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13029发布日期:2021-08-10 14:2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本分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样本分析仪一般都设有反应容器回收单元,以用于在检测结束后对废弃的反应容器进行回收。传统技术中,反应容器回收单元一般通过一个废杯盒进行收集废弃的反应容器。这样,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废杯盒装满反应容器的现象,此时,就需要中止检测,以将废杯盒的反应容器倒掉或更换废杯盒。而检测被中止或者打断,会对样本分析仪的检测速度及检测结果造成不良影响,不符合用户对检测结果准确性高、检测速度快的样本分析仪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采用超大废杯盒的方案;通过提供超大容量的废杯盒,来保证废杯盒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容纳一天检测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弃反应容器,即废杯盒的容量等于一天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反应容器的数量,从而使得一天中的检测过程不会被打断。该方案在实施时,需要每天在固定时间(例如检测启动前或者检测结束后)进行安排废杯盒清空的操作,其需要操作者养成定期清理的习惯,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如果遗忘,还是可能会发生废杯盒装满反应容器导致检测被迫中断的情况发生。此外,超大容量的废杯盒会大幅增大仪器的体型和占地面积,从而不利于样本分析仪的小型化设计。

因此,现有技术的样本分析仪,在不增大样本分析仪占地面积的前提下,难以保障检测流程不会被废弃反应容器的回收中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在不增大样本分析仪占地面积的前提下,保障样本分析仪检测过程不会被废弃反应容器回收中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样本分析仪,包括支撑板、检测单元、运送装置、样本分注单元、试剂分注单元和反应容器回收单元,所述支撑板上贯穿设有用于供反应容器穿过的丢弃口,所述样本分注单元、所述试剂分注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和所述运送装置都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下方;

所述样本分注单元用于将待测样本加入到所述反应容器中;

所述试剂分注单元用于将所述试剂加入到所述反应容器中;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对由所述待测样本和所述试剂制成的试样进行检测;

所述运送装置用于将装载有所述试样的反应容器运送至所述检测单元进行检测和用于在所述检测单元对所述试样检测完成后将所述反应容器从所述检测单元运送至所述丢弃口;

所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用于对完成检测后废弃的所述反应容器进行回收,所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装载所述反应容器的收集容器和用于支撑所述收集容器的支撑组件,所有的所述收集容器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排列于所述丢弃口的下方,且每个所述收集容器都具有朝向所述丢弃口敞开设置以用于供所述反应容器从所述丢弃口落入所述收集容器内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丢弃口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丢弃口在所述收集容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开口内;或者,

所述丢弃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所有的所述丢弃口在所述收集容器上的投影都位于所述开口内。

可选地,所述收集容器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收集容器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丢弃口与另一个所述收集容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还包括数量与所述收集容器数量相同、以分别用于检测各所述收集容器是否位于所述丢弃口下方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为光耦,每个所述光耦分别位于一个所述收集容器的旁侧。

可选地,所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所述收集容器进行限位,以防止在将一个所述收集容器拉离所述丢弃口的下方时、另一个所述收集容器也跟着被拉离所述丢弃口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的数量比所述收集容器的数量少一个,所有的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除了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所述收集容器外的其余所述收集容器分别进行一对一的限位;或者,

所述锁定装置的数量与所述收集容器的数量相同,所有的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对所有的所述收集容器分别进行一对一的限位。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为机械伸缩锁或者机械旋转锁或者电磁锁或者磁铁吸附锁。

作为收集容器容量设置的一种实施方案,所有的所述收集容器的容量都相等。

作为收集容器容量设置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所述收集容器的容量大于位于其下方的至少一个所述收集容器的容量。

