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头式验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2430发布日期:2022-04-09 10:40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抛头式验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压检测工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抛头式验电器。


背景技术:

2.验电器是一种检测物体是否带电以及估计带电量大小的仪器。将验电器接触待检测件,通过验电器反馈的声光显示来确定待检测件是否带电。
3.抛头式验电器与平时常用的棒式验电器不同,抛头式验电器一般包括有验电器的本体和绝缘拉绳组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抛头式验电器从高处抛出进而接触到导电体进行验电。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绝缘拉绳一般为了适配不同的高度,因此绝缘拉绳的长度较长,在平时储存和收纳时,不便于对拉绳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较长的绝缘拉绳进行收纳,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效率,本技术提供抛头式验电器。
6.本技术提供的抛头式验电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抛头式验电器,包括有验电器本体,所述验电器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拉绳,还包括有收线辊,所述收线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收线辊上,所述拉绳能够缠绕在所述收线辊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收线辊上,进而转动收线辊,从而将拉绳缠绕在收线辊上,便于对较长的绝缘拉绳进行收纳,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效率。
9.可选的,相对的所述挡板之间水平设置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与所述挡板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收线块,所述收线块上水平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拉绳位于所述连通孔的内部,且所述拉绳与所述收线块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杠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往复丝杠转动的驱动结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结构带动往复丝杠进行转动,进而往复丝杠能够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收线块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拉绳能够均匀的缠绕在收线辊上,便于操作人员对拉绳进行收纳。
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有与所述收线辊同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驱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位置垂直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靠近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相对于所述往复丝杠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往复丝杠相对于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收线辊,使得收线辊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进而第一驱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进行转
动,进而第二锥齿轮能够带动第二驱动杆进行转动,第二驱动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能够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转动,以实现带动往复丝杠进行转动。
13.可选的,所述拉绳靠近所述验电器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验电器本体的底端相对于所述连接块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孔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与拉绳固定连接的连接块螺纹连接在连接孔的位置,从而使得连接块能够带动拉绳与验电器本体之间的拆卸,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15.可选的,所述手收线辊的内部水平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验电器本体能够伸入到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位置螺纹连接有封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容纳腔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将验电器本体放置在收线辊的内部,从而对验电器本体进行收纳,减少验电器本体长时间位于外界易产生损坏的情况。
17.可选的,所述收线辊相对于所述容纳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弹性件能够对验电器本体进行保护,从而减少收线辊平时晃动对验电器本体产生的损伤。
19.可选的,所述收线辊上水平开设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能够自所述收纳腔的内部滑出。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杆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对收线辊进行转动,且拉杆能够收入到收纳腔的内部,从而便于对拉杆进行收纳,进而便于对收线辊进行收纳。
21.可选的,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收线辊的位置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收线辊相对于所述转动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位于所述转动槽的内部且相对转动连接,所述滑动盘的表面开设有沟槽,且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沟槽的位置开设有球槽,所述滚槽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珠在球槽和沟槽的内部相对滚动,从而能够将滑动盘和挡板之间的面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转动收线辊的时候产生的摩擦,便于操作人员转动收线辊。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将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收线辊上,进而转动收线辊,从而将拉绳缠绕在收线辊上,便于对较长的绝缘拉绳进行收纳,提高操作人员的使用效率。
