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电缆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8040发布日期:2021-12-25 01:4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电缆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压电缆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能使用量的日益增加,各类电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电缆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中高压力缆的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局放试验作为电气实验中的重点,需要确保其试验的精度。
3.目前行业内执行标准gb/t 12706中已经明确规定,局放试验值不得超出设备灵敏度(老版本为20pc)。对试验灵敏度要求越来越高,此时试验用绝缘油的品质更加重要。为了绝缘油除湿,目前行业内一般采用明火加热和电加热两种,但基本都是使用前对绝缘油加热,耗费时间较长。目前的除杂方式一般采用滤网过滤,此时体积较大的杂质可滤去,但铜粉或铝粉等体积较小的杂质难以去除,会对试验精度产生一定影响,为消除此影响,很多实验室不得等不频繁跟换绝缘油,试验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压电缆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中压电缆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包括箱体及设置于其上的搅拌器、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显示器,所述箱体顶部一侧开口且在开口处分别设置适配的翻盖和入油口滤网,箱体上设置出油龙头,箱体底部内侧设置海绵垫,海绵垫的高度低于出油龙头距箱体底面的高度,搅拌器和恒温加热器分别伸入至箱体内部并对箱体内的绝缘油进行搅拌加热,通过温度显示器检测并显示箱体内的绝缘油油温。
7.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显示器连接,所述温度显示器的温度检测探头伸入至箱体内部并对箱体内的绝缘油进行油温测量。
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可拆卸式放置于支撑架上,箱体呈内部中空的方形结构,箱体顶部前侧开口且底部封闭。
9.进一步的,所述翻盖通过两个铰链铰接于箱体顶部的开口处,用于打开或闭合箱体。
10.进一步的,所述入油口滤网通过两个挂钩挂于箱体顶部开口处的侧壁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入油口滤网包括沿绝缘油流向依次设置过滤棉层、活性炭过滤层和不锈钢过滤网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压电缆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包括箱体、搅拌器、恒温加热器和温度显示器,箱体顶部一侧开口且在开口处分别设置适配的翻盖和入
油口滤网,箱体上设置出油龙头,箱体底部内侧设置海绵垫,海绵垫的高度低于出油龙头距箱体底面的高度,搅拌器和恒温加热器分别伸入至箱体内部并对箱体内的绝缘油进行搅拌加热,通过温度显示器检测并显示箱体内的绝缘油油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放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首先通过入油口滤网能够去除绝缘油中的大颗粒杂质等,再利用海绵垫、搅拌器和恒温加热器快速实现绝缘油的除杂、除湿,能够进行双重过滤,可实现取油、试验、除湿、除杂循环不间断,极大的提高了时效,使用成本低;使用电加热绝缘油能避免明火,提高安全性,可根据环境变化选择不同的绝缘油加热温度,且能够进行恒温加热,提高安全性,提高了中高压电缆的局放试验灵敏度,同时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用油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入油口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棉层、活性炭过滤层和不锈钢过滤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如图1