可选地,位于最上方的所述收集容器的容量在能够装载1000个反应容器~2000个反应容器的范围内取值,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收集容器的容量在能够装载100个反应容器~600个反应容器的范围内取值。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托架主体和数量与所述收集容器数量相同的支撑件,所有的所述支撑件都与所述托架主体连接且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每个所述收集容器对应安装于一个所述支撑件上,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收集容器之间的所述支撑件具有用于供所述反应容器落入下方之所述收集容器的避让口。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用于分别支撑所述收集容器之相对两底部边缘的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分别与所述托架主体连接,且两个所述导轨之间具有形成所述避让口的间距;或者,

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所述托架主体连接的支撑板,所述避让口贯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所述收集容器上设有用于供人手把持以方便进行推拉所述收集容器的把持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通过在丢弃口的下方设置至少两个收集容器,并使每个收集容器都具有朝向丢弃口敞开设置以用于供反应容器从丢弃口落入收集容器内的开口,这样,具体应用中,可以将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设为常用收集装置,位于下方的收集容器设为缓冲收集装置。当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装满反应容器、提示报警后,操作者可以将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拉出以倒掉反应容器或者更换收集容器,此时,由于丢弃口的下方还有其它的收集容器进行接收从丢弃口落下的反应容器,所以在对装满反应容器的收集容器进行清理或更换时,不需要中止检测流程。此外,由于各收集容器是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可在不增大样本分析仪占地面积和不中断检测流程的前提下,实现收集容器的清理或更换操作,很好地兼顾了样本分析仪小型化、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和检测速度快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反应容器从丢弃口落入反应容器回收单元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反应容器回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分析仪丢弃反应容器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反应容器回收单元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20、收集容器;121、开口;1201、第一收集容器;1202、第二收集容器;130、支撑组件;131、托架主体;132、支撑件;1321、避让口;1322、导轨;140、检测装置;150、锁定装置;151、止挡部;200、反应容器;300、支撑板;310、丢弃口;400、检测单元;500、运送装置;600、样本分注单元;700、试剂分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样本分析仪,包括支撑板300、检测单元400、运送装置500、样本分注单元600、试剂分注单元700、和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支撑板300上贯穿设有用于供反应容器200穿过的丢弃口310,样本分注单元600、试剂分注单元700、检测单元400和运送装置500都设于支撑板300的上方,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设于支撑板300的下方。

反应容器200用于为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进行制备试样;样本分注单元600用于将待测样本加入到反应容器200中;试剂分注单元700用于将试剂加入到反应容器200中;检测单元400用于对由待测样本和试剂制成的试样进行检测。

运送装置500用于转移反应容器20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运送装置500用于将装载有试样的反应容器200运送至检测单元400进行检测和用于在检测单元400对试样检测完成后将反应容器200从检测单元400运送至丢弃口310。当然了,具体应用中,运送装置500不限于这些位置之间的运送,也可以用于驱动反应容器200在其它位置(例如样本分注单元600、试剂分注单元700等)的运送。

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用于对完成检测后废弃的反应容器200进行回收。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包括丢弃口310至少两个用于装载反应容器200的收集容器120和用于支撑收集容器120的支撑组件130,所有的收集容器120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排列于丢弃口310的下方,即所有的收集容器120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每个收集容器120都具有用于供反应容器200从丢弃口310落入收集容器120内的开口121,开口121朝向丢弃口310敞开设置,即开口121向上敞开设置。具体应用中,从丢弃口310落下的反应容器200,会首先落入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当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装满反应容器200、且提示报警后,操作者可以将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拉出以倒掉反应容器200或者更换收集容器120,此时,由于丢弃口310的下方还有其它的收集容器120进行接收从丢弃口310落下的反应容器200,所以在对装满反应容器200的收集容器120进行清理或更换时,不需要中止检测流程,从而充分保障了样本分析仪的检测准确性和检测速度。此外,由于各收集容器120是沿竖直方向依次排列设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在不增大样本分析仪占地面积和不中断检测流程的前提下,实现收集容器120的清理或更换操作,很好地兼顾了样本分析仪小型化、检测结果准确性高和检测速度快的特性。

具体地,反应容器200可以为反应杯或者反应试管或者其它可以用于供待测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的容器。

