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6827发布日期:2022-04-14 20: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管径管道浓密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对大管径管道进行浓度、密度测量时,采用na-22发射出来的射线穿过管道中心位置,再到达探测器的方式。
3.由于射线穿过了直径方向,这样就会导致穿过的距离最大,同时穿过管道内被测介质的厚度也最大。
4.根据射线浓度计/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可知,当na-22的强度确定了后,距离d和密度ρ决定了探测器所能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大小,且信号强度与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因此,采用目前的安装方式在测量直径超过500mm的大管径管道时,探测器所能接收到的射线信号非常弱,导致外设系统无法实现待测管道密度/浓度的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发射源发射的射线路径走弦的方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包括:
7.待测管道;
8.源罐,通过第一竖杆固定安装于待测管道的横截面的切线或非直径的弦所在的直线的方向,用于贮存辐射源;
9.探测器,通过第二竖杆固定安装于待测管道的横截面的切线或非直径的弦所在的直线的方向,且与所述源罐以所述待测管道的几何中心对称,用于对源罐中的辐射源进行涉射线强弱的识别。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的改进,还包括复数固定丝杆,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丝杆一端部连接于第一竖杆,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竖杆,用于在所述待测管道外缘面形成一环形夹持区域,以对所述源罐及探测器进行固定。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的改进,还包括铅挡块,所述铅挡块设置于沿源罐的辐射源向探测器进行射线辐射的区域内,其中,所述铅挡块一端部与固定丝杆连接,另一端部紧密贴合于待测管道,以阻挡外部大气中氛原子造成的辐射。
1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的改进,所述源罐内置有推杆,所述推杆贯穿源罐,用于调整源罐的辐射源发射位置。
13.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的改进,所述探测器外接有变送器,用于处理所述探测器输出的识别信号,并对其进行可视化。
14.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中,所述待测管道为dn500*8mm管道,且所述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与所述源罐辐射源的安装位置间的直线距离为300mm~550mm。
1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的改进,所述源罐内贮存的辐射源为na-22发射源,用于作为正电子辐射体,发射γ射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源罐辐射放射源和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增强了探测器所接收处射线的强度,同时大大减小了放射源和探测器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射线穿过介质的厚度,降低射线的衰减,从而使得探测器接收到的射线强度变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实现大管径管道的密度浓度测量。
附图说明
18.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提出密度、浓度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提出密度、浓度检测装置对待测管道进行浓度、密度测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提出现有装置对待测管道进行浓度、密度测量的工作原理及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中:
23.1-待测管道、2-源罐、3-第一竖杆、4-第二竖杆、5-固定丝杆、6-推杆、7-na-22 发射源、8-铅挡块、9-探测器、10-手持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24.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25.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密度、浓度检测装置,包括
26.待测管道1,其中,待测管道1选用型号为dn500*8mm的管道,且将其相对于探测器9的安装位置与相对于源罐2辐射源的安装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设为300mm~ 550mm;
27.源罐2,通过第一竖杆3固定安装于待测管道1的横截面的切线或非直径的弦所在的直线的方向,用于贮存辐射源,需要说明的是,源罐2内贮存的辐射源为na-22发射源7,用于作为正电子辐射体,发射γ射线;
28.探测器9,通过第二竖杆4固定安装于待测管道1的横截面的切线或非直径的弦所在的直线的方向,且与源罐2以待测管道1的几何中心对称,用于对源罐2中的辐射源进行涉
射线强弱的识别,在具体实施时,源罐2与探测器9可处于同一水平线。
29.在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复数固定丝杆5,其中,至少一个固定丝杆5一端部连接于第一竖杆3,另一端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竖杆4,用于在待测管道1外缘面形成一环形夹持区域,以对源罐2及探测器9进行固定,可以理解的是,固定丝杆5可分别与第一竖杆3和第二竖杆4活动连接,以方便工作人员调整源罐2及探测器9相对于待测管道1的位置。
30.技术上述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铅挡块8,铅挡块8设置于沿源罐2的辐射源向探测器9进行射线辐射的区域内,其中,铅挡块8一端部与固定丝杆5连接,另一端部紧密贴合于待测管道1,以阻挡外部大气中氛原子造成的辐射。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源罐2内置有推杆6,推杆6贯穿源罐2,用于调整源罐2的辐射源发射位置。
32.如图2,示出了密度、浓度检测装置对待测管道1进行浓度、密度测量的工作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探测器9外接有变送器10,用于处理探测器9输出的识别信号,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可以理解的是,na-22发射源7产生的γ射线具有穿透物质的能力,对于一束准直的γ射线在穿过距离为d,密度为ρ的被测介质(待测管道1)后,γ射线入射到探测器9上的射线强度i与ρ=0时的强度成指数关系:
33.i=i
0-цm*ρ*d

ꢀꢀꢀꢀꢀꢀꢀꢀꢀꢀꢀꢀꢀ
(1)
34.式中,цm为质量吸收系数,其中,цm为由放射源种类和介质成分决定的常数,因此得出被测介质的密度ρ为,
35.可以理解的是,从(2)式中可以得出通过测量射线强弱变化,可知道被测介质密度的大小,将na-22发射源7和探测器9分别安装在被测管道两侧,通过处理探测器9的输出信号,就可以显示出被测介质的密度。
36.如图3,示出了现有装置对待测管道1进行浓度、密度测量的工作原理及安装结构,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na-22发射源7发射出来的射线是穿过管道中心位置,再到达探测器9,由于射线穿过了直径方向,这样就会导致穿过的距离最大,同时穿过管道内被测介质的厚度也最大,而根据射线浓度计/密度计的工作原理可知,当na-22发射源7强度确定后,距离d和密度ρ决定了探测器9所能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大小,且其信号强度与距离d的平方成反比,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源罐2辐射放射源和探测器9的安装位置,增强了探测器9处射线的强度,同时大大减小了放射源和探测器9 之间的距离,减小了射线穿过介质的厚度,降低射线的衰减,从而使得探测器9接收到的射线强度变强,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缺陷而实现大管径管道的密度浓度测量,使得穿过待测管道1内介质的厚度由500mm降低至310mm。
3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