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

文档序号:26072704发布日期:2021-07-30 13:21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



背景技术:

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进行胃肠道早期肿瘤的治疗方式,是最近五年发展飞速的一项新兴手术技术。esd术后病理近年来也发展迅速,而esd标本进行病理较普通病理有所不同,对病理取材的规范要求较高,首先需要对标本进行拍照;其次要使用格尺丈量标本的大小;再次,进行取材,要求esd切除后的标本全部取材,且每隔2mm宽度即制作一张病理切片,以达到为患者搜寻到可能有早期病变的每一个角落;接着,要对取材后的分刀标本进行再次拍照;然后将组织块放入包埋盒里,对全部包埋盒进行第三次拍照。如果esd标本的取材规范,有利于病理医生给出恰当且反映该标本真实面貌的诊断和病理诊断水平的国内外交流。

目前现有的esd标本取材台亟需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病理医生使用公用数据相机或个人手机拍照,拍照前后需要脱掉和再次戴上手套,很不方便;同时,不同医生之间,拍照的距离有差异,虽然旁边有钢尺,但拍出的照片使得标本和钢尺均有大有小,不利于统一照片尺寸,不利于今后国内外会议交流;2.标本的固定液是含10%福尔马林的液体,对人体刺激很大,除呼吸道刺激尚有皮肤黏膜刺激,特别是眼角膜的刺激使得医生不断流泪,使用现在已有的取材台对医护人员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刺激性。3.取材台目前无法识别标本对应的患者姓名、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病理检查项目名称等,不利于大型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以克服上述缺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以解决现有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在病理取材过程中拍照不便、医务人员容易受到挥发试剂刺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该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包括前侧开口的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玻璃挡片、第一摄像头、照明灯、紫外灯和取材小桌;所述玻璃挡片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前侧开口中,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前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玻璃挡片的支撑片以使所述玻璃挡片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台面之间形成可伸入双手的开口;所述第一摄像头通过可调节拉杆连接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内侧壁上,所述照明灯和紫外灯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内侧顶壁上,所述取材小桌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包括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通过可调节拉杆连接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内侧壁设置有抽风口;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左侧壁、右侧壁和/或内侧顶壁设置有抽风口;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设置有与所述抽风口流体连通的抽气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台面设置有清洗水池和水龙头;所述水龙头为感应出水式龙头;所述清洗水池下水管道中设置有下水铰刀。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包括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内侧壁、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所述操作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照明灯、所述紫外灯、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下水铰刀和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台面上的红外扫码仪以识别病理标本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可调节拉杆包括水平固定杆、竖直固定杆、固定件、调整杆和连接杆,所述水平固定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的内侧壁、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所述竖直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水平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固定杆的下端,所述调整杆的一端可调整角度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上端可调整角度地连接于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摄像头或所述第二摄像头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设置有玻璃挡片、能自动拍照的摄像头等多个部件,在对内镜黏膜切除样本取材或者组织切割过程中能方便地自动拍照,不需要取材的医务人员手动拍照,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避免挥发性试剂对医务人员造成呼吸道刺激,可以有效保护病理医生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6提供的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提供的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中可调节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2、玻璃挡片;3、第一摄像头;4、第二摄像头;5、操作面板;6、照明灯;7、紫外灯;8、抽风口;9、清洗水池;10、水龙头;12、取材小桌;13、红外扫码仪;21、水平固定杆;22、竖直固定杆;23、固定件;24、调整杆;25、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如图1所示,该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包括前侧开口的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玻璃挡片2、第一摄像头3、照明灯6、紫外灯7和取材小桌12;所述玻璃挡片2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前侧开口中,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前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玻璃挡片2的支撑片以使所述玻璃挡片2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台面之间形成可伸入双手的开口;所述第一摄像头3通过可调节拉杆连接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内侧壁上,所述照明灯6和紫外灯7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内侧顶壁上,所述取材小桌12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台面上。

本实施例的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顶部、左侧和右侧均封闭,内部设置有台面即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台面,台面和顶部之间形成操作空间。所述玻璃挡片2可上下拉动地嵌入连接于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前侧开口中,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对应开设有使玻璃挡片2滑动的滑槽,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顶部对应开设有使玻璃挡片2向上滑出的开口,左右两侧滑槽的槽壁优选设置有弹性垫片,这样玻璃挡片2上下滑动的过程中,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左右两侧滑槽与玻璃挡片2之间依然能保持很好的密封性。当需要在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台面上进行病理切片操作时将玻璃挡片2向下滑动然后固定支撑于支撑片上,此时玻璃挡片2与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台面之间形成有一定高度的开口,方便医护人员手臂伸入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上方进行手动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中,可以方便地在取材小桌12上进行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通过设置照明灯6可以提高亮度、观测更加清楚,通过设置紫外灯7可以通过紫外线对使用后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内部进行杀菌消毒,通过设置第一摄像头3可以方便地对病理切片、切割组织进行拍照,不需要医护人员穿脱手套手动拍照,拍照过程方便快捷,能够缩短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时间,提高病理取材操作速度。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如图1所示,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包括第二摄像头4,所述第二摄像头4通过可调节拉杆连接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