本实施例中,丢弃口310的数量为一个,丢弃口310在收集容器120上的投影位于开口121内,即丢弃口310的俯视投影位于开口121内,这样,可以使得从丢弃口310落下的反应容器200都能落入收集容器120中进行收集。

优选地,支撑组件130包括托架主体131和数量与收集容器120数量相同的支撑件132,所有的支撑件132都与托架主体131连接且沿竖直方向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每个收集容器120对应安装于一个支撑件132上,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收集容器120之间的支撑件132具有用于供反应容器200落入下方之收集容器120的避让口1321。支撑件132用于支撑收集容器120。避让口1321的设置,可以使得当上方的收集容器120不在位(在位即位于丢弃口310的下方)时,从丢弃口310落下的反应容器200可以穿过支撑件132落入下方的收集容器120内。各支撑件132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应用中,可以在每个支撑件132上都设置避让口1321,这样,可以使得各支撑件132都可以互换;或者,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不在最下方的支撑件132上设置避让口1321。

优选地,支撑件132包括两个用于分别支撑收集容器120之相对两底部边缘的导轨1322,两个导轨1322分别与托架主体131连接,且两个导轨1322之间具有形成避让口1321的间距。两个导轨1322与收集容器120形成一个抽屉式结构,这样便于收集容器120的推入和拉出。由于收集容器120只有两个底部边缘与导轨1322接触,故利于减小收集容器120推入和拉出操作时的滑动摩擦力。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为了进一步减小收集容器120和导轨1322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在导轨1322或者收集容器120上设置滚轮进行辅助收集容器120的推入和拉出。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支撑件132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例如:支撑件132也可设置为包括与托架主体131连接的支撑板300,避让口1321贯穿设于支撑板300上。

优选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还包括数量与收集容器120数量相同、以分别用于检测各收集容器120是否位于丢弃口310下方的检测装置140,检测装置140安装于支撑组件130上。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检测装置140检测收集容器120是否在位,利于避免丢弃口310下方没有收集容器120时进行丢弃操作(向丢弃口310丢弃反应容器200的操作)的情形发生。具体应用中,只要检测到有一个收集容器120在位,均可实行丢弃操作;如果检测到所有的收集容器120均不在位时,则禁止丢弃操作。

优选地,检测装置140为光耦,每个光耦分别位于一个收集容器120的旁侧。光耦又称光耦合器,其具有发光单元和受光单元,其可通过发光单元发光、受光单元接收光线进行检测判断收集容器120是否在位。光耦与样本分析仪的控制系统(图未示)连接,光耦的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是否进行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具体应用中,在进行丢弃反应容器200动作前,控制系统利用光耦检测各收集容器120的在位光耦信号,只要检测到有一个收集容器120在位,均可实行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如果检测到所有的收集容器120均不在位时,则禁止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检测装置140采用光耦,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无触点、寿命长的特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检测装置140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等。

优选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于支撑组件130上的锁定装置150,锁定装置150用于对收集容器120进行限位,以防止在将一个收集容器120拉离丢弃口310的下方时、另一个收集容器120也跟着被拉离丢弃口310的下方。锁定装置150的设置,主要用于防止用户误将所有的收集容器120全部拉出,导致所有的收集容器120全部不在位而导致测试流程中断的情形发生。

