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拆改结构的称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5676发布日期:2022-02-12 12:47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拆改结构的称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讲的是一种具有防拆改结构的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2.称重传感器是电子称重计量设备中的核心部件,其工作原理是在重物通过上压头时,弹性体形变,设置于弹性体应变孔内的应变计阻止随之变化,并在阻值变化时输出相应的电信号,最后通过仪表采集,转换成可直观辨识的称重物体的重量信息,传统的称重传感器如公开号为cn201772917u,专利名称为“一种称重传感器装置”的中国专利所示,其应变孔与外部空间连通,其应变计是直接暴露在外的,这就存在测得的数据容易被恶意修改的作弊的风险,作弊者可在应变计中增加无线接收装置和信号叠加器,通过遥控器发送作弊命令,无线接收装置接收到命令后控制信号叠加器工作,进而改变称重数据,达到作弊的目的。
3.为解决传统称重传感器的称重数据容易被恶意修改的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式称重传感器,如公开号为cn206974526u,专利名称为“一种称重传感器装置”的中国专利所示,该技术方案通过在应变孔中加装密封盖,来将应变计与外部隔绝,从而来保护应变计,但密封盖的密封效果差,容易被作弊人员轻易取出,因此该方式仍无法有效的保护应变计,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公开号为cn206974526u,专利名称为“一种称重传感器装置”的中国专利所示,该技术方案在弹性体上增设了封板,通过封板将应变孔进行遮蔽,使应变计封闭于封板和应变孔构成的封闭空间中,进而对应变计进行保护,但上述结构中,封板为独立的两块,并以贴附的方式覆盖于应变孔周围弹性体的侧壁上,作弊人员仍可借用工具插入至封板与弹性体之间,通过撬动封板,使封板与弹性体分离,进而将应变孔打开,故其防护效果仍不理想,仍存在着称重数据被恶意修改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应变孔直接与外部连通,导致作弊人员能够轻易将无线接收装置和信号叠加器与应变计连接,或对应变孔的防护效果不佳导致称重数据容易被恶意修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应变孔被轻易打开的,从而对应变计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称重数据被恶意修改,进而能够极大减少作弊现象发生的具有防拆改结构的称重传感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6.一种具有防拆改结构的称重传感器,它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弹性体,弹性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上下相对的应力槽和应变孔,应变孔中设有应变计,弹性体的外部设有导线接头,导线接头的一端贯通至弹性体内部与应变计连接,弹性体上开设有沉槽,沉槽外罩设有护罩,且沉槽中设有传力体,传力体上配合有上压头,弹性体上还设有密闭构件,密闭构件包括顶板,顶板覆设于弹性体的上端,顶板的两侧设有挡板,挡板沿弹性体的侧壁向下延伸
并将应变孔封闭。
7.作为优选的是,护罩包括罩体和形成于罩体两侧的延展部,罩体和两延展部间形成插槽,并通过插槽插装于密闭构件上,罩体上开设有内部孔位,顶板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孔位和沉槽保持相对。
8.作为优选的是,延展部沿弹性体的侧壁向下延伸至与应变孔保持相对的位置上。
9.作为优选的是,弹性体、挡板和延展部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中设有螺纹紧固件。
10.作为优选的是,应变孔中盖设有密封盖。
11.作为优选的是,挡板沿弹性体的侧壁向下延伸并将应力槽封闭。
12.作为优选的是,密闭构件采用不锈钢或碳钢制成。
13.作为优选的是,底座上设有加强筋,并通过加强筋与弹性体固定。
14.作为优选的是,加强筋被同时配置于弹性体的前后两侧。
15.作为优选的是,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本技术方案通过密闭构件对弹性体上的应变孔进行封闭,密闭构件包括顶板和挡板,挡板形成于顶板的任意两相对侧上,两挡板通过底板相连,并与顶板之间构成门字形结构,
