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6686发布日期:2021-04-27 19:2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线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香烟过滤嘴棒的外部包裹着一层成型纸,为了使嘴棒更好的成型,在成型纸中间通过胶枪涂上一道宽度、厚度一定的中线胶,用来粘接丝束在成型纸上,防止丝束从成型的滤嘴棒卷筒中抽出,因此中线胶的喷涂直接影响了成型纸的质量。现有的过滤嘴棒生产企业的中线胶检测方式,一般为传感器类、相机类(白光源,蓝光源)、间接检测类。传感器类由于胶线胶量太小,如只有一根或二根胶线断节时通常无法及时检测出来,同时传感器类检测不够直观反应生产过程中胶线的喷涂情况。而间接类检测与传感器类检测相似,且存在不够可视化反应生产中胶线的喷涂情况的缺陷。
3.相机类检测可以反应当前实时的胶线状态,由于相机视觉检测这些年在兴起,目前常用的白光源、蓝光源等,都是人眼可见光源,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设备操作人员来说,可见光源会有刺眼的问题,同时光源所在处会有经常性的维护操作,当人眼短时或长时接触光源后,再移开视线到没有光源亮的地方,会有炫晕的感觉,不利于操作工做下一步的工作,同时也会有安全生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使用人眼不可见光源,配合快拆光源支架,快速调节相机支架,可以对成型纸的中线胶喷涂状态进行在线检测,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设置在成型机上,所述成型机内设置有相机控制器以及可编程plc控制器,所述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主光源支架、补光光源支架、相机支架以及交互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主光源支架和补光光源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的纸加热器两端,所述相机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的开松机速比调节柜中,所述交互控制装置以及相机控制器与所述可编程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光源支架以及补光光源支架上分别设置有主光源以及补光光源,所述主光源和补光光源均为不可见红外光源,所述相机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所述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分别与所述相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6.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光源支架包括主光源安装座和快拆支架,所述主光源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上,所述主光源安装在所述快拆支架上,所述快拆支架滑动连接在所述主光源安装座上。
7.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光光源支架包括补光光源安装座、水平滑动机构以及旋转支架,所述补光光源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上,所述水平滑动机
构滑动连接在所述补光光源安装座上,所述旋转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滑动机构上,所述补光光源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上。
8.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相机支架包括相机安装座、水平调节支座、水平调节机构以及旋转滑台支座,所述相机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上,所述相机安装座的上端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支座螺接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上,所述水平调节支座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滑台支座,所述旋转滑台支座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通过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源对成型纸进行透视,配合红外相机实现对螺旋中线胶胶线的在线检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可视光源对操作人员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配备有待可视化控制界面的交互装置,能够实现对相机以及光源的位置以及各项参数的控制可显示,便于操作人员的生产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光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补光光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相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
主光源支架、2

补光光源支架、3

相机支架、4

交互控制装置、5

成型机、11

主光源安装座、12

快拆支架、13

主光源、21

补光光源安装座、22

水平滑动机构、23

旋转支架、24

补光光源、31

相机安装座、32

水平调节支座、33

水平调节机构、34

旋转滑台支座、35

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36

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9]
参阅图1所示,所述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设置在用于过滤嘴棒生产的成型机5上,所述成型机5内设置有相机控制器以及可编程plc控制器,所述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包括主光源支架1、补光光源支架2、相机支架3以及交互控制装置4,其中,所述主光源支架1和补光光源支架2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5的纸加热器两端,所述相机支
架3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5的开松机速比调节柜中,所述交互控制装置4以及相机控制器与所述可编程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主光源支架1以及补光光源支架2上分别设置有主光源13以及补光光源24,所述相机支架3上分别设置有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35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36,所述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35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36分别与所述相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0020]
参阅图2所示,所述主光源支架1包括主光源安装座11和快拆支架12,所述主光源安装座11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5上,所述主光源13安装在所述快拆支架12上,所述快拆支架12滑动连接在所述主光源安装座11上,通过调节所述快拆支架12与主光源安装座11的相对位置可以相应调节所述主光源13的空间位置。
[0021]
参阅图3所示,所述补光光源支架2包括补光光源安装座21、水平滑动机构22以及旋转支架23,所述补光光源安装座21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5上,所述水平滑动机构22滑动连接在所述补光光源安装座21上,所述旋转支架23转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滑动机构22上,所述补光光源24安装在所述旋转支架23上,所述水平滑动机构22可以相对所述补光光源安装座21水平滑动,所述旋转支架23可以相对所述水平滑动机构22转动,相应的可以调节所述补光光源24的空间位置。
[0022]
参阅图4所示,所述相机支架3包括相机安装座31、水平调节支座32、水平调节机构33以及旋转滑台支座34,所述相机安装座31固定安装在所述成型机5上,所述相机安装座31的上端设置有水平调节机构33,所述水平调节支座32螺接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33上,所述水平调节支座32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滑台支座34,所述旋转滑台支座34上分别设置有所述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35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机构33为丝杆结构,通过调节丝杆结构端部的旋钮从而带动所述水平调节支座32水平运动,所述旋转滑台支座34为以水平方向360
°
旋转的结构,配合所述水平调节机构33可以相应调节所述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35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36的空间位置。
[002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控制装置4为具有可视化控制界面的交互装置,具体可以是带有触摸屏或者控制按键的显示装置;所述可编程plc控制器为西门子可编程plc控制器,操作人员通过所述交互控制装置4可以对所述可编程plc控制器发送各项控制指令,相应通过相机控制器来调节所述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35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36的各项参数,同时所述编程plc控制器将控制结果反馈至所述交互控制装置4,实时显示给操作人员,便于生产控制。
[002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主光源13和补光光源24均为不可见红外光源,所述主光源13和补光光源24配合,利用红外线的波长,穿过可见光不能通过的成型纸,使成型纸呈半透明状态,更为凸显出胶线状态,所述封口胶与内搭口胶成像红外相机35以及螺旋胶成像红外相机36则利用红外相机的特点透视成型纸上凸显出的胶线,从而实现对螺旋中线胶胶线的在线检测。
[002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螺旋中线胶胶线在线检测装置通过人眼不可见的红外光源对成型纸进行透视,配合红外相机实现对螺旋中线胶胶线的在线检测,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可视光源对操作人员的不利影响,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配备有待可视化控制界面的交互装置,能够实现对相机以及光源的位置以及各项参数的控制可显示,便于操作人员的
生产控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便于维护。
[0026]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