4所示,一种中压电缆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除杂除湿装置,包括支撑架1、箱体2、入油口滤网3、翻盖4、出油龙头5、海绵垫6、搅拌器7、恒温加热器8和温度显示器9,支撑架1为箱体2提供支撑力,箱体2可拆卸式或灵活放置于支撑架1上,搅拌器7、恒温加热器8和温度显示器9设置于箱体2上,箱体2内部中空,箱体2顶部一侧开口且其底部封闭,箱体2顶部的开口处通过两个铰链21铰接可翻转打开或闭合的翻盖4,箱体2顶部的开口与翻盖4的形状、尺寸、位置等相适配,翻盖4在不加油或不更换海绵垫6时盖于开口处,使箱体2保持常闭状态,避免外部杂质进入箱体2内部的绝缘油中,绝缘油在搅拌加热时翻盖4不需要盖上,便于水汽从箱体2内蒸发,箱体2顶部的开口处还可拆卸式设置适配的入油口滤网3,绝缘油均需经过开口处的入油口滤网3进入箱体2内部,箱体2上设置出油龙头5,箱体2底部内侧设置海绵垫6,海绵垫6尽量贴合箱体2内壁,海绵垫6的高度低于出油龙头5距箱体2底面的高度,海绵垫6的熔点约300℃,远高于绝缘油的加热温度70℃,不会对油质产生新的干扰,使用后的绝缘油中会含有少量的铜粉或铝粉等颗粒较小的粉末状杂质,入油口滤网3难以滤除,粉末状杂质随绝缘油进入箱体2内后沉淀在海绵垫6上并储存于海绵垫6的网孔中,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沉淀的杂质较多时,可以在箱体2内有油的情况下更换海绵垫6即可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更换绝缘油的成本。
20.为实现对箱体2内的绝缘油的搅拌加热,恒温加热器8的电加热丝81伸入至箱体2内的绝缘油中,打开恒温加热器8的开关后即可对箱体2内的绝缘油进行接触加热,关闭恒温加热器8的开关后即可停止加热,搅拌器7伸入至箱体2内,搅拌器7上设置若干搅拌叶片71,搅拌叶片71伸入至箱体2内的绝缘油中,接通电源后通过搅拌叶片71的旋转运动搅动绝缘油,确保绝缘油受热均匀,水汽更容易散失;箱体2上设置温度显示器9,温度显示器9的温
度检测探头伸入至箱体2内部并对箱体2内的绝缘油进行油温测量,通过温度显示器9的显示屏实时显示箱体2内的绝缘油油温。
21.本实用新型对绝缘油进行电加热绝缘油能避免明火,可根据环境变化选择不同的绝缘油加热温度,为实现智能控制,恒温加热器8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连接至控制器输出端,控制器输入端与温度显示器9的温度检测探头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恒温加热器8的启闭以实现智能加热或停止加热,进而实现恒温加热,提高使用安全性,控制器与客户端通过无线进行双向通信,实现远程调控,一般绝缘油加热至50~70℃即可,当温度显示器9检测的箱体2内温度低于50℃时,恒温加热器8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能够启动并开始加热,也可直接通过与恒温加热器8连接的开关打开实现自动加热,当温度显示器9检测的箱体2内温度高于70℃时恒温加热器8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停止加热,也可直接通过与恒温加热器8连接的开关关闭实现停止加热。此外,当绝缘油的液面低于电加热丝81的加热高度时,恒温加热器8停止加热,避免干加热而引发火灾。
22.本实用新型的入油口滤网3通过挂钩31挂于箱体2顶部开口处的侧壁上,用于滤去绝缘油循环使用时带有的体积较大的杂质,且入油口滤网3易拆除,方便清理。
23.为提高过滤精度,入油口滤网3包括沿绝缘油流向依次设置的过滤棉层32、活性炭过滤层33和不锈钢过滤网层34,有助于去除绝缘油的异味等,同时也能够依次进行三重过滤,不锈钢过滤网层34起到支撑过滤棉层32、活性炭过滤层33的作用,如图4所示,其中图4中的箭头方向为绝缘油流向。过滤棉层32、活性炭过滤层33和不锈钢过滤网层34的厚度根据实际需求加以灵活选择即可,过滤棉层32的厚度优选1

3mm,活性炭过滤层33和不锈钢过滤网层34的厚度之和不大于5mm。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5.使用时,箱体2放置于支撑架1上,打开翻盖4,将需要除湿或过滤的局放试验用绝缘油通过箱体2顶部开口经入油口滤网3倒入箱体2内,通过入油口滤网3滤去体积较大的杂质,根据环境情况利用恒温加热器8对箱体2内的绝缘油加热至所需温度,加热的同时搅拌器7转动,确保受热均匀,水汽更容易散发,对绝缘油进行电动加热除湿,通过温度显示器9显示当前油温,当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通过搅拌器7的搅动,绝缘油在箱体2内流动,此时箱体2底部的海绵6吸附绝缘油中体积较小的杂质;使用绝缘油时,只需打开出油龙头5接取除湿、过滤后的绝缘油即可继续试验,当试验繁忙时,箱体2内始终保持半箱绝缘油,可实现取油、试验、除湿、过滤循环不间断,极大的提高了时效。
26.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的部分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