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6214发布日期:2022-03-05 10:02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气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氢气分析仪。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包括电力、化工、核工业、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各种气体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高品质的气体测量仪器的强烈需求成为必然,而氢气分析仪器既涉及到生产安全又是工业高品质产品的可靠保证,因此好的氢气分析仪一直是仪器行业开发生产的重要目标。当前市面常见的氢气分析仪,普遍具有耗电量大,体积大,价格昂贵等缺点,且对于测量爆炸性气体氢气来说,测量不便的同时也具有较大安全隐患。
3.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氢气分析仪。
4.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好密闭效果的氢气分析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6.具体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气分析仪,所述氢气分析仪包括:
7.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通入气体中的氢气含量;
8.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包括处理器及显示器,所述处理器与传感器及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元件用于显示传感器的检测结果;
9.防爆接线件,所述防爆接线件与显示元件电性连接,所述防爆接线件用于与电源相连接。
10.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氢气分析仪的工作能耗,减少氢气分析仪的体积,并可以完成测量二元气体或类似二元气体中氢气的工作,便于广泛应用于电厂制氢站、化工合成气、氮化炉等工业领域。
11.优选地,所述氢气分析仪还包括壳体,所述传感器及处理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显示器设置在壳体正面,所述防爆接线件设置在壳体侧壁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操作键,所述操作键与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操作键用于控制氢气分析仪工作。
1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壳体内的结构进行保护,并促进测量工作的正常实施。
14.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进气件及出气件,所述进气件包括进气柱及进气管路,所述出气件包括出气柱及出气管路,所述进气柱及出气柱从壳体内贯穿至壳体外,所述进气柱及出气柱在壳体内的一端,分别与进气管路及出气管路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气管路及出气管路的另一端与传感器相连接。
15.采用上述结构,氢气分析仪工作时,待检测气体从进气柱进入,经过进气管路导入传感器内,经过传感器测量,再由出气管路传导至出气柱,最后由出气管路导出。
16.优选地,所述壳体底端及背部均设置有安置足,所述安置足用于氢气分析仪放置时,保证直立放置或者水平防止的稳定性。
17.进一步地,所述安置足采用橡胶材料。
18.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氢气分析仪在工作时,保证氢气分析仪能够平稳放置。
19.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上壳及下壳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处理器设置在上壳内壁上,所述传感器设置在下壳内壁上。
20.进一步地,所述上壳开口处设置有密闭槽,所述密闭槽内设置有密闭胶圈,所述下壳开口处设置有密闭凸起,所述密闭凸起与密闭槽相配合,所述上壳及下壳相连接时,所述密闭凸起设置在密闭槽内,且与密闭胶圈相抵接。
21.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加强壳体的密闭性,保证传感器工作环境的相对独立。
22.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合页铰链,所述合页铰链设置在壳体顶端,用于连接上壳及下壳。
23.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上壳与下壳相分离时,上壳及下壳在有限距离内进行相互转动,防止由于上壳及下壳分离导致的线路拉扯断裂。
24.优选地,所述上壳及下壳开口处还设置有辅助磁石,所述辅助磁石能够在上壳及下壳相连接时吸合。
2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加强上壳及下壳间连接的紧密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氢气分析仪的工作能耗,减少氢气分析仪的体积,并可以完成测量二元气体或类似二元气体中氢气的工作,便于广泛应用于电厂制氢站、化工合成气、氮化炉等工业领域。采用上述结构;
28.2.本技术工作时,待检测气体从进气柱进入,经过进气管路导入传感器内,经过传感器测量,再由出气管路传导至出气柱,最后由出气管路导出。
29.3.本技术的上壳与下壳相分离时,能够保证上壳及下壳在有限距离内进行相互转动,防止由于上壳及下壳分离导致的线路拉扯断裂。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一种氢气分析仪上下盖分离状态的立体图;
32.图2为本技术一种氢气分析仪的立体图;
33.图3为本技术下壳的俯视图;
