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管加热装置及毒品痕量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12290发布日期:2022-03-02 06:0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管加热装置及毒品痕量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管加热装置及毒品痕量分析仪。


背景技术:

2.毒品痕量分析仪是一款针对毛发检测毒物的分析仪,将装载毛发样本和裂解液的样本容器放置仪器样本孵育仓(即试管加热组件),通过孵育仓的高温(95℃)加热处理,使毛发样本充分裂解,再将充分裂解的样本通过取样针加载到试剂卡,等待试剂卡孵育时间完成后,仪器对试剂卡进行测试,并测试结果上传。一个样本处理结束后,仪器支持将样本及试剂卡统一处理到废弃物收纳仓,方便集中收纳。当前,试管加热组件对试管的加热并不均匀,也不够高效。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以有效均匀加热试管的试管加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毒品痕量分析仪的试管加热装置,可以有效均匀加热试管。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试管加热装置,包括:
6.用于防止热量外溢的隔热壳体,隔热壳体顶部开设有供试管贯穿的若干第一插入孔;
7.加热盘,固定安装在隔热壳体内,加热盘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各放置槽上设有导热试管套,若干导热试管套分别与若干第一插入孔连通;及
8.驱动装置,与加热盘连接,用于驱动加热盘自转。
9.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转轴和驱动机构,隔热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插入孔,加热盘为电热盘,其连接有电线,电线远离加热盘的一端连接有导电滑环,导电滑环设置在转轴的一端,转轴远离导电滑环的一端穿过第二插入孔后与加热盘连接,驱动机构与转轴连接,并能够驱动转轴转动。
10.进一步地,转轴与导电滑环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转轴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第一通孔,导电滑环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位于转子外侧,转子的一端设有插入段,插入段插入安装槽内,并与转轴连接,电线远离加热盘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插入孔和第一通孔后伸入安装槽内,并与转子电连接。
11.进一步地,加热盘的顶端设有接线柱,加热盘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电线的一端与接线柱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二插入孔和第一通孔后伸入安装槽内,并与转子电连接。
12.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主动轮设置在电机的驱动端上,从动轮固定在转轴上,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
13.进一步地,若干第一插入孔沿隔热壳体周向均匀设置,转轴上设有光栅片,还包括
与光栅片配合的第一光电开关。
14.进一步地,转轴上设有z形状的折弯片,还包括与折弯片配合的第二光电开关。
15.进一步地,加热盘内设有多个用于测量加热盘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沿加热盘周向间隔设置。
16.进一步地,隔热壳体包括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隔热内壳和用于封闭外壳开口的封盖,隔热内壳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加热盘设置在隔热内壳内,并与外壳可拆卸连接,封盖与加热盘可拆卸连接,隔热壳体还包括填充外壳内部剩余空隙的隔热层,第一插入孔包括设置在封盖上的第三通孔和设置在隔热层上的第四通孔。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毒品痕量分析仪,包括上述试管加热装置。
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试管通过隔热壳体的第一插入孔放置于导热导热试管套内,然后加热板加热,其热量可以很快的加热导热试管套,从而通过导热试管套快速加热试管,并且试管位于导热试管套内,导热试管套的热量可以从试管的四周传递至试管,使得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相比现有油浴加热更加卫生,不会发生油四溅的问题;隔热壳体可以防止加热板和导热试管套的热量外溢,进而提高对试管的加热效率,同时避免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周围温度变化,损坏其附近的零部件;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加热盘自转,可用于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中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的后视图。
24.图中,1-隔热壳体,11-第一插入孔,12-第二插入孔,13-外壳,14-隔热内壳,15-封盖,16-隔热层,2-加热盘,21-放置槽,22-接线柱,23-第二通孔,24-温度传感器,3-驱动装置,31-转轴,311-安装槽,312-第一通孔,32-驱动机构,321-电机,322-主动轮,323-从动轮,324-皮带,4-导热试管套,5-导电滑环,51-转子,6-光栅片,7-第一光电开关,8-折弯片,9-第二光电开关,10-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