实施例1中的第一摄像头3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内侧壁上并高于取材小桌12,通过第一摄像头3可以很好地对病理切片、切割组织顶面即上表面进行拍照,通过第一摄像头3拍摄的照片能够方便观测病理切片、切割组织的水平面尺寸大小,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摄像头4设置于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比如,第二摄像头4设置于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左侧壁,取材小桌12可以置于第二摄像头4右侧,这样通过第二摄像头4可以很好地对病理切片、切割组织侧面进行拍照,这样结合第一摄像头3所拍摄的照片能够对病理切片、切割组织整体更好的观测,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均能进行尺寸大小的观测,有利于更好地对病理切片、切割组织大小尺寸和形貌特征进行观测和记录。

实施例3

如实施例2所述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如图1所示,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内侧壁设置有抽风口8;

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左侧壁、右侧壁和/或内侧顶壁设置有抽风口8;

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设置有与所述抽风口8流体连通的抽气装置。

在对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切割组织的过程中会使用到福尔马林溶液等医用试剂,部分挥发性的医用试剂会对医务人员的呼吸道粘膜等造成刺激损伤,通过在内侧壁、左侧壁、右侧壁和/或内侧顶壁设置抽风口8,并相应地设置抽气装置能够迅速地将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内的气体抽出,避免挥发性医用试剂被医务人员呼吸进入呼吸系统,能够很好地对医务人员的呼吸道组织进行保护。

实施例4

如实施例3所述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如图1所示,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台面设置有清洗水池9和水龙头10;

所述水龙头10为感应出水式龙头;

所述清洗水池9下水管道中设置有下水铰刀。

通过设置感应出水式龙头和清洗水池9,医务人员在对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切割组织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进行清洗操作和洗手,不需要接触水龙头避免将污染物粘附到水龙头而造成交叉污染;通过设置下水铰刀能够对排放物进行粉碎,避免造成管道堵塞。

实施例5

如实施例4所述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如图1所示,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包括操作面板5,所述操作面板5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内侧壁、左侧壁或者右侧壁上,所述操作面板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摄像头3、所述照明灯6、所述紫外灯7、所述第二摄像头4、所述下水铰刀和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按钮。通过将第一摄像头3、所述照明灯6、所述紫外灯7、所述第二摄像头4、所述下水铰刀和所述抽气装置的开关按钮集中设置于操作面板5,能够方便地对上述各个部件进行开关操作。

实施例6

如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如图1所示,所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台面上的红外扫码仪13以识别病理标本信息。

每个病人的内镜黏膜切除病理取材样本可以对应有一个条形二维码,当该病人的内镜黏膜切除病理取材样本被送到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进行取材、切割组织等操作之前,先通过红外扫码仪13扫取条形二维码以识别标本或者病人信息,这样通过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摄像头3、第二摄像头4拍摄的照片自动可记录为与该二维码相对应,实现信息采集和记录的自动化对应系统,并且在扫码的过程中,后台运营的电脑还可以对扫码时间即样品采集时间进行自动化记录。通过设置红外扫码仪13能够识别标本对应的患者姓名、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病理检查项目名称等,有利于大型数字化医院的建设。

实施例7

如实施例2所述的新型内镜黏膜切除术病理取材操作台,如图2所示,所述可调节拉杆包括水平固定杆21、竖直固定杆22、固定件23、调整杆24和连接杆25,所述水平固定杆2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内侧壁、左侧壁或右侧壁上,所述竖直固定杆22的上端与所述水平固定杆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件2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固定杆22的下端,所述调整杆24的一端可调整角度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23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25上端可调整角度地连接于所述调整杆2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摄像头3或所述第二摄像头4连接于所述连接杆25的下端。

所述第一摄像头3和所述第二摄像头4均可以通过所述的可调节拉杆连接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内部,水平固定杆21连接于柜式病理取材操作台1的某个内侧壁上;连接杆25与调整杆24铰接连接,调整杆24与固定件23铰接连接,固定件23可旋转地连接于竖直固定杆22下端,通过转动连接杆25(调整连接杆25与调整杆24之间角度)可以方便地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通过转动调整杆24(调整调整杆24与固定件23之间连接角度)可以方便地调整摄像头的高度,通过旋转固定件23可以使摄像头在水平面更换拍摄位置,总之,通过所述结构的可调节拉杆可以方便地对摄像头的水平、竖直位置进行调整,能够方便地拍摄病理取材样本或切割组织的各个角度。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