;图像识别装置与计算机数据连接。
6.进一步地,收集瓶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境传感器,环境传感器与计算机数据连接,采集环境参数。
7.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境传感器包括土壤墒情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
8.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由于设置有集虫器、计数装置、图像识别装置和计算机,根据害虫的生长习性设置不同的集虫器,计数装置计算收集到的害虫的数量,图像识别装置将害虫的状态图片上传给计算机,因此可以有效提高病虫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可自动完成虫情信息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对作物实时远程监测与诊断,减少病虫害发生。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的框图;
12.图2为集虫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14.图中:集虫器1、计数装置3、图像识别装置4、计算机5、环境传感器6、挡板7、进虫孔
8、收集瓶9、收集盒10、昆虫性引诱剂11。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包括有集虫器1、计数装置3、图像识别装置4、计算机5,所述的集虫器用于采集害虫。集虫器为若干个,根据害虫的习性不同,设置不同的集虫器,并将集虫器放置在不同位置,以收集到不同的害虫,在收集害虫的同时对害虫进行了分类。每一个集虫器均设置有一个计数装置,计数装置3与计算机数据连接,用于记录不同种类害虫的数量并将记录的结果上传给计算机;图像识别装置与计算机数据连接,图像识别装置对集虫器内的害虫进行拍照,并将不同种类害虫的生长态势图像上传给计算机;计算机5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评估。
17.如图2所示,所述的集虫器包括有收集瓶9和收集盒10,收集瓶9和收集盒10均是由透明塑料材质制成,收集瓶设置在收集盒的底端,收集瓶的入口处设置有计数装置3。收集盒的顶面是封闭的,底面与收集瓶相连通。收集盒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进虫孔8,进虫孔同时起到散发昆虫性引诱剂味道的作用,有利于集虫。每个进虫孔的上部均设置有挡板7,挡板7的形状为直角形状,挡板距离进虫孔有一定距离,既不会妨碍虫子进入收集盒内,还可以起到遮挡作用,防止下雨时雨水由进虫孔进入收集盒内。收集盒内设置有昆虫性引诱剂11。
18.所述的计数装置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进行落入害虫信号的采集,脉冲信号经微处理器放大处理后,形成技术脉冲,触发计数器计数。所述的图像识别装置采用图像识别的方案,基于标准的害虫生长态势数据,依据体型大小、翅翼数量等体态特征,对已诱捕的害虫进行数据评估。所述的环境传感器6安装在收集瓶的外壁上,并且与计算机数据连接,用于采集环境参数。所述的环境传感器包括土壤墒情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
19.如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基于农业物联网的虫害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①
集虫器收集害虫;
21.②
计数装置记录害虫数量,并将记录结果上传给计算机;
22.③
图像识别装置将收集到的害虫拍照,从而将害虫的生长态势上传给计算机;
23.④
计算机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虫害发生态势进行评估,并打印报告。
24.⑤
环境传感器采集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上传给计算机。
2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