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中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试管加热装置,包括隔热壳体1、加热盘2和驱动装置3,隔热壳体1内部中空,用于防止热量外溢,隔热壳体1顶部开设有供试管10贯穿的若干第一插入孔11;加热盘2固定安装在隔热壳体1内,加热盘2上开设有若干放置槽21,各放置槽21上设有导热试管套4,若干导热试管套4分别与若干第一插入孔11连通;驱动装置3与加热盘2连接,用于驱动加热盘2自转。
28.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将试管10从隔热壳体1上的第一插入孔11放置于导热试管套4内,在放置试管1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3驱动加热盘2自转,通过加热盘2带动隔热壳体1自转,从而将未放置试管10的第一插入孔11转动到试管10放置位置,从而可提高试管10放置于导热试管套4内的效率,进而提高检测效率。需要加热的试管10放置完毕后,启动加热盘2加热,加热盘2的热量可以很快的加热导热试管套4,从而通过导热试管套4将热量快速传递到试管10上,对试管10进行加热。而导热试管套4的内径与试管10的外径相配适,当试管10放置于导热试管套4内时,导热试管套4的内壁与试管10的外壁接触,从而可以通过导热试管套4将热量从试管10的四周传递到试管10内,使得导热试管套4内的试管10受热均匀。
29.请参阅图2,其中,导热试管套4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得加热盘2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试管套4快速传导至试管10上,具体地,导热试管套4为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制成的金属套筒。导热性能好的金属可以采用铝合金、不锈钢或铜等金属。如此,加热盘2产生的热量可以在导热试管套4内传递,以减小热量传递的消耗。当然,导热试管套4不一定要采用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也可以采用其它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例如导热硅胶等。考虑到对试管10进行加热一般只需要加热试管10的下部,因此导热试管套4的长度小于试管10的长度,导热试管套4具体的长度可以为试管10长度的二分之一、试管10长度的三分之一或者其他数值,可根据实际对试管10的加热要求确定,以减小导热试管套4的制作成本。
30.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包括转轴31和驱动机构32,隔热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插入孔12,加热盘2为电热盘,其连接有电线,电线远离加热盘2的一端连接有导电滑环5,导电滑环5设置在转轴31的一端,转轴31远离导电滑环5的一端穿过第二插入孔12后与加热盘2连接,驱动机构32与转轴31连接,并能够驱动转轴31转动。通过在转轴31的一端设置导电滑环5,导电滑环5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为加热盘2供电。并且在转轴31带动加热盘2转动的过程中,可避免加热盘2的电线缠绕在转轴31上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在加热盘2转动的过程中,为加热盘2持续供电,使得加热盘2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对试管10进行持续加热。在一实施例中,转轴31与导电滑环5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311,转轴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311连通的第一通孔312,导电滑环5包括定子和转子51,定子位于转子51外侧,转子51的一端设有插入段,插入段插入安装槽311内,并与转轴31连接,电线远离加热盘2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插入孔12和第一通孔312后伸入安装槽311内,并与转子51电连接。转子51的插入段固定在安装槽311内,在转轴31转动时可带动转子51转动,因此在转轴31带动加热盘2转动时,同样会带动转子51转动,因此转轴31带动加热盘2与转子51同步转动,电线两端的固定位置也相对不变,可避免电线缠绕在转轴31上。定子位于转子51的外侧,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定子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转子51和电线为加热盘2供电。
31.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盘2的顶端设有接线柱22,加热盘2上开设有第二
通孔23,电线的一端与接线柱22连接,其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23、第二插入孔12和第一通孔312后伸入安装槽311内,并与转子51电连接。加热盘2设置接线柱22,便于电线与加热盘2电连接,第二通孔23可设置在靠近接线柱22的位置,电线连接接线柱22后,从加热盘2的顶部穿过第二通孔23到加热盘2的底部,并穿过第二插入孔12和第一通孔312后与转子51电连接,从而通过导电滑环5为加热盘2供电。