18.在安装时,只需通过简单的插配,将弹性体的上半部分卡入顶板和挡板之间,即可完成安装,无需逐一的将封板固定至弹性体上,故极大地减轻了安装人员的负担;
19.在插配状态下,受到两侧挡板的作用,弹性体能够限制整个密闭构件进行前后方为的移动和转动,保持密闭构件在插配状态下的稳固性,解决了作弊人员通过撬动挡板即可使密闭构件与弹性体分离,进而将应变孔轻易打开的问题,相较于采用简单的独立封板结构对应变孔进行封闭的现有技术,其能够起到更好地封闭效果,从而对应变计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称重数据被恶意修改,最终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且能够防止外部雨、雪、灰尘以及其他杂质进入应变孔中,进而减少对应变计的干扰。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称重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称重传感器的侧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称重传感器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称重传感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称重传感器密闭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称重传感器护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如图所示:
27.1、底座;101、加强筋;102、定位孔;2、弹性体;201、应力槽;202、应变孔;203、沉槽;204、第一限位孔;3、导线接头;4、护罩;401、罩体;401a、内部孔位;402、延展部;402a、第三限位孔;5、传力体;6、上压头;7、密闭构件;701、顶板;701a、通孔;702、挡板;702a、第二限位孔;8、螺纹紧固件;9、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防拆改结构的称重传感器,与现有的称重传感器相同的是,它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弹性体2,弹性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应力槽201和应变孔202,在本技术方案中,应力槽201开设于应变孔202的下方位置上,且应力槽201贯通弹性体2的前后两侧壁,应变孔202中设有应变计(应变计未在说明书附图中示出),弹性体2的外部设有导线接头3,导线接头3的一端贯通至弹性体2内部与应变计连接,导线接头3的另一端与仪表仪器连接,通过仪表仪器显示称重物体的重量信息,弹性体2上开设有沉槽203,沉槽203外罩设有护罩4,沉槽203中设有传力体5,传力体5上配合连接有上压头6,上压头6用于直接同待称重物体接触,防护罩4位于传力体5的底部,其用于防止上压头6受压时,传力体5直接接触弹性体2导致弹性体2损伤和发生形变,应力槽201用于对底座1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受重压时底座1发生变形;
31.特别的,弹性体2上还设有密闭构件7,密闭构件7包括顶板701和挡板702,挡板702形成于顶板701的任意两相对侧上,两挡板702通过底板相连,并与顶板701之间构成门字形结构,在安装时,通过两挡板702和底板间所构成的空腔直接插配至弹性体2上,并沿弹性体2的侧壁向下滑动,直至顶板701与弹性体2的上端贴合完成安装,此时即可通过密闭构件7的挡板702将应变孔202完全封闭,基于上述设置,通过密闭构件7的两挡板702将应变孔202完全封闭从而防止应变孔202与外部连通,阻止作弊人员将无线接收装置和信号叠加器放入应变孔202中与应变计连接,同时,顶板701和挡板702能够将弹性体2的上半部分卡入其中,在插配状态下,受到两侧挡板702的作用,弹性体2能够限制整个密闭构件7进行前后方为的移动和转动,保持密闭构件7在插配状态下的稳固性,解决了作弊人员通过撬动挡板702即可使密闭构件7与弹性体2分离,进而将应变孔202轻易打开的问题,具体的,作弊人员撬动挡板702时,密闭构件7存在发生转动的趋势,此时另一侧的挡板702则会与弹性体2更为紧密的相抵,或当作弊人员于侧向撬动密闭构件7时,顶板701背离撬动侧的一端同样能够与弹性体2紧密抵接,从而能够避免密闭构件7轻易地与弹性体2相分离,相较于采用简单的独立封板结构对应变孔202进行封闭的现有技术,其能够起到更好地封闭效果,从而对应变计进行有效保护,避免称重数据被恶意修改,最终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且能够防止外部雨、雪、灰尘以及其他杂质进入应变孔202中,进而减少对应变计的干扰,同时,密闭构件7安装快速方便,只需通过简单的插配即可完成安装,无需逐一的将封板固定至弹性体2上,故极大地减轻了安装人员的负担;
