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血样采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5932发布日期:2021-02-09 17:5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血样采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血样采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血液样本检测类产品(胶体金法),常常通过真空管、注射器等抽取血液,再通过滴管吸取少量血液并与稀释液混合加入试管内充分混合稀释,最终再通过滴管吸取稀释后的样本滴加到测试条上进行测试,其采样和检测是分开进行的,操作繁琐,且操作中不够干净卫生,容易造成污染,导致很多消费者不愿意使用该类型产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血样采集检测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血样采集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血样采集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检测笔,所述底座内灌装有稀释液,所述检测笔包括检测管,所述检测管的底部固定套接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上设有刻度条,所述检测管的顶部开口端通过螺纹结构套接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套接橡胶滴头,所述顶盖的底部插接测试条,所述测试条滑动插接检测管内腔,所述检测管的外壁上开设观测口,且观测口内固定安装透明玻片。
[0005]
优选的,所述检测管的底部为中空半球结构,所述毛细管的底部端面开有倾斜坡面。
[0006]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稀释液杯的底部,所述稀释液杯内填充稀释液,所述稀释液杯的外壁和底盘的顶部外侧间固定安装加强壳,所述稀释液杯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柔性带的一端,所述柔性带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塞的外壁。
[0007]
优选的,所述加强壳为中空圆台结构,所述稀释液杯的内壁直径等于密封塞和检测管的外径,所述稀释液杯的内壁顶部固定内嵌安装o型密封圈。
[0008]
优选的,所述顶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t型圆柱结构,所述盖体的小径端通过螺纹结构套接检测管的内壁顶部,所述盖体的中部开有贯穿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接测试条的顶部,所述插槽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多个防滑块,所述防滑块紧密贴合测试条的顶部外壁,所述插槽两侧的盖体上开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
[0009]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大径端外径与检测管的外径相同,且盖体大径端外壁固定套接橡胶滴头,所述防滑块均为弹性橡胶半球结构。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采样和检测合二为一,使用者只需要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整个过程,更加方便;
[0012]
2、血液样本稀释、反应均处于封闭空间,无需反复转移,不会二次暴露,干净卫生;
[0013]
3、简化操作后,可以减少操作带来的试验误差,提高产品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盖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底座;11、底盘;12、加强壳;13、稀释液杯;14、柔性带;15、密封塞;2、检测管;3、顶盖;31、盖体;32、插槽;33、透气孔;34、防滑块;4、橡胶滴头;5、观测口;6、测试条;7、毛细管;8、刻度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血样采集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检测笔,底座1内灌装有稀释液,检测笔包括检测管2,检测管2的底部固定套接毛细管7,毛细管7上设有刻度条8,检测管2的顶部开口端通过螺纹结构套接顶盖3,顶盖3的顶部固定套接橡胶滴头4,顶盖3的底部插接测试条6,测试条6滑动插接检测管2内腔,检测管2的外壁上开设观测口5,且观测口5内固定安装透明玻片。通过毛细管7刺入皮肤,并轻微按压橡胶滴头4从而采血,然后将检测管2底部插入底座1内,使得毛细管7浸入稀释液内,挤压橡胶滴头4,则血样浸入稀释液内混合稀释,然后按压橡胶滴头4,则毛细管7将稀释后的样品大量吸入检测管2内,混合液浸湿测试条6,反应开始,静待10-15min后,通过观测口5即可观察到结果,操作简便,样品稀释和反应处于封闭空间,避免污染。
[0020]
检测管2的底部为中空半球结构,便于插入底座1内,毛细管7的底部端面开有倾斜坡面。
[0021]
底座1包括底盘11,底盘11的顶面中部固定连接稀释液杯13的底部,稀释液杯13内填充稀释液,稀释液杯13的外壁和底盘11的顶部外侧间固定安装加强壳12,稀释液杯13的外壁顶部固定连接柔性带14的一端,柔性带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密封塞15的外壁,则检测前,密封塞15对稀释液杯13进行密封,检测时,密封塞15打开,检测管2插入稀释液杯13内并对开口进行密封,使得血液与稀释液密闭混合,且混合后直接抽入检测管2内检测,采样和检测合二为一,使用者只需要简单操作即可完成整个过程,更加方便。
[0022]
加强壳12为中空圆台结构,提高底座1稳定性,稀释液杯13的内壁直径等于密封塞15和检测管2的外径,稀释液杯13的内壁顶部固定内嵌安装o型密封圈,提高密封性,避免稀释液泄露。
[0023]
顶盖3包括盖体31,盖体31为t型圆柱结构,盖体31的小径端通过螺纹结构套接检测管2的内壁顶部,盖体31的中部开有贯穿的插槽32,插槽32内插接测试条6的顶部,插槽3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多个防滑块34,防滑块34紧密贴合测试条6的顶部外壁,插槽32两侧的盖体31上开有多个贯穿的透气孔33,则测试条6插入插槽32内并通过防滑块34压紧固定,盖体31连接检测管2,橡胶滴头4通过透气孔33进行抽吸,结构简洁,便于安装使用。
[0024]
盖体31的大径端外径与检测管2的外径相同,使得检测笔外表面平齐,且盖体31大
径端外壁固定套接橡胶滴头4,防滑块34均为弹性橡胶半球结构。
[0025]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毛细管7刺入皮肤,并轻微按压橡胶滴头4从而采血,根据毛细管7上的刻度条8控制血量,然后打开密封塞15,将检测管2底部插入稀释液杯13内,毛细管7浸入稀释液内,挤压橡胶滴头4,则血样浸入稀释液内混合稀释,然后按压橡胶滴头4,则毛细管7将稀释后的样品大量吸入检测管2内,混合液浸湿测试条6,反应开始,静待10-15min后,通过观测口5即可观察到结果,操作简便,样品稀释和反应处于封闭空间,避免污染。
[002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