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4798发布日期:2021-04-06 12:2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作业中,鱼塘的水质环境对鱼苗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指标如鱼塘温度、水中氧气含量以及酸碱度(ph值)如果不达标,则会造成鱼苗的发育不良,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因此需要使用监测装置监测水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监测装置没有收复处理,整体结构大,不便于携带,且监测装置不能同时监测鱼塘中不同深度的水质,监测效果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浮体、第二浮体、第一电机、螺旋桨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浮体的底部嵌入设置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内部设有第三套管,且所述第三套管与第二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侧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一监测器,所述第二套管侧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监测器,所述第三套管侧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三监测器,且所述第一监测器、第二监测器以及第三监测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浮体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一套管的顶端与第二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浮体的顶部设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的外侧缠绕设置有钢线,且所述钢线的底端与第三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卷线轮的背侧设有第三电机,且所述卷线轮与第三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浮体设置于第二浮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浮体与第二浮体通过粘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桨设置于第二浮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电机以及控制器均设置于第二浮体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以及螺旋桨均设置为两个,且所述螺旋桨与第一电机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滑块,且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管与第二套管通过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的外侧均固定设有防水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一套管逆时针转动九十度,第三电机驱动卷线轮顺时针转动松开钢线,第三套管下移出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下移出第三套管,此时可通过第一监测器、第二监测器以及第三监测器检测鱼塘不同深度的水质状况,与现有不便于携带且实用性差的监测装置相比,该监测装置可进行收复处理,体型小便于携带,且监测装置可同时检测鱼塘不同深度的水质状况,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除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场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管、第二套管以及第三套管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浮体;2、第二浮体;3、第一电机;4、螺旋桨;5、控制器;6、第一套管;7、第二套管;8、第三套管;9、第一监测器;10、第二监测器;11、第三监测器;12、第二电机;13、卷线轮;14、钢线;15、第三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可移动式水质监测装置,包括第一浮体1、第二浮体2、第一电机3、螺旋桨4以及控制器5,所述第一浮体1的底部嵌入设置有第一套管6,所述第一套管6的内部设有第二套管7,所述第二套管7的内部设有第三套管8,且所述第三套管8与第二套管7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管7与第一套管6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6侧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一监测器9,所述第二套管7侧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二监测器10,所述第三套管8侧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三监测器11,且所述第一监测器9、第二监测器10以及第三监测器11均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浮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电机12,且所述第一套管6的顶端与第二电机12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2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浮体1的顶部设有卷线轮13,所述卷线轮13的外侧缠绕设置有钢线14,且所述钢线14的底端与第三套管8固定连接,所述卷线轮13的背侧设有第三电机15,且所述卷线轮13与第三电机15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15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浮体1设置于第二浮体2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浮体1与第二浮体2通过粘胶固定连接,更为牢固;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旋桨4设置于第二浮体2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电机3以及控制器5均设置于第二浮体2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机3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机3以及螺旋桨4均设置为两个,且所述螺旋桨4与第一电机3通过输出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套管7以及第三套管8的顶端两侧均固定设有滑块,且所述第二套管7与第一套管6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套管8与第二套管7通过滑块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的滑块便于第一套管6、第二套管7以及第三套管8之间的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套管7与第一套管6的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且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通过设置的滑槽便于滑块的移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2以及第三电机15的外侧均固定设有防水罩,通过设置的防水罩有效地为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2以及第三电机15做防水处理,通过设置的控制器5与锂电池(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通过设置的控制器5通过交换机(图中未画出)与外部计算机信号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浮体1置于鱼塘中,控制第一电机3运行,第一电机3驱动螺旋桨4转动,从而使第一浮体1在鱼塘中移动,移动过程中,控制第二电机12运行,第二电机12驱动第一套管6逆时针转动九十度,此时第一套管6呈竖直状态,控制第三电机15运行,第三电机15驱动卷线轮13顺时针转动,卷线轮13松开钢线,第三套管8以及第二套管7不受限制,第三套管8下移出第二套管7,第二套管7下移出第三套管8,此时可通过第一监测器9、第二监测器10以及第三监测器11检测鱼塘不同深度的水质状况,该监测装置可进行收复处理,体型小便于携带,且监测装置可同时检测鱼塘不同深度的水质状况,实用性好。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