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3568发布日期:2021-07-20 16:1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清器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配件之一,主要担负过滤的功能,发动机内部所需的燃油通过滤清器过滤后才能参与燃烧做功。滤清器生产工艺中需要进行各种检测,其目的在于避免滤清器在使用阶段发生泄漏,因为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引起发动机机械故障以及人员安全事故。

在滤清器装配完成后需要对滤清器壳体上的螺纹及滤清器壳体与上盖连接后两者之间是否装配到位进行检测,传统的检测方式都是通过人工一个个去看,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存在误判的可能性,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包括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转盘机构,转盘机构上连接有透明检测台,工作台沿透明检测台横向设有对滤清器壳体表面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装置,工作台在透明检测台下方设有对滤清器底部正投影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将待检滤清器放置在透明检测台上,透明检测台在转盘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待检滤清器就在透明检测台上随透明检测台移动,当待检滤清器移动到第一检测装置所能检测区域时,第一检测装置就对待滤清器壳体的直线度或者滤清器壳体上螺纹的垂直度进行检测,第二检测装置对滤清器底部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底部与滤清器内部零件是否连接到位,(通常壳体与下盖是卡扣连接,连接后卡扣会伸出底部,视觉上可以看到卡扣连接点),检测到不合格产品直接人工取下后重新装配再放上透明检测台,需要注意的是本方案只保护机械结构,对于软件及具体的图像处理过程不做保护,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提升检测效率减少误判,且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上述的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透明检测台一端的第一摄像头及设置透明检测台另一端与第一摄像头相对设立的第一光源,第一摄像头与第一光源之间设置有两组辅助光源,第一摄像头与两组辅助光源之间呈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透明检测台下方且位于第一摄像头与两组辅助光源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内的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与透明检测台之间设有与第二摄像头处于同一垂线的第二光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摄像头、第一光源及两组辅助光源,由于辅助光源的存在滤清器其余面的阴影将被驱散,第一摄像头只捕捉第一光源照射滤清器时产生的阴影,对该阴影进行捕捉判断,将第二摄像头设置在第一摄像头与两组辅助光源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内,使得辅助光源还起到将位于第二摄像头检测区域内的滤清器其余面阴影驱散,使第二摄像头可在第二光源的作用下只捕捉滤清器底面,从而对底面零部件是否装配到位进行判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保护的是硬件结构,不包括具体的图像处理过程,两种图像处理过程可以采用常规的图像处理过程,例如获取图像-灰度变换-平滑处理-二值化处理-搜索封闭区域-计算连通区域面积-根据连通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合格。

上述的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有位于透明检测台上方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与显示屏连接用以输出检测结果,更加直观。

上述的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相连的驱动轴及连接于驱动轴另一端的转盘,所述转盘周向设置连接柱,所述透明检测台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于转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连接于驱动轴另一端的转盘转动,转盘通过连接柱联动透明检测台转动,从而联动位于透明检测台上的待检滤清器,待检滤清器呈圆周排布在透明检测台上不仅可以使得检测设备占地面积小且环形的待检滤清器运动方向更加合理。

上述的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竖直连接杆及通过相对设立的第一连接压块连接于第一竖直连接杆上的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另一端通过相对设立的第二连接压块连接有第二竖直连接杆,所述第一摄像头安装于第二竖直连接杆,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第三竖直连接杆及通过相对设立的第三连接压块连接于第三竖直连接杆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摄像头连接于第二横杆相对连接第三竖直连接杆的另一端且朝向透明检测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对设立的第一连接压块及螺钉的配合将第一横杆一端连接在第一竖直连接杆上,通过松动螺钉调整第一连接压块所处第一竖直连接杆的位置可以起到调整第一摄像头高度的作用,同理,通过调整第二连接压块在第一横杆上的位置可以调节第一摄像头所处水平位置的作用,通过调整第三连接压块所处第三竖直连接杆上的位置可以调整第二摄像头与透明检测台之间的间距,对于不同的滤清器及不同的检测位置来说所需要对待检滤清器拍摄位置有所不同,通过调整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所处高度及第一摄像头与第一光源之间的间距后提升检测设备的通用性。

上述的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光源连接于连接板相对连接第二横杆的另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将第二光源设置在第二摄像头正上方,保证第二摄像头拍摄时滤清器底部的亮度,提高检测效果。

上述的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四竖直连接杆,所述辅助光源通过相对设立的第四连接压块连接于第四竖直连接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辅助光源通过第四竖直连接杆及第四连接压块连接在工作台上,使得辅助光源的高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通用性强。

上述的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四周设有机架,机架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显示屏通过安装板连接于机架远离工作台一端的中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防止外部阴影对第一、第二摄像头的检测效果造成干扰,其中两侧挡板可以通过合页连接在机架上,再设置把手方便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滤清器壳体检测的自动化且通用性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挡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挡板及机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检测装置的第一摄像头部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光源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盘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7所示:一种滤清器检测用环形检测设备,包括有工作台1,工作台1上设有转盘机构,转盘机构上连接有透明检测台2,工作台1沿透明检测台2横向设有对滤清器壳体表面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装置,工作台1在透明检测台2下方设有对滤清器底部进行检测的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透明检测台2一端的第一摄像头3及设置透明检测台2另一端与第一摄像头3相对设立的第一光源4,第一摄像头3与第一光源4之间设置有两组辅助光源5,第一摄像头3与两组辅助光源5之间呈三角形排布,第二检测装置包括有设置于透明检测台2下方且位于第一摄像头3与两组辅助光源5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内的第二摄像头6,第二摄像头6与透明检测台2之间设有与第二摄像头6处于同一垂线的第二光源7,还包括有位于透明检测台2上方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显示屏8,显示屏8与第一检测装置及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转盘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91、与驱动电机91相连的驱动轴92及连接于驱动轴92另一端的转盘93,转盘93周向设置连接柱94,透明检测台2通过连接柱94固定连接于转盘93,第一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第一竖直连接杆101及通过相对设立的第一连接压块102连接于第一竖直连接杆101上的第一横杆103,第一横杆103另一端通过相对设立的第二连接压块104连接有第二竖直连接杆105,第一摄像头3安装于第二竖直连接杆105,第二检测装置还包括有第三竖直连接杆106及通过相对设立的第三连接压块1061连接于第三竖直连接杆106的第二横杆107,第二摄像头6连接于第二横杆107相对连接第三竖直连接杆106的另一端且朝向透明检测台2设置,第二横杆107上设有连接板108,第二光源7连接于连接板108相对连接第二横杆107的另一端,工作台1上设有第四竖直连接杆109,辅助光源5通过相对设立的第四连接压块110连接于第四竖直连接杆109,工作台1四周设有机架111,机架111之间设有挡板112,显示屏8通过安装板113连接于机架111远离工作台1一端的中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