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负压型精密气密性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06427发布日期:2021-07-09 13:0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负压型精密气密性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负压型精密气密性检测仪。


背景技术:

2.气密性作为密封产品的主要质量性能参数,越来越受到密封产品生产厂家的重视,对严格要求密封性的产品来说,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且泄漏量超过了允许范围,将直接影响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等,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有害气体溢出等严重后果,引发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快速高精度地检测泄漏量,成为了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准高精度检测气密性的气密性检测仪。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负压型精密气密性检测仪,包括控制系统、气密性检测单元、进气单元,所述气密性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被测件的气密性情况,所述进气单元用于为气密性检测单元提供检测所需正负压支持,所述进气单元包括气源、储气罐、三联件、真空发生器和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正负压切换阀、第一正压调节阀、负压调节阀,所述气源与储气罐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与三联件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三联件的出气端与正负压切换阀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正负压切换阀的第一出气端与真空发生器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的出气端与负压调节阀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正负压切换阀的第二出气端与第一正压调节阀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负压调节阀的出气端和第一正压调节阀的出气端分别与气密性检测单元的气源进口气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进气单元和气密性检测单元工作。进气单元同时设置正压气路和负压气路,可以快速实现正压气路和负压气路切换,能更好的满足既需要正压气密性测试又需要负压气密性测试场合的测试需求。
5.进一步地,所述气源与储气罐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进气端与气源气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出气端与储气罐的进气端气路连接。在气源与储气罐之间设置单向阀,在正常工作时可以保证储气罐内维持一定的压力,在气源中断的情况下可防止储气罐内气体倒流。
6.进一步地,所述气密性检测单元包括气源进口、系统进气管路、采集单元;所述气源进口包括正压气源进口、负压气源进口、控制气源进口;所述正压气源进口与进气单元第一正压调节阀出气端气路连接,所述负压气源进口与进气单元负压调节阀出气端气路连接,所述控制气源进口与进气单元三联件出气端气路连接;所述系统进气管路包括测试气体管路和控制气体管路;所述测试气体管路包括电动三通阀、第一气动三通阀、第二气动三通阀、标准腔;所述电动三通阀第一端与正压气源进口气路连接,第二端与负压气源进口气路连接;所述第一气动三通阀第一端与电动三通阀第三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被测件气路
连接,第三端与标准腔气路连接;所述第二气动三通阀第一端与标准腔和第一气动三通阀的第三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气动三通阀第二端和被测件气路连接;所述控制气体管路包括第二正压调节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正压调节阀进气端与控制气源进口气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端与第二正压调节阀出气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测试气体管路的第一气动三通阀的控制气体进口气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一端与第二正压调节阀出气端和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气动三通阀的控制气体进口气路连接;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差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差压传感器第一端与测试气体管路中第一气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和被测件气路连接,第二端与测试气体管路中第一气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和标准腔气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气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和被测件之间的气路中。气密性检测单元如此设置,可以快速精准的实现气密性检测。
7.进一步地,所述气密性检测单元还设置有放气消声器,所述放气消声器设置在测试气体管路的第二气动三通阀的第三端。
8.进一步地,所述被测件和第一气动三通阀之间气路中设置有第一手动阀,所述标准腔和第一气动三通阀之间气路中设置有第二手动阀;所述第一手动阀第一端与第一气动三通阀的第二端和差压传感器的第一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被测件气路连接;所述第二手动阀的第一端与第一气动三通阀的第三端和差压传感器的第二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标准腔气路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气密性检测单元还设置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位于电动三通阀第第三端和第一气动三通阀第一端之间的气路中。在气密性检测单元设置安全阀,可以防止超压气体进入气密性检测单元造成检测单元的损坏。
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包括plc和ad转换器,所述差压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通过ad转换器和plc电性连接,所述正负压切换阀、第一正压调节阀、负压调节阀、第二正压调节阀、电动三通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分与plc电性连接。控制系统选用plc控制系统,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能更精准的实现气密性检测控制。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正负压型精密气密性检测仪结构简单,能够快速精准的实现正负压模式下的气密性检测,能很好的满足既需要正压气密性测试又需要负压气密性测试场合的测试需求。