25.2.通过转动收线辊,使得收线辊带动第一驱动杆转动,进而第一驱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能够带动第二驱动杆进行转动,第二驱动杆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能够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转动,以实现带动往复丝杠进行转动。
26.3.通过设置的容纳腔能够便于操作人员将验电器本体放置在收线辊的内部,从而对验电器本体进行收纳,减少验电器本体长时间位于外界易产生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抛头式验电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抛头式验电器的验电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抛头式验电器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验电器本体;11、接触探头;12、验电器杆身;121、连接孔;2、拉绳;21、连接块;3、收线结构;31、收线辊;311、滑动盘;312、沟槽;313、收纳腔;314、拉杆;315、容纳腔;316、弹性垫;317、封板;32、挡板;321、滑动槽;322、球槽;323、滚珠;4、往复丝杠;41、导向杆;42、收线块;421、连通孔;43、第一驱动杆;431、第一锥齿轮;44、第二驱动杆;441、第二锥齿轮;442、第三锥齿轮;45、第三驱动杆;451、第四锥齿轮;4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抛头式验电器。参照图1、图2,抛头式验电器包括验电器本体1,所述验电器本体1包括有接触探头11以及验电器杆身12,接触探头11与验电器杆身12固定连接。位于验电器杆身12背离接触探头11的一侧侧壁水平开设有连接孔121,且位于连接孔12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块21,且连接块21背离接触探头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绳2。拉绳2通过连接块21和连接孔121之间的螺纹配合与验电器本体1进行固定。
33.参照图1、图3,位于拉绳2背离连接块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纳拉绳2的收线结构3,收线结构3包括有呈圆柱形结构的收线辊31,位于收线辊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挡板32,收线辊31的一端自挡板32上伸出。
34.位于挡板32相对于收线辊31的位置同轴开设有滑动槽321,且收线辊31相对于滑动槽3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动盘311,滑动盘311位于滑动槽321的内部且与挡板32之间相对转动连接。位于滑动盘311的周向侧壁同轴开设有沟槽312,且挡板32相对于沟槽312的位置开设有球槽322,球槽322沿着滑动盘311的周向方向等距开设多个,且位于球槽322的内部滚动连接有滚珠323,滚珠323靠近滑动盘311轴线的一端自球槽322的内部伸出且与滑动盘311之间抵接且相对滚动。
35.位于收线辊31自挡板32伸出的一端的表面水平开设有收纳腔313,收线辊31相对于收纳腔31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314,当拉杆314自收纳腔313的内部滑出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带动拉杆314以收线辊31的轴线为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收线辊31进行转动。
36.位于相对的两个挡板32之间水平设置有往复丝杠4,往复丝杠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32之间转动连接。位于往复丝杠4的下方水平设置有导向杆41,导向杆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板32之间固定连接。位于往复丝杠4和导向杆41之间设置有收线块42,收线块42与往复丝杠4之间螺纹连接,且收线块42与导向杆41之间滑动连接。
37.位于收线块42上水平开设有连通孔421,连通孔421将收线块42完全贯穿,且拉绳2自连通孔421的位置伸入且与收线块42之间滑动连接,拉绳2靠近收线辊31的一端与收线辊31的周向侧壁固定连接。
38.位于收线辊31背离拉杆314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43,位于第一驱动杆43背离收线辊31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431,且位于第一锥齿轮431的上方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41,第二锥齿轮441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二锥齿轮441的上方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杆44,第二驱动杆44与挡板32之间回转相连。位于第二驱动杆44的顶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442。位于往复丝杠4靠近第三锥齿轮4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
驱动杆45,第三驱动杆45相对于第三锥齿轮442的位置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锥齿轮451,第四锥齿轮451与第三锥齿轮442之间啮合连接。
39.位于靠近第二驱动杆44一侧的挡板32上固定连接有外壳46,外壳46将第一驱动杆43、第一锥齿轮431、第二锥齿轮441、第二驱动杆44、第三锥齿轮442和第四锥齿轮451完全遮蔽,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误触。
40.当转动收线辊31的时候,收线辊31带动第一驱动杆43转动,进而第一驱动杆43带动第一锥齿轮43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431能够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441进行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441能够带动第二驱动杆44进行转动,使得第二驱动杆44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三锥齿轮442进行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442能够带动与其啮合连接的第四锥齿轮451进行转动,最终第四锥齿轮451带动第三驱动杆45进行转动,以实现带动往复丝杠4进行转动,最终使得位于往复丝杠4上螺纹连接的收线块42能够沿着往复丝杠4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拉伸能够均匀的分布在收线辊31的上方。
41.位于收线辊31的内部水平开设有容纳腔315,容纳腔315的结构与验电器本体1结构相同,且容纳腔315与收线辊31自挡板32伸出的一端侧壁相对连通,使得验电器本体1能够伸入到容纳腔315的内部进行收纳。位于收线辊31相对于验电器本体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弹性垫316,从而通过弹性垫316对接触探头11进行保护。
42.位于收线辊31背离第一驱动杆43的一侧侧壁相对于容纳腔315的位置螺纹连接有封板317,通过封板317将容纳腔315遮蔽,减少位于容纳腔315内部的验电器本体1的脱落。
43.本技术实施例抛头式验电器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收线辊31,使得收线辊31带动第一驱动杆43转动,第一驱动杆43带动第一锥齿轮431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431带动第二锥齿轮441转动,进而第二锥齿轮441带动第二驱动杆44转动,第二驱动杆44带动第三锥齿轮442转动,第三锥齿轮442带动第四锥齿轮451转动,最终带动第三驱动杆45转动,以实现带动往复丝杠4相对转动,使得收线块42沿着水平方向相对移动,将拉伸均匀的分布在收线辊31上。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