32.需要提及的是,为进一步强化密闭构件7与弹性体2间的连接固定效果,且基于弹性体2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在安装时可选用顶板701宽度小于弹性体2正常状态下宽度的密闭构件7,进而在安装时实现与弹性体2间的过盈配合,同时,操作人员可于密闭构件7的内面上涂覆高分子自粘胶,通过自粘胶使密闭构件7与弹性体2更为稳固的连接。
33.如图2至图4以及图6所示,进一步的,护罩4包括罩体401和形成于罩体401两侧的
延展部402,两延展部402通过罩体401相接,罩体401和延展部402间形成插槽,从整体上看,整个护罩4呈门字形结构,罩体401上开设有内部孔位401a,待密闭构件7以上述方式安装完毕后,可以相同的方式,通过插槽将护罩4插设至密闭构件7外,直至护罩4的罩体401下端面与密闭构件7的上端面接触,完成护罩4的安装,使弹性体2、密闭构件7和护罩4形成层叠的结构,基于上述设置,减小了护罩4安装的难度,进一步减轻了安装人员的负担;
34.其中,罩体401上开设有内部孔位401a,内部孔位401a与罩体401的上下端面贯通,从整体上看,罩体401为环形结构,顶板701上开设有通孔701a,罩体401在安装过程中,需始终保持使内部孔位401a与通孔701a和沉槽203保持相对,即三者的轴线保持重合,基于上述设置,使得当上压头6受重时,传力体5的作用力始终位于弹性体2的轴线上,确保称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效的延长整个称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35.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当护罩4安装完毕后,其延展部402沿弹性体2的侧壁向下延伸至与应变孔202保持相对的位置上,基于上述设置,当密闭构件7损坏时,受到延展部402的阻挡,能够防止作弊人员将无线接收装置和信号叠加器放入应变孔202中与应变计相接,且能防止应变计于应变孔202中掉落,使得本技术方案在密闭构件7损坏情况下仍具有针对应变计的较好的保护效果。
36.如图3至图6所示,进一步的,弹性体2、挡板702和延展部402上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一限位孔204、第二限位孔702a和第三限位孔402a,第一限位孔204、第二限位孔702a和第三限位孔402a中设有如螺栓、螺钉或其他种类的螺纹紧固件8,基于上述设置,进一步强化护罩4、密闭构件7和弹性体2三者之间的固定效果,避免三者发生相对移动,且通过螺纹紧固件8的方式,能够实现三者的快速固定,便于安装人员进行安装,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工作负担。
37.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应变孔202中盖设有密封盖,在常规状态下,密封盖由密闭构件7的挡板702进行遮蔽,且当密闭构件7损坏时,能够由护罩4的延展部402进行遮挡,以限制密封盖的横向移动,故通过密封盖并配合密闭构件7的挡板702、以及护罩4的延展部402来对应变计形成多重保护,增加作弊人员开启应变孔202的难度。
38.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挡板702沿弹性体2的侧壁向下延伸并将应力槽201封闭,基于上述设置,解决了外部灰尘或其他杂质容易进入应力槽201中,并在应力槽201中进行堆积的问题,不影响应力槽201为底座1提供缓冲的效果。
39.进一步的,密闭构件7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碳钢。
40.如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的,底座1上设有加强筋101,并通过加强筋101与弹性体2固定,基于上述设置,通过加强筋101增加了底座1的稳固性,避免上压头6受重时,弹性体2因长时间受重压导致底座1变形致使称重传感器的称重精度产生误差,进而保证了称重结果的准确性。
41.进一步的,加强筋101被同时配置于弹性体2前后两侧。
42.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底座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02,定位孔102用于通过定位销,或螺栓、等螺纹紧固件8与称重设备进行连接,在本技术方案中,定位孔102被配置为多个,从而增加底座1与称重设备连接时的稳定性,避免在称重过程中本技术方案的称重传感器发生移位。
43.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