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86777发布日期:2021-08-17 13:38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多会以液体或半固体的石油形态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黏度也可以称为粘度,是指流体对流动所表现的阻力。当流体(气体或液体)流动时,一部分在另一部分上面流动时,就受到阻力,这是流体的内摩擦力。要使流体流动就需在流体流动方向上加一切线力以对抗阻力作用。在测试沥青黏度时需要将其灌入毛细管中,但现有的沥青毛细管法测试沥青动力黏度制样困难,沥青试样很难装入毛细管表面刻度且沥青很容易粘附在毛细管壁上,降低了测试的效率,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具备可以快速均匀的把沥青试样加入到毛细管标定刻度且沥青不黏管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沥青毛细管法测试沥青动力黏度制样困难,沥青试样很难装入毛细管表面刻度且沥青很容易粘附在毛细管壁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毛细管体,所述毛细管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长形漏斗,所述长形漏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侧与竖杆滑动连接,所述毛细管体表面的底部套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左侧与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转杆的右侧贯穿至竖杆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竖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表面的底部套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左侧与齿轮一啮合,所述螺杆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筒,所述螺筒的顶部与滑板固定连接。

所述长形漏斗的底部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部延伸至毛细管体的内部。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左侧的转盘,所述转盘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块。

所述螺筒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角块,所述角块的顶部与滑板固定连接。

所述竖杆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的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所述套板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筒带动滑板上下移动,滑板带动长形漏斗上下移动,达到可以快速均匀的把沥青试样加入到毛细管标定刻度且沥青不黏管壁的效果,增强了测试的效率,增强了资源的浪费,该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解决了现有的沥青毛细管法测试沥青动力黏度制样困难,沥青试样很难装入毛细管表面刻度且沥青很容易粘附在毛细管壁上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的设置,能够使沥青在长形漏斗的内部下落时更加稳定,避免出现落在管壁上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能够方便转动转杆,加大了的便捷。

4、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块的设置,能够使螺筒更加稳定的与滑板固定,防止出现掉落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滑板更加流畅的在竖杆的右侧滑动,减少了滑板与竖杆之间的摩擦。

6、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块的设置,能够使套板更加稳定的定位毛细管体,防止出现倒塌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中:1、底板;2、竖杆;3、毛细管体;4、长形漏斗;5、滑板;6、套板;7、转杆;8、旋转机构;801、转盘;802、转块;9、齿轮一;10、轴承;11、螺杆;12、齿轮二;13、螺筒;14、软管;15、角块;16、滑槽;17、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2,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毛细管体3,毛细管体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长形漏斗4,长形漏斗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5,滑板5的左侧与竖杆2滑动连接,毛细管体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套板6,套板6的左侧与竖杆2固定连接,竖杆2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7,转杆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8,转杆7的右侧贯穿至竖杆2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一9,底板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竖杆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0,轴承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11,螺杆11表面的底部套接有齿轮二12,齿轮二12的左侧与齿轮一9啮合,螺杆11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筒13,螺筒13的顶部与滑板5固定连接。

参考图1,长形漏斗4的底部连通有软管14,软管14的底部延伸至毛细管体3的内部。

本实施例通过软管14的设置,能够使沥青在长形漏斗4的内部下落时更加稳定,避免出现落在管壁上的现象。

参考图2和图3,旋转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7左侧的转盘801,转盘80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块802。

本实施例通过旋转机构8的设置,能够方便转动转杆7,加大了的便捷。

参考图1,螺筒1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角块15,角块15的顶部与滑板5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角块15的设置,能够使螺筒13更加稳定的与滑板5固定,防止出现掉落的现象。

参考图1,竖杆2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6,滑板5的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16的内部。

本实施例通过滑槽16的设置,能够使滑板5更加流畅的在竖杆2的右侧滑动,减少了滑板5与竖杆2之间的摩擦。

参考图1,套板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固定块17的设置,能够使套板6更加稳定的定位毛细管体3,防止出现倒塌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块802,转块802带动转盘801旋转,转盘801带动转杆7旋转,转杆7带动齿轮一9旋转,齿轮一9带动齿轮二12旋转,齿轮二12带动螺筒13上下移动,螺筒13带动滑板5上下移动,滑板5带动长形漏斗4上下移动,然后将沥青倒入长形漏斗4的内部,沥青通过软管14平稳的落在毛细管体3的内部,致使达到可以快速均匀的把沥青试样加入到毛细管标定刻度且沥青不黏管壁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2),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毛细管体(3),所述毛细管体(3)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长形漏斗(4),所述长形漏斗(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5),所述滑板(5)的左侧与竖杆(2)滑动连接,所述毛细管体(3)表面的底部套接有套板(6),所述套板(6)的左侧与竖杆(2)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机构(8),所述转杆(7)的右侧贯穿至竖杆(2)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齿轮一(9),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且位于竖杆(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轴承(10),所述轴承(1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杆(11),所述螺杆(11)表面的底部套接有齿轮二(12),所述齿轮二(12)的左侧与齿轮一(9)啮合,所述螺杆(11)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筒(13),所述螺筒(13)的顶部与滑板(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形漏斗(4)的底部连通有软管(14),所述软管(14)的底部延伸至毛细管体(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8)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7)左侧的转盘(801),所述转盘(80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块(8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筒(13)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角块(15),所述角块(15)的顶部与滑板(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右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板(5)的左侧滑动连接在滑槽(16)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6)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所述固定块(17)的底部与底板(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毛细管体,所述毛细管体的顶部贯穿设置有长形漏斗,所述长形漏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左侧与竖杆滑动连接,所述毛细管体表面的底部套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左侧与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杆左侧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转杆。本实用新型达到可以快速均匀的把沥青试样加入到毛细管标定刻度且沥青不黏管壁的效果,增强了测试的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该沥青动力黏度成型辅助仪,解决了现有的沥青毛细管法测试沥青动力黏度制样困难,沥青试样很难装入毛细管表面刻度且沥青很容易粘附在毛细管壁上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姜建美;柴维聪;吕伟泽;祝剑锋;李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超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9
技术公布日:2021.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