32.请结合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2包括电机321、主动轮322、从动轮323和皮带324,主动轮322设置在电机321的驱动端上,从动轮323固定在转轴31上,主动轮322通过皮带324与从动轮323传动连接。该设置使得电机321可布置在转轴31的一侧,方便在转轴31的一端安装导电滑环5。进一步地,驱动机构32还包括底板和安装在底板上的支架,转轴31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支架上,电机321位于转轴31的一侧并安装在底板上。通过设置底板,便于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的放置。
33.请结合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的后视图。在一实施例中,为了精准控制转轴31的转角,若干第一插入孔11沿隔热壳体1周向均匀设置,转轴31上设有光栅片6,还包括与光栅片6配合的第一光电开关7。第一光电开关7与光栅片6配合以用于控制驱动机构32动作。驱动机构32每次驱动转轴31转动时,转动的转角与相邻两个插入孔和转盘顶部中心连线之间的夹角相等,从而驱动机构32每次驱动转轴31转动,可将其中一个第一插入孔11转动到试管10放置的位置。在一实施例中,转轴31上设有z形状的折弯片8,还包括与折弯片8配合的第二光电开关9。通过第二光电开关9与折弯片8配合,可用于确定转盘是否转动完成一周。
34.请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为测量加热盘2的加热温度,加热盘2内设有多个用于测量加热盘2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4,多个温度传感器24沿加热盘2周向间隔设置。在加热盘2内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24,能够准确知道加热盘2的加热温度,可以用于实现控制加热盘2的加热温度,从而保证导热试管套4的加热温度能够满足对试管10的加热要求。
35.请参阅图2,加热盘2和导热试管套4均设置在隔热壳体1内,隔热壳体1可以防止加热盘2及导热试管套4的热量外溢,避免加热盘2及导热试管套4的热量外溢消耗,能够使得导热试管套4快速加热,提高导热试管套4对试管10的加热效率,同时避免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周围温度变化,损坏其附近的零部件。其中,隔热壳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形状,如圆柱体状或矩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隔热壳体1的形状为圆柱体状。
36.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隔热壳体1包括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外壳13、设置在外壳13内的隔热内壳14和用于封闭外壳13开口的封盖15,隔热内壳14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加热盘2设置在隔热内壳14内,并与外壳13可拆卸连接,封盖15与加热盘2可拆卸连接,隔热壳体1还包括填充外壳13内部剩余空隙的隔热层16,第一插入孔11包括设置在封盖15上的第三通孔和设置在隔热层16上的第四通孔。隔热内壳14外部直径与外壳13的内部直径相配适,隔热内壳14的内部内径与加热盘2的外径相配适,如此使得隔热内壳14的侧壁与外壳13的内壁接触,加热盘2的侧壁与隔热内壳14的内壁接触。隔热层16放置在加热盘2上,若干导热试管套4位于隔热层16的若干第四通孔内。如此,试管10可依次通过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后放置于相应的导热试管套4上。而且隔热内壳14与隔热层16将加热盘2及导热试管套4包覆,使得加热盘2和导热试管套4的热量不外溢,避免其周围温度变化,损坏其附近的零部
件。加热盘2与外壳13的可拆卸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加热盘2与封盖15的可拆卸连接同样采用螺栓连接,通过封盖15将外壳13的开口封闭,从而使得隔热层16固定在外壳13内。隔热内壳14和隔热层16可以采用石棉板或隔热棉等隔热材料制成。当然隔热内壳14与隔热层16也可以采用其它的隔热结构,如真空隔热板。外壳13和封盖1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保证整体结构的硬度,同时可进一步隔绝热量外溢。在一实施例中,隔热壳体1包括内部中空且顶端开口的外壳13和用于封闭外壳13开口的封盖15,外壳13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隔热层,加热盘2设置在外壳13内并与外壳13可拆卸连接,封盖15与加热盘2可拆卸连接,隔热壳体1还包括填充外壳13内部剩余空隙的第二隔热层,第一插入孔11包括设置在封盖15上的第三通孔和设置在第二隔热层上的第四通孔。外壳13的内部上固定有用于隔热的第一隔热层,通过第一隔热层和第二隔热层包覆加热盘2及导热试管套4,避免加热盘2及导热试管套4的热量外溢,从而避免其周围温度变化,损坏其附近的零部件。
3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毒品痕量分析仪,包括上述试管加热装置。该毒品痕量分析仪包括上述的试管加热装置,具有上述试管加热装置的所有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试管10通过隔热壳体1的第一插入孔11放置于导热试管套4内,然后加热板加热,其热量可以很快的加热导热试管套4,从而通过导热试管套4快速加热试管,并且试管位于导热试管套4内,导热试管套4的热量可以从试管10的四周传递至试管10,使得试管10受热均匀,而且相比现有油浴加热更加卫生,不会发生油四溅的问题;隔热壳体1可以防止加热板和导热试管套4的热量外溢,进而提高对试管10的加热效率,同时避免本实用新型试管加热装置周围温度变化,损坏其附近的零部件;通过设置驱动装置3驱动加热盘2自转,可用于提高检测效率。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