附图说明
12.图1为进气单元示意图;
13.图2为气密性检测单元示意图;
14.图3为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15.附图编号说明:1为气源,2为气密性检测单元,3为单向阀,4为储气罐,5为三联件,6为正负压切换阀,7为真空发生器,8为负压调节阀,9为第一正压调节阀,21为第二正压调节阀,22放气消声器,23为标准腔,24为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
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7.如图1所示,一种正负压型精密气密性检测仪,包括控制系统、气密性检测单元2、进气单元,所述气密性检测单元2用于检测被测件的气密性情况,所述进气单元用于为气密性检测单元2提供检测所需正负压支持,所述进气单元包括气源1、储气罐4、三联件5、真空发生器7和电磁阀组件,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正负压切换阀6、第一正压调节阀9、负压调节阀8,所述气源1与储气罐4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储气罐4的出气端与三联件5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三联件5的出气端与正负压切换阀6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正负压切换阀6的第一出气端与真空发生器7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7的出气端与负压调节阀8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正负压切换阀6的第二出气端与第一正压调节阀9的进气端气路连接,所述负压调节阀8的出气端和第一正压调节阀9的出气端分别与气密性检测单元2的气源进口气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进气单元和气密性检测单元工作。
18.为了防止气源1中断时储气罐4内气体倒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源1与储气罐4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3,所述单向阀3的进气端与气源1连接,所述单向阀3的出气端与储气罐4的进气端连接。
1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气密性检测单元2包括气源进口、系统进气管路、采集单元;所述气源进口包括正压气源进口、负压气源进口、控制气源进口;所述正压气源进口与进气单元第一正压调节阀9出气端气路连接,所述负压气源进口与进气单元负压调节阀8出气端气路连接,所述控制气源进口与进气单元三联件5出气端气路连接;所述系统进气管路包括测试气体管路和控制气体管路;所述测试气体管路包括电动三通阀v、第一气动三通阀v1、第二气动三通阀v2、标准腔23;所述电动三通阀v第一端与正压气源进口气路连接,第二端与负压气源进口气路连接;所述第一气动三通阀v2第一端与电动三通阀v第三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被测件气路连接,第三端与标准腔23气路连接;所述第二气动三通阀v2第一端与标准腔23和第一气动三通阀v的第三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第一气动三通阀v1第二端和被测件气路连接;所述控制气体管路包括第二正压调节阀21、第一电磁阀v3、第二电磁阀v4;所述第二正压调节阀21进气端与控制气源进口气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v3第一端与第二正压调节阀21出气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测试气体管路的第一气动三通阀v1的控制气体进口气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v4第一端与第二正压调节阀21出气端和第一电磁阀v3的第一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第二气动三通阀v2的控制气体进口气路连接;所述采集单元包括差压传感器dps和压力传感器ps,所述差压传感器dps第一端与测试气体管路中第一气动三通阀v1的第二端和被测件气路连接,第二端与测试气体管路中第一气动三通阀v1的第三端和标准腔23气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ps位于第一气动三通阀v1的第二端和被测件之间的气路中;所述被测件和第一气动三通阀v1之间气路中设置有第一手动阀v5,所述标准腔23和第一气动三通阀v1之间气路中设置有第二手动阀v6;所述第一手动阀v5第一端与第一气动三通阀v1的第二端和差压传感器dps的第一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被测件气路连接;所述第二手动阀v6的第一端与第一气动三通阀v1的第三端和差压传感器dps的第二端气路连接,第二端与标准腔23气路连接。
20.为了降低测试结束后放气时的噪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密性检测单2元还设置有放气消声器22,所述放气消声器22设置在测试气体管路的第二气动三通阀v2的第三
端。
21.为了防止超压气体进入气密性检测单元2造成气密性检测单元2的损坏,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密性检测单元2还设置有安全阀24,所述安全阀24位于电动三通阀v第三端和第一气动三通阀v1第一端之间的气路中。
22.所述控制系统可以是现在市场上存在的任何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的控制系统,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为plc控制系统,包括plc和ad转换器,所述差压传感器dps和压力传感器ps分别通过ad转换器和plc电性连接,所述正负压切换阀6、第一正压调节阀9、负压调节阀8、第二正压调节阀21、电动三通阀v、第一电磁阀v3、第二电磁阀v4分别与plc电性连接。
23.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原理为:正压测试模式时,测试气体通过正负压切换阀6到第一正压调节阀9,由第一正压调节阀9调定至测试压力,然后进入气密性检测单元提供正压支持;控制气体由第二正压调节阀21调至预定压力,第一电磁阀v3通电打开,调压至预定压力的控制气源进入第一气动三通阀v1控制第一气动三通阀v1打开,给标准腔23和被测件充气,充气完毕后,第一电池阀v3断电,调压至预定压力的控制气源断开控制第一气动三通阀v1关闭,经过平衡时间后,通过压力传感器ps检测其压力变化,用于判断大泄漏(在设定的时间内,测试件容器内的气体压力迅速下降,则被认为是大泄漏),通过压差传感器dps检测出标准腔和被测件二端的压差,根据此压差通过电路计算出泄漏率,检测完毕,第二电磁阀v4通电,调压至预定压力的控制气源进入第二气动三通阀v2控制第二气动三通阀v2打开放气。负压测试模式时,测试气体通过正负压切换阀6到真空发生器7产生真空,由负压调节阀8调定至测试真空,然后进入气密性检测单元提供负压支持,气密性检测单元按照正压测试模式的控制方法进行负压气密性测试。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