34.图4为本技术密闭槽处的剖视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通过上述附图标记说明,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37.1、传感器;21、处理器;22、显示器;3、防爆接线件;4、壳体;41、操作键;42、进气件;
421、进气柱;422、进气管路;43、出气件;431、出气柱;432、出气管路;44、安置足;45、上壳;451、密闭槽;452、密闭胶圈;46、下壳;461、密闭凸起;47、合页铰链;48、辅助磁石。
具体实施方式:
3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9.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40.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41.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氢气分析仪,所述氢气分析仪包括:
42.传感器1,所述传感器1用于检测通入气体中的氢气含量;
43.显示元件,所述显示元件包括处理器21及显示器22,所述处理器21与传感器1及显示器22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元件用于显示传感器1的检测结果;
44.防爆接线件3,所述防爆接线件3与显示元件电性连接,所述防爆接线件3用于与电源相连接。
4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氢气分析仪的工作能耗,减少氢气分析仪的体积,并可以完成测量二元气体或类似二元气体中氢气的工作,便于广泛应用于电厂制氢站、化工合成气、氮化炉等工业领域。
46.如图1-图3所示,所述氢气分析仪还包括壳体4,所述传感器1及处理器21设置在壳体4内,所述显示器22设置在壳体4正面,所述防爆接线件3设置在壳体4侧壁上,所述壳体4上还设置有操作键41,所述操作键41与处理器21相连接,所述操作键41用于控制氢气分析仪工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壳体4内的结构进行保护,并促进测量工作的正常实施。
47.如图1-图3所示,所述壳体4上还设置有进气件42及出气件43,所述进气件42包括进气柱421及进气管路422,所述出气件43包括出气柱431及出气管路432,所述进气柱421及出气柱431从壳体4内贯穿至壳体4外,所述进气柱421及出气柱431在壳体4内的一端,分别与进气管路422及出气管路43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进气管路422及出气管路432的另一端与传感器1相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氢气分析仪工作时,待检测气体从进气柱421进入,经过进气管路422导入传感器1内,经过传感器1测量,再由出气管路432传导至出气柱431,最后由出气管路432导出。
48.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壳体4底端及背部均设置有安置足44,所述安置足44用于氢气分析仪放置时,保证直立放置或者水平防止的稳定性,所述安置足44采用橡胶材料。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氢气分析仪在工作时,保证氢气分析仪能够平稳放置。
49.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安置足44采用天然橡胶(nr)、顺丁橡胶(br)中的一种或几种。
50.如图2-图4所示,所述壳体4包括上壳45及下壳46,所述上壳45及下壳46间通过螺
栓可拆卸的相连接,所述处理器21设置在上壳45内壁上,所述传感器1设置在下壳46内壁上,所述上壳45开口处设置有密闭槽451,所述密闭槽451内设置有密闭胶圈452,所述下壳46开口处设置有密闭凸起461,所述密闭凸起461与密闭槽451相配合,所述上壳45及下壳46相连接时,所述密闭凸起461设置在密闭槽451内,且与密闭胶圈452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加强壳体4的密闭性,保证传感器1工作环境的相对独立。
51.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4上还设置有合页铰链47,所述合页铰链47设置在壳体4顶端,用于连接上壳45及下壳46。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保证上壳45与下壳46相分离时,上壳45及下壳46在有限距离内进行相互转动,防止由于上壳45及下壳46分离导致的线路拉扯断裂。
52.如图3所示,所述上壳45及下壳46开口处还设置有辅助磁石48,所述辅助磁石48能够在上壳45及下壳46相连接时吸合。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加强上壳45及下壳46间连接的紧密性。
53.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磁石48采用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采用钕铁硼磁铁(nd2fe14b)、钐钴磁铁(smco)、铝镍钴永磁合金(alnico)、吸铁石(fe3o4)、镍锌铁氧体(ferrite)中的一种或几种。
54.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氢气分析仪的工作能耗,减少氢气分析仪的体积,并可以完成测量二元气体或类似二元气体中氢气的工作,便于广泛应用于电厂制氢站、化工合成气、氮化炉等工业领域。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工作时,待检测气体从进气柱421进入,经过进气管路422导入传感器1内,经过传感器1测量,再由出气管路432传导至出气柱431,最后由出气管路432导出。本技术的上壳45与下壳46相分离时,能够保证上壳45及下壳46在有限距离内进行相互转动,防止由于上壳45及下壳46分离导致的线路拉扯断裂。
55.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