优选地,锁定装置150为机械伸缩锁或者机械旋转锁或者电磁锁或者磁铁吸附锁。锁定装置150具有用于止挡收集容器120抽离丢弃口310下方的止挡部151。机械伸缩锁的止挡部151通过直线伸、缩的方式控制动作以实现对收集容器120的锁定和解锁;机械旋转锁的止挡部151通过转动止挡部151的方式控制动作以实现对收集容器120的锁定和解锁;电磁锁的止挡部151通过电磁原理控制动作以实现对收集容器120的锁定和解锁;磁铁吸附锁的止挡部151通过磁铁吸附控制动作以实现对收集容器120的锁定和解锁。具体应用中,可以设置按键或者旋钮控制锁定装置150的止挡部151进行动作,当然了,机械伸缩锁、机械旋转锁和磁铁吸附锁也可以通过人力驱动止挡部151运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锁定装置150的数量比收集容器120的数量少一个,所有的锁定装置150用于对除了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收集容器120外的其余收集容器120分别进行一对一的限位,即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不设置锁定装置150进行限位,其余的收集容器120都分别设置一个锁定装置150进行限位。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具体指沿竖直方向位于最高处的收集容器120,即最靠近丢弃口310的收集容器120。由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为常用收集装置,其最容易出现在检测过程装满反应容器200需要清理或者更换的情形,位于其下方的其余收集容器120则不太会出现在检测过程装满反应容器200需要清理或者更换的情形,所以基本不会在检测过程中对下方的收集容器120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因此可以不用设置锁定装置150对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进行限位,这样,可以减少一个锁定装置150,利于简化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的结构和降低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的成本。当然了,具有应用中,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锁定装置150的数量也可以设计为与收集容器120的数量相同,此时,所有的锁定装置150用于对所有的收集容器120分别进行一对一的限位,即每一个收集容器120都分别设置一个锁定装置150进行限位。

优选地,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收集容器120的容量大于位于其下方的至少一个收集容器120的容量。由于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为常用收集装置,故,其容量设置得较大,可利于保证用户间隔较长时间清理一次废弃反应容器200,减少对测试流程的打断和用户的工作量。由于位于下方(相对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而言)的收集容器120,只是作为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不在位(例如正对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进行清理或更换操作)过程中的缓冲收集装置,测试过程中放入下方收集容器120内的反应容器200数量有限,所以,位于下方的收集容器120容量设置得较小,利于减小相应的占据空间,避免对样本分析仪产生较大影响。当然了,作为替代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将所有的收集容器120的容量都设置为相等,这样,可以使得各收集容器120都可以互换,利于减少物料种类数量。

优选地,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收集容器120的高度大于位于其下方的至少一个收集容器120的高度,这样,利于使得位于最上方的一个收集容器120的容量大于位于其下方的至少一个收集容器120的容量,且利于在不增加样本分析仪高度和水平尺寸的前提下,实现各收集容器120的设置。

优选地,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的容量在能够装载1000个反应容器200~2000个反应容器200的范围内取值,位于最下方的收集容器120的容量在能够装载100个反应容器200~600个反应容器200的范围内取值。位于最上方的收集容器120作为常用收集装置,其容量设置在能够装载1000个反应容器200~2000个反应容器200的范围,既利于保证用户可以间隔较长时间清理一次废弃反应容器200,又不会因容量过大而导致清理时废弃反应容器200量过多,进而引起清理困难的情形发生。位于最下方的收集容器120作为缓冲收集装置,其容量设置在能够装载100个反应容器200~600个反应容器200的范围内,既保障了用户有足够的时间清理或更换上方的收集容器120,又利于减小缓冲收集装置的占用空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收集容器12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收集容器120沿竖直方向设于丢弃口310与另一个收集容器120之间。为了方便描述,此处,将上、下的两个收集容器120分别定义为第一收集容器1201和第二收集容器1202,第一收集容器1201沿竖直方向设于丢弃口310与第二收集容器1202之间。为保证测试流程不中断,第一收集容器1201作为常用收集装置,其容量设置得较大,例如可以支持2000个反应容器200,从而保证用户可以间隔较长时间清理一次第一收集容器1201中的废弃反应容器200,减少对测试流程的打断。第二收集容器1202作为缓冲收集装置,容量设置得较小,例如可以支持600个反应容器200,相应占据空间体积较小,避免对样本分析仪产生较大影响。用户可以根据第二收集容器1202的使用情况对其内的废弃反应容器200进行清理,由于多数情况下,第二收集容器1202只是作为第一收集容器1201倾倒过程中的缓冲收集装置,测试过程中放入第二收集容器1202内的反应容器200数量有限,因此用户可以较长时间清理一次第二收集容器1202中的废弃反应容器200即可。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收集容器120的数量和容量设置方式不限于此。

优选地,收集容器120上设有用于供人手把持以方便进行推拉收集容器120的把持部(图未示)。把持部可以为设于收集容器120上的扣手或者把手。具体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握持把持部进行推拉收集容器120,从而可提高用户推拉收集容器120的舒适性。

为了便于描述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的工作原理,此处,以收集容器120设有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的工作流程:

1)在丢弃反应容器200动作前,控制系统检测第一收集容器1201的在位光耦信号,如果检测到第一收集容器1201在位,则进一步检测判断第一收集容器1201是否已经装满反应容器200,如果第一收集容器1201在位且没有装满,则控制系统控制进行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

2)如果控制系统检测到第一收集容器1201不在位,则检测第二收集容器1202的在位光耦信号,如果检测到第二收集容器1202在位,则进一步检测第二收集容器1202是否装满反应容器200,如果第二收集容器1202在位且没有装满,则控制系统控制进行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

3)如果控制系统检测到第一收集容器1201在位,且检测到第一收集容器1201已经装满反应容器200,则检测第二收集容器1202的在位光耦信号,如果检测到第二收集容器1202在位,则进一步检测第二收集容器1202是否装满反应容器200,如果第二收集容器1202在位且没有装满,则控制系统控制进行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

4)如果控制系统检测到第一收集容器1201不在位,且检测到第二收集容器1202在位、但第二收集容器1202已经装满反应容器200,则控制系统控制停止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

5)如果控制系统检测到第一收集容器1201和第二收集容器1202都不在位,则控制系统控制停止丢弃反应容器200操作。

为了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计数单元,第一收集容器1201在位时,从丢弃口310落下的反应容器200数量归为对第一收集容器1201的计数;第一收集容器1201不在位时,从丢弃口310落下的反应容器200数量归为对第二收集容器1202的计数。当丢弃反应容器200数计数至第一收集容器1201的预定满容量时,控制系统在软件界面提醒用户,清空或更换第一收集容器1201;在用户清空第一收集容器1201的过程中,由于控制系统检测到第二收集容器1202在位,可以不中断测试流程,继续执行丢弃反应容器200动作,丢弃反应容器200计数至第二收集容器1202。

本实施例提供的样本分析仪,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所以可以实现在空间狭小的样本分析仪内部,在不增加占地空间的前提下,实现不中断测试流程的收集容器120清理或更换过程,利于样本分析仪小型化、自动化的发展。

优选地,样本分析仪为凝血样本分析仪。当然了,具体应用中,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也可以适用于其它具有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的样本分析仪中。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较佳实施方案,凝血样本分析仪的测试流程包括:在反应容器200中分别加入样本和试剂,制备成反应液,对反应液混匀孵育后得到试样;将装载有试样的反应容器200运送到检测单元400,检测单元400向反应容器200中的试样照射多波长光,通过光通量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凝固时间或其他相关性能参数;完成测试的反应容器200由运送装置500移送至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以使完成测试的反应容器200从丢弃口310丢弃到收集容器120,从而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及样本分析仪,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丢弃口310的数量不同。具体地,实施例一中,丢弃口310设有一个,其主要适用于只具有一个丢弃位的样本分析仪;而本实施例中,丢弃口3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主要适用于具有至少两个丢弃位的样本分析仪。

本实施例中,所有的丢弃口310在收集容器120上的投影都位于开口121内,这样,可以使得从不同丢弃口310落下的反应容器200都落入相同的收集容器120中进行收集。由于不需要对每个丢弃口310分别设置单独的收集容器120,故,利于简化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及样本分析仪的结构。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容器回收单元100及样本分析仪